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尼尔”)于2007年12月成立,实缴注册资本2483万,是一家在北京石景山区注册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总部位于北京,目前在武汉、西安、成都、广州、合肥、哈尔滨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润尼尔以虚拟仿真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系统的研究、开发、销售、集成和服务,可为学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中心信息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及VR相关专业人才培养、VR教育应用硬件提供一体化建设方案。截止2024年3月,公司(含子、分公司)现有全职员工500多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项,软件著作权400余项。 润尼尔坚持"让教育更生动 让现实更精彩”使命,拥有一支既熟悉信息网络科技,又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专家队伍,2010年润尼尔与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10余所知名高校共同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立用示范》的协同攻关,取得了虚拟实验智能指导与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研究成果。2013-2015年期间教育部认定的3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36个中心是与润尼尔合作共建的,涉及电子、电气、计算机、通信、机械、力学、材料、石油、矿业、心理学、公安、艺术、传媒、体育、交通、航空、能源、生物、环境、旅游、历史、考古、语言等学科;2017年12月,公司与教育部装备中心合作共建了"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研究院",2022年与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合作成立“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研究小组”,与国内著名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共同研制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开发与制作、应用与评价的规范标准;2023年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建“北邮-润尼尔虚拟现实创新技术与应用联合实验室”;2017-2023年度教育部认定的1200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其中由润尼尔提供技术服务有314门,占比26%,认定数量居行业企业首位,为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北京润尼尔的方案及产品已经销售应用到1000多所院校,其中39所985高校全部与润尼尔建立合作关系,116所211高校与润尼尔合作的有112所,案例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兰州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演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山东英才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浙江开放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浙江开放大学等国内各大中专院校。
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致力于为高校、职校、科学研究院以及石油、化工、制药、环境监测等行业相关机构提供虚拟仿真软件、网络平台及配套硬件设备的开发和技术服务; ♦公司于2012年9月25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290万元。公司产品和技术涵盖:化学化工、食品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制药、工程力学、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开发了实验、实训、生产实习、半实物仿真工厂等专业化仿真教学平台,同时将3D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其中,并实现PC端、移动端、网络化等多维度操作,极大丰富了教学应用模式、应用场景,有效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因时间、空间、教学资源等限制而造成的困扰和问题,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创造了条件和优势;
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021-12-07
天津英菲德尔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英菲德尔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是中国实验室设备领域中专业从事实验室、净化工程规划设计、生产、安装及售后服务的专业化公司。主要生产试验通风柜、实验室家具、中央实验台等与净化工程相关的产品。、公司注重产品的技术开发,从研发部门到设计部门的 全部技术人员都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与国际接轨。在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客户的要求及场地空间、安全性、便利性、工程预算情况,本着"人性化”的原则,CAD电脑绘图系统出具平面、立体和三维设计图及产品详细的规格尺寸,为客户提供更直观、更专业的产品建议和布局方案。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已成为我们在本行业中的骄傲,专业的安装人员和专门的售后服务跟踪人员,及时而周到的服务深得广大客户的赞许,品质和服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公司生产的实验台,通风柜,中央实验台,实验室家具和净化工程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今天,英菲德尔作为重内实验设备行业和净化行业的知名品牌,将为明天成为国际知名品牌而努力,我们的工程将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而是要放眼世界。同时我们将为所有新老客产提供更加完善的售前和售后服务引导时代潮流,追求卓越品质,我们将始终专注于此项领域之专业及专精,立足于做国内一流的工程服务商,并不断引导新观念、探索新技术、应用新材料,为广大科技精英提供健康、安全、环保的实验室整体装备,进而创造优雅舒适、美观现代、富有成效的科研工作环境。
天津英菲德尔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4-01-06
一种利用复合酶水解瓜尔豆胶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及甘露寡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复合酶水解瓜尔豆胶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及甘露寡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瓜尔豆胶溶液、甘露聚糖酶和半乳糖苷酶混合,水解、过滤、脱色、离子交换和浓缩;无水乙醇沉淀和干燥。本发明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提供了一种来源;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得中间产物—含半乳甘露寡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糖浆,该糖浆的重均分子量约为13700Da;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水解率及半乳甘露聚糖转化率高、产物易于分离,制备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重均分子量约为14600Da,甘露寡糖的聚合度在2‑5之间。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三维打印用的支撑装置以及三维打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打印用的支撑装置,包括:机架;支撑单元,由多块支撑板拼接组成,布置在三维打印机的三维成型区域的正下方;升降单元,安装在机架上,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移动到各个所需的支撑位置支撑所要打印的三维模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三维打印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以代替原有的打印支撑,节省了材料,提高了打印效率,同时支撑部分由外部机械进行替代,优化了原有的打印机算法结构,可控性好。
浙江大学 2021-04-13
人脸三维视觉检测
成果介绍人脸三维识别,工业产品的三维检测技术创新点及参数自适应,“拟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糊逻辑和逻辑推理;进全局优化化计算。市场前景人脸识别,工业产品的外观三维检测
东南大学 2021-04-11
超声影像三维重构
本项目旨在充分挖掘数字化超声影像的医学内涵,运用数据处理和超声 图像三维重构技术,深度探索胎儿健康相关指标之间的关联性,采用定量分 析的科学方法在已有标准上进行优化,实现基于超声影像的胎儿健康数字化筛 查的目标。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是通过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 可视化以及人机交互等技术,把二维的医学图像序列转换为三维图像在屏幕 上显示出来,并根据需要为用户提供交互处理手段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 进行医学图像三维重建之前,首先需要对医学影像设备输出的图像数据按照 疾病诊断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分割。图像分割是将图像中互不相交的区域分离 开来,被分离开来的每一个区域都必须满足特定的区域一致性。进行图像分 割的目的是为了定量定性分析的需要,提取出图像中感兴趣的区域,同时它 也是利用图像进行三维可视化的基础。通过分割技术提取出医学图像序列中 的感兴趣的组织器官或病变体后,就可以通过三维重建技术重建出这些被提 取的组织器官或病变体。重建的图像除外观逼真、富有立体感外,还具有任 意角度旋转、多种剖面显示、透视内部结构功能,可以将医疗影像数据的真实 感官效果展示给诊断人员。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如今国内外的图像处理技术都比较成熟,对于图像重构的技术也非常的 成熟,但大都是从二维图像进行重构。对于将超声影像结合图像处理,再进 行三维重构的技术在国内的是领先的,二维医学图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测 量精准度、可预见性的需求了,此时用超声图像进行三维重构将面临巨大的市 场。
重庆大学 2021-04-11
三维快速测量系统
本系统可实现快速测量,获取物体三维动态数据,适用于工业有限元分析、动画人物动作捕捉等应用。系统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三维彩色测量系统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超高的迁移率、超低载流子浓度,以及单个费米口袋特性是整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他们研究了多种高品质的ZrTe5晶体,该材料在2014年被中科院物理所翁红明、戴希和方忠等人预测可能具有非平庸的拓扑性。在低温和小磁场条件下,通过量子振荡输运测量和分析手段,可以重构出一个非常清晰的闭合费米面拓扑结构。这种封闭的三维费米面可以与准二维体系明确分开,在量子极限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8 29 3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