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姚方杰

2021-06-23 14:19:02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关键词: 作物栽培
专家职称:

教授

擅长领域:

农学

所在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专家介绍:

姓名:姚方杰

性别:女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邮箱:fangjiey@jlau.edu.cn

基本情况:

从事菌类蔬菜(食药用菌)遗传育种和设施环境调控研究与技术服务30年,尤其在黑木耳等食用菌种质资源评价体系、交配系统构成、遗传连锁图谱、颜色基因定位、定向育种方面取得了系列显著成果。承担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北方食用菌资源重点实验室、科技部食用菌种质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11”基地等平台“遗传育种”方向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吉林省重大攻关项目、吉林省科技支撑等项目30余项。建立世界第一的活体菌种与干标本兼具的黑木耳菌种资源库和信息库,构建首个黑木耳、金顶侧耳、白木耳等遗传连锁图谱,通过国审、省审品种19个,制定并发布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10项,获得专利2项,出版专著6部、译著2部,近年发表SCI等论文近50篇。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技术服务西藏、新疆等贫困地区的良种良法,同时积极参与国家援非项目,技术支撑赞比亚建立第一个食用菌工厂。创新成果和技术服务先进事迹,先后被光明网、人民网、科学学报、吉林日报等专题报道。获得人社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资委等四部委联合颁发的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长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吉林省教育成果二等奖,吉林省优秀课程(设施园艺)。

现为国家现代农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遗传育种岗位科学家,国家黑木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基金评委,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兼木耳类产业分会会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食用菌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吉林省园艺学会菌类蔬菜分会会长,吉林省食用菌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吉林省食药用菌协会副会长兼专业委员会主任,广西农科院客座教授,新疆阿克苏地区食用菌顾问专家,《菌物研究》等杂志编委。

学术(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基金评委,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兼木耳类产业分会会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食用菌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吉林省食用菌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吉林省园艺学会菌类蔬菜分会会长,吉林省食药用菌协会副会长兼专业委员会主任,广西农科院客座教授,新疆阿克苏地区食用菌顾问专家,《菌物研究》等杂志编委。

主讲课程:

本科生:食用菌栽培学,设施园艺学,菌类作物育种学

研究生:蔬菜生理生态学,菌类作物育种学

博士生:菌类作物栽培育种学

留学生博士:菌类作物栽培学

教研项目:

1、《设施园艺学》B类试题库建设与应用,吉林省高等教育协会,2017.11.30,主持。

2、园艺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互联网+”的创新模式研究,吉林省教育厅,2020-2023,主持。

教学成果:

1、吉林省教育成果二等奖,吉林省教育厅,2014年,排名第1。

2、吉林省优秀课程(设施园艺),2016年,排名第1。

研究方向:食药用菌遗传育种与高效栽培

科研项目:

1、木耳交配系统分子鉴定及交配型因子解析平台构建,国家自然基金,80万元,2013.01-2016.1,排名第1。

2、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育种与菌种繁育,农业部项目,910万元,2008.3-2020.12,排名第1。

3、畜禽粪便与作物秸秆转化生产食用菌关键技术研发,吉林省重大攻关项目,2009-2015,300万元,排名第2。

4、榆耳交配系统解析与品种选育研究,吉林省育种专项,2013-2015,20万元,排名第1。

5、芦苇基质高效转化生产食用菌研究,与中科院的横向项目,2018.06-至今,10万元,排名第1。

专家履历:

教育背景:

1983.8-1987.7,吉林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学士

1987.9-1990.6,吉林农业大学蔬菜学硕士研究生

1999.9-2002.6,吉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研究生(与日本鸟取大学联合培养)

工作履历:

1990.6-1991.12,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园艺系,助教

1992.1-1998.12,吉林农业大学园艺系,讲师

1999.1-2003.12,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硕导

2004.1-现在,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导

2001.2-2002.2,日本鸟取大学,微生物工程学,合作研究

2003.7-2003.8,新西兰皇家粮食与食物研究所,块菌人工栽培研究,科技讲座与现场考察

2010.1-2010.2,日本鸟取大学,微生物工程学,客座教授

2014.1-2014.2,英国真菌标本馆,种质评价,合作研究

2015.2-2015.3,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用菌遗传育种与高效栽培,合作研究

2017.8-2017.9,日本京都大学,食用菌遗传育种与高效栽培,合作研究

所获奖项:

科研奖励:

1、全国创新争先奖,人社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资委四部委联合颁发,2017年,个人奖。

2、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2008年,排名第2。

3、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2016年,排名第1。

4、长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2014年,排名第1。

学术成果:

学术论文及著作:

[1] Li-Xin Lu,Fang-Jie Yao,Peng Wang,Ming Fang,You-Min Zhang,Wei-Tong Zhang,Xiang-Hui Kong,Jia Lu. 2017. Construction of a genetic linkage map and QTL mapping of agronomic traits in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55 (10) :792-799.

[2] Fang-Jie Yao,Li-Xin Lu,Peng Wang,Ming Fang,Ying-Chen,You-Min Zhang,Wei-Tong Zhang,Xiang-Hui Kong. 2018. Development of a molecular marker for fruiting body pattern in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Mycobiology(IF:1.369) 7/9.

[3] Wang,W.,J F. Yao,(通讯作者) D. Wang,et al. 2017. Biosynthesis of Gold Nanoparticles Using Pleurotus ostreatus extract with Their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of Detection of Carbendazim in vegetable[J].Int. J. Electrochem. Sci 12: 842-851.

[4]Khan A A,Jahangir M M,Idrees M,et al. 2019. Modulation of Agronomic and Nutritional Response of Pleurotus eryngii strains by Utilizing Glycine betaine enriched Cotton waste[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5]Peng W,J F. Yao,et al.2019. Map-based cloning of genes encoding key enzymes for pigment synthesis in Auricularia cornea[J].Fungal Biology.

[6]范心乐,姚方杰,王薇,等. 2019.毛木耳黑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理化性质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中英文版,(6):484-491.

[7]姚方杰,黄程远,孔祥会,等. 2020. SSR标记在毛木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菌物学报,38(12).

[8]姚方杰,孙鹏,张友民. 2019.黑木耳种质杂交创新的流程与关键技术[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41(5):510-513.

[9]姚方杰,杨笑然,任洋洋,等. 2019.赞比亚平菇工厂化栽培的关键技术[J].食药用菌,027(004):P.273-274.

[10]鲁丽鑫,刘宏宇,姚方杰,等. 2017.食用菌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J].菌物研究(2).

[11]姚方杰,方明,张友民. 2016.设施园艺学题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5): 138-139.

[12]胡欣,姚方杰,张友民,方明. 2016.珊瑚猴头担孢子萌发及其菌丝生长特性[J].食用菌学报,23(02): 23-24+36+119.

[13]于娅,姚方杰,张友民. 2016.榆耳新品种‘吉肉1号’[J].园艺学报,43(05): 1013-1014.

[14]姚方杰,张友民,鲁丽鑫,方明. 2015.黑木耳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菌物研究,13(03): 125-128+122.

著作:

1.木腐食用菌的营养生理与草腐化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6.

2.图说黑木耳栽培关键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新版保护地蔬菜生理障碍与病害诊断原色图谱(译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专利:

1、姚方杰,刘宏宇,方明,等.一种高效的黑木耳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中国,CN201710109350.5,2017.02.27.

2、姚方杰,王鹏,鲁丽鑫,等.一种黑木耳SSR#PCR的优化反应体系.中国,CN201710109576.5,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