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是苏北地区唯一的信息类职业技术学院,肇建于1978年,前身为淮阴电子工业学校。2005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江苏省首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定为“优秀”院校;2007年,被遴选为江苏省首批十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一;2011年,圆满通过教育部第二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毕业生就业层次高、就业质量好、发展后劲足,连续七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跻身江苏省公办高职院校六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江苏乃至全国一直享有较高的美誉度。 学校占地1080亩,坐落在风景秀美、充满人文底蕴和现代气息,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淮安高教园区,校园规划科学,设计精致,环境优雅,景致宜人、交通便捷。设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商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基础部和社政部等教学单位,现有在校生11000余人,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2亿多元,图书馆藏书76.9万册和中国知网读秀知识库等十余个大型专业数据库,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 学校遵循“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地训技能”的办学理念,紧扣电子信息产业链设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技术等40个多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通信技术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通信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9个为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建成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 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00多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64%;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86%;现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校级教学名师6名、“333工程培养对象”人选12名、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人选5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3名、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1名。教师在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在全国微课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学校荣获“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并蝉联“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84个、校外实训基地115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站(所)31个,可开展74个工种技能鉴定。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集成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工程实训基地”、“电子精密模具制造实训基地”、“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基地”为江苏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基础实验实训中心”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性中心。 学校工学结合紧密,实训体系完备。2007年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同投资建成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校内单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各主干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分别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115个,是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联想、华为、富士康、夏普电子、三星电子、丰田(常熟)、中兴科技、臻鼎科技、中电熊猫、敏实集团、西子奥的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118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与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了联想学院、西子奥的斯学院、苏宁云商学院、臻鼎学院等4个联合学院和2个校企合作事业部,为契合特色小镇建设的人才需求,与昆山锦溪、吴江震泽政府联合成立了锦溪制造学院、震泽装备学院,与微软、江苏邮电、中兴集团等企业有着长期的订单式培养合作,设立了三星电子班、富誉自动化班、富准模具班、臻鼎学徒班、联想阳光服务班、高通通信班、西子奥的斯电梯班、联通3G班等30多个企业订单班及企业奖学金。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基地。 学校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率先在全国推进人生导师制,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生职业技能显著增强,在2009至2018年连续十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团体一等奖22个,实现了“十连冠”,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均名列前茅。 学校科技工作领先,社会服务机制健全。目前已建成了“江苏省淮安教学具产业数字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江苏省淮安设施农业智能化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10个省级和9个市级技术开发应用与服务机构。近些年来,先后承担了纵向科研项目及相关横向课题600多项,科研经费到账4000多万元,获技术专利(技术发明)500多项,学校跻身“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淮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及其他各类省市级以上科研奖励600多项。 学校努力探索一条集质量、特色、品牌为一体的高职教育科学发展之路,以令人瞩目的办学实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先后多次被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职教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和“江苏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面向未来,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精神,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依托有朝阳产业美誉的电子信息产业,乘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强劲东风,向国内一流、高水平特色化创新型高职名校的目标奋力迈进。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2021-02-01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普通高职院校,是省政府规划的升本高校。学院地处郑州都市区、郑州航空港区、中原经济区三区叠加发展区域,郑汴一体化的中心,学院承担着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航空港区、郑州汽车工业园区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的任务。 办学30年来已有十万余名毕业生在全国各地工作着,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界的领军人物,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接近100%。学院的办学事迹受到国家省市100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表扬,被誉为“技师、工程师、企业家的摇篮”,先后荣获“全国先进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指导先进院校”、“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学院多次被评为“省级办学先进单位”及郑州市“十佳院校”等荣誉称号,河南省高工委、省教育厅党组授予我院党委“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时任国家教育部长周济、河南省长郭庚茂、国家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到我院调研,对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院千余亩花园般的校园,30余栋教学科研大楼,近万名在校生,620多名专兼职教师中教授、副教授、高讲、高工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0%以上,其中,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再加上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在我校任教的专家教授已组成了强大的师资队伍。 学院近亿元的各种先进教学设备,实验实训室81个,其中:“电工电子实训基地”、“ 数控实训基地”、“ 郑州海马校外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 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中心”被评为郑州市重点实验室。100多家国家大中型企业授牌授证书确立为人才培养输送基地和校企合作实验实习基地,确保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图书馆百万册图书,千兆校园网,校园无线WiFi全覆盖,2500多台先进的计算机,为同学们学习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建有两个大型体育运动场、一座室内体育中心,足球场、网球场 、篮球场等。学生宿舍为标准四人间,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电脑桌、书柜、宽带等设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投资近千万元,建有60个标准化考场;校内机动车检测中心;校内工厂一家;汽车实训中心,基本实现以师带徒。 学院设置七系四部: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信息工程系、艺术设计系、经贸管理系、基础教学部、中专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现开设专业51个。2016年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被批准为“河南省品牌专业”;2016年省教育厅授予我院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称号。 学院实施“专家治校”战略。外引内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优化师资结构。努力构建集团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建具有专业特点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始终把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作为工作重心。实行校企合作,厂门校门对接、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学生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办学特色。学院竭尽全力为祖国培养品德好,专业技术过硬,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目前学院正遵照河南省“十三五”规划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培养所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自身办学层次,为把学院办成一所现代化的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集文、理、经、管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院。 学院被教育部等六部委列为数控加工技术领域、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领域两个方面的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在我院设立了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贵州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信息产业‘十五’先进单位”、“贵州省绿化先进单位”,“贵州省高等学校优美校园”,“贵州省高校后勤先进集体”等荣誉。2003年,在省内第一家通过国家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2011年建成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学院位于贵州省优秀旅游城市——凯里,新校区占地面积1615亩,建筑面积43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两亿元,教学设备总值 7千余万元,拥有机电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汽车维修等实训中心,有金工、模具、CAD、数字电路、电子测量、网络技术等60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1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52万余册。学院教学设备一流,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过程监控设备,每名教师都配有笔记本电脑,用于安保的摄像头覆盖了校园全部公共区域。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余人,每年为社会输送3000多名优质毕业生,年均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5000余人次;有教职工503人,其中专任教师415人,教授、副教授105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业教师人数的50%;学院设“八系一院”(电子商务学院、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艺术设计系、财政金融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力工程系)等教学部门,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广告设计与制作、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等46个专业。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精品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市场营销7个专业为“省级高职示范专业”。 多年来,学院立足贵州、辐射全国,坚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全面加强内涵管理和建设,以“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为突破口,对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方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推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多证制”等教育教学举措,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职业,了解企业,掌握技能,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学院与中国振华集团、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浙江中讯等企业开展了顶岗实习、订单式办学,与省内外10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训实习、就业基地,确保了毕业生顶岗实习率100%。由于工学结合工作起步早,成绩突出,贵州省教育厅将我院列为贵州省“工学结合”试点职业院校。 学院实行半军式化管理,在思想教育中渗透军工文化教育,积极倡导以职业品质养成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依托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院学生在国家、省级各类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仅2016年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就有65项(100多人次),多次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充分体现了我院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学院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毕业生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企业欢迎,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形成了“就业兴——招生兴——学校兴”的良好发展态势。 因办学成绩突出。江泽民、胡启立、韦钰、全国十四个省市自治区政协主席等领导同志曾亲临学院视察指导,并对学院办学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发展。经过40年的努力,学院已形成了校园优美,政通人和,事业兴旺的崭新局面,正朝着建设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经国家教育部登记备案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国家级示范校。其前身可溯至1953年由原国家第二机械部电信工业局(后改为十局)成立的“二九一技工学校”。1979年7月,学校名称改为“天津无线电机械学校”。2000年1月,天津市教委决定“天津无线电机械学校”与“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合并,组建“天津电子信息学校”。2001年1月15日,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天津电子信息学校”与“天津市职工电子仪表工程学院”合并成立“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至此,在三校合并的基础上,学院正式成立。 沐浴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春风,学院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2007年,学院成为天津市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8学院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并于2011年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2011年学院整体迁入海河教育园区。2012年,学院作为天津市首批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联合培养人才试点单位(二本B类),与天津理工大学联手,开设“通信技术”专业,共同开展技术应用型、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2016年,首届学生41人顺利毕业,毕业率为100%。 学院法定住所地为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雅深路4号,邮政编码:300350。当前占地面积49800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06000平方米,其中一期建成168202平方米,10幢现代化学生公寓,8000平方米学生食堂。学院固定资产总值9.8亿元(含原国营建津机器厂资源),教学科研仪器总值近9千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近62万册,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 学院当前在校生10091人(其中联合培养本科生160人),下设计算机与软件技术系、电子与通信技术系、数字艺术系、机电技术系、经济与管理系等5个教学系以及体育部、基础部、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学部3个教学部,当前在办专业35个。学院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近年来获国家及市级教学成果奖5项。 学院编制数566人,专兼职教师总数超过500人,在编教职工432人,其中正高职称29人,副高职称168人,“双师型”教师达85%。拥有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名天津市教学名师。 学院实行中国共产党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目前领导班子成员8人,设党委书记1名,院长(党委副书记)1名,纪委书记1名,副院长5名。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学生素质培养,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竞技体育在同类院校中领先发展,大众体育开展富有特点;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形成“校园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成立了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微公益”社团、“马克思主义研习社”等56个学生社团。学生参与了2012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2013年东亚运动会、2017年全运会、历年全国技能大赛等大型活动的志愿活动。 近年来,学院以建设引领型实训基地,打造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为抓手,探索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常年保持较高水平。当前,学院建成4个各具特色的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并与空中客车(天津)有限公司、大连东软集团、上烟集团天津卷烟厂、中航机电公司、天津地铁、华北高速等众多知名企业,以及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合资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为他们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 学院依托中环集团系统内教育资源,探索中职、高职、本科衔接,开展师资队伍共建,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天津市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教师梁嘉伟在学院教授卢勤、杨阳指导下,夺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赛项金牌,实现我国该赛项金牌零的突破。 2016年学院党委被中环集团党委评为“先进党组织”;被市委组织部、市农委等四部门联合授予“天津市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优秀驻村工作组”;学院获评海河教育园区平安校园建设一等奖;学院安保工作队伍被天津市公安局授予“集体三等功”;学院团委被评为“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2016年学院食堂大宗物资统一采购位列天津市高职院校第一位。 当前,学院正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天津市关于“职业教育领先发展”的定位和“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能力建设”的具体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实施提升办学能力建设。“十三五”以来,学院已建设完成通信技术、动漫制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会计等7个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的骨干专业。2018年至2020年,继续建设通信技术、动漫制作技术、软件技术等3个优质骨干专业,并构建一流的专业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布局,扎实推进“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校”建设,为天津打造国家级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引领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作用,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津沽大地生动实践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全称: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校址:上海市奉贤区瓦洪公路3098号 培养层次:专科(高职) 办学类型: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近60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上海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立项单位、上海市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获“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荣获“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获评“2018年、2019年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荣誉。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先导,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努力打造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高校。学校有奉贤、闵行、徐汇和普陀四个校区,占地近500余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193人,专兼职教师近600人。专任教师中,中高级以上职称占90%,双师素质教师占91%。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其中,90%以上在上海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城市服务业等相关行业就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满意率达90%以上。学校设有电子技术与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德工程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外语学院等七个专业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共有36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4个,上海市重点专业6个,构成了以电子信息大类和制造大类专业为主体,财经大类与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专业共同发展的专业体系。 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为落脚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创新“根植行业、校企联手、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致力于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积极探索构建学制纵向贯通、产教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上海市首批中高职贯通、高本贯通试点单位,开拓中外合作办学,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与上海航天局、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铁路局、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鹰机械厂、上海东湖机械厂、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和宝钢集团等10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学校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和市财政支持的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国家级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上海市通信与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上海市自动化设备维修维护公共实训基地、上海市电子与通信开放实训中心等公共实训基地及上海市第22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内涵。学校充分利用中德合作的优势,实现在中国进行的德国专业标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在德国本土的应用技术大学教育体系的贯通,把先进的职教理念融入整个育人过程。不断深化与英国、加拿大、芬兰、新加坡等国家在合作办学、师资培训、学生互访游学、专业建设、专业认证等方面的合作,招收了德国、英国等国家的留学生。积极探索与泰国、摩洛哥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设立海外分院、招收留学生等方面的合作。 通过学校牵头的上海市高职高专教学研究会、信息化专指委,开展各类服务上海职教工作。承担上海市技能大赛和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拔赛的技术支撑工作。近年来,为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高技能新技术培训、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各类培训近3万人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开展向企业的技术服务、合作申报专利、技术转移等,为企业创造近千万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学校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9项、市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项、市级教学团队12支、市级教学名师6名、市级精品课程24门,承担部、市级各类技术开发项目和科研项目100余项。近四年,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100余项,获上海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省部级技能竞赛奖项200余项。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概况】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公办院校、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信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和中建材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四方共建”院校。学院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30000余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17人,教授、副教授90人、中级职称15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76人;“双师型”教师150名。省级教学团队7个、教学名师4人、优秀教师2人、模范教师2人、专业带头人5人、教坛新秀11人。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促发展,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和办学声誉的明显提升。学院先后荣获“全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专业特色】学院下设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与智能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软件学院。现有31个招生专业,包含计算机应用技术、光伏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3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和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物联网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软件技术、数控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物流管理、光伏工程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等16个省级重点专业。学院建有110个多个专业实验实训室,拥有电子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和电子信息实验实训中心等2个省级实训中心。 【实习就业】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先后与科大讯飞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214所、合肥国晶微电子有限公司、合肥海尔集团、合肥美的集团、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联合办学,开办了软件专业“科大讯飞班”、“兵器班”、“国晶班”、“中建材凯盛班”等“订单培养”班。学院各项职业技能竞赛成绩斐然,“十二五”期间,学院在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335项;近两年,学院学子获得国家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7个;省级一等奖16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9个。学院每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就业满意度达86.86%。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4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文明校园】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蚌埠市国家AAAA景区龙子湖畔大学城内,占地面积849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多年来,学院持续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先后荣获蚌埠市“文明单位”、蚌埠市“双拥模范单位”等称号,为蚌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再添新功。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辩论赛、校园歌手比赛、“致青春”五四歌舞会、“毕业季—歌舞晚会”、经典诵读、我演我心·温情相倾--心理剧展演等文化活动及大学生健美操、网球、足球、乒乓球、排球比赛等体育活动,在2017年安徽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院获得了二金二银一铜奖牌,取得了精神文明和运动成绩的双丰收。2016年4月23日,中央电视台1套《朝闻天下》栏目在黄金时段报道了学院大学生读书日的新闻,8月2日,中央电视台4套专题采写报道学院新能源专业建设发展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春风化雨催桃李,淮水悠悠育英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正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为创建国家一流的职业技术学院而努力奋斗! 学校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1000号 招生咨询电话:0552-3172909,3172929 网 址:http://www.ahdy.edu.cn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2年,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国家教育部备案,招生纳入国家统招计划,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以电子信息和数控技术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下设计算机技术系、通信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数字控制系和中专部,共开设37个专业。学院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及实验设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管理学科规范,在教学中重应用,强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成效显著。2005年以来连续有学生分别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班。学院与时俱进,坚持“专家办学,严谨治校,教育领先,勇于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勤奋、博学、求实、创新”的院训,经过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院实施名牌战略,以培养深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己任。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构建了专业文凭+使用技能+职业资格的培养体系。再加上我院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设立了就业安置办公室,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开拓市场,提供全方位快捷服务。开通了校企合作的绿色通道,创建了辐射全国的就业网,与全国内近百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就业安置合同。与国外一些财团和院校签订了毕业生留学和就业协议,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学院将推荐其到国外留学深造或就业。毕业生就业率高,他们以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熟练的操作技能,收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有的已成为技术骨干,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在新形势下,我院将依据自身优势,广聚人才,与时俱进,争创“产、学、研”一体化名校。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备案、吉林省教育厅直属的高职学院,是吉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学院坐落在全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 学院始建于1964年,时称“吉林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后又名“中国黄金矿产公司吉林中等技术学校”(简称“黄金学校”),1970年更名为“吉林冶金工业学校”,2002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10亩,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教职工486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105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2人,长白山技能名师10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人,“双师型”教师158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装备制造技术学院、财经学院、现代服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和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共6个二级院、3个教学部,在校生近万人。 学院树立了“学院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坚持就业的导向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着力打造专业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实习实训条件优越、就业有保障、学生有作为的品牌专业。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工程造价等45个招生专业。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教育部装备制造类专业示范点;自动化专业群、电子信息专业群、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会计专业被确定为吉林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工业机器人技术、酒店管理、移动通信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4个专业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自动化专业群、电子信息专业群,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被确定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自动化专业群、矿业工程类专业群、冶金技术专业群、电子信息专业群、涉外旅游专业群等5个专业群被确定为“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紧缺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冶金技术、涉外旅游、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6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我院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先后与中国一汽、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中金集团、大唐风电、武汉凯迪、中油化建、吉林钢铁、中国电信、中关村软件协会等700余家单位开展合作交流,并与中德诺浩、中兴通讯、上海大唐移动、东方领航、北京翔鹏、吉林启鸿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同时,学院积极与德国柏林职教集团,韩国全州VISION大学、湖西大学、骊州大学、又松大学、安养大学、尚志大学、全南大学、嘉泉大学,印度韦洛尔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西门子学院、ABB培训中心等国外知名教育机构广泛开展实质性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设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两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院于2016年加入中德职教联盟,并被确定为副理事长单位。同年,中德职教联盟吉林示范基地在我院落成。学院牵头组建了“北方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和“北方冶金职业教育集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东北培训基地”“全国服务外包技能考试吉林市培训中心”“吉林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等先后在我院建成。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0%以上,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服务培训。先后为吉林省安监局、吉林建龙、鹿鸣矿业、夹皮沟矿业等单位开设业务骨干素质提升培训班,先后为长白山开发建设集团、长白县望天鹅风景区、夹皮沟金矿、红旗岭镍矿、大黑山钼矿、孟家岗铁矿等企业的科技开发项目提供了智力支撑。2015年12月,教育部同意在有色金属行业开展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作为“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我院将以面向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境外企业员工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切实服务“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学院连续多年成功承办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中级职称无纸化考试,吉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吉林省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考试、工程造价人员资格考试,大学英语、计算机、自学考试考点工作常态化开展。学院是吉林省首批设立职业技能鉴定训练基地院校之一,先后被确定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吉林省职业技能鉴定基地”等,可鉴定工种达到57个。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吉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示范基地”“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吉林省高校档案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全省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吉林省高校妇委会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吉林省大学生素质教育示范基地”“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优秀学校” “吉林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 “十三五”期间,全院师生将在学院党委的带领下,萃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果的精华,传承近半个世纪办学积淀的底蕴,遵循“尚德励志精技强能”的校训,努力把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服务区域、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国内一流的优质高职院校!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一种电子信息处理器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信息处理器,包括支架、主机和声卡,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液晶显示屏,且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底盘,所述主机的上方设有键盘和鼠标,所述主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孔,且主机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主机的底部设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CPU处理器,所述声卡的一侧设有硬盘,且声卡的底部固定连接主板,所述硬盘的一侧设有内存条,所述硬盘的一端设有消音板,所述主机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底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处理器,设有消音板,声卡和硬盘,能够有效减少主机工作时发出的噪音,且能高效的处理和储存各种电子信息,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处理器,设有消音板,声卡和硬盘,能够有效减少主机工作时发出的噪音,且能高效的处理和储存各种电子信息,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办全日制高等院校,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设有软件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信息管理系、数字ý体与艺术系、财经管理系等6个系,开设专业40个,自治区品牌专业10个,重点建设专业2个。 办学实力:学院有专职教师49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132人占26.7%,副教授以上教师166人占33.67%;具有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占86%,自治区级以上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13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1门,自治区教学成果4项。学院是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批准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院校,内蒙古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内蒙古学习中心。学院牵头组建了内蒙古电子信息职教集团,与自治区团委共同创建了内蒙古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与区内多家本科院校建立专升本生源基地。学院设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承担50余种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办学条件:学院总资产9.5亿元,占地面积1066亩,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教学实验实训场所10.4万平方米;学生公寓餐饮等生活场所13.5万平方米;文体活动场所7.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8亿元;藏书77.29万册,电子藏书4915GB;数字化教学资源覆盖了全部多ý体教室;无线网络覆盖全院,实现了智慧校园。 办学成果: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λ,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λ,中国教育创新示范单λ,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工作“星级示范校”。内蒙古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先进集体,连续八年被评为全区高校学生工作、就业指导、资助管理、维护高校稳定综合治理等四项工作“先进达标学校”。全区Ψ一连续九年被首府百姓评为最满意的教育品牌单λ。 办学质量:学院连续多年实现招生计划完成率100%,新生报到率95%以上;毕业率稳定在99%以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九年96%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60%以上。2014年学院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学院以培养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中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为国家培养大量云计算、物联网、动漫制作、大数据等技能型紧缺人才,毕业生广泛就业在华为、海尔、联想、中软、中国移动、CISCO等世界500强企业和自治区行政事业单λ。服务自治区电子产业、信息产业,促进信息化社会发展。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1 2 3 4 5 6
  • ...
  • 142 1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