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标记前哨淋巴结的微纳米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标记前哨淋巴结的微纳米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标记 淋巴结的染料通过吸附、包埋、化学键合等任意一种或几种方法连接到高分子纳米或微 米粒子上,使小分子级的染料转变为纳米量级和微米量级的染料,并将连接了染料的高 分子纳米粒子或微米粒子用于标记识别前哨淋巴结,所提供的由高分子形成的纳米粒子 或微米粒子连接的染料,可借助高分子纳米粒子或微米粒子的空间体积的位阻效应以及 高分子对淋巴亲和性的优势,使染料能被前哨淋巴结截留或减慢流过前哨淋巴结的速度, 可成为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新型标记示踪材料,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济大学 2021-04-13
球状微米二氧化锡负载微米、纳米银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旨在提供一种球状微米二氧化锡负载微米、纳米银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质量NaOH溶液加入SnCl4·5H2O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并以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烘干,即得到球状微米二氧化锡;将球状微米二氧化锡加入至AgNO3水溶液中,以银材质的阴极和阳极插入至混合物中进行电镀;电镀时,倾斜电镀容器并使其沿中心轴旋转,让混合物保持搅动状态;混合物抽滤弃滤液,抽滤产物烘干,即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采用电镀技术提高球状微米二氧化锡的功能性质并且扩大其应用范围;该复合材料中,微米、纳米银颗粒均匀地负载于球状微米二氧化锡上,银颗粒的粒径可控,分散度高,能够节约材料,可应用于电接触材料领域。
浙江大学 2021-04-13
磷化铟纳米柱径向同质结阵列结构的制备及高效光电转换器件
1. 痛点问题 目前硅基太阳能电池占据着太阳能电池的主导地位,其中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已可以达到25%左右,但它们需要比较多的单晶硅材料,生产成本高。而对于多晶硅,由于缺陷较多,转换效率比较低。III-V族材料转换效率高,但是材料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推广使用。虽然可以利用纳米柱阵列来提高光吸收能力及减少材料成本,但是由于纳米柱结构具有很大的表面积,载流子较大的表面复合严重影响着器件的性能,而且需要昂贵的设备生长径向异质结和控制掺杂浓度。 2. 解决方案 本项目提出一种磷化铟纳米柱径向同质结阵列结构的简单制备方法,目前已完成高效太阳能电池验证和原型器件的制备,另还有可见光探测器等在研。 本方法是在磷化铟纳米柱制备过程中,利用刻蚀气体中加入氢气,可以同时实现了磷化铟纳米柱阵列和径向同质结的制备,通过控制刻蚀时间及氢气含量,精确控制磷化铟表面掺杂浓度及深度,相比于其他生长径向同质结的方法,本方法设备简单,制备效率高。在降低成本方面,纳米柱结构相比于平面结构具有更好的陷光效应,只需使用少量的材料便可以实现高效光吸收。 合作需求 本项目下一步发展需求主要集中在与太阳能电池相关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合作,优化和固定产品制作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其次是资本投资、政府政策等方面的扶持。需要的外部资源主要是产业的工程化和市场资源。
清华大学 2022-03-09
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热喷印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热喷印头及 其制备方法,采用 ICP 工艺以及 PDMS 填充深沟的表面平坦化工艺, 在硅片衬底上制备主通道、喷墨腔室、进墨通道、喷嘴、喷墨通道; 采用阳极键合工艺,以石墨烯碎片作为中间层,将玻璃基底和硅片衬 底键合。主通道和喷墨腔室通过进墨通道连通,进墨通道深度小于喷 墨腔室深度;喷嘴设置在喷墨腔室底部;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结构微 气泡发生器阵列和碳纳米管温度传感器阵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纳米金簇在金属有机框架ZIF-8载体内外可控组装的研究
以ZIF-8为载体,基于金纳米簇表面硫醇配体中羧基与锌离子的配位相互作用,成功实现了Au25(SG)18纳米簇在ZIF-8主体框架内部和外表面的可控组装。合成的Au25(SG)18@ZIF-8和Au25(SG)18/ZIF-8催化剂具有与主体ZIF-8相当的热稳定性及孔结构;基于框架内外Au25(SG)18与ZIF-8 载体间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不同,实现了金纳米簇发光性质的调控;在Au25(SG)18@ZIF-8 催化4-NP 还原反应中,ZIF-8 主体赋予Au 纳米簇独特的尺寸选择性。结合杂原子掺杂的金纳米簇Aun-xMx(SR)m (M= Pd, Pt, Ag,Cu)的多样性,以及大量氨基和羧基配位的MOF 载体,本项目发展的策略开辟了多功能MOF 基材料合成的新途径,在吸附、催化、生物成像以及传感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中山大学 2021-04-13
颌骨修复材料研发团队揭示纳米表面性能对骨免疫的调控机制
 纳米表面结构引导骨再生是当前骨替代修复材料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及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表面结构对成骨细胞系成骨分化的调控机制,而对成骨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甚少。本研究系统比较了巨噬细胞对不同纳米颗粒大小(16,38,68 nm)和不同表面化学成分(富含胺基的丙烯胺及富含羧基的丙烯酸)的纳米表面结构生物材料的免疫应答差异,发现纳米表面结构可以改变巨噬细胞的形态,将胞外的理化信号转入胞内,激活自噬反应,从而调控免疫微环境,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该研究从骨形成免疫微环境的角度提出了“纳米表面引导成骨”的新机制,提示通过精准控制生物材料的纳米表面结构,可靶向调控免疫细胞,营造有利于骨形成的免疫微环境,最终实现纳米成骨,为纳米骨生物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策略。
中山大学 2021-04-13
碳纳米管海绵功能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储能应用
碳纳米管海绵材料具有轻质、柔性、抗腐蚀、耐高温等特点。微观上具有三维多孔结构,能够承受大应变的反复压缩而不坍塌,同时,碳纳米管互相搭接形成高导电的三维网络。这种综合的优良力学和电学性能使得碳纳米管海绵在功能复合材料、吸附过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日趋重视,各种能量转换和存储器件的研究如火如荼。
北京大学 2021-01-12
碳纳米管海绵功能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储能应用
碳纳米管海绵材料具有轻质、柔性、抗腐蚀、耐高温等特点。微观上具有三维多孔结构,能够承受大应变的反复压缩而不坍塌,同时,碳纳米管互相搭接形成高导电的三维网络。这种综合的优良力学和电学性能使得碳纳米管海绵在功能复合材料、吸附过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日趋重视,各种能量转换和存储器件的研究如火如荼。
北京大学 2021-04-13
新型手性Ir(III)催化剂诱导的分子内碳氢键氨基化反应-γ-内酰胺的高效构筑
基于前期关于双齿导向基团辅助的C-H键活化策略,利用氨基酸作为母体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类含有8-氨基喹啉基团的新型手性配体(QAAligands),并制备了相应的手性Ir(III)催化剂。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精准调控二噁唑酮类化合物分子内的C(sp3)-H键胺化反应,以大于99%ee实现γ-内酰胺的高效不对称合成。该类新型催化剂具有一定的类酶特性,可以容忍大量水的存在,并且水的存在对于特定底物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通过对催化剂的单晶结构进行分析,作者发现该类手性Ir(III)催化剂中的五甲基环戊二烯基(Cp*),8-氨基喹啉(AQ)和邻苯二甲酰胺(NPhth)组成了一个规则的沟状手性空腔,金属中心处于手性空腔的内部,从而使其具有优异的立体控制能力。通过与韩国高等技术研究院的SukbokChang教授合作进行计算化学的研究发现手性控制的关键因素是底物中的C-H键与NPhth基团存在多个C-H/π弱相互作用。
南开大学 2021-04-10
解释了在钌基催化剂表面电化学合成氨的过电位很低的
在金属钌表面,另一种不稳定的中间产物*N 2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81 982 983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