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汽轮机叶片模具 CAD 系统
本项目获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无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目简介 主要对汽轮机典型叶片锻铸模具的自动生成技术及超长叶片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并开发相应的汽轮机叶片模具 CAD 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超长叶片锻造余量自动加放技术; (2)超长叶片毛坯锻件曲面形状参数化智能化建模技术; (3)汽轮机超长叶片锻模设计自动化技术; (4)切边模具自动设计技术; (5)超长叶片锻造及模具检验样板自动设计技术; (6)超长叶片热锻件虚拟检验技术。 2、创新要点 项目创新点主要是不仅实现了成品型线驱动设计锻件截面的参数化,而且利用专家库技术,实现了智能驱动和设计。为非标小批量产品设计,提供了快速智能化设计的有效途径。具体创新点: (1)开发了一种用于叶片锻模模具自动生成的软件系统; (2)发明了一种锻件锻造成形的方法; (3)开发了叶片切边模具自动生成的软件系统; (4)开发了一种叶片检验框架实体; 3、效益分析376 对具备 10 台机床的小型车间而言,每年净提高产值 100 万元以上。公司新品模具整体设计效率提高了 4 倍以上,部分设计工序效率提高上百倍。 4、推广情况 研发百万千瓦等级长叶片的民族产业中。 授权专利: 1.密封件自动修边机 200510094431X 2.自适应真空吸盘工作台 200510094430 3.一种薄型件装夹专用夹具 200910026184.8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应用于地形模型风场特性风洞试验的三维渐变式边界过渡装置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地形模型风场特性风洞试验的三维渐变式边界过渡装置。所述边界过渡装置主要由多个节段串联拼接而成,每一节段包括两块侧板以及面层;每块侧板具有竖边、底边和曲边;两块侧板的曲边上固定铺设所述面层;所述侧板的竖边高度等于地形模型边界对应位置处的高度;所述侧板的底边长度为风洞宽度的5%-8%,且所述侧板的竖边与底边所形成的坡度在20°-40°;所述侧板的曲边线形由方程确定,其中x代表曲边的径向位置,y代表曲边的竖向位置,参数r与m由方程组确定,式中h0为竖边的高度,k0为竖边高度与底边长度之比。本发明能使气流过渡后其风场特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风洞空间要求低,适用性强。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超级电容器用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的一步法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081879.7)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级电容器用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的一步法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为碳源和模板,氢氧化钾为活化剂,两者研磨混合后转移至陶瓷坩埚中,采用微波加热制得超级电容器用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所得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介于1041~1595m2/g之间,总孔孔容介于0.79~1.52cm3/g之间,平均孔径介于3.05~4.88nm之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应用于地形模型风场特性风洞试验的三维渐变式边界过渡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地形模型风场特性风洞试验的三维渐变式边界过渡装置。所述边界过渡装置主要由多个节段串联拼接而成,每一节段包括两块侧板以及面层;每块侧板具有竖边、底边和曲边;两块侧板的曲边上固定铺设所述面层;所述侧板的竖边高度等于地形模型边界对应位置处的高度;所述侧板的底边长度为风洞宽度的5%-8%,且所述侧板的竖边与底边所形成的坡度在20°-40°;所述侧板的曲边线形由方程确定,其中x代表曲边的径向位置,y代表曲边的竖向位置,参数r与m由方程组确定,式中h0为竖边的高度,k0为竖边高度与底边长度之比。本发明能使气流过渡后其风场特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风洞空间要求低,适用性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9
HKM定制汽车轮毂六分三维扭矩力传感器动态测试路谱信号外部载荷
HKM定制汽车轮毂六分力传感器动态测试路谱
安徽中科米点传感器有限公司 2021-12-16
有关冷冻电镜解析的人源蛋白酶体26S全酶高分辨三维动态结构的研究
蛋白酶体是细胞中用来调控特定蛋白质的浓度和清除错误折叠蛋白质的主要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细胞中最普遍的不可或缺的大型全酶超分子复合机器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蛋白降解机器。人源蛋白酶体全酶包含至少64个亚基,由盖子 (Lid)和基座(Base)亚复合体组成的调控颗粒RP(Regulatory Particle)所激活。2016年,该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在《美国科学院院刊》报道了人源蛋白酶体的基态近原子分辨的冷冻电镜结构,以及三个亚纳米分辨的RP-CP亚复合体亚稳或过渡态的共存结构,并首次发现其中一个亚稳态构象的CP的底物转运通道处于开放状态(见PNAS 2016, 113: 12991-12996)。这一发现被德国马普所Baumeister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在2017年的一篇《美国科学院院刊》论文中通过酵母蛋白酶体全酶的冷冻电镜亚纳米精度分析进一步证实、引用和比较(见PNAS 2017, 114, 1305-1310)。然而,在这些工作中,CP开放态的全酶结构离近原子分辨还有较大距离,未能充分揭示人源蛋白酶体全酶的激活后的运动行为。毛有东、欧阳颀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他们自主开发的基于统计流行算法的高性能计算软件ROME(见PLoS ONE 2017, 12:e0182130)与优化的冷冻电镜处理方法,对ATP-γS结合状态下的人源蛋白酶体的全酶冷冻电镜单颗粒数据展开了深入分析,得到了6个共存的动态结构,其中包括3.6埃分辨率的基态结构,3.5埃的开放态CP结构,和三个CP开放态对应的亚稳简并态全酶4.2埃,4.3埃和4.9埃的结构。另外两个中间态结构分辨率为7.0埃和5.8埃。三个CP开放态对应的全酶结构的主要差别在于位于RP的AAA-ATPase激酶马达模块,伴随其不同的构象变化,至少有四个ATP-γS分子稳定结合在不同的AAA-ATPase亚基上,为其在不同核酸结合状态下形成的非稳定动态构象提供了重要证据。该研究首次观察到位于AAA-ATPase激酶马达模块中心的底物转运通道呈现从螺旋到鞍形不同的拓扑结构变化,为进一步分析底物和蛋白酶体全酶的相互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人源蛋白酶体全酶AAA-ATPase马达模块中心的底物转运通道发生大幅度的拓扑变构
北京大学 2021-04-11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双束的材料微纳结构精确三维重构技术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双束(FIB-SEM)的切割-扫描操作, 能够使材料的微纳结构在三维空间的精确重构得以实现。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已开发出一套针对拥有复杂微纳结构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进行三维重构的技术解决方案。该技术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为固体多孔电极材料的微纳尺度精确定量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作为本领域的知名专家,美国西北工业大学的 Scott A. Barnett 教授曾在国际 SOFC 领域规模最大的年会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FC 中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电力电子系统CAD软件PECS
本项目研究成果电力电子系统CAD软件PECS用于对电力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及交、直流传动系统进行辅助分析与设计。电力电子主电路的仿真采用了研制者提出的系统矩阵变换方法,控制电路的仿真采用了面向结构图的算法,并合理解决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连接,从而使该软件包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用价值。交流电机采用dq双轴模型,能正确反映电机的动态过程,并解决了电机与主电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多模变薄拉深 CAD/CAE 软件
多模变薄拉深工艺广泛用于生产厚底薄壁空心零件。采用多层组合凹模进行变薄拉深可 以代替多次单模变薄拉深,并可省略中间退火、酸洗和表面处理工序,还可以与压底、切口 等其它工序复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其影响因素多,稍有不慎在各层凹模出口处都可 能出现穿底、断腰、缺口等现象。本软件的目的在于通过智能分析和优化设计,提高多模变 薄拉深模具设计的效率与可靠性,改变单纯依赖经验和反复试模、修模的落后方式。 多模变薄拉深 CAD/CAE 软件是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多模变薄拉深模具 CAD 软件 与摩擦因子测试方法》的主要成果之一。 本软件基于项目研制的变薄拉深上限模型以及混合罚函数法优化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 毛坯及工件的几何尺寸、材料性能参数和润滑摩擦等信息,通过计算机智能化模拟分析和人 机交互方式,设计安全可靠结构优化的多模变薄拉深模具。软件功能如下: (1)模拟单模至四模变薄拉深位移状态,组合拉深状态和力学状态,为模具设计提供精 确的分析判断。 (2)预测凹模的极限工作尺寸,确保工件拉过各层凹模时的安全可靠性。 (3)以人机交互和智能分析方式确定合理的组合凹模模数、优化模层间距、凹模锥角和 定径带直径等。 (4)自动绘制模具总装图和模具零件图。 分析程序采用 FORTAN77 语言,绘图程序采用 AUTO-LISP 语言。借助 WINDOS 操作系统、 FORTAN77 和 AUTO-CAD 软件包,在普通微机上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一种通过牙颌石膏模型CT数据和牙颌的全景透视图重建全牙的三维模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牙颌石膏模型CT数据和牙颌的全景透视图重建全牙的三维模型方法,它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使用口腔专用锥形束CT(CBCT)扫描牙颌石膏模型,获得石膏牙模CT数据;对石膏牙模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牙颌的三维几何模型;提取牙冠的三维几何模型;提取全景透视图上牙齿侧面轮廓信息,结合牙冠模型生成牙根的三维几何模型;组合牙冠和牙根的三维几何模型为全牙三维模型。本发明可以在全景透视图只有牙齿侧面轮廓的二维信息的基础上,根据CT数据中牙冠部分的三维几何信息,生成全牙的三维几何数字化模型。本发明能应用于全景透视图中的每一颗牙齿,生成带有精确牙列的牙颌模型,可以应用于牙颌正畸矫正、计算机模拟排牙。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132 1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