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教育部
  • 35 高校采购信息
  • 282 科技成果项目
  • 6 创新创业项目
  • 0 高校项目需求

多热源热泵及其智能控制技术的产品开发

2021-04-11 00:00:00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关键词: 多热源热泵
点击收藏
所属领域: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项目成果/简介: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成果背景:由于建筑能源消耗的急剧增加,热泵作为一种通过消耗少量高品

位能量,把热量从低温处传输到高温处的装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热泵通过

使用清洁的冷热源如太阳能、土壤能、空气能等,能够同时实现制冷、制热、提

供生活用热水。这种复合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更具灵活性的方

案,来实现洁净能源系统的三联供功能。

系统主要用途:多热源热泵系统是指以太阳能-空气源-地源等为热源的热泵

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集/散热系统、空气源集/散热系统、埋地盘管集/散热

系统(含室内蓄热体)、水源热泵系统、房间热力系统、控制系统。本方案利用

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将太阳能源、空气源和地源热三者有机结合,通过水源热

泵机组实现向建筑物供热、供冷和提供生活热水。太阳能集/散热器的利用可弥

补地源热泵因埋地管束多而导致的投资过大的缺点,同时减少地下环境受到过度

的热污染,而少量地源和蓄热系统的使用可弥补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受气候条件

影响大的缺点,使系统即使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能在高能效状态下工作。太阳

能-空气源-地源热泵联合系统可以设计为基本工作模式,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

展因地制宜的设计,组合成适合当地地理及气象特点的系统。系统采用全新的智

能控制技术,采集实时的系统参数,提高温度调节的准确性,使系统始终维持在

高效状态下工作。通过将太阳能源、空气源集/散热器做成外围护结构的一部分,

实现新能源与建筑结构的完美结合。结合三步节能建筑技术的普及推广,本技术

产品的目标是实现空调和采暖方面的一次投资和日常费用仅为传统空调+暖气方

案的 50%。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夏季:

系统处于制冷工况,需要把从室内吸收的热量转移到室外,太阳能散热器、

空气源散热器、埋地换热器分别提供冷源,此外,在房间内有相变蓄能材料,晚

上积蓄冷量,减轻热泵系统在白天的热负荷。由于空调系统在夏季并不处于常开

状态,如果空调不处于制冷状态时,使系统处于制热工况,关闭室内热力系统,

并且打开阀 V4 和 V6,关闭阀 V5,此时系统成为太阳能热泵式热水器,可以提

供稳定的热水。两种工况的切换通过实时测量的室内温度和热水箱温度等参数,

由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判断。

冬季:

系统处于制热工况,太阳能集热器和埋地换热器作为热源给建筑供热,同时

供生活热水。当热水箱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关闭阀 V4 和 V6,打开阀 V5。此外,

在房间内有相变蓄能材料,白天积蓄冷量,减轻热泵系统在夜晚的工作负荷。三

个热源可以任意两个之间并联工作,也可以分别工作,要依具体的工作状况,包

括环境温度、室内温度、热源温度等状况而定。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并通过小试鉴定。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应用前景分析: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化的发展,促进建筑

节能与热泵系统的有机结合,对空调行业进一步向绿色能源的发展,都有非常显

著的作用。三步节能的尽快实现,客观上也促进了新能源的普及推广。

效益预测:下面以天津地区为例对本系统的一次投资成本及运行费用进行说

明,将本系统与单冷空调+暖气、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比较。

建筑面积 150m2,采暖天数 125 天,制冷天数 120 天,每天制冷 10 小时,

平均运行负荷按 70%计,电费 0.41 元/度

以三步节能后的指标计,供暖负荷取 36W/m2,总供暖热负荷为 5400W/m2,

制冷负荷 72W/m2,总的制冷负荷为 10800W/m2。

第一种方案采用单冷空调+集中供暖,集中供暖中室外采暖的投资为 85 元

/m2,室内的费用为 25 元/m2,总的费用为 110 元/m2,天津地区的暖气费用为

15 元/(m2 年),设制冷系数为 2.5。

第二种方案完全采用地源热泵,冬季单位钻孔长的取热率为 30W/m,夏季

的放热率为 50W/m,约需 210m 的钻孔长,管长和施工总费用取 90 元/m。

第三种方案完全采用空气源热泵,冬季采用电辅助加热的时间为全部取暖时

间的一半,冬季制热,夏季制冷系数为 2.5,冬季制热系数取为 2。

第四种方案为本项目系统,太阳能集热板取 17m2,地源热泵系统的冬季负

荷为 1500W,夏季负荷为 2500W,地源热泵约占总负荷的 25%,夏季性能系数

取为 4,冬季的性能系数取为 3。

应用领域:建筑节能;新型热泵、空调系统;制冷、供暖系统工程;可再生

能源建筑。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热泵、

空调及控制系统。

设备:机械加工及系统安装设备。

厂房面积:1000m2 以上。

投资规模:600 万以上。

合作方式及条件:

合作方式:技术入股、合资经营。

条件:对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感兴趣且致力于该技术的推广实施。 

项目阶段:
产业化应用
会员登录可查看 合作方式、专利情况及联系方式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