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教育部
  • 50 高校采购信息
  • 966 科技成果项目
  • 0 创新创业项目
  • 0 高校项目需求

自主神经再平衡防治心律失常的调控策略与临床转化

2022-08-15 15:53:17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所属领域:
生物、医药及医疗机械
项目成果/简介:

本项目致力于将“心脏自主神经调控防治心律失常”的创新理念和技术成果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已在全国40 余家大型三甲医院进行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减少了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肌损伤的发生,缩短了住院天数和降低了住院费用。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技术分析

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据统计,约80%的心源性猝死与恶性心律失常相关,严重威胁国民健康。项目组长期致力于自主神经调控防治心律失常的创新转化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万人计划”等项目资助下,取得了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1)构建了自主神经再平衡的理论体系,并阐明心律失常的关键神经机制;

2)研发了系列自主神经调控策略防治心律失常;

3)研发无创迷走神经调控系统,进行自主神经调控防治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转化。

相关成果主要发表在Circulation(IF 39.918)、 J Am Coll Cardiol(IF 27.203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 19.924,封面论文)、Nano Energy(IF 19.096,2篇)、 Basic Res Cardiol (IF 17.165)、Cardiovascular Research(IF 13.081)等国际知名期刊,并被Cell、JAMA、Nat Rev Drug Discov、Nat Rev Cardiol等学术期刊引用3100余次。研究成果获201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两年获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中国原创研究一等奖,被《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评为当年心律失常领域全球十大研究进展之一。

应用范围:

本项目提出的心脏自主神经再平衡理论及相应自主神经再平衡调控策略目前已推广至北京、上海、天津、浙江、辽宁、湖南、新疆等全国十余个省市,及湖北武汉、宜昌、襄阳、十堰、恩施、黄石、荆州、黄冈、咸宁、潜江等省内大型三甲医院40余家,自主神经再平衡策略的临床应用提高了房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梗及心衰后室性心律失常等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远期预后,减轻了患者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组牵头、参与制定中国专家共识及临床指南共11 部(《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等),对建立我国心律失常疾病防治规范起到重要作用。并筹建自主神经调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成立武汉大学心脏自主神经研究中心,与多家大型三甲医院联合建立心律失常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共享平台,为自主神经调控防治心律失常提供了充分的研发和临床研究基地。项目实施期间成功举办学术会议、培训班30 场(《亚洲心律失常峰会》、《中国心律失常峰会》、《全国介入心脏病学会议暨湖北省介入心脏病学会议》等),直接培训人员数10000人次;受邀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等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报告100余次;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00余名;主持或参与编撰著作5 部,带动我国乃至世界心律失常领域的发展。

效益分析:

全球每年心源性猝死高达400万人,其中约80%的心源性猝死与恶性心律失常相关,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该项目致力于将“心脏自主神经调控防治心律失常”的创新理念和技术成果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已在全国40 余家大型三甲医院进行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减少了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肌损伤的发生,缩短了住院天数和降低了住院费用。而我国是心血管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心血管疾病病例约3 亿,每年急性心梗患者可达200多万例,该神经调控策略的推广有望节省国家医保开支(节省1000-2000元/人)。同时具有广阔创新转化前景,神经调控市场目前是医疗器械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邻域之一,据统计2010年到2015年全球神经调控市场从23亿美金增长到33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到达8%;到2020年全球神经调控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3亿美金,创新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神经调控设备,不仅能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自主神经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同时可以提升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此外,该项目采取论著、专著、大会报告、继续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培养10000位医师骨干;研究成果受到国外网站Medpage-AHA 联合报道及国内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环球网、湖北日报等多次报道,推动我国心律失常领域水平提升和发展,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知识产权类型:
其他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技术先进程度: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获得方式:
独立研究
会员登录可查看 合作方式、专利情况及联系方式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