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郭世伟

2023-03-07 16:13:32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养分管理 施肥 南京农业大学 郭世伟
专家职称:

教授

专家职务:

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

擅长领域:

农业科技

所在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专家介绍:

郭世伟,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基尔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2010 年起受聘为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成员,同时兼任农业部长江中下游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化学肥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壤学会理事会理事、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编委 (EditorBoard)、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编委等职务。长期致力于植物营养生理、作物施肥理论与实践、植物营养与生态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联合项目及面上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SCI论文总被引用4000 余次,其中7篇论文入选 ESI“高被引论文”入选2020年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及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25人,硕士研究生52人,本科生39人,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及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本科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全国首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特等奖、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入围全国决赛)。

专家履历:

(1)教育经历

1998/5–2001/7:德国Kiel大学植物营养与土壤研究所,农学博士,专业:植物营养学,导师:Sattelmacher 教授

1993/9–1996/7:吉林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联合培养,农学硕士,专业:植物营养学,导师:杨金教授(吉林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中国农业大学)

1986/9–1990/7:吉林农业大学土化系,农学学士,专业:土壤与植物营养,导师:刘兆荣教授

(2)研究工作经历

2008/1- 迄今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破格晋升),博士生导师

2006/10-2006/12;2012/12;2013/07:先后三次赴德国Darmstadt技术大学应用植物研究所与Kaldenhoff教授研究小组合作,进行水稻根系水通道蛋白(Aquaporin)在抗旱中的作用研究

2003/6-2007/12: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1/7–2003/5:德国Kiel大学植物营养与土壤研究所,博士后,专业:植物营养学,合作导师:Sattelmacher 教授

1990/7-1993/9: 吉林农业大学,土化系,助教

所获奖项:

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氮素营养对水稻光合作用与光合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博士研究生:李勇,指导教师:郭世伟教授

2013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

2008 年“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不同氮素形态及水分胁迫对水稻氮素与光合生理影响的研究”硕士研究生:陈贵,指导教师:郭世伟教授

2007年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CET-07-0438)

奖励情况:

(1)2004 南京农业大学133重点人才工程“优秀骨干教师”

(2)2005 获”陈裕光奖学金”

(3)2004-2005 年度南京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4)2004 江苏省 “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5)2005 植物营养学获“国家精品课程”(排名第4)

(6)2006 土壤肥料学通论获“江苏省精品课程” (排名第4)

(7)2006-2007 年度南京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8)2007年度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CET-07-0438)

(9)2007 “南京农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不同氮素形态及水分胁迫对水稻氮素与光合生理影响的研究”硕士研究生:陈贵,指导教师:郭世伟教授

(10)2008 “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不同氮素形态及水分胁迫对水稻氮素与光合生理影响的研究”硕士研究生:陈贵,指导教师:郭世伟教授

(11)2010南京农业大学133重点人才工程“优秀学术带头人”

(12)2011“农田水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五)

(13)2013“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

(14)2013“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氮素营养对水稻光合作用与光合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博士研究生:李勇,指导教师:郭世伟教授

学术成果:

1,水稻在模拟旱作条件下水分关系的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引进人才启动基金

2,水稻氮素营养特性与抗旱性研究, 国家人事部博士后基金,国家博士后科研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

3,水稻在模拟旱作条件下碳、氮代谢关系的研究, 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

4,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N form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rice,国际基金IFS

5,铵、硝营养影响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研究(304002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5万元,2005-2007

6,  高氮营养下水稻叶片光合效率降低的机制研究(306812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万元,2007

7,2007 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8,碳氮循环过程、协同转化机制与影响因素,“973计划”子专题。50万元,2006-2010

9,高产农田土壤结构与养分调控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子专题

10,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农业部“ 948重大项目”子专题

1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CET-07-0438)。50万元,2008-2010

12, 南方稻田最佳养分管理技术集成及示范(2008326),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专题主持。132万元,2008-2010

13,铵态氮素营养增强水稻抗旱性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3087158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万元, 2009-2011

14,施用锌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International Zinc Association-Project。 25万元,2011-2014

15,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973项目(2009CB118600)研究骨干。40万元,2011-2014

16,江苏、安徽水旱轮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集成及示范( 201103003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专题主持。220万元,2011-2015

17,土传黄瓜枯萎病发病机制研究(3117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0万元,2012-2015

18,钾肥高效利用与替代技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专题研究骨干,75万元,2012-2016。

19,水通道蛋白(AQP)影响水稻叶片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机制研究(312722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6万元,2013-2016

20,肥料养分持续高效利用机理与途径,课题3:畜禽有机肥氮磷生物转化与促效机制,2013CB1274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598万元,201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