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哈尔滨工程大学终端入网规范管理系统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终端入网规范管理系统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2-06-07
汽车形象店建设及终端体验(EI)视觉识别系统规范设计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适用于电动车和移动式终端的无线充电技术
2010起本研发团队着力于无线功率技术的研究,先后研发装置包括,(1)无线LED驱动器50W等级,最大传输距离80mm,最高效率85%。(2)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器,最大输出功率250W,最大传输距离130mm,最高效率85%。(3)水下机器人无线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200W,最大传输距离100mm,最高效率86%。技术特点及创新点(1)可以与可再生能源接口的无线功率传输拓扑结构;(2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机翼壁板数字化定位方法以及定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翼壁板数字化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机翼骨架和机翼壁板上设定n组对应的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并获取所有第一特征点的坐标;步骤二:获取所有第二特征点的坐标;步骤三:根据各组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的对应关系进行匹配,各组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匹配度最高时,计算得到旋转和平移信息;步骤四:对得到的旋转和平移信息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如果未达到预定目标则根据旋转和平移信息调整机翼壁板,返回步骤二;如果达到预定目标则将机翼壁板进行装配。同时公开了一种机翼壁板数字化定位装置,以提高机翼壁板与机翼骨架装配的精度。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模块化储稻、集糠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储稻、集糠装置,装置包括箱体、储稻箱、集糠箱;箱体包括前门,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底板,后板;所述前门固定安装在左侧板上;所述左侧板有矩形榫a;所述右侧板有矩形榫b,梯形榫c,梯形榫d;所述顶板有梯形榫a,梯形榫b;所述后板有抽稻口、进糠口、出气口;所述储稻箱与箱体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可自由拆卸;所述集糠箱通过榫卯结构与箱体连接,可自由拆卸;本发明兼具稻谷储存和糠粉收集功能,通过将储稻箱、集糠箱模块化、一体化,便于储稻箱、集糠箱的生产、安装、维护,通过结构的简化、创新,实现低位抽稻,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现代化小区智能停车位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代化小区智能停车位管理系统,为小区住户提供长期租用的固定停车位,为小区访客提供临时停车位,通过对小区住户的固定停车位和小区访客的临时停车位分开进行管理,同时设置车位智能锁限制车辆进入停车位,设置计时器配合压力传感器获取进入小区的车辆是否停放在指定停车位的信息,当进入小区内的车辆存在乱停放的情况时,能够及时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处理,高效的实现了对小区内停车进行有序管理,减轻了物业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有效避免了小区内车位乱停和抢车位情况的发生,方便了居民生活。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液化天然气渔船智能化控制装置
本成果针对液化天然气渔船的特殊使用条件,基于经济角度考虑,智能、高效的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通过内置的LNG压力/温度控制模块、发动机燃料供应监测模块、发动机检测与安全保护模块和渔船导航模块之间相互电信息通信连接并共同组成检测控制导航系统,LNG储罐、-100℃冰鲜库、-60℃冰鲜库、-18℃冰鲜库和冷海水制备库之间相互电信息通信连接并共同组成LNG冷能利用系统,计算机、打印机、控制导航系统、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柴油油箱、LNG冷能利用系统之间相互电气信息相连接并共同组成LNG渔船智能化控制装置,实现利用能量的自动化控制。本成果实现液化天然气冷能智能梯次利用的有效控制,保证液化天然气渔船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结构简单,操作界面友好,性能安全稳定,易于推广应用。随着海洋、江河湖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渔船使用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已经大势所趋.本成果通过检测控制导航系统、LNG冷能利用系统、LNG渔船智能化控制装置等实现了液化天然气冷能智能梯次利用的有效控制,不但有效提高了液化天然气渔船的经济收益,而且大大降低了液化天然气渔船的运营成本,其结构简单,操作界面友好,性能安全稳定,易于推广应用。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数控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系统,包括设置在本地的数控装置以及设置在远程的服务端,其与本地的数控装置网络互连,用于处理非实时性任务,包括 G 代码编程、译码、加工仿真,同时可实现加值功能;其中,所述服务端与数控装置通过安装在所述数控装置上的客户端实现互连,该客户端运行在数控装置系统上,其通过利用虚拟技术在数控装置的人交互设备上对服务器进行虚拟操作,实现在本地数控装置上对服务端的操作控制,进而两者完成协调配合实现数控加工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针对该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可实现整个数控系统功能的多样化、弹性化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虚拟化环境下 USB 设备的访问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化环境下的 USB 设备访问控制方法,该 方法可以将客户端中插入的 USB 设备映射到虚拟机中,并且能对映射 到虚拟机中的 USB 设备进行读写访问控制。该方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首先,配置客户端和虚拟机的网络,使得客户端和虚拟机之间可以相 互 PING 通;其次,在客户端和虚拟机中分别安装 USB 映射程序,确 保 USB 设备能够从客户端映射到虚拟机中;再次,在虚拟机所在的服 务器中将 USB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目标的数字化模型生成与驱动技术
1.痛点问题 本项预期成果是解决复杂场景中目标三维数据重建、驱动的关键技术。 针对实际应用中复杂运动场景,例如刚性运动的交通工具,变形移动行人等,传统的运动结构恢复方法在进行场景深度求解时无法确定每个单元结构的相对尺度,导致无法对复杂运动场景进行重建。在现有的深度估计、语义分割、位姿估计等相关技术,存在识别精度低、提取不到关键信息、应用场景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大尺度场景应用的需求。 2.解决方案 本项目成果提出了一套面向目标、人体深度数据重建技术,有效实现对复杂运动场景下人、物的深度重建与驱动,有效解决现实场景目标的数字化模型生成与虚拟场景下的驱动映射问题。提出多模态采集、时空复用编码摄像方法,获取大景深、高时空分辨、丰富的精确场景视觉信息,基于超像素关系分析的深度重建方法,包括目标超像素分割,图像帧匹配,运动关系判定,通过时序传播与概率模型更新实现实时深度重建,提高最终三维重建模型的稠密度、鲁棒性、一致性和准确度。构建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实例检测与位姿估计框架,从目标对象观测图片提取其分割掩码并不断迭代更新,输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而得到目标6D位姿估计并进行迭代改进,从而实现目标在动态复杂场景下的位姿还原,克服了在光照、姿态变化、遮挡等不良因素环境下的目标位姿不准确问题,确保了目标6D位姿估计的鲁棒性与准确性。 合作需求 寻求在元宇宙、数字城市、自动驾驶、AR/VR、机器人、制造业等领域有相关技术开发、市场推广经验,能推广本技术落地的高科技企业,可以进行深度合作。
清华大学 2022-07-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0 71 72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