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教育部
  • 35 高校采购信息
  • 280 科技成果项目
  • 6 创新创业项目
  • 0 高校项目需求

全球首款体内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

2022-08-11 14:51:02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所属领域:
新材料及其应用
产品服务:

该项目研发的“心脉联衢——全球首款体内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从仿生的角度出发,模仿天然血管的三层结构,通过不同结构水凝胶的合理构建达到功能协同,将抗凝血、可视化材料应用于人工血管的内层,大强度水凝胶应用于人工血管的外层,开发与人体血管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高仿生体内精准可视化小口径水凝胶人工血管。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天津心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李双阳 注册时间 2021.06.29
注册所在省市 天津市 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4MA07CUYE1J
经营范围 人体于细技术开发和应用生物基材料聚合技术研发;人体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细胞技术研爱和应用,新材料技术研发,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医院管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大学生生活中心204
获投资情况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李双阳 化工学院/材料化工 2020
庞小雨 化工学院/材料化工 2019
詹浩淼 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 2019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董岸杰 化工学院/材料化工 教授 生物医用高分子

五、项目简介

国内心脏搭桥及血透病患对人工血管的需求量很大,目前大、中口径人工血管已经应用于临床,但市场上没有小口径人工血管产品推出。中国的人工血管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缺少具有核心知识产权技术以及能进行产业化生产人工血管的厂家。心脉连衢公司团队攻关人工血管关键技术难题,希望为心血管疾病和血液透析患者探索一种新的人工血管产品,同时在基础人工血管产品上,提出“精准可视化”概念,弥补小口径人工血管临床应用的空白。

该项目研发的“心脉联衢——全球首款体内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从仿生的角度出发,模仿天然血管的三层结构,通过不同结构水凝胶的合理构建达到功能协同,将抗凝血、可视化材料应用于人工血管的内层,大强度水凝胶应用于人工血管的外层,开发与人体血管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高仿生体内精准可视化小口径水凝胶人工血管。项目产品采用模具快速成型工艺,可实现无创、无放射性地对植入后的人工血管形态进行精准监测,从而获得准确、动态、整体三维的信息。项目产品与世界目前报道的最高水平小口径人工血管产品对比,产品制备周期从1.5个月降低到10分钟、生物安全性能好、具有体内可视化功能,且成本比传统的组织工程技术低8成。

项目优势:
成果类别 成果名称 相关团队成员 相关指导老师
竞赛成果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李双阳、庞小雨、詹浩淼 董岸杰
竞赛成果 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李双阳、庞小雨、詹浩淼 董岸杰
市场概况:

心血管疾病全球范围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2020 年,全球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达 5.23 亿。中国是全球心血管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且发病率及发病人数居世界前位。人工血管作为三类医疗器械,主要应用在冠状动脉疾病、静脉疾病、动-静脉瘘、终末期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相关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人工血管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据统计,2018 年,我国人工血管市场需求量为150 万条,同比增长10.15%。2018 年,我国人造血(大口径)产能为 48.8 万条,产量为 39.5 万条,产能利用率为 80.9%,但目前我国市场上人工血管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市场完全由国外厂商主导。人工血管售价均在 1 万- 4 万元人民币之间不等,总体而言市场价格偏高,国产人工血管市场占有度较低。市场需求高的小口径人工血管至今国内外尚无相关产品上市,2020 年,我国小口径人工血管市场需求量为 270 万条。

目前,小口径人工血管开发仍有诸多局限性,且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一款人工血管产品能够通过具有无电离辐射、非介入性、组织高分辨和断层扫描等特点的 19F 磁共振成像技术精准检测在体内的位置及形态。因此,本项目推出的具有良好的长期通畅性能且在体内可精准可视化的小口径人工血管具有很强的社会应用价值,可弥补小口径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空白,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解决诸多问题。

除此之外,公司以引领教育、带动就业为主要社会责任,力争以教育为纽带,搭建“创业”与“就业”互补生态,公司团队成员均为硕士生及以上人才,且公司相关顾问团队已培养博士生 10 名,硕士生 24 名,本科生 130 名,今后公司仍将以教育为纽带,搭建“创业”与“就业”互补新生态,产品上市后预计 2-3 年内带动一千人次就业(具体岗位需求如下:临床 100 人次,研发 100 人次,技术运营300 人次,管理咨询 200 人次,销售 500 人次,产品运营 300 人次等),5-10 年累计带动一万人次就业。

商业模式:

优势:目前来看,小口径人工血管受限于材料自身的血液相容性及抗凝血性能,易造成管腔狭窄和血管闭塞,小口径人工血管的长期通畅性能也无法保证。同时,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天然血管的力学性能匹配差,极易造成吻合口狭窄,最终也会形成血栓。此外,目前采用的借助造影剂观察人工血管植入体内后的状况,对于肝功能、肾功能障碍者来说无法适用。本项目产品的优势就在于对以上问题的解决。产品从仿生的角度出发,模仿天然血管的三层结构,通过不同结构水凝胶的合理构建达到功能协同,将抗凝血、可视化材料应用于人工血管的内层,大强度水凝胶应用于人工血管的外层,参考人体自身动脉结构进行设计,极大地优化了人工血管产品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提高了远期通畅率,并且实现了无创、无放射性地对植入后的人工血管形态进行精准监测,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一款仿人体自身动脉结构的,与人体血管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高仿生体内精准可视化小口径水凝胶人工血管。同时,项目产品与世界目前报道的最高水平小口径人工血管产品对比,制作时间缩短、制作成本降低、产品性能提高。总的来说,项目产品设计转换思路、换道超车,提出了新的可靠解决方案。

前景:科技部自2016年以来,启动了4轮“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以新型心血管系统材料、植入器械为重点,共部署国拨经费9亿元。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基础研究列为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项目,将研制高端影响、放射治疗等大型医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纳入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专栏。总体来看,项目产品依靠创新型材料来研制创新型医疗器械以解决心脑血管疾病临床问题受到国家政策鼓励,未来发展前景广泛。同时,人工血管领域市场广阔,未来依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公司将致力于推出更多产品质量过硬、产品性能全面、产品价格亲民的本土产品,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同时,立足国内大循环,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将推进小口径人工血管等相关业务开放,走向国际市场。此外,还将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推出更符合数字社会的智能型医疗产品,利用更透明的互联网体系,针对更广泛的患者需求设计产品。

会员登录可查看 融资需求、落地意向及联系方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