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采用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 技术制备 GaN 衬底
成果简介随着技术发展, 对于大功率白光 LED 而言, 发光效率的提高一直是个瓶颈。针对 GaN 基器件, 由于同质 GaN 衬底价格昂贵, 因此一直没有被普遍应用到 GaN基材料生长领域。 目前一般采用在异质衬底上生长 GaN 基材料, 国内外一般采用蓝宝石衬底、 碳化硅衬底、 硅衬底等等。 这导致 GaN 基材料与异质衬底之间的热膨胀系数、 晶格系数的不匹配, 从而 GaN 基材料中缺陷密度很高, 一般在 105~108/cm2 量级。 高密度的缺陷直接导致光电器件发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级联直流变直流汇集并网拓扑及移相控制方法
新能源发电广泛通过交流母线接入柔性直流电网之后,并入交流大电网当中,即采用交流汇集,直流送出的形式。交流汇集侧由于与大电网相脱离,因而容易发生宽频振荡等稳定性问题,造成系统故障、停运、保护甚至烧毁设备等严重后果。系统稳定及振荡的问题成为限制新能源经柔直送出大规模并网的一个瓶颈问题。 采用直流汇集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交流系统当中的宽频振荡问题,提升新能源并网惠及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提出了新能源发电,经级联直流,dc/dc变流器并网拓扑及移相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新能源经柔直,汇集并网送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通过一项控制的方法,可使输出的直流电流和电压更加平稳。 在级联DC/DC实现MPPT控制的基础上,针对独立输入串联输出的级联DC/DC系统结构在光照不均时不能实现均压的问题,以及DC/DC输出侧串联电压跨度大、并网电流纹波大的问题,在拓扑中增设LC滤波器,又提出一种组合电平法的移相控制策略,在保证传输线路电压稳定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并网电流的纹波。 创新点 针对模块化级联DCDC系统,当光照不均时,DCDC输入功率不同,由于输出侧串联,输入功率的不同会导致输出侧的均压问题,为此,在原有的DCDC拓扑基础上增加一个后级均压单元,由一个二极管和开关管组成,并且采用移相控制策略,可有效实现输入功率不同时,级联模块输出侧的均压稳流效果。 市场前景 新能源直流汇集直流升压是未来建设多电压等级直流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升压变流器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装备,因而其控制特性显著影响系统的持续稳定可靠运行。 应用案例 新能源直流升压汇集示范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7-20
24045手摇三相交流发电机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FYQQ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FYQQ系列电动机是封闭自冷式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较高的起动转矩和良好的低频特性,特别适用于有冲击负荷的场合,在这种场合下使用比一般电机节电。本电机为喷气织机用主电机,适用于引进日本津田驹技术生产的喷气织机,完全可以替代进口电机,电动机起动时为△接法,起动完毕后换为Y接法,外壳防护等级为IP44,冷却方式为IC411, 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频率为50HZ。 结构及安装方式 IMB3型:卧式,机座带底脚,端盖无凸缘。无接线盒,采用出线板方式出线。
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电机有限公司 2021-09-13
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方法
介武汉大学联合团队创新性开发了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方法,能大幅提升病毒阳性检出率,并能实现当天同时检测新冠和其他10大类、40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并监测病毒突变。既往新冠病毒诊断依赖于qPCR核酸检测,但是该方法显示出较高的假阴性率和低敏感性,阳性检出率仅为30%至50%,从而导致临床高度疑似新冠感染患者或低病毒潜伏的“假痊愈患者”检测“假阴性”现象频发。此外,qPCR核酸检测无法同时检测其他秋冬季高发、症状与新冠相似的其他呼吸道病毒,给疫情防控和患者分流管理带来极大挑战。
武汉大学 2021-04-10
多模态纳米分子影像光热
纳米分子探针是一类能准确回答生物医学问题的功能性物质, 它介于药物与传统医疗器械之间,具有 “看得早、准、全”特征,是可视化探测分子细胞水平异常的利器,对于检测早期的肿瘤病变、老年退行 性病变(阿兹海默症)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已有多种模态的肿瘤分子探针问世, 它们可通过分子成像对肿 瘤多种恶性表型特征进行检测, 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本项成果利用对生物组织高穿透能力的近红外 激光照射源,激发磁光热三模态纳米探针,使其通过分子影像方式提供早期肿瘤病变形态及其分子生物学 信息,并在诊断的同时进行光热-光动力学联合协同治疗,实现早期肿瘤的安全及时诊治。上述多模态纳 米探针采用特殊的纳米组装技术制备,在探针的特异性肿瘤靶标挂接、诊治效率提升及纳米毒性控制三个 关键环节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推动这项探针新技术的临床前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山大学 2021-04-10
纳米纤维增强有机玻璃
有机玻璃因其透光性优异、可加工性能好、不易破碎、重量轻而在车窗、面罩、眼 镜片、飞机窗盖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机械性能尤其力学强度和冲击韧性较低。 复合材料技术是提高有机玻璃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采用常规微米直径的连续纤维作为 增强体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基体与增强体的折射率相匹配。但若纤维的直径达到纳米级 (远小于可见光波长),基体与增强体之间折射率的匹配性问题将不再重要。 二功能特点 本项目基于同轴共纺复合纳米纤维制备增强有机玻璃。将具有较高力学性能和熔点 温度的聚合物如 PEEK 用作为芯层材料,将透光聚合物 PMMA 用作为壳层材料,经同轴共 纺制备出复合纳米纤维薄膜,再将若干层薄膜累叠一起经热压机熔融压制。由此得到的 复合材料既具备有机玻璃的透光性,又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尤其抗冲击韧性。
同济大学 2021-04-13
纤维织物抗菌纳米处理技术
抗菌纤维织物纳米处理的原理是将银铜化合物的纳米颗粒植入纤维内部,当织物与微生物相接触时,微量的银离子和铜离子到达微生物细胞膜,依靠库仑引力,二者牢固吸附,银铜离子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力,使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当细胞失去活性时,银铜离子又会从中游离出来,重复进行杀菌活动,因此其抗菌作用持久。同时,纳米颗粒被植入纤维内部,而不是吸附在纤维表面,因此可经受持久的洗涤。 应用前景: 用于纤维或织物的附加纳米材料处理,使纤维或织物具有抗菌功能。具体可用于食品行业专用服,医生工作服,汽车、火车、飞机等的装饰纤维面料,家具布,服装,鞋垫袜子等的抗菌纳米处理,使其具有抗菌效果。从而减少细菌的传播途径,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可用于初级纤维的抗菌纳米处理。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对日用品及服装要求的提高,纤维织物抗菌纳米处理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市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纳米纤维气体传感器
1、 成果简介:(500字以内)以可溶性金属盐为金属氧化物前驱体,高分子和溶剂为原料,采用电纺丝技术,制备含高分子和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的复合纤维,然后将该纤维烧结除去高分子,从而得到陶瓷基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材料。采用该方法制备的一维超长连续半导体金属氧化物陶瓷纳米纤维气体传感器(例如:乙醇、甲醛、氨气、湿气、氢气等等),具备响应恢复迅速、灵敏度高、气体选择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方法适用于各种以可溶性金属盐为原料的陶瓷氧化物,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性能高、易于
吉林大学 2021-04-14
新型高电压纳米正极材料
实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高电压、高比容量、快速充放电和长寿命的效果。产品拥有成本低、优良的一致性、优异的安全性、可快速充放电、高电压(4.1 V)、高容量等特点,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储能用动力电池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南京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16 917 918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