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红外图像与波前双模一体化成像探测芯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图像与波前双模一体化成像探测芯片,包括:陶瓷外壳、金属支撑与散热板、驱控与预处理模块、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以及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驱控与预处理模块、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以及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同轴顺序设置于陶瓷外壳内,陶瓷外壳后部设置于金属支撑与散热板顶部,驱控与预处理模块设置于陶瓷外壳后部与金属支撑与散热板连接处,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设置于驱控与预处理模块顶部,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设置于面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燃料电池一体化单元模块及其电堆
一种燃料电池一体化单元模块及其电池堆,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模块化单元及其电堆。该一体化单元模块主要包括膜电极组件、阳极石墨极板4a、阴极石墨极板4b,所述的膜电极组件被密封材料封装在两块石墨极板的内侧,每块石墨极板与膜电极接触的表面上至少有一条以上的流道,形成具有阳极室、阴极室和膜电极封装的一体化燃料电池单元模块。该燃料电池单元模块外表面还具有散热结构和密封组件,由多块所述燃料电池单元模块紧固叠加串联可形成燃料电池堆,可大大地简化燃料电池电堆的装配过程,并提高电堆组装速度,降低电堆组装成本。同时由于电堆单元模块化的特点,也使得更换电堆单元的操作十分便利,有利于电堆的维护和检修,并具有长寿命的功效。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机电液一体化全密封波浪能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电液一体化全密封波浪能发电装置。第一浮体与第二浮体固定设置在密封流管的两端,使得第一浮体与第二浮体托举整个波浪能发电装置漂浮在海上;密封流管内设有能量提取单元、导流机构和流体介质,波浪作用下装置往复摆动,流体介质在密封流管中经过能量提取单元地往复来回流动,使流体介质吸收波浪能并传递给能量提取单元生成电能,通过导流机构的设置使能量提取单元中的发电机始终朝一个方向旋转,完成波浪能发电过程。采用流体、机械、电气一体化设计,内部与海水完全隔绝,结构简单,活动件少,无动密封,通过优化所述浮体的内外形状设计、质量分布设计和涵管流道设计,可实现可靠、高效、稳定的波浪发电。
浙江大学 2021-04-13
新一代价廉高效空气电池用电催化材料
设计合成了C/ a-MoC /Ag三组元复合电催化剂,巧妙利用高度石墨化多孔碳矩阵的高导电性、a-MoC的稳定性、Ag纳米团簇的单分散性和优越氧吸附特点,C、a-MoC和Ag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有效协同效应,使得C/ a-MoC/Ag复合催化剂具有可以与贵金属铂媲美的电化学氧还原性能。通过旋转圆盘电极测试了C/ a-MoC/Ag新型复合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如图1),C/α-MoC/Ag的半波电势迁移到电势更正的位置(−0.145 V ),这表明氧分子还原性能由于C/α-MoC和Ag之间的协同作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尽管Pt/C电极产生了更正的半波电势(-0.125V),但是C/α-MoC/Ag复合催化剂在-0.8V的质量传递限制电流密度相比Pt/C来说增长的斜率更大。更重要的是Ag在C/MoC/Ag中的含量仅为百分之6.7,相对于20%Pt/C来说极具有商业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阐明C/α-MoC/Ag的协同效应,他们利用DFT理论研究了氧气分子在a-MoC(001)负载Ag纳米颗粒的吸附行为(图2),结果表明,相对于纯的a-MoC(001)面比较来说,少量Ag负载后,整个基地表面上氧气分子的活化能均大大降低(>0.28eV),充分说明了复合催化剂C/α-MoC/Ag三成分之间的有效协同效应。此研究为设计新一代价廉高效空气电池用电催化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牵伸分散纳米粒子技术及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本技术成果涉及纳米材料及其在聚合物中应用 的关键技术研究,属于新材料高新技术领域。针对 纳米粒子难以在聚合物中均匀分散的难题,将材料 结构设计和熔融共混工艺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运 用加工手段诱导纳米粒子在塑料成型加工时分散的 技术。采用纳米粒子接枝改性、双重界面调控、预 牵伸等,通过改变加工条件和加工手段达到强制分 隔纳米粒子团聚体、实现纳米分散结构的目的。制备具有显著增强增韧效果的纳米无机粒子填充聚合物复 合材料,实现通用塑料工程化。本成果的技术特点:1.技术创新程度高,本技术在保持传统的塑料加工方 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控制加工条件和加工手段,另辟蹊径解决纳米分散难题,其成果在纳米复合材料领 域属国际首创;2.科学思想新颖;3.材料性能优异;4.工艺简单、技术实用。
中山大学 2021-04-10
羧基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选择性脱除油品中的碱性氮化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选择性脱除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新方法。其特征是以羧基功能化离子离子液体为脱氮剂,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操作,反应结束,经简单处理,回收的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特点是:(1)无需采用背景技术中的催化加氢脱氮以及酸精制脱氮,显著改善了投资大、设备腐蚀和废水排放以及脱氮成本高昂等问题。(2)所用离子液体脱氮方法条件缓和,操作简单易行,且离子液体可实现重复使用。(3)与其他离子液体相比,所用离子液体能高选择性脱除油品中的碱性氮,一次脱氮即可将氮含量降至5?mg?L?1以下。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日蟾毒它灵及其盐化物在制备治疗妇科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发 明 人】马宏跃;段金廒;周婧;唐于平【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日蟾毒它灵及其盐化物的新用途,具体是涉及日蟾毒它灵及其盐化物在制备治疗妇科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日蟾毒它灵及其盐化物在制备治疗妇科肿瘤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对蟾蜍甾烯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日蟾毒它灵、华蟾毒精、蟾毒灵、蟾毒它灵及以上四个化合物的盐酸盐或硫酸盐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人卵巢癌细胞(SK-OV-3)、人宫颈癌细胞和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四种妇科肿瘤的抗癌实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日蟾毒它灵具有比蟾蜍甾烯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华蟾毒精、蟾毒灵、蟾毒它灵更强的抗妇科肿瘤细胞活性,并且日蟾毒它灵的盐酸盐或硫酸盐比华蟾毒精、蟾毒灵、蟾毒它灵三个化合物的盐酸盐或硫酸盐具有更强的抗妇科肿瘤细胞活性。本发明所提供的日蟾毒它灵及其盐化物成分清楚,质量可控,抗癌活性强,不良反应小,有望开发成新的抗癌药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关于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非平衡态光学性质的研究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中心的王楠林研究组在Physical Review X期刊发表文章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该研究组在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支持下自主建设了“能量可调近红外到中红外强场脉冲激光泵浦-太赫兹探测”实验系统。他们利用脉宽35 fs,重复频率1 KHz,单脉冲能量3.2 mJ的800nm激光泵浦一台共享白光的双路输出光参量放大器,由光参量放大器输出的近红外光作为泵浦光、或由其输出的两路信号光(偏振互相垂直)在非线性光学晶体GaSe上差频得到载波相位稳定的中红外泵浦光。研究组首先利用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测量欠掺杂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YBa2Cu3O6+x 沿c轴方向宽广能量区间的反射谱,由Kramers-Kronig变换计算得到平衡态光学常数。之后利用不同能量的激光进行泵浦,研究了泵浦后不同时间延迟样品c轴方向在太赫兹波段的非平衡态光学性质。 由于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具有准二维的晶体结构,体系导电载流子主要被束缚在两维的CuO2层内,这些CuO2层由导电比较差的原子层所隔开。因此正常态时体系沿c轴方向导电性很差、反射率较低;但是当体系进入超导态后,相邻 CuO2层通过约瑟夫森效应耦合起来。超导凝聚在c轴方向太赫兹波段的光谱特征包括:反射率谱上出现一个陡峭的约瑟夫森等离子体边、电导率实部σ1的低频谱重丢失、电导率虚部σ2在零频附近出现发散。图1显示了超导转变温度55K的YBa2Cu3O6.55样品c轴方向的平衡态光学性质。
北京大学 2021-04-11
电联合作用下的多污染物综合脱除技术开发及应用
本项目针对我国尤其集团电站燃煤污染物排放现状和处理要求,瞄准世界 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以开发可供集团乃至全国火电机组应用的多污染物联合 脱除技术与装备为目标,结合现有的燃煤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在不增加大型 设备、不需要大量投资病充分利用现有脱硫和除尘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自 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适用、稳定可靠的电联合作用下多污 染物综合脱除技术,结合现有的脱硫除尘工艺实现联合脱除;分别完成单元关 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技术成果具备工业应用条件。本技术的顺利实施, 有望成为当前小型火电机组进行污染物综合治理的技术选择路线之一,具备良 好的应用前景。 
山东大学 2021-04-13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 AD 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或保健品中应用,通过将 中药组合物作用于秀丽隐杆线虫阿尔茨海默症病理模型,结果显示, 能显著延缓阿尔茨海默症秀丽隐杆线虫的肌肉麻痹表型,表明其对罹 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秀丽隐杆线虫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兰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13 914 915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