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大学
  • 14 高校采购信息
  • 506 科技成果项目
  • 0 创新创业项目
  • 0 高校项目需求

生物传感农药残留检测仪器研发技术

2021-04-11 00:00:00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关键词: 农残检测
点击收藏
所属领域:
生物、医药及医疗机械
项目成果/简介:

项目介绍:

农药残留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当前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加强、加快开发食品和饮用水安

全保障技术以及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幅度提高改善环境、

食品质量的科技支撑能力不仅重要,也极为紧迫。本项目基于生物传

感器分析技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已有的发明专利及取

得的科研成果,重点解决我国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检测、控

制和监测技术难点,创新性研发用于农药残留监测的生物传感快速筛

查装置及系统,并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推广示范。

本项目基于南开大学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实验室在农残检测生

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基础和开发经验,综合科研合作院校、研究单位

以及企事业单位在相关技术领域的研发优势,将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仪器研制、样机生产和应用示范推广有机结合在一起,设计构建性价

比高、操作简便、耐久性强的高性能生物传感检测系列装置以用于农

药残留检测,并进行样机试制(便携式和台式);与常规农残检测技

术和设备进行对比实验,优化所研发装置的各项性能指标;进一步将该生物传感检测装置用于水体、土壤以及农作物中农药残留量的实际

检测,共同探讨生物传感器在环境污染防治、农药残留污染物监测评

价体系中的应用,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为高新科学技术有效

服务于民生领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本项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现有科研成果与专利基础上,以纳

米生物传感器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农药残留量传感检测器,技术上要求

高度保持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不易脱落,提高电极使用寿命,这对

实现农残生物传感检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

创新性地应用于农药残留量检测领域,在充分发挥纳米生物传感器特

异性强、灵敏度高、一般无需进行样品预处理等技术优势的同时,进

一步将生物活性材料、纳米材料、表面修饰技术等多项最新研究成果

有机结合,弥补了传统检测分析方法的局限与不足,可实现对农残检

测的实时化、动态化、直观化与可视化,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

目前国内外研制成功的可实际应用的农药残留传感检测仪器鲜有报

道。

技术优势和特点:

1) 灵敏度高,针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最低检测限

可达到 10-9 mg/kg,接近常规分析仪器的最低检测限;

2) 检测迅速,2 分钟之内可以完成农残检测,可实现大批量样

品的快速筛查;

3) 特异性好,检测结果不受果蔬中色素、土壤、微尘等杂质的

干扰,检测准确度高;4) 操作简便,一般不需对果蔬样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可将样

品中待测成分的分离与检测合二为一,使整个检测过程简便迅速,容

易实现自动分析;

5) 成本低廉,台式农药残留传感检测仪器的生产成本远低于大

型分析仪器,便于推广普及;

6) 稳定性好,相对标准偏差 RSD ≤ 2.18%。

项目阶段:
未应用
会员登录可查看 合作方式、专利情况及联系方式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