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自动液相微萃取
搭建液相微萃取自动装置,利用去乳化剂(辅助溶剂)实现两相分离;通过SIA泵入系统和控制色谱自动进样器吸取萃取剂并进样,构建自动液相微萃取-色谱分析在线一体化分析体系,实现全高通量分析。
四川大学 2016-04-15
自主作业型旋翼飞行机械臂
项目成果/简介:旋翼无人机成功实现了把“人的眼睛”带到空中,在民用消费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项目突破了多关节机械臂与旋翼无人机集成技术,实现把“人的眼睛和手臂”带到空中,把无人机的能力从“非接触观测”提升到“接触作业”,从而极大地拓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项目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将其与飞行机械臂系统相结合,重点突破模块化可重构超轻型机械臂设计、复杂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动态非结构环境感知与理解、自主作业技能学习与发育、协同优化行为决策与优化等核心技术,研制出多轴电动无人机+单机械臂、单旋翼带尾桨无人机+双机械臂两种产品样机,实现其自主作业,为后续产品、产业化奠定基础。本成果对于我国打造无人机新的产品形态、推进无人机产业的持续发展、进而抢占无人机技术产品产业的国际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典型军民两用产品,这种新技术具有巨大的军民融合发展前景。项目阶段:已成功研制出样机系统、开展飞行试验效益分析:本项目最大特色在于将机械臂技术与飞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空中自主作业。完全突破了目前无人机只能完成非接触、观测类任务的局限,是无人机领域一种全新的产品形态、也非常有可能成为一种新业态。多自由度机械臂与无人机相集成(如下图所示),机械臂的运动、甚至和外界环境相杰出,都给飞行器的控制带来极大挑战;同时,要实现其对空中、地面的动目标进行识别、跟踪、捕获等作业,都需要很高的自主行为能力;相关的控制技术是本项目的亮点。
南开大学 2021-04-11
自主作业型旋翼飞行机械臂
旋翼无人机成功实现了把“人的眼睛”带到空中,在民用消费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项目突破了多关节机械臂与旋翼无人机集成技术,实现把“人的眼睛和手臂”带到空中,把无人机的能力从“非接触观测”提升到“接触作业”,从而极大地拓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项目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将其与飞行机械臂系统相结合,重点突破模块化可重构超轻型机械臂设计、复杂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动态非结构环境感知与理解、自主作业技能学习与发育、协同优化行为决策与优化等核心技术,研制出多轴电动无人机+单机械臂、单旋翼带尾桨无人机+双机械臂两种产品样机,实现其自主作业,为后续产品、产业化奠定基础。本成果对于我国打造无人机新的产品形态、推进无人机产业的持续发展、进而抢占无人机技术产品产业的国际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典型军民两用产品,这种新技术具有巨大的军民融合发展前景。
南开大学 2021-02-01
一种假肢臂差动关节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肢臂差动关节机构,包括支架和固定于支架上的两电机、两减速机构、两传动机构和差动齿轮关节机构,两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依次连接两减速机构、两传动机构和差动齿轮关节;差动齿轮关节包括第一锥齿轮轴、第二锥齿轮轴和第三锥齿轮轴,第一锥齿轮轴和第二锥齿轮轴均与第三锥齿轮轴啮合,第一和第二锥齿轮轴的轴端分别作为第一和第二驱动端;当两电机同向转动,驱使第一和第二齿轮轴协作带动第三锥齿轮轴旋转,完成关节的前屈或后伸运动;当两电机反向转动,驱使第一和第二齿轮轴协作带动第三锥齿轮轴旋转,完成关节的外展或内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智能协作单臂机器人Sawyer
智能七关节机器人Sawyer的柔顺控制技术,使其能适应现实世界的多变性,灵活快速地在不同应用场景中部署。拥有可自主切换的开源ROS和工业Intera双系统,满足高校机器人工程教育和科研开发需求。
湖南瑞森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一种相控阵三维摄像声纳系统换能器阵列的幅相误差校正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控阵三维摄像声纳系统换能器阵列的幅相误差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第k个采样快拍的二维复采样数组,利用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归一化角频率的初始估计;基于初始估计,获得各个采样快拍内精度更高的归一化角频率的估计值;对K次采样快拍的归一化角频率的估计值进行算术平均,获得校正源方位的鲁棒估计;利用鲁棒估计和空域匹配滤波算法,估计换能器阵列中各换能器通道的幅相误差因子;利用幅相误差因子对各个换能器通道的复采样信号进行补偿,最后利用数字波束形成算法获得经过幅相误差校正的三维摄像声纳波束。本发明避免了繁复的迭代和大量的矩阵运算,计算量小,适合三维摄像声纳系统内大型换能器阵列的现场校正。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花状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状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七水合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钾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结构导向剂剂,硝酸钠为氧化剂,先制备氢氧化亚铁深绿色胶体,然后经过氧化过程,在70~90°C水浴100~180min,即制得花状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本发明的材料分散性好,对磷和镉金属镉(II)的吸附性能好。在生物医学、电子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神桥升级改造与系列产品开发
本技术成果的研究对象为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 修复材料(商品名:神桥)。本产品是天然神经脱 细胞处理后获得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 (简称去细胞神经),主要由细胞外基质组成,本 身不含有细胞,但保留了天然神经的支架结构,包 括神经基底膜管和神经束膜、神经外膜等支持结 构。去细胞神经桥接于神经断端后,其特殊的三维 结构和丰富的细胞外基质为再生神经的生长提供了 良好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环境,可引导、支持再生神 经纤维由近断端向远断端生长,使再生神经通过缺 损区到达远端,最终恢复对靶器官的神经支配,完 全打破了修复神经缺损“拆东墙补西墙”的尴尬局 面。本产品具有免除创伤、疗效确切、匹配性好、 操作简便的特点,在国家成果鉴定会上取得了“总 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 向国际,巴西、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医生前来参观学习。要求投资者具有 鉴定评价。
中山大学 2021-04-10
装配式混凝土3D打印桥
混凝土3D打印是一种将水泥基复合材料逐层堆叠的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因其无模化、自动化、快速化和灵活化的建造优势在建筑、桥梁、基础设施等领域迅速兴起,并表现出巨大发展潜力.3D打印是无模快速建造过程,可以在没有模板支撑的前提下,自由灵活的快速建造异型混凝土结构和建筑。 3D打印赵州桥建成于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熙湖东侧河道上,桥长28.10米,单拱跨度18.04米,桥宽4.20米。 3D打印赵州桥参照市政桥梁相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为单跨双腹拱结构,结构主拱设计为无铰拱,腹拱为三绞拱,拱上建筑与主拱进行结构刚度分离,优化设计结果。结构安全性系数采用1.1,设计荷载为人群荷载4.2kPa,永久作用有:自重、徐变、装配式构件残余收缩、基础水平和竖向变位等,设计考虑的可变作用有风力、流水压力、温度力,设计过程同时考虑的偶然作用有地震力;承载能力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检算,裂缝及变形按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检算,检算过程各项荷载以《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为框架,同时根据3D打印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荷载分项系数、组合系数等计算参数以保证结构安全性质。桥梁设计过程采用桥博与MIDAS CIVIL,检算过程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缝隙通过板梁单元进行结构设计,采用实体单元进行连接位置等的细部优化。设计同样进行了施工阶段计算和吊装过程动态计算,为保证施工工程安全和吊装后构件的可靠性,施工阶段对结构裂缝要求提升至0.2 mm。经检算各施工阶段和成桥后各阶段钢筋拉压应力及混凝土压应力满足要求,结构变形及裂缝满足要求。   新材料: 3D打印大尺寸结构构件对水泥基胶凝材料的早强快凝等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需要早期水化放热低以及后期的低收缩。为了解决此技术难题,3D打印赵州桥项目精选白色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石英砂、石英粉以及玄武岩纤维等,通过不断优化材料的配合比,制备而成特种水泥基 3D打印复合材料。该材料,3 天单轴抗压强度 48~52 MPa,3 天水化放热 220J/g,92 天收缩值 4‱。特别地,该材料绝大比例的原材料为白色,很好的提升了打印结构的外观美观度。 新装备: 为了满足主拱打印的尺寸需求,研发了大型滑轨式机械臂 3D 打印机,机械臂臂展 3.3m,滑轨长度 6.0m,可一次性打印成型长度 11m 左右的结构构件,运动精度 0.1mm。材料的输送为压力泵输送,管径 30mm,长度 12m,可实现打印过程中的连续和持续供料。同时软件部分,打印过程中的路径规划设计,为本课题组自主设计的一笔成型路径规划算法,提高了打印的效率,减少了大尺寸结构打印过程中断点数量,保证了结构的连续性。新技术: 天津市地基承载力较弱,对拱桥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影响较大。因此,使用了内嵌式传感器系统和云平台系统,实时监测和传输拱脚的位移、预应力损失、拱顶的挠度等桥梁的健康状态。同时使用了北斗,用于监测两侧桥台的不均匀沉降等信息,建立了桥梁监测的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桥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电子差速桥技术是电动汽车所具有的一项关键技术。基于电动轮驱动技术的电动汽车由于采用多电机驱动策略,不仅传动系统简单、效率高,而且可以解决电动汽车对电动机功率要求高和功率器件性能难以满足要求的矛盾,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结合电动游览车开发项目,设计了电子差速桥,电动轮采用直流串激电动机,电动机电枢采用并联结构,控制器采用了基于转向几何的独立转矩开环和闭环控制策略以及基于减小质心侧偏角的独立转矩控制策略,达到了不用测量方向盘转角即可由电动机自动实现速度与驱动力调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180 1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