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XM-D009自主神经电动模型
XM-D009自主神经电动模型   XM-D009自主神经电动模型显示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交感干;交感神经节前和后节纤维的分布规律;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等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和节后纤维的分布;盆内脏神经的分布情况,控制面板上独立的按钮。   一、显示内容: 左边简要显示交感神经与脊神经的关系及交感神经结前纤维发出的部位及其三种方向,右边是主体部分,清晰显示模型的交感神经秘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点用其分布。 ■ 演示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即脑骶部): 1、脑干四对副交感神经核(又称结前神经元)自上而下,为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可分别闪亮)。 ①、动眼神经副核发出结前纤维,随动眼神经,其中副交感神经纤维进入睫状神经(副交感神经结)结后纤维分布二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②、上泌涎核发生结前纤维,随面神经,其中副交感神经纤维至翼腭神经结(副交感神经结),结后纤维支配泪腺、鼻腔口腔粘膜的腺体。另一部分结前纤维至下颌下神经结(副交感神经结)结后纤维公布二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③、下泌涎核发出结前纤维随舌咽神经其中的副交感纤维至耳神经结(副交神经结)结后纤维分布于腮腺。 ④、迷走神经背核发出台前纤维,随迷走神经至胸腹腔器壁内或附近至副交感神经结,结后纤维分布于相应的器官。 2、骶部副交感:脊髓骶部第2-4节的副交感神经核发出结前纤维骶神经分出副交感神经纤维加入盆从,随盆丛至脏器附近或脏器壁内副交神经结,结后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及外阴器。 ■ 演示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即胸腰部): 1、白交通支入交感干后有三种去向: ①、进入交感干后,终于相应节段的交感神经结。 ②、进入交感干后往上行、或向下行,并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神经结。 ③、进入交感干后,不换神经元既穿出交感干终止于椎前神经结(椎前神经结有肠系膜上神经结、肠系膜下神经结、腹腔神经结、主动脉肥腻神经结)。 上述白交通结前纤维入交感干后的三种去向均可发光显示。 2、交感神经结发出的结后纤维有三种去向: ①经灰交通支(结后纤维返回脊神经分布于躯干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31对脊神经均有灰交通联系)。 ②随动脉行走,在动脉外膜处形成神经丛,并随动脉分布至所支配的器官。 ③示交感神经结的结后纤维直接支配到所支配的器官。   二、技术参数: ■ 尺寸:60×24×85cm ■ 材质:PVC材料+木框   三、标准配置: ■ XM-D009自主神经电动模型:1台 ■ 电源线: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D018心脏传导系电动模型
XM-D018心脏传导系电动模型   XM-D018心脏传导系电动模型展示传导系与心电图,是按成人心脏放大,主要示心脏的外形与其连接的大血管,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中的结构,心脏的血管,心脏传导系是在此基础上显示出来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 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等。   一、显示内容: ■ 灯光显示心脏传系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分布(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右束支以及变异的副传导束等)。 ■ 二十种心律的心电图,并与相应的心脏传导系统同时显示,以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技术参数: ■ 尺寸:按1:2放大,40×40×9cm ■ 材质:PVC材料+木框   三、标准配置: ■ XM-D018心脏传导系电动模型:1台 ■ 电源线: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液相高压石蜡切片核酸提取一步法
项目简介 基因检测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因检测的第一步是从固定或未固定的生物样品中提取核酸。传统的化学方法,通常先用酶消化细胞或组织,再经有机溶剂抽提,使被分离的核酸经过酒精或异丙醇沉淀,收集并浓缩于水中。整个过程需2-3天。本项目提供了核酸提取新思路,以高压液相一步法,取代传统石蜡切片必须先脱蜡再酶消化的繁锁、费时步骤。完成石蜡切片脱蜡与酶消化整个过程仅20-30分钟。应用范围 专利保护所有生物样本。项目阶段已经用于临床石蜡切片的感染性因子的检测和肿瘤的基因序列分析。知识产权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并已获得美国、德国、加拿大国际发明专利授权。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北京大学 2021-04-11
液相沉积法制备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合成技术
云母钛珠光颜料是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法国等国家的学者开发成功的高档颜料产品,颜料粒子是片状,粒径一般为10-6um,每个粒子都具有层状结构,即云母片夹在两层TiO2包覆层之间,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粘附剂,TiO2的晶型为金红石型。云母钛珠光原料的外观为银白色粉末,折射率为2.4-2.6,相对密度为3.7。无毒,耐光,耐热,耐化学腐蚀,不易燃,不导电。颜料的珍珠光泽金额干涉色的差异与产品的粒度大小,粒度分布及TiO2的含量有关,粒子颗粒较粗时具有类似金属的闪烁效果,粒子较细小时,具有类似丝绸的柔和光泽。TiO2含量较低(约为10-20%),即色膜层较薄时,其发射色是白色,银白色或珍珠色;含量较高即色膜层较厚时,其发射色为各种颜色的干涉色,或为金色或为红色,蓝色或绿色。色泽鲜艳,幻彩缤纷,闪烁无穷,美观无限。云母钛珠光颜料主要用于塑料,橡胶,涂料,化妆品等高档商品的生产中,为产品提供柔和多变的色彩,使产品更具高贵华丽。在轿车面漆生产中加入本产品可增加汽车漆面的耐候性和洁亮的光泽,延长使用寿命;在高档化妆品中使用,使产品无毒,色彩稳定和洁肤润滑之功能;在橡胶,塑料中使用,还能使产品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一种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技术成果属于化学分析测试仪器领域,涉及到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石 英纤维的碱洗、酸洗、活化、硅烷化处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置于溶剂中自组装;加入交联剂及引发 剂,插入硅烷化石英纤维,热引发聚合;取出纤维,老化;重复以上涂渍步骤至涂层厚度达到要求;洗脱 除去模板分子。与商品化涂层相比,用本方法制备的朴草净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对三嗪类除草剂具有 良好的分子识别性能,涂层均匀致密,为疏松多孔结构,长时间使用后无断裂、脱落现象,厚度可通过涂 渍次数进行控制,重复性好。萃取头可与液相色谱联用。
中山大学 2021-04-10
固相力化学制备聚合物超细粉体新技术
聚合物超细微粉是经过一定工艺过程制备的具有微米到纳米尺寸的聚合物粉体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应用广泛。然而由于聚合物强韧性、低软化温度,实现聚合物的超微细化难度较高。传统的机械粉碎法能耗高,对强韧性聚合物需深冷粉碎,有时需引入酸碱介质,且达到的粒度有限。本项目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相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独特结构产生的强大挤压剪切力或在优选的助磨剂共同作用下实现脆性、弹性和强韧性聚合物如PP、PS、PE、PA6、SBS等的有效粉碎,可制备粒度可达微米级的单一聚合物超细微粉、混合聚合物超细微粉、聚合物共混物超细微粉以及聚合物/无机物复合超细微粉。
四川大学 2021-04-11
液相高压石蜡切片核酸提取一步法
基因检测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因检测的第一步是从固定或未固定的生物样品中提取核酸。传统的化学方法,通常先用酶消化细胞或组织,再经有机溶剂抽提,使被分离的核酸经过酒精或异丙醇沉淀,收集并浓缩于水中。整个过程需2-3天。本项目提供了核酸提取新思路,以高压液相一步法,取代传统石蜡切片必须先脱蜡再酶消化的繁锁、费时步骤。完成石蜡切片脱蜡与酶消化整个过程仅20-30分钟。
北京大学 2021-02-01
甲醇水液相重整制氢与燃料电池的联用
针对水和甲醇液相制氢反应的特点,采用 铂-碳化钼双功能催化剂 (其中铂以原子水平分散于立方相碳化钼纳米颗粒表面),在 低温下(150~190 ℃)无需强碱即可实现对水和甲醇的高效活化和催化重整 。在190 °C时,催化速率高达18,046 mol H2 /(mol Pt *h),活性较传统铂基催化剂提升了两个数量级。首先比较了立方相碳化钼(α-MoC)和六方相碳化钼(β-Mo 2 C)在载体碳化钼中的不同比例对负载金属铂的结构和甲醇水液相重整制氢活性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载体中立方相结构α-MoC比例的增长,甲醇重整活性急剧增加,Pt负载于纯α-MoC上(Pt/α-MoC)表现出了最高的甲醇重整活性。利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和单原子分辨率的球差校正电镜对催化剂进行系统研究表征,证明在2 wt% Pt/α-MoC催化剂上存在着高密度原子级分散的铂。将Pt负载量降至0.2 wt%时,可实现所有负载金属铂呈原子级分散,极大提高了贵金属铂的原子利用率,TOF达到了18,046  mol H2 /(mol Pt *h) 。据估算,仅需含有6克金属铂的催化剂即可使产氢速率达到1 kg H2 /h,已基本达到商用车载燃料电池组的需求。而且,Pt/α-MoC具有较高的催化稳定性,经历了11次模拟类真实情况的“启动-停止-启动”循环反应仍维持原子级分散形貌和较高的催化活性。
北京大学 2021-04-11
由电解含银萃取有机相制备高纯银的方法
无标题文档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电解含银萃取有机相来制备高纯银的方法。具体地说,是电解含银的萃取有机相和含电解质的水溶液两相组成的电解液以制备高纯银。用本发明可省去通常反萃取、还原等常用的化学沉积和提纯的步骤,可提高所得银的品质和回收率,并降低生产总成本。为改进或简化氰化—萃取法直接提取银及先后提取银、金的工艺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按照本发明所制备的银沉积率>96%。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制备高纯银的技术领域。
清华大学 2021-04-13
常温常压水相电催化合成氨的研究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每年全球氨产量已超过亿吨,其中大部分用于农业生产以解决粮食与温饱问题,其它部分用作重要的工业原料。此外,氨还具有含氢量高(质量比达17.6%)、易液化等优点,有望成为重要的清洁储氢与储能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氮气分子非常稳定且难以活化,温和条件下合成氨反应难以迅速进行。工业上广泛采用的Haber-Bosch方法通过高温高压(300–500摄氏度,100–200个大气压)等苛刻条件来促使高纯氢气和氮气在铁基催化剂表面进行反应生成氨,其能量和氢气都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甲烷等),表现出高能耗、高化石燃料消耗和高二氧化碳排放等缺点。合成氨工业消耗全球每年3–5%的甲烷与1–2%的能源供给,并产生1.6%的二氧化碳排放。寻找合适的绿色替代方案,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高效、低能耗、低排放合成氨,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挑战。 电催化氮还原反应(总反应为N2 + 3H2O  2NH3 + 1.5O2)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合成氨的新路径。该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以大量易得的水与氮气(空气)作为反应原料,以可持续能源(太阳能,风能等)产生的电能作为能量来源,即可实现“零排放”合成氨。因此,不论是作为传统Haber-Bosch方法的潜在替代者还是作为新型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化学合成氨技术都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电化学合成氨技术仍面临重大挑战,其发展严重受制于现有催化剂非常低下的选择性与活性。若要将该技术实用化,就必须同时大幅提升催化剂的选择性与活性。然而,现有研究经验与理论表明,该反应催化剂普遍面临严重的“选择性-活性”两难问题:具有理论高活性的催化剂通常会导致激烈的析氢副反应,从而表现出低的反应选择性;而可能具有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对氮的吸附又过强,导致产物难以脱附,表现出过低的反应活性。因此,为取得电催化合成氨研究进展,大幅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与活性,就必须突破现有理论,发展新型催化剂与催化体系。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9 60 61
  • ...
  • 194 19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