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8 高校采购信息
  • 294 科技成果项目
  • 0 创新创业项目
  • 0 高校项目需求

肺癌精准诊疗新模式

2024-06-25 14:42:55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点击收藏
所属领域:
生物、医药及医疗机械
项目成果/简介:

免疫疗法是临床上最具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之曾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该疗法采用PDL1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重新激活癌症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提高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但在临床中,仅有部分患者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大量研究表明,仅依靠单一免疫标记物(如PD-L1),无法准确预测患者对IC的反馈。临床常规组织活检,受限于取样位和检测的精准性,也无法准确评估肿瘤的异质性。如何精准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成为了提高免疫治疗效率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北航研发团队研制了一种新型纳米医疗芯片,可以快速检测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S)内PD-L1基因表达、以及肿瘤细胞响应免疫细胞的行为表型;进一步对患者来源的CTCs进行亚群划分,依此预测肺癌患者对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与传统组织活检技术相比,临床准确率(AUC值)由57%显著提高到90%以上。

该纳米芯片(名为“NICHE”)集CTC捕获、基因检测与行为分析于一体。首先采用磁场和细胞尺寸,高效去除(>93%)肺癌病人血样中的白细胞,并捕获CTCS使其形成单细胞阵列。利用纳米电穿孔技术递送一种新型四面体荧光探针(DNAT)至活细胞内,快速、精准检测细胞中内PD-L1基因调控。进一步,与免疫T细胞的共培养,原位分析CTCs增殖和表型变化,并将细胞行为与基因表达异质性进行关联分析。

为了实现活CTCS内PD-L1基因的量化分析,研发团队设计了一种具有四面体结构的DNA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完成基因检测的CTCS,保持了良好的活性,通过与免疫T细胞的共培养,研发团队发现,部分肿瘤细胞在免疫抑制剂存在时,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长,且细胞增殖行为被显著抑制。根据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情况,研发团队划分出了PD-L1高表达与低表达的阈值;另外,根据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共培养的结果,研发团队划分出了肿瘤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的阈值。综合CTCS中PD-L1高表达(PDL1high)且表型发生变化(PA+)的占比,该研究定义了一种新的指标,“NICHE指数”,用于预测癌症患者响应免疫疗法的疗效。

为了评估NICHE在临床上预测免疫疗效的准确性,”该研究收集了80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外周血,通过在NICHE平台上的检测,证明了该平台捕获CTCS并鉴定其基因和行为表型的能力。从方法对比结果来看,该研究提出的NICHE指数表现出高准确性,其AUC(0.906)明显高于目前临床上基于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细胞占比的标准参考方法(AUC=0.578)。此外,研发团队还对部分患者进行了长时间的用药监测,证实了NICHE在长期监测中的适用性。

会员登录可查看 合作方式、专利情况及联系方式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