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轨道交通高强阻燃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产品的研制及应用
通过超微细无机阻燃粒子的表面复合改性,成功解决了无机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均匀分散难题,实现了超微细粒子阻燃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高性能,从而研制出了兼具高强、阻燃性能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以这种高性能材料为依托,研发团队先后研发了新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自锁式电缆槽、自带安装孔结构的片状膜塑料电缆槽、整体转弯电缆槽和道床片状膜塑料独立式应急疏散平台等系列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四川、重庆、贵州等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其中多种产品是首次在轨道交通领域使用。目前该项目成果已获得4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观专利。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近地轨道航天器阳光反射凝视期望姿态解析求解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近地轨道航天器阳光反射凝视期望姿态解析求解方法,根据航天器所处轨道信息及目标经纬度信息建立目标坐标系,建立目标坐标系三轴在惯性坐标系下的分量,从而确立目标坐标系相对惯性坐标系的期望四元数,进一步结合刚体动力学基础理论,通过求一次导和二次导,最终确定目标坐标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从而确定完整的目标姿态信息的解析形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成网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信息融合技术
全面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各方面信息是实现更高标准安全、效率、服务等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客运服务的基础,在成网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中,全方位的信息融合技术及信息融合大数据平台建设是线路成网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信息融合技术可将各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基于不同技术采集的列车、线路设备、车站设备、客流、车辆、物资等信息,通过信息融合方法与技术转化为兼容可共享信息,在此基础上与GIS结合建立成网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信息融合大数据中心,为信息发布、资源调度、应急处置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信息支撑。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故障诊断与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应用
本成果来自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发明授权专利,知识产权归属西南交通大学。项目创新性和先进性:将模型诊断方法引入牵引供电系统故障诊断中,详细讨论了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各元件抽象化、系统建模、系统故障在线诊断等关键内容。同时给出了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可靠分析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安全评估,为提高牵引供电质量和系统工作可靠性提供有力支撑。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UMTOCADS
本系统已在中铁二院、中铁四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交通规划研究院投入运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是集数据维护、客流分析、车辆选型和列车编组方案比选、交路设计、行车计划编制、车站配线设计、能力计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运营组织管理工作辅助软件。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运营管理工作,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和设计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一种分辨 N2 分子振转 Raman 谱的双光栅光谱仪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大气水 Raman 谱和气溶胶荧光谱的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由发射单本发明 公开一种分辨 N2 分子振转 Raman 谱的双光栅光谱仪系统。包括信号馈入单元、光学色散单元和信号检 测单元。信号馈入单元采用集束光纤将传导的信号光馈入光学色散单元;光学色散单元包含两组级联的 准 Littrow 结构布局的单光栅色散系统;信号检测单元分辨与记录色散后的通带范围内谱信号。在波长 354.8nm 紫外激光辐射下,由 N2 分子产生的 Stokes 振转 Raman 谱中心波长为 386.8nm,对称分布在两 侧的 O 支与 S 支谱各谱线在频谱上等间距;本发明能提取 N2 分子振转 Raman 谱 O 支及 S 支各分立谱 线信号,实现对 N2 分子振转 Raman 谱的分辨与检测,同时能对 354.8nm 附近光信号产生大幅抑制。
武汉大学 2021-04-13
我国煤矿掘进面粉尘治理技术取得重大创新:煤岩颗粒物年均减排10.5万吨
刚刚揭晓的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中,中国矿业大学周福宝教授团队《巷/隧道干式过滤除尘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该研究项目标志着我国煤矿掘进工作面粉尘治理技术取得重大创新,用科技突破煤矿粉尘污染,实现煤岩颗粒物年均减排10.5万吨,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推动我国粉尘防治的科技进步。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酸酐酰胺化嵌段梳状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原油降凝减粘剂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一种酸酐酰胺化嵌段梳状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原油降凝减粘剂的用途。其中酸酐酰胺化嵌段梳状共聚物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X为H或CH3,Y为H、CkH2k+1、Cl、Br、I、NO2、CN、CHO、COOH、CONH、OH或NH2,R为C10-24烷基或其混合物,1≤k≤24、0≤m≤100、2≤n≤100、0≤p≤99、0≤q≤100、0≤r≤100、0≤s≤100、1≤q+r+s≤100、3≤p+q+r+s≤100。本发明的嵌段梳状共聚物加入模拟原油体系中,体系粘度大幅度降低,降凝效果明显。
浙江大学 2021-04-13
二氧化碳减排与资源化绿色利用的 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CO2是引起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极难与普通化合物发生反应,本项目是以CO 2 为原料,通过过程耦合和产品耦合等方法,开发了一系列产品清洁生产新工艺,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1)借用了环氧化合物生产二元醇过程浪费的活性和能量活化CO 2 ,发明了近临界催化反应、热循环节能和反应吸收耦合过程强化新技术,经碳酸丙(乙)烯酯,合成绿色化工原料碳酸二甲酯并联产二元醇;2)在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技术领域首先提出了原子有效利用率和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率的环境友好的评价理论体系,开发了反应耦合过程特性多尺度模拟与优化及工程放大技术;3)从CO 2资源化绿色利用的角度,通过碳酸二甲酯间接实现CO 2 代替剧毒光气,开发了原光气为原料生产的碳酸酯系列产品等;4)发明了产品耦合、过程耦合、能量耦合与系统集成等多项过程强化关键技术和塔设备单元强化技术。 本项目推广应用12家企业,与国外先进的甲醇氧化羰基化法相比节约投资75%以上,节能90%以上,投资少、成本低。本项目推广应用后,碳酸酯系列产品从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本项目是减排CO 2并实现资源化绿色化利用的节能、可持续发展、低碳技术。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项目。 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2010年中国石化行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轨道车辆用15kW高频隔离直—直交换直流110V控制供电 电源
目前铁路机车车辆辅助用电方面采用先进的直流 600V 集中供电、而后由客车分散变流 供电方式,在机车或客车上都需要由直流 600V 变换到直流 110V 的控制电源。这种直― 直变换均采用高频隔离变频器方案来实现,本成果研制了机车动车用 15kw 高频隔离直 —直变换 110V 控制电源。只要将方案中 IGBT 器件阻断电压等级提高,适当变换方案就 可开发用于城市地铁轻轨车辆用高频隔离 DC/DC110V 控制电源。
同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