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功能性3D打印耗材的研发
3D打印的种类目前有熔融沉积成型、立体光固化印刷、选区激光烧结以及选择性粉体粘结等。其中,熔融沉积成型的设备已逐渐由桌面级发展为工业级,打印耗材(线材)的市场巨大,当前线材市场呈现价格而非性能的竞争态势。Market Research Reports.biz报告称,到2023年3D打印材料市场的容量将超过3D打印机市场,到2025年全球3D打印机市场销售将到83亿美元。BCC研究公司认为,热塑性塑料将成为发展最快的3D耗材,年增率将达20%。该公司预测,全球高级3D打印耗材市场到2019年的市值将达6.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7.9%。熔融沉积成型所使用耗材优点是材料利用率高、可选材料种类丰富、工艺相对简单,而其缺点是材料缺乏功能性。 该课题组研发了一系列功能化3D打印耗材,进行了3D打印生物可吸收颅骨材料开发与制作。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妇产领域的智慧3D打印服务
国内首次提出利用图像重构技术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结合的构想。依靠自 主研发超声影像图像分割与三维重构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3D打印等技术, 进而丰富医疗服务内容。本项目最突出的特点不仅是一项新技术在市场的尝试, 更是将科技元素包裹在文化艺术当中,让科学体现出亲情的温度,将人文化的情 感关怀融入其中。
重庆大学 2021-04-11
3D打印多孔骨支架的优化设计
根据骨组织工程模型,设计和优化骨支架结构,提高骨在支架内的长入效果,加快骨支架的结合速度;根据数学模型优化骨支架结构,减少骨支架对骨内力学环境干扰,提高骨和支架的结合寿命,解决或延迟骨支架松动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1
3D 打印技术制备骨修复植入材料
针对生物陶瓷、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采用 3D 打印技术制备 符合个性化、结构/强度/降解特性可调节、多组分协同的骨修复植入材料,包括 生物陶瓷植入材料和生物陶瓷/高分子复合长效药物缓释植入材料。生物陶瓷植入材料功能:骨缺损占位支撑;修复各种骨性空隙、空洞及缺损; 负重部位骨折、骨缺损修复(在固定器械和材料辅助下);植入器械表面修饰, 提升生物活性。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金属材料室温3D打印新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 3D 打印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3D 打印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打印室、送 料装置、运动支架、打印喷头、加热体、气压控制器、打印平台、机 械臂和修复刀头。采用熔融挤出冷凝的方式进行 3D 打印,严格控制打 印喷头喷出的材料和工件的温差,保证了打印出来冷凝的材料的一致 性和质量,对材料的要求较低,大部分材料均能实现 3D 打印;此外, 本发明还在打印室设置机械臂和修复刀头对工件进行边打印边修复, 最终实现 3D 打印工艺,具有精度高、可被加工材料广泛等优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校自助打印服务一体化平台
随着高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众多高校陆续完成了校园网主干设备等硬件环境的建设,并纷纷根据校区分布情况、高校培育模式、高校师生管理方式等客观状况,建设了一批平台和应用系统。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服务意识也随之崛起,高校信息化的理念也相继产生了改变,从以往管理导向转向人本化服务。因此,提供统一、便捷、智慧的信息化服务,成为当前高校信息化重要发展方向。 时代锐思在高校信息化的浪潮下,依托强大的软硬件自主研发能力,面向全校师生提供自助打印、自助查询、自助业务办理、宣传门户等自助服务一体化平台。师生通过此平台可以24H、不间断打印所需文档,实现了高校“终端办、网上办、不见面”的师生管理服务理念,高校管理也愈发省时升效。 打印文档设计部门和类型(部分) 自主打印一体化平台应用
陕西时代锐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2-08-02
色光三原色(光三原色合成)
335mm×200mm×95mm,光罩φ35mm×160mm,工作电压DC6V/0.3A,内外接电源均可,三色光可单独或合并工作,可合成白光。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三胚层模型三层胚模型XM-832
XM-832三胚层模型   功能特点: ■ XM-832三胚层模型显示胚泡植入子宫后,由内细胞群分化出内、中、外三种胚层。 ■ 外胚层:呈蓝色,示神经板凳。 ■ 中胚层:呈粉红色,示体节、体壁中胚层、脏壁中胚层。 ■ 内胚层:呈黄色,在中轴器官上示脊索、神经管及体节等。 ■ 尺寸:22×30×3cm ■ 材质:玻璃钢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三明学院
三明学院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年6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学校前身是三明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10月由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立。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陈宝琛创办的全闽师范学堂。 学校位于宋朝大理学家朱熹故里、中央苏区、中国绿都、全国文明城市——福建省三明市。校园占地面积1320亩,各类建筑面积约38.5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1.6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2.87万平方米。藏书472.44万册(含电子图书319.31万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7020.38万元。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应用基本满足办学需要。 现有教职工1051人,其中正高职称97人,副高职称257人。专任教师73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0.0%;高级职称占43.6%。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35人。全日制在校生14053人。 设有15个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42个,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了以工为重、以师为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省级应用型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7个,省级以上卓越人才培养计划4个。 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专业群、产业学院、项目驱动创新班和应用型教学团队“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组建省级专业群5个和校级专业群3个,成立产业学院9个,其中,三明学院-中兴通讯ICT产业学院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 科研促进教学作用得以强化。现有省级科研团队2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9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5个、省级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级科技示范基地1个、省级知识产权创新中心1个、省级红色文化基地1个和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近三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9项,授权专利数达269件。《三明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福建省高校特色学报”。 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是省教育厅闽台合作项目学校、教育部中外合作项目学校和接收外国留学生学校。先后与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澳门科技大学等17所台港澳地区高校签订合作交流协议,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高校与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秉承“明德、明理、明志”校训,营造“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精神,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近年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华夏书香校园、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等系列荣誉称号。 学校坚守“创应用强校、育致用大才”愿景,实施“转型、提质、增值”战略,深化产教融合,坚持内涵发展,与新时代同向而行,正朝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进!
三明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1 62 63
  • ...
  • 155 1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