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济南义清堂科技成果转化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公司为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对接科研团队的技术落地,提供科研技术到产品商业化的全周期解决方案。公司人员均为中医药院校毕业,拥有高校研发平台资源和校外合作药厂生产配套资源,其中技术总监拥有超过十五年中药和化药一线研发及生产经验。核心工作为将科研技术对接生产企业,实现技术小试中试放大产业化落地,并择优遴选,对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积累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项目成果进行推广转化。
济南义清堂科技成果转化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25-01-07
起爆药连续化合生产设备
成果针对我国目前的起爆药生产的工艺装备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多为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起爆药的连续化合生产和研制安全高效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根据现场的调研分析,借助于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设计了 “ 起爆药连续化合生产装置 ” 。该装置由机械和控制两大部分组成。该装置可实现了起爆药生产的 “ 原料配比给料过程 —— 化合过程 —— 起爆药清洗过程 —— 起爆药下线过程 —— 废液处理过程 ” 四大工艺过程的连续自动控制 , 可实现起爆药的连续化合生产,可替代国外对我国限制进口的同类设备,可满足国内军用、民用起爆药的生产需求。实验研究表明,所设计的起爆药连续化合生产装置动作可靠性高,安全性高,一致性好。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天然药物中目标物快速“识别鉴定”二维色谱仪研制
1. 2D/CMC-中药注射液类过敏物分析仪 2.“2D/CMC-中药注射液类过敏物分析仪”系统界面 3.2D/CMC-中药注射液类过敏物分析仪 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研究 :CMC模型完全适用于配体-膜受体相互作用研究 4. CMC-配体/受体作用分析仪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聚乙二醇重氮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二醇重氮聚合物,其具有式(1)所示结构,是通过对聚乙二醇改性而得,该聚乙二醇重氮聚合物经过紫外光照射后,聚乙二醇重氮聚合物与毛细管内壁上的硅羟基发生光固化交联反应形成涂层。该涂层的制备可以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在水相中进行,制备过程简单快捷。涂层的化学键合通过感光性聚乙二醇重氮聚合物的光固化交联反应实现,不易出现毛细管堵塞等质量问题。抗蛋白吸附涂料、产品附加值高。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一种含补骨脂二氢黄酮和咖啡酸的药物组合物
【发 明 人】李伟东;颜翠萍;翁泽斌;陈志鹏;蔡宝昌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补骨脂二氢黄酮和咖啡酸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补骨脂二氢黄酮和咖啡酸的重量比为0.5-1: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既可以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熟,又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发挥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从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症,并公开了含补骨脂二氢黄酮和咖啡酸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中的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二氨基二苯醚
一、项目简介本品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是1860℃,不溶于水,易溶于盐酸。其工艺特点是用毒性低的非质子极性溶剂代替毒性大的硝基苯;与目前工艺相比,反应温度底,反应时间短;收率高。二、市场前景本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合成耐热性塑料聚酰亚胺树脂、聚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胺—聚亚胺树脂、聚酯—聚亚胺树脂等。亦可作环氧树脂,纤维素树脂的交联剂。与其它交联剂相比具有交联率高,交联结构稳定;加工安全性大,使用方便,加入聚合物后的有效使用期适中,既不过早,也不过迟;能显著提高聚合物的耐热性,耐油性,耐磨性。随着电气电子设备质量要求的提高,本品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用于二氢睾酮活性过高所致疾病的一类中药提取物
1)成果主要功能及用途:用于治疗二氢睾酮活性过高所致疾病,如前列腺肥大、男性脂溢性脱发、痤疮等。 2)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本药物是从一味中药中提取的一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5α-还原酶和二氢睾酮受体,从而减少二氢睾酮的生成量以及二氢睾酮与受体的结合。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和从大鼠前列腺中提取的5α-还原酶及二氢睾酮受体一起孵育一段时间后,测定5α-还原酶和二氢睾酮受体的活性,结果对5α-还原酶的抑制率为80%以上,对二氢睾酮受体的抑制为60%-99.8%。 对大鼠前列腺肥大的治疗作用:取3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分别为模型组、治疗组、阴性对照组和正常组。将前3组27只动物全部去势,正常组不作处理。等伤口愈合后,模型组给予丙酸睾丸酮,肌肉注射;治疗组同时以同样的方法给予等剂量的丙酸睾丸酮,并给予该提取物口服治疗;阴性对照组和正常组不作处理。两周后将全部动物称取体重,处死后摘取前列腺称重。计算各组动物的前列腺重量与体重之比。 模型组        206.57±57.92(mg前列腺重/g体重); 治疗组        148.61±52.91(mg前列腺重/g体重); 阴性对照组    22.31±11.49(mg前列腺重/g体重); 正常组        199.64±22.24(mg前列腺重/g体重)。 以上结果表明,该提取物能有效抑制5α-还原酶和二氢睾酮受体的活性,并对大鼠的前列腺肥大有治疗作用。 3)经济效益及市场前景预测。目前国内还没有提取自单味中药的,明确抑制5α-还原酶和二氢睾酮受体的,化学性质清楚的,治疗前列腺肥大的药物。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抗脑缺血1类化学新药DBZ的开发
完成人简介:郑晓晖,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草药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建"创新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效应成分分析”重点研究室主任,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特聘专家,九三学社中央促进技术创新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九三学社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九三学社西北大学主委,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成果内容:丹参素冰片酯(DBZ)是课题组应用代谢物组学研究技术,采用HPLCMS、GCMS、GCFTIR、NMR等技术手段,在复方丹参方效应成分的基础上,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君使”对药的化合物设计方法,结合现代药物化学和药理学,设计、合成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脑缺血)的新药候选化合物。DBZ显著的抗脑缺血损伤活性,并从血管新生、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等方面深入全面地揭示了其多环节的作用机制,相关文章发表在药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英国药理学杂志》上。 DBZ具有易于制备、工艺可控、高效低毒等特点,是一个成药能力良好的化合物。现已完成大规模化的非光学活性DBZ生产工艺(20Kg/批),并建立光学活性DBZ拆分工艺,建立光学活性DBZ不对称合成工艺;同时开发出光学活性的右旋 DBZ 10公斤级合成工艺。建立了DBZ原料药质量标准、DBZ脂肪乳剂的工艺。 现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项, 1项PCT国际专利获58个国家及地区授权。 成果用途: 该项目研究内容及产品涉及治疗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脑缺血)(1类化药)开发。 成果成熟度:中试产品阶段(已解决关键技术,需要合作进行产业化攻关) 转化方式:技术入股、合作推广,本项目欲融资8,000万元占股20%,按照国家 1 类新药的申报要求,展开研发、产业化的规范市场运作和资本运作。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ZL 201410175950.8 一种混旋丹参素冰片酯的合成方法 授权 ZL 201310470979.4 一种丹参素冰片酯的工业化合成方法 授权 ZL200910023010.6 取代的苯甲酸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授权 ZL200610042787.3  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冰片酯、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授权 PCT/CN2007/001550 取代β苯基α羟基丙酸衍生物、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授权
西北大学 2021-05-11
抗脑缺血1类化学新药DBZ的开发
项目成果/简介:完成人简介:郑晓晖,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草药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建"创新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效应成分分析”重点研究室主任,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特聘专家,九三学社中央促进技术创新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九三学社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九三学社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 2021-01-12
红花黄酮类滴丸制剂(SAFE)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治疗用途
项目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由于中脑黑质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导致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失调,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并最终导致患者运动功能的障碍,主要临床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态不稳。药物流行病学显示,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19.3%,2050年则可能达到38.6%,中国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已达67.3%。全球有大约600万PD患者,且以每年20万左右的速度在增加,其中总人数的大约一半在中国。多巴胺替代疗法仍是PD治疗的首选策略,但不能有效地改变PD的病理进程,且副作用较多,如症状波动、异动症等,因此研发高效、低毒、新的治疗PD的有效药物迫在眉睫。传统中医表明,中药对PD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副作用较少,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本项目中,我们成功研发了红花黄酮类滴丸制剂(SAFE)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来改善PD的治疗方案。我们建立了红花黄酮类提取物和滴丸的制备工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获得了红花黄酮类提取物的标准指纹图谱(图1),并将总黄酮含量不少于60%,两个指标成份K3R和AYB 各自的含量不少于5%作为质量标准。它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善PD的症状,包括改善动物行为学、保护黑质部位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图2-多巴胺能神经元)、并抑制α-synuclein的异常聚集或过度表达(图2-α-synuclein)、抗炎作用(图2-星形胶质细胞)、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以及改善黑质部位细胞外间隙结构异常等。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199 2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