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象机器人—myCobot 320 M5六轴机械臂--图像识别/ROS教育/AI
    myCobot 320 M5是myCobot产品进阶版,主要适合创客及科研人员,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用户个性化定制。整体精巧构思,all-in-one设计,具有易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三大优势,是高性价比之选。 myCobot 320 M5本体重量3kg,负载1kg,工作半径320mm,体积相对小巧但功能强大, 操作简单、能与人协同、安全工作。          产品特性 性能强大,搭载两块显示屏 采用无刷直流舵机,可以达到±0.5mm的重复定位精度 机身搭载两块显示屏,支持M5生态应用,有效拓展协作应用空间 操作便捷,开源易用 借助拖动示教以及myblockly简单的可视化编程,用户可迅速上手操作 支持ROS/moveIt等开发系统及大象机器人自主研发的roboflow操作软件 经济适用,超高性价比 标准8小时工作制,能够替代重复性、标准性的工作 万元级机械臂,有效为需要高性能&低成本的科研降本增效 一体化设计,安全协同作业 精巧结构设计使其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完美融入实际环境 兼备基于精确动力学模型的防碰撞检测功能使其能与人安全协同作业 应用场景     myCobot 320 M5是生产力工具也是想象力边界的拓展工具,既可搭配多种末端执行器适配多种应用场景,如科学研究、教育场景、展示场景等,目前客户反馈极佳。   联系我们: 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官网:https://www.elephantrobotics.com 淘宝官方旗舰店:https://shop504055678.taobao.com/?spm=a1z10.1-c-s.0.0.2b0e58e7URShvv 电话:+86 (0755) 8696 8565​ / +86 181 2384 1923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电子科技大厦D座智方舟国际智能硬件创新中心D403、D504、D505室
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8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Bt生物农药系列产品生产技术
1、概述 Bt生物农药适用于粮食、棉花、蔬菜、瓜果、绿地及林木上200多种害虫的防治,而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杀死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生物,环境风险性低,不污染环境。北京科技大学研发的生物农药继承了Bt生物农药的优点,改进了它的不足之处,使其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虽然加入了WTO,但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入世纷纷调整和提高了产品进口的技术门槛,形成了“绿色壁垒”,导致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大幅度下滑,而生物农药则是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出口的重要保障,这一现实给生物农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现在,化学农药残留的危害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绿色蔬菜、绿色粮食、绿色食品、绿色奥运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近几年的市场显示,生物农药的销量正在以5%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生物农药占农药市场总销售额的2%左右,专家预言国内近10年,20%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比例,因此,生物农药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项目的水平及特点 本项目属于高科技项目,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5大特点。(1)独立知识产权,已获得3项发明专利;(2)生产工艺先进,采用双路循环回转固态发酵技术;(3)产品性能高,主要体现在效价高、田间有效期长、杀虫谱宽、安全、环保等方面;(4)产品价格低,能够与化学农药抗衡;(5)产品品种多,分为纯Bt、绿色Bt复配和化学Bt复配三大系列,每个系列按配方、效价和剂型又可分出15个以上品种,因此,本项目的产品品种可达45种以上。 该项目应用于: (1)绿色蔬菜、绿色粮食、绿色食品、绿色水果等农产品的生产领域 (2)绿地、林地、花卉、自然风景区的保护 (3)生态园、生态基地的建设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力,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科普工作覆盖了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有关部门、企业、学校及科研机构、广大科技工作者乃至每个公民都有密切关系,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完成。
科技日报 2022-09-05
工信部: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创新力、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王伟、副司长姚珺,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王文远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 2022-08-01
一种利用法诺干涉光散射力实现金属纳米颗粒分拣的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法诺(Fano)干涉光散射力实现金属纳米颗粒分拣的设备,包括微流控芯片 和能利用法诺干涉引入径向光学散射力的光路系统,微流控芯片在矩形光学分离腔一侧通过目标粒子流 沟道、粒子流沟道分别与目标粒子流出口、粒子流出口相连接,另一侧设有辅助流入口一、辅助流入口 二、阈值流入口与样品流入口,分别由各自的辅助流沟道一、辅助流沟道二、阈值流沟道和样品流沟道 连接到矩形光学分离腔上,其辅助流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树径生长量的自动测量装置
一种树径生长量的自动测量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节点远程监测装置实现实时监测树径的实时生长量和生长状态;包括装置固定模块和测量模块;装置固定模块将测量模块固定于树干上需要测量树径变化量的位置上;测量模块包括带有弹簧的直线位移传感器、测头端滑轮、转向滑轮、导向滑轮、无弹性细钢丝绳、卡头和测头端滑轮与带有弹簧的直线位移传感器的连接部分;无弹性细钢丝绳通过转向滑轮、导向滑轮和测头端滑轮后,无弹性细钢丝绳环抱于需要测量树径的位置上,通过卡头将无弹性细钢丝绳两端卡紧;根据带有弹簧的直线位移传感器的位移量来确定树径生长的变化量。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一种树径生长量的自动测量装置
项目成果/简介:一种树径生长量的自动测量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节点远程监测装置实现实时监测树径的实时生长量和生长状态;包括装置固定模块和测量模块;装置固定模块将测量模块固定于树干上需要测量树径变化量的位置上;测量模块包括带有弹簧的直线位移传感器、测头端滑轮、转向滑轮、导向滑轮、无弹性细钢丝绳、卡头和测头端滑轮与带有弹簧的直线位移传感器的连接部分;无弹性细钢丝绳通过转向滑轮、导向滑轮和测头端滑轮后,无弹性细钢丝绳环抱于需要测量树径的位置上,通过卡头将无弹性细钢丝绳两端卡紧;根据带有弹簧的直线位移传感器的位移量来确定树径生长的变化量。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4-11
用于非球面测量的波长扫描干涉仪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非球面测量的波长扫描干涉仪及方法,包括一套可调谐激光器作为光源,一个泰曼—格林干涉仪用于产生干涉条纹,一个平移台用于沿光轴扫描光程差,一个用于将干涉数据转为数字信号并传入计算机的图像卡,以及一个用于同步CCD相机和平移台动作的数据卡。与传统非球面测量方法不同的是,本干涉仪适用范围广,可以测量大非球面度的表面或波前,且无需补偿零位镜。另外,该方法无需复杂且通常较为昂贵的多维运动平台。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颗粒物荷电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颗粒物荷电量测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气瓶、颗粒发生装置、荷电器、检测器和引风机,所述气瓶与颗粒发生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流量计,检测器与引风机之间设有第二流量计;所述荷电器设置在检测器左端,检测器右端通过管道与引风机连通;所述荷电器通过第一导线与荷电器高压电源相连,检测器通过第二导线与检测器高压电源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精准测量静电除尘器中各单一颗粒的荷电量,从而研究静电除尘器颗粒的荷电机理;有助于静电除尘系统进行设计和研究,从而提高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有效地控制燃煤烟气颗粒物的排放。
浙江大学 2021-04-11
CP-1汽轮机内湿蒸汽测量仪
  汽轮机内工作蒸汽经膨胀降压进入湿蒸汽区后,由于自发凝结会产生大量细小的水滴悬汽流中,这些水滴的直径虽很小,但却对汽轮机(包括核电汽轮机)有很大的危害。它不仅降低机组的经济性,还会对叶片产生水蚀,从而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汽轮机中的水滴除了有自发凝结较大的生成的小水滴外(称一次水滴,其直径一般不超过2-3μm,数量很多,与汽流的跟随性好),还有一部分是直径较大的水滴,它是由聚集在叶片表面的水膜在叶片后缘被高速汽流撕裂、破碎后所形成的水滴,称二次水滴。二次水滴的直径较大,从10μm以上到数百微米。虽然按重量计,它们在全部水滴中所占的份额一般不超过5%,但它们的流动情况十分复杂,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与主汽流偏差较大。正是这部分为数不多,但直径较大的二次水滴对汽轮机叶片造成了严重的水蚀侵害,为此世界上有关汽轮机的主要研究机构和制造公司都在对此进行研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资助下,我们研制了可同时测量1次水滴、2次水滴和流场的CP-1汽轮机内湿蒸汽测量仪,并在国内外的不少电厂进行了测量研究。该仪器的研制成功可为汽轮机内的湿蒸汽两相流机理研究,大功率汽轮机低负荷运行特性等的研究提供新的测量手段。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能同时测量湿蒸汽所有这些参数的类似仪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6 107 108
  • ...
  • 712 7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