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空调机组远程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机组远程监控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执行机构、环境检测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为多协议通信模块,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数据处理器通过服务器与监控终端连接;控制模块还与还报警模块和定位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协议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模块,提高了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环境检测模块对空调机组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上传至数据处理器,由数据处理器进行处理并经服务器发送至监控终端,且通过监控终端可发送控制指令至控制模块,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多协议通信模块、集中控制器和节点控制器;控制器模块通过多协议通信模块与集中控制器连接,集中控制器分别与多个节点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模块包括ARM控制器、显示器、按键和报警器,ARM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器、按键和报警器连接;多协议通信模块包括Zigbee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RF射频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多种通信方式的多协议通信模块,避免其中一种通信方式异常,造成通信传输异常,提高了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数据无阻碍传输;通过节点控制器对空调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北斗水文监测通信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北斗水文监测通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发送单元、北斗通信系统、北斗地面数据接收器、数据解析单元、数据输出装置、双膜自动转换系统、GSM通信系统及供电模块,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输入端与水位检测系统相连,其输出端经数据处理单元与数据发送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数据发送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双膜自动转换系统分别与北斗通信系统、GSM通信系统相连,北斗地面数据接收器的输出端经数据解析单元与数据输出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满足北斗通信传输,也同时满足传统GSM网通信传输。通过北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机房设备安全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房设备安全监控系统,包括与数据采集前端、视频采集前端连接的远程监控终端,数据采集前端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电池巡检仪;视频采集前端包括网络摄像机和无线网络视频编码器;远程监控终端包括数据存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客户端主机、短信猫以及声光报警器;通过对现场监控点的各种设备实现了全方位的统一集中监控管理,发现异常情况即可通过现场声光报警器、手机短信等方式实现自动远程报警,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减轻维护人员负担,实现了监控场所的科学管理,真正做到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管理的实时化、智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卧式吸砂泵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吸砂泵监控系统,包括:电机、电源模块、风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和PLC主控模块;PLC主控模块分别与风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显示模块、报警模块连接;用于开启和关闭电机的第一开关单元与电机连接;用于开启和关闭供电线路的第二开关单元与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采集吸砂泵工作现场的多个数据并显示,不仅提高了监控信号的全面性而且能够实时监控工作现场,并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智能型脚垫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型脚垫系统,包括电源单元、感知单元、微处理器单元、无线通信单元;所述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感知单元、无线通信单元连接,其中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电池模块、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第三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第三电压输出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矩阵检测被测者的体重和脚印信息,通过手动或远程控制可实现对系统功能的选择,同时布防与撤防模块可以对报警状况进行控制,保证夜间或家中无人时进行报警工作,不仅具有结构简单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太阳能光热自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热自控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热水箱、控制器、定压罐、变频供水泵、回温电磁阀、补水箱、软化水装置、辅助能源、辅助能源上水泵、太阳能上水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安装,晴天利用太阳能通过热交换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雨雪天气通过辅助能源提供用户的生活热水,弥补了传统太阳能热水器的局限性。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
一体化标识网络依托国家973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由北京交通大学张宏科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队伍研制。该成果针对现有网络移动性、安全性支持差等严重弊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网络体系架构。该架构将网络划分为“普适服务层”和“基础设施层”, 提出并设计了“四种标识”和“三种映射”,改进了传统互联网在安全、移动、可扩展性及服务质量方面的性能,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 一体化标识网络于2009年12月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国际上首次设计并实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创造性的提出了该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在网络体系架构、标识解析映射机制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有良好的推广前景”。该系统自发明以来,已经成功应用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军队某部等多家单位。 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有: (1)针对现有互联网体系、机制存在的不足,发明了以 “四种标识”、“三次映射”为典型特征的一体化标识网络的两层总体系架构,综合有效解决了新互联网的体系与机理问题。 (2)针对现有互联网身份与位置绑定的问题,发明了以“接入标识”、“交换路由标识”及其分离解析映射为核心,以“身份与位置分离”、“接入网与核心网分离”为典型特征的“基础设施层(网通层)”关键技术与方法,大幅提高了网络设施可扩展性、安全性和移动性。 (3)针对现有互联网资源与位置绑定导致难以支持普适服务的问题,发明了以“服务标识”、“连接标识”及其分离解析映射为核心的“普适服务层(服务层)”关键技术与方法,实现了各种服务的统一命名与获取,有效提升了服务迁移、服务可靠接入等普适服务支持能力。 该项目特色如下: 第一,本项目在国际上首次设计并实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满足了国家对安全、可控可管的未来信息网络的重大需求 针对国家对安全、可控可管的未来信息网络的重大需求,本项目在国际上首次设计了并实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包含“两层模型”、“四种标识”和“三种映射”的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改进了互联网的网络设施安全性、移动性、路由表可扩展性,提升了服务迁移、服务可靠接入、普适服务等能力。 第二、解决了国家对移动互联网的重大需求 在一体化标识网络中,代表主机在网络中的身份与位置分别用主机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标识,而上层连接绑定到身份标识上。这样,不管主机移动到什么地方,上层的连接不会发生中断,从而能够有效支持节点的移动性。 第三、解决了国家对业务智能化的重大需求 由于现有的各种网络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点,无法满足普适服务对于网络QoS、移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而一体化网络由于实现了大量的革新,可以提供更好的QoS、移动性、可靠性、安全性保证,为普适服务的实现提供了最理想的基础网络,使普适服务环境的理论和技术优势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一体化标识网络原型系统    一体化标识网络原型系统拓扑示意图   应用范围: 本项目的成果可以应用到公共通信网、各种专用通信网的建设中。   市场前景: 2008年,北京交通大学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络的关键技术,研制出原型系统,并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单位试用,为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的完善提供了必要的依据;2009年12月,一体化标识网络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为新网络的推广与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及相关产品已应用到中电集团电子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等多家科研院所和国防单位,为我国的前瞻性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等做出了重要贡献。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主要还是传统互联网和电信网,因此,一体化标识网络还只是应用于部分接入网络及专网中。而由于传统信息网络存在的严重弊端,目前国际上对未来信息网络的研究如火如荼。可以预见,随着信息网络及信息化的发展,做为未来信息网络典型代表的一体化标识网络,必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对未来信息网络相关产业发展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预期效果: 在技术上,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到完整的新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及系统问世,只有少数项目如LISP提出的方案与该项目的部分思想类似。该项目在新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及系统研制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在经济指标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新业务的不断出现,本项目也必将产生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部分产品简介:    一、IPv6路由器 北京交通大学于2000年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IPv6路由器(如下图),2002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06年通过国际IPv6 Ready认证(ID:01-000335)和信息产业部传输所的协议一致性测试。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在国内多所科研院所的IPv6试验网中。                                                  IPv6路由器   二、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 北京交通大学于2004年研制出国内外首台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如下图)。该成果实现了移动IPv6技术、移动子网技术等,并于2004年8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该成果通过国际“IPv6 Ready”认证(ID:01-000335)和欧盟ETSI的“PLUGTESTS”认证。 该成果2005年6月获得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等四部委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荣获200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三、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 2005年,北京交通大学研制出国内外首台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如图),同年12月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06年,该产品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并远销海外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并荣获2008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信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该产品融合了传统传感器网络技术和传统IPv6路由器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适用于医疗卫生、工业控制、环境监控、军事等领域。   四、IPv6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和IPv6网络性能分析系统 北京交通大学在IPv6网络的安全、可控和可管方面也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建立了IPv6网络安全、控制和管理方面的新机理与机制,并以此为理论支撑,研制出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网络安全设备IPv6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和IPv6网络性能分析系统(2005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如图)。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可控热管的温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控热管的温控系统,包括热管、箱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流量控制阀和控制单元,热管套装在所述箱组内;箱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冷凝箱、储热箱和蒸发箱;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蒸发箱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进入冷凝箱的冷却工质的流量。本发明利用相变材料储存热管传递的热量,并且通过不凝性气体来调节换热量,此外加上外部强制控制冷却换热量,实现双重调节,实现温度可控,并且储存的热量除了运用于释放加热低温来流,还可以运用到其他场合进行加热,能实现能量的充分运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开启车门的防碰撞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启车门的防碰撞系统(申请号:CN201520909632.X), 包括超声波探测器、车速传感器、中央控制模块、声音报警器、车门提示灯和车 门锁机构,所述超声波探测器安装在车辆后视镜上,并通过信号线与中央控制模 块输入端连接,所述车速传感器采集本车的速度并通过信号线与中央控制模块输 入端连接,所述车门提示灯设置在车门的门内侧后部,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出 端与声音报警器、车门提示灯以及车门锁机构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具有延时 开关。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车门打开时与行人发生碰撞的情况。投资条件 10万和预期经济收益500万、合作滅技柄上,技术合作开发等。
西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