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特征的光谱降维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特征的光谱降维方法及系统,包括构造综合人眼视觉色度特性和光 谱特性的权函数 w(λ),利用构造的权函数 w(λ)计算任意光谱样本集 S 的权函数 Siw(λ),对样本集的权函 数 Siw(λ)进行均值化处理,得到样本集均值权函数矩阵 Wfv,构造用于均值权函数 Wfv 平滑优化模型及 约束目标函数,利用优化目标函数 ObjFunc 对平滑优化模型进行约束,确定权函数矩阵 Wfv 最佳平滑优 化函数参数 n 值,利用确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单目三维实时在线跟踪与定位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目三维实时在线跟踪与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激光测距装置、望远镜、CCD、 三角架、标靶及计算机。激光测距装置固定在望远镜的上方,望远镜被固定在三角架上,CCD 安装在望 远镜成像面上,用于获取标靶的二维图像,与激光测距装置一起通过 USB 数据线将获取的图像传输到 计算机中,并将测量的结果在计算机上显示出来。本实用新型能对目标进行在线跟踪,实时监测目标的 三维微小移动,系统组成简单,应用成本不高,适合在工程建筑变形观测领域推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纳米结构三维形貌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结构三维形貌测量方法及其装置,可以同时测量纳米结构线宽、深度、侧墙角、线缘粗糙度、线宽粗糙度等三维形貌参数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方法步骤如下:将波长为紫外到近红外波段的光束经分光、起偏、前后相位补偿得到的椭圆偏振光投射到待测;采集待测结构表面反射零级衍射信号,计算得到纳米结构测量穆勒矩阵;将测量穆勒矩阵与理论穆勒矩阵进行匹配,提取得到待测纳米尺寸结构的三维形貌参数值。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结构三维形貌参数测量装置,能为基于图形转移的批量制造方法如光刻和纳米压印等工艺中所涉及的一维和二维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智能同轴一维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介电常数测量设备
一种智能同轴一维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介电常数测量设备。介电常数测量设备与被测智能同轴一维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内、外导体共同完成测量。智能同轴一维钢筋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为同轴电缆结构,有外导体和内导体,外导体与内导体均由若干箍筋、纵筋组合而成。介电常数测量设备由控制服务器、微处理器、信号源、功分器组、反向信号隔离器、定向耦合器、程控衰减器组、信号解析器组和测量连接端口组成,控制服务器连接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与微处理器进行通信。本介电常数测量设备在不改变混凝土构件结构基础上,使混凝土材料自身成为一种智能传感材料。实时监测混凝土介电常数的变化,从而监测混凝土各阶段的健康状况,操作简单、可靠。
四川大学 2017-12-28
一种基于数字光处理构建三维结构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光处理构建三维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包含单体和光引发剂的光敏树脂前驱液置于平面模腔内;步骤(2):使用DLP投影仪按预设二维图案对光敏树脂前驱液进行多次局部投影、曝光固化;得到非均质二维平面;步骤(3):将固化得到的非均质二维平面浸泡于溶剂中溶胀,获得三维立体结构。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简单、方便,对设备要求低,非常适用于制备聚合物精确三维结构。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获取材料宏观三维等效属性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材料力学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获取材料宏观三维等效属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用于描述材料与微观结构的双尺度坐标系,基于渐进性扩展理论,构建材料宏观等效属性模型;(2)构建三维微观结构的周期性边界模型;(3)通过有限元分析来建立三维微观结构的周期性约束关系;(4)基于周期性约束关系建立三维微观结构内线弹性平衡方程,并根据线弹性平衡方程获得微观结构的位移场;(5)基于有限单元分析与微观结构的位移场,求解单元应变能,获得材料宏观三维等效属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进行有限单元分析中引入单元交互性能量,建立微观结构在单元测试应变下的总应变能与材料属性建立等价关系,高效获取材料属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欧雷三维扫描棚 三维产品 北京欧雷
产品详细介绍 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即时完成对大小规格不等物体的数字化三维扫描。拍摄物被置于一个由一百多台定焦单反相机构成的球面阵当中,该结构受到霍伯曼球(hoberman sphere)的启发,每个节点上都有一台相机,可实现等速运动。 ----------------------------------------联系人: 袁小姐 电 话: 186-0005-0633 ----------------------------------------扫描棚功能参数:    可对2米以内的人体或物体进行扫描;   提供135个800万像素的网络相机矩阵;   提供一体式千兆网络供电模块,实现稳定的供电系统及高速数据传输;   可提供30个室内光照明单元,实现无环境光和阴影的干扰;   提供5个3000多流明直投式照明系统,可降低解码的出错率和投射图案的制造误差,提高投射图案条纹精度;   仅需微调,三维扫描棚即可收缩扫描小型物品;也可展开同时扫描多人。内侧受光的可折叠板材将扫描舱围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无影的拍摄环境。 三维扫描棚   只需按下相机快门,哪怕是动态的物体,拍摄所得的数据也能建出高分辨率全彩色的数字模型,直接用于高清3D打印,更多产品参数请关注北京欧雷官网:www.ouleivr.com或直接来电咨询
北京欧雷新宇动画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形貌控制合成链珠状一维碳化硅纳米晶须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貌控制合成链珠状一维碳化硅纳米晶须的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是:将清洗干燥后的木粉或竹粉 100~200g,于真空炉中在 500~700℃下碳化 1~2h 得到生 物质炭粉;将生物质炭粉和 SiO2 凝胶按 C/Si 摩尔比为 1∶1.5~3.0 机械混合均匀,得到预 混料;在纯氮气保护下将所述预混料升温到 1450-1600℃,保温 1~4h。保温时间结束后, 以 5~20℃/min 的降温速率降温到 800℃,然后关掉加热电源,自然冷却。本发明合成的一 维碳化硅纳米晶须为链珠状,晶须长径比大;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设备简单。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三维分级陶瓷催化滤管除尘脱硝一体化技术
1. 痛点问题 随着十三五电力行业基本实现烟气超低排放,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主战场从电力转移到了工业炉窑等非电力行业,工业炉窑具有种类多、数量大、排烟温度低、污染物成分复杂且浓度波动大等特点,目前传统工业烟气净化采用除尘与脱硝单元串联独立运行,该工艺设备规模大、运维成本高、难以适应工业炉窑复杂多变的烟气条件。因此,开发低成本、短流程、高适应性的多污染物协同脱除材料和技术,成为工业烟气净化领域发展的新方向。其中,以过滤材料为基体耦合催化活性组分的多污染物协同脱除一体化技术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应用前景较好的新技术。 陶瓷催化脱硝滤芯其表层膜具有致密的微米级孔结构,烟气粉尘去除率可达到99.9%以上;滤材内部支撑体涂覆的催化剂,同时可通过SCR机制实现烟气氮氧化物高效脱除。一体化烟气净化技术改变了当前除尘、脱硝等独立运行的传统烟气净化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设备投资低、运行费用少以及占地空间小等显著优势,实现多污染物协同脱除,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除尘脱硝一体化的新技术,将成为中小型锅炉烟气净化领域的新发展趋势。 2. 解决方案 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三维分级陶瓷催化滤管,该技术的核心是可以控制涂覆陶瓷纤维滤管催化层厚度,保留滤管外表面致密层,使得陶瓷催化滤管具有过滤阻力更低、除尘效率更高、脱硝效率更强等优点,该陶瓷催化滤管在2020年已于东台中玻特种玻璃有限公司建立一套具有工程参考意义的中试侧线试验,运行以来,经过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其中SO2<10mg/m3、颗粒物<3mg/m3,NOx<23mg/m3,氨逃逸<5 mg/m3,满足行业超低排放标准要求。通过中试平台长时间的稳定运行,表明了以三维分级陶瓷催化滤管为核心的多污染协同脱除技术的可行性,使得工业烟气治理技术更加集成、高效、经济。为后续的在玻璃行业及其他工业炉窑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并且2021年3月已成功完成玻纤行业炉窑工业烟气超低排放示范项目,也预示该项技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填补国内该技术的空白。可以在其他行业焦化、垃圾焚烧、危废、陶瓷、生物质锅炉、耐火材料炉窑及水泥等行业推广应用,实现实现工业烟气经济、高效、深度治理。 合作需求 与浙江致远进行优势互补,目前团队已经实现了小批量规模化量产,并在不同行业进行了中试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净化效果,成果转化后实现工业化生产,公司目前自主研发了涂覆工艺和装置,生产工艺和此次受让技术十分匹配,可满足此次放大的技术产品设备需要。结合公司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施工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及售后服务等,在玻璃、焦化、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等烟气治理行业进行推广应用。
清华大学 2021-12-09
一种形貌控制合成链珠状一维碳化硅纳米晶须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貌控制合成链珠状一维碳化硅纳米晶须的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清洗干燥后的木粉或竹粉 100~200g,于真空炉中在 500~700℃下碳化 1~2h 得到生物质炭粉;将生物质炭粉和 SiO2 凝胶按 C/Si 摩尔比为 1∶1.5~3.0 机械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在纯氮气保护下将所述预混料升温到 1450-1600℃,保温 1~4h。保温时间结束后,以 5~20℃/min 的降温速率降温到 800℃,然后关掉加热电源,自然冷却。本发明合成的一维碳化硅纳米晶须为链珠状,晶须长径比大;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设备简单。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