|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育部
  • 76 高校采购信息
  • 15 科技成果项目
  • 0 创新创业项目
  • 0 高校项目需求

动科学院昝林森教授团队和姜雨教授团队合作揭示秦岭羚牛的遗传多样性在“秦岭四宝”中最低

2022-07-11 14:07:45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近日,动物科技学院昝林森教授团队和姜雨教授团队合作完成了秦岭羚牛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从头组装和注释工作,揭示了秦岭羚牛的分类学地位及其遗传多样性在“秦岭四宝”中最低的特点。该研究成果以“Chromosome-levelGenomeAssemblyforTakin(Budorcastaxicolor)ProvidesInsightsintoItsTaxonomicStatusandGeneticDiversity”为标题在线发表于知名学术期刊《MolecularEcology》上,我校李安宁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杨启蒙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昝林森教授和姜雨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秦岭羚牛(Budorcastaxicolorbedfordi)与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金丝猴(Rhinopithecusavunculus)、朱鹮(Nipponianippon)并称“秦岭四宝”。秦岭羚牛,又叫金毛羚牛,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IUCN)列为易危级物种。现存种群数量不超过6000头,主要分布在秦岭山脉。然而关于羚牛在羊亚科中的生物学地位争论颇多,尚无定论。

该研究通过基因组从头测序,成功构建了羚牛染色体水平的参考基因组(基因组大小为~2.95Gb)。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羚牛与麝牛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不是绵羊或山羊等其它羊亚科动物。羚牛和北极的麝牛都属于羊亚科中体型最大的动物,约于826万年前分化开来。进一步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羚牛在“秦岭四宝”中的遗传多样性最低,这些研究结果对羚牛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秦岭羚牛在“秦岭四宝”中的遗传多样性最低

羚牛的分类学地位

该项目由我校和陕西省林科院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合作完成。感谢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赵纳勋高级工程师提供秦岭羚牛的野外照片。该研究得到陕西省林业科技创新计划专项(No.SXLK2021-0102、SXLK2020-0301)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