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柔性传动行星轮差速机构的研究
研究领域 以企业的生产需要为出发点,以研发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为目标,进行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及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围绕创新制造工艺、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开展绿色化、系统化智能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1)绿色新能源生产技术及设备(2)特种加工机械(3)新型包装机械(4)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定制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生产线)的研发。科研成果及简介 所承担主要项目: 锌空燃料电池极片干嵌法成形过程控制的理论与技术(国家自然基金) ·高速水墨柔性印刷模切机CL1224 (国家科技部) ·机械软起动控制系统的开发(天津市教委) ·柔性传动行星轮差速机构的研究 (河北省教育厅) ·机械液压自动控制软启动系统(石家庄科技局) ·自动分页装订机的开发研究(河北省教委) 横向课题: 纸管机开发(天津巨业衣架制造有限公司) 盘料螺纹钢滚丝机(天津市天鹏建筑器材有限公司) 五金平台自动机械手的研制(庆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乒乓胶皮海绵上料系统的研发(天津七二九体育器材开发有限公司) 电池极片卷绕设备(海裕百特锂能设备有限公司) 锂电池极片轧制卷绕线 ; 流延膜挤压收卷装置及控制系统的合作研发; 瓦棱机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研制; KSQ-500电池极片卷绕设备开发 木工挖船机(威卢克斯有限公司) WS-260卫生巾生产线获奖与专利一种布料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8754.x一种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172.3一种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171.9一种双向水泥土搅拌桩钻杆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170.4一种收获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269.4可转让项目 可承担(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与技术合作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生产线)的研发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在行星气候演化和宜居性研究
随着恒星辐射增强,这类冰行星或卫星将直接进入极 端炎热的温室逃逸状态,也就是说,它们的表面温度将升高到 100 °C 以上,液态 水因而无法存在,生命也将无法存在。 随着恒星辐射增强,冰行星或卫星的气候状态之所以发生突变,而不是平缓过 渡到温和的宜居状态,是因为其表面反射恒星辐射能力的急剧降低和大气温室效应 的急剧增强造成的。冰雪能够把 60%以上的恒星辐射反射回太空,而液态水仅反 射不足 10%的恒星辐射。一旦冰雪融化,行星地表反射能力的突然降低使得其吸 收恒星辐射的能力大大增强,从而导致地表温度急剧升高。除此之外,冰雪融化 后,大量的水汽进入大气,水汽的强温室效应也将使地表温度进一步升高。在水汽 正反馈效应的作用下,液态水将完全蒸发进入大气并被光解、最终逃逸到太空。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行星轮式越障机器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星轮式越障机器人,包括车体及三个驱动 组,车体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前车体第一铰轴铰接在后车体上,每 个驱动组均包括一支撑梁、距离传感器、两个支撑架、两个动力驱动 装置和两个行星轮组;每个支撑架上均安装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距 离传感器用于测量该距离传感器所在侧的行星轮组与前方障碍物的距 离;所述的三个驱动组按从前至后的顺序依次设置,在前的驱动组的 支撑梁、在中间的驱动组的支撑梁和在后的驱动组的支撑梁分别通过 前铰轴、中铰轴和后铰轴铰接在车体上,所述前铰轴、中铰轴和后铰 轴均竖直设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八大行星球体模型
产品详细介绍我公司研制成功内打灯光八大行星(九大行星),表面图文为印刷图文,图文精细,内打灯光可以真实模拟星球在太空中的真实状态。每个产品有一个安吊钩,可以吊挂在室内的屋顶天花板上面。是现代教师,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室的必备产品。八大行星产品获得国家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和美国NASA专业认证。目前,八大行星产品已经开始装备学校天文体验馆,天文科技馆等。 八大行星
深圳市普天文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实验室液氮型冷冻行星式球磨机
产品详细介绍天净科技TJLM液氮型实验室冷冻行星球磨仪(液氮、液氩型)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效率高、噪声低、易操作等优点,是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实验室获取研究试样(每次实验可同时获得四个样品)的理想设备,可选配天净科技的低温专用真空球磨罐,可在低温、真空状态下磨制试样。特殊加强的机械结构,效率更高、效能更大、研磨产品最小粒度可至0.1微米(即1.0×10-4mm)甚至纳米级。 仪器工作原理   天净科技TJLM液氮型实验室冷冻行星球磨仪(液氮、液氩型),采用自给式液氮罐,利用液氮罐自身压力,将液氮注入研磨罐的夹套层,夹套层中的液氮对研磨罐、研磨球和样品进行冷却。仪器运转过程中,依靠研磨球高能的撞击力以及研磨球和研磨罐璧间的摩擦力来粉碎样品。研磨罐,样品和研磨球在一个反相旋转的支撑盘上进行着自转。在研磨开始时,研磨罐旋转产生的作用力主要是通过研磨球在研磨罐内壁摩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粉碎样品;当运行到某一时间时,支撑盘产生的强大离心力使研磨罐内壁的样品和研磨球相互分离。研磨球沿着研磨罐内壁,不停的高速撞击样品,通过撞击力减小样品的尺寸。 由于天净科技的TJLM液氮型实验室冷冻行星球磨仪(液氮、液氩型)采用了独有的液氮传送系统,在机器旋转运行过程中,冷媒将高速旋转的球磨罐产生的热量及时吸收,使装有物料、磨球的球磨罐始终处于一定的低温环境中。循环出的液氮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每罐有单独的阀门控制液氮流量的大小。 应用领域材料专业:液氮或液氩低温机械合金化、纳米材料制备生物专业:少量或中量动植物样品低温细胞破壁其他专业:温敏或热塑性样品粉碎 设计特性 通过专用驱动带保持支撑盘恒定的传动比率 微处理器控制速度  数字显示行星盘的实际转速 可选择正、反向转动 程序化控制研磨时间和冷却时间 带中断监视的研磨室安全锁 气压杆使研磨腔的盖子能够迅速打开 清洁的内循环式液氮供应系统 便捷的液氮流量控制,可对单个研磨罐液氮进量实行控制,液氮消耗低达2L/h 免维护带电子控制的三相马达(1.5 kW)驱动带有频率转换,持久的低温润滑轴承 普适的主机电压( 200-240 V) 通风的研磨腔室 抗撞击加厚静电喷涂外壳 优点 可实现<0.1 µm的最终精度 高能效果的研磨球 可实现对单个罐的液氮进量控制 精确的研磨时间,速度控制及恒定的传动比率可确保研磨结果的重复性 快速,安全锁紧的研磨罐 易于清洗 分析级纯度的研磨罐材质可确保无污染的研磨 PTFE、不锈钢、碳化钨、玛瑙、氧化锆材质的研磨罐和研磨球可供选择 一年的保修期
天津市东方天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39153九大行星排列模型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八大行星运行仪
青华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立辊AWC-SSC控制系统简介
宽度尺寸精度是热轧带钢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宽度精度不仅可以降低带钢的切边损耗,提高产品的成材率,而且将给热轧用户及后部工序创造更好的生产条件。宽度偏差每减小1mm,成材率就可以提高0.1﹪左右。因此,宽度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尤为重要。 从目前热轧生产线上的设备配置情况看,热轧带钢产品的宽度控制主要在粗轧区实现,只有准确设定粗轧宽度模型,才能有效控制精轧的出口宽度。AWC的任务就是根据机架的刚度系数、板坯实际宽度等,为立辊压下系统计算出侧压设定值,以消除由于温度改变导致轧制力变化,而导致轧机辊缝值发生变化的影响,维持恒定的立辊负载辊缝值,获得恒宽的板坯。另外为了克服头尾宽度变窄,立辊还要投入短行程控制。 AWC控制系统由L2级模型计算机、L1级AWC控制器、L0级液压传动装置以及机械设备等部分组成。 控制功能包括:粗轧带钢目标宽度的确定、粗轧立辊开口度的预设定及其轧后修正、宽度控制及其模型自学习、短行程控制(SSC)、轧制力反馈宽度自动控制(RF-AWC)、前馈宽度控制(FF-AWC)、动态补偿(DSU)、带钢缩颈补偿(NEC)等。 供货范围如下: 全套电控设备的供货; 全套设备的出厂调试; 全套设备的检验、验收、包装、运输; 现场的安装(指导)、系统调试; 热负荷试车及售后的技术服务; 产品、技术培训等相关技术服务。 该项目适用于所有的新建和欲改造的立辊设备。同时,通过技术集成和转移,可为轧钢控制技术国产化作出较大贡献。该系统已经成功稳定的应用在国内多条热连轧生产线并取得了的很好的控制效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高温辊道窑辊子装置
本发明属于高温辊道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辊道窑辊子装置,包括辊子机构与冷却机构;辊子机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衬管、第一耐火层、隔热层、第二耐火层以及工作面;冷却机构包括喷水管、挡水环、挡水板以及集水槽;喷水管沿内衬管的中轴线上,喷水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出水口,出水口的出水方向与内衬管的轴线方向呈5?85°的夹角,并且出水口的出水方向朝向第二安装部侧;挡水环设于内衬管中,并位于管体与第一安装部的交接处;挡水板呈螺旋状布沿管体的轴线方向布设;集水槽设于内衬管的第二安装部的端头处,用于盛接喷水管喷出的水。其能防止辊子过热失效。
东南大学 2021-04-11
双辊薄带连铸生产项目
双辊铸轧薄带钢技术是将液态钢水直接注入由两个铸轧辊和侧封板构成的熔池内,并随铸轧辊的旋转轧出厚度为1-6mm薄带钢的一种工艺,其工艺的特点是液态金属在结晶凝固的同时承受压力加工和塑性变形,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液态金属到固态薄带的全部过程。薄带钢铸轧工艺流程一直以来被定位于一种具有短流程优势,能获得同传统热轧板尺寸、板形、性能相当的替代产品并能节能降耗、减少生产成本的生产技术。大量研究表明,钢水的凝固速度要比常规板坯铸造中的高几个数量级,凝固组织得到明显细化,过饱和固溶度大大提高,成分偏析得到明显抑制,可以实现组织-织构-析出-性能的一体化控制。 双辊铸轧技术在生产难变形合金钢、耐大气腐蚀钢、高速钢、铁素体不锈钢、硅钢、高强高导铜合金等特殊性能材料上日益表现出某些常规生产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双辊薄带连铸这一优势也决定了薄带铸轧技术产业化应该定位在生产高附加值、小批量、常规生产工艺无法驾驭的材料,高品质硅钢正是其中之一。因此,在产品开发上走出适合薄带连铸技术之路,是薄带铸轧技术走向产业化的基点。作为一种短流程、低能耗、投资省、成本低和绿色环保的新一代特殊钢生产工艺流程,投资降低80%,能耗降低7/8,CO2排放减少80%,吨钢成本减少40%。其亚快速凝固优势,可在开发具有高强度、长使用寿命钢材和功能材料(如硅钢、高强钢、高强高导铜合金等)中得到重要的应用。相关技术作为国家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高品质特殊钢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国钢铁工业“十三五”重点技术发展方向等政府政策及行业规划文件中明确规定需要大力支持和突破的前沿和关键技术,符合我国钢铁产业科技发展的“节能、高效、绿色环保、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先进钢铁材料的开发生产、突破传统硅钢生产流程弊端和我国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东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16 1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