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于检测疾病相关标记物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
1 成果简介本项成果针对目前全球共同关心的肿瘤、传染病、内分泌等重大疾病快速检测问题,建立相关疾病诊断所需的高灵敏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新方法,研制了一系列可用于临床分析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成本低,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样品调查和筛选。本项成果包括基于磁颗粒的多种标志物的快速联合检测技术,研制高通量、 快速临床诊断试剂盒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关键装置。可以实现肿瘤、传染病、内分泌等系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产业化。研究成果已部分应用于临床检验。2 应用说明微板式磁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MMCLEIA)方法。以磁性微粒子为载体,采用磁性微粒子表面包被技术和免疫反应的特点,以磁性酶免疫测量分析为模型,建立了微板式磁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血清以及尿液中不同生物标记物成分的分析。 用改良的戊二醛交联法完成碱性磷酸酶( ALP) 对抗体的标记,所得酶结合物保持了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性和酶的催化活性。 采用 4-甲氧基-4-( 3"-磷酰氧基苯) -螺旋-( 1, 2-二氧杂环丁烷-3, 2'-金刚烷( AMPPD) -碱性磷酸酶( ALP) 化学发光体系,并以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 和 ALP 分别标记疾病标记物的单克隆抗体。在溶液中形成 FITC 标记抗体-抗原-ALP 标记抗体的免疫夹心复合物后,引入偶联 FITC 抗体的微米级磁性微粒子作为反应体系的分散固相,并最终形成双夹心免疫复合物。在反复施加磁场的作用下,通过洗涤将没有结合的游离蛋白与免疫复合物分离,实现对待测抗原的测定。 这一技术可以应用于肿瘤标记物的检测。3 效益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由于其高灵敏度、快速、高通量等特点,可以应用于生物样品的快速检测,在临床检测、环境分析以及食品安全分析等领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成果及专利技术均从实际需要出发,不需要繁杂的样品前处理,就可以更方便地检测出人体或者环境生物样品中相关物质的含量,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对人类和动物的身体健康、维持全球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意义。微板式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新技术的开发不仅为肿瘤、传染病等重大疾病诊断与预防提供强有力的检测工具,对于发展其他疾病诊断技术和环境雌激素类化合物的检测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免疫分析的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4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 商谈。5 所属行业领域医疗卫生。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三光子磷光铱(III)配合物的合理设计并用于生物成像研究
发展了一种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三光子荧光染料有效筛选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三光子磷光的新型铱(III) 配合物,并成功将其用于生物荧光成像研究。在研究中,他们发现不改变配合物母体结构,仅通过引入一些特殊的官能团修饰,能有效地将配合物的三光子跃迁几率和量子产率提升近四倍,极大地改善了铱(III)配合物的三光子光物理性质。       利用三光子显微共聚焦/磷光寿命成像技术,铱(III)配合物3PAIr2只需低的染色浓度(50 nM)、短的孵育时间(5分钟)和低的激发功率(980 nm飞秒激光功率为0.5 mW),就可以有效地实现细胞水平的快速线粒体磷光成像。利用大鼠脑部海马体切片生物模型,完成了3PAIr2在组织切片层面的深度测试,发现其以980 nm激光激发的三光子磷光成像可以达到约500 微米的穿透深度,这个距离是以750 nm激光激发的双光子磷光成像深度的两倍。同时在通过双亲性聚合物DSPE-PEG2000包裹后,利用3PAIr2-DSPE-PEG2000进一步尝试小鼠开颅情况下的脑血管生物荧光成像,得到了450 微米的小鼠脑血管成像深度和三维高分辨率脑血管重构图。这是首次使用铱(III)配合物作为三光子磷光染料实现了对完整颅骨下脑血管的高穿透和高分辨观测。不仅为三光子荧光染料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一条简便、行之有效的途径,还获得了一类具有优异生物成像能力的金属配合物磷光染料。
中山大学 2021-04-13
用于同时去除水污泥中多种重金属的改性污泥活性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同时去除污水污泥中多种重金属的改性污泥活性炭,其原料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海藻酸钠0.01~13.00wt%,污泥87.00~99.99wt%。制备步骤为:①制备海藻酸钠溶液;②制备污泥活性炭;③制备海藻酸钠改性污泥活性炭。本发明首次采用天然高分子材料海藻酸钠改性污泥活性炭,并将其用于同时去除污水污泥中多种重金属的改性污泥活性炭。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应用于网络及电话通信信息安全领域的声纹认证关键技术
1 成果简介由于网络应用中所特有的不可接触的特点,以及声纹特征容易被获取(甚至可能是唯一可获取的)、其采集易被用户接受、所需设备成本低廉等优势,研发团队在本领域的重要成果包括: ( 1)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通用声纹识别身份认证系统引擎的研制” 于 2008 年 2 月28 日通过了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 该课题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创新性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2) 起草了原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自动声纹识别(说话人识别)技术规范》标准(编号 S06014-T),于 2006 年 12 月 24 日在京召开了标准审定会,获顺利通过;并在原信息产业部进行网上公示获通过并正式颁布。是我国第一个关于“ 声纹识别(说话人识别)” 的标准。 ( 3) 2006 年 12 月 25 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95 号文件批准公安部负责筹建“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00/SC2)”,研发团队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 ( 4)联合承担的“ 司法语音自动分析和鉴别系统的研制” 课题,于 2004 年 5 月 29 日通过了公安部科技局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 是一项创新的、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2 应用范围声纹识别关键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和信息等方面的安全认证,公安、国防和军队等方面的侦听和刑侦排查,日常生活中的个性化服务等诸多方面。包括金融交易和电子商务,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以及呼叫中心客户服务等各个领域。3 效益分析目前已完成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达到产业化前期阶段,预期产业规模在 100 人左右。产值超过 2000 万元人民币。
清华大学 2021-04-13
应用于网络及电话通信信息安全领域的声纹认证关键技术
1 成果简介由于网络应用中所特有的不可接触的特点,以及声纹特征容易被获取(甚至可能是唯一可获取的)、其采集易被用户接受、所需设备成本低廉等优势,研发团队在本领域的重要成果包括: ( 1)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通用声纹识别身份认证系统引擎的研制” 于 2008 年 2 月28 日通过了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 该课题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创新性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2) 起草了原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自动声纹识别(说话人识别)技术规范》标准(编号 S06014-T),于 2006 年 12 月 24 日在京召开了标准审定会,获顺利通过;并在原信息产业部进行网上公示获通过并正式颁布。是我国第一个关于“ 声纹识别(说话人识别)” 的标准。 ( 3) 2006 年 12 月 25 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95 号文件批准公安部负责筹建“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00/SC2)”,研发团队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 ( 4)联合承担的“ 司法语音自动分析和鉴别系统的研制” 课题,于 2004 年 5 月 29 日通过了公安部科技局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 是一项创新的、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2 应用范围声纹识别关键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和信息等方面的安全认证,公安、国防和军队等方面的侦听和刑侦排查,日常生活中的个性化服务等诸多方面。包括金融交易和电子商务,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以及呼叫中心客户服务等各个领域。3 效益分析目前已完成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达到产业化前期阶段,预期产业规模在 100 人左右。产值超过 2000 万元人民币。
清华大学 2021-04-13
适用于机油喷射撞壁飞溅的试验装置及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机油喷射撞壁飞溅的试验装置,其包 括用于对机油进行加压并将所述机油喷射出来的可调节供油系统、形 成有开口的飞溅机油收集罩、试件安装台、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口的侧 壁的导流板、吸附机油收集槽、分别用于承载所述吸附机油收集槽及 所述飞溅机油收集罩的第一电子秤及第二电子秤。所述导流板与所述 飞溅机油收集罩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试件安装台邻近所述开口设 置,其用于固定连接待测板件;所述待测板件的底端与所述导流板间 隔预定间隙。所述第一电子秤及所述第二电子秤分别用于称量所述吸 附机油收集槽内收集的所述机油的质量及所述飞溅机油收集罩内收集 的所述机油的质量。本发明还涉及适用于机油喷射撞壁飞溅的测量方 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适用于换热管的插入式强化换热组件及强化换热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换热管的插入式强化换热组件,其包 括收容在换热管内的支撑杆及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强化换 热扰流单元,所述支撑杆沿所述换热管的轴向设置,其上设置有多个 间隔设置的安装节点。所述强化换热扰流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杆 的涡杆及连接于所述涡杆的弧形杆,所述涡杆与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 所述涡杆包括连接于所述节点的固定端和垂直连接于所述弧形杆的连 接端。所述弧形杆相对于所述涡杆对称设置,且其弧面与所述换热管 的内壁面相互平行。所述强化换热扰流单元与所述换热管的内壁面之 间的最小距离大于零且小于等于所述换热管内径的 0.05 倍。本发明还 涉及具有上述插入式强化换热组件的强化换热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适用于星型无线多跳中继网络的最大跳数获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星型无线多跳中继网络的最大跳数获得方法,包括步骤:步骤 1,构建各 普通节点的流守恒模型;步骤 2,构建节点干扰模型;步骤 3,构建各普通节点的数据传输量模型;步 骤 4,以接入点吞吐量最大为优化目标,以普通节点的流守恒模型和数据传输量模型、以及节点的干扰 模型为约束条件,构建求解最大跳数的线性规划问题;步骤 5,求解线性规划问题获得最大跳数。本发 明同时考虑了星型无线多跳中继网络中复杂的节点干扰模型和各节点的发送带宽需求
武汉大学 2021-04-14
适用于低温工业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
采用基于有机朗肯循环(ORC)的工业余热回收动力装置是工业余能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而ORC系统发动机(透平)是影响整个系统技术经济性能的关键设备。本项目主要对一种低成本、结构紧凑、流体适用范围广的带叶盘式附面层透平技术开展研究。与常见的向心透平和双螺杆透平等相比,盘式附面层透平具有结构简单、机械加工要求低和成本低廉等特点。此外,盘式附面层透平主要依赖于粘性流体与盘片间摩擦力矩实现热转功,而ORC系统一般采用的有机工质相对于水、空气等具有更高的粘性,这也使得盘式透平应用于ORC系统后,可能具有更佳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用于防止果实落果的可分散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果实落果的可分散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可分散固体制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1‑甲基环丙烯微囊粒剂1%~95%、分散剂1%~10%、润湿剂1%~10%、稳定剂0.1%~10%以及固体载体补足至100%,其中1‑甲基环丙烯在可分散固体制剂中的含量为0.01%~4.75%。本发明所得可分散固体制剂水分含量低,pH值几乎近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53 954 955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