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投资兴办,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普通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专科层次。学院集职业教育、职工培训、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条件优越,办学实力雄厚。 七十余年砥砺,七十余年奋斗。从1949年成立唐钢职工大学,到2003年独立建院,唐科院历唐山钢厂冶金工业学校、唐山钢铁公司“七二一”工人大学、河北冶金职工大学唐钢分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钢分院之演进,经数十载风雨洗礼而弦歌未辍。 学院下设机电工程系、冶金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财经管理系、铁道工程系、思政体卫部、继续教育部和技能鉴定部等8个教学系部,共开设黑色冶金技术、轧钢工程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供用电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无人机应用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物流管理、动车组检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移动应用开发、会计、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信息管理等31个专业,涵盖了13个专业大类,形成了以冶金制造业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布局合理,具有可持续潜力和一定特色的创业型应用技术学院。学院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10个省市,现有各层次教育在校生30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以硕士生为骨干,中高级职称达80%以上,有一批既懂理论又能动手操作的“双师型”教师。近年来,我院教师承担和参与完成各级各类科研及教改项目49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18项,市级科技项目22项,院级项目8项。学院设有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能对200个专业工种进行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对通过鉴定考试人员颁发国家劳动部门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 近年来,学院本着实验实训条件与企业生产一线零距离对接的理念,相继投资建设了冶金环幕、材料工程、烧结、炼铁、炼钢、制氧、高低压供配电、电子电工、单片机、液压、PLC、电工技能、过程控制、交直流传动、天车、钳工、车工、数控车床、铁道线路、无人机等50多个校内实训室,努力按企业需求培养人才。 学院属于河钢唐钢公司投资办学,具有校企一体的优势,唐钢公司所属二级单位都是学生的实训基地;同时,学院与山东青岛海尔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曹妃甸港务实业公司、首钢京唐钢铁公司、首钢机电总公司、北京SMC公司、天津滨海新区立中车轮、天津力神电池、苏宁电子、京东商城、万达洲际酒店、文丰钢铁公司、北车集团、保定长城汽车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和毕业生安置就业网络,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有效择业开辟了广阔通道。学院主体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学院紧紧围绕唐钢公司创新性企业建设,紧密贴近唐钢全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和多元发展转型战略,结合唐钢“优化职工队伍提升整体竞争力”的要求,充分发挥职工培训、鉴定中心职能,年累计完成职工培训数万人次。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培训市场,为周边兄弟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得到了受训单位领导和职工的好评。 学院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河北省教育厅、唐山市人民政府、唐山市教育局、唐山市卫生局授予“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唐山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唐山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在国家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3年5月,我院再次顺利通过了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学院将秉承“明德 笃学 强能 践行”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并重”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为核心,发挥校企一体的办学优势,全面走向市场化办学,全力推进创业型应用技术学院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以特色求生存,以精品促发展,创建校企一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示范基地。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国唯一以“建材”命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创新能力培训实验学校”,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全国高职高专协作会评为“中国十大特色高职院校”,是教育部全国建材教指委副主任单位、河北省建材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河北省建材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北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河北省服务外包培训基地、教育部支援西部教育顾问院校。2007年,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09年,被河北省人事厅授予“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 2011年,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2013-2014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016年,我院大学生创业园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荣誉称号。 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国家建材总局秦皇岛玻璃工业技工学校,1985年增建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秦皇岛分院,1998年划转河北后与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合并成立河北建材职工大学,2001年改建为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同年底划归河北省教育厅管理。办学层次以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职业培训为新增长点,以联办远程网络教育为延伸。 学院地处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秦皇岛市,位于西部高校园区。南濒渤海、北依开发区、西邻奥体中心、东接世界第一能源大港——秦皇岛港,自然与人文环境俱佳,是理想的办学之地。 截至目前,学院占地242亩,总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资产总值1.5亿元;馆藏各类图书80万余册;有国家财政支持的建筑装饰材料检测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中心8个,实训室85个,耀华玻璃集团、冀东发展集团、深南玻等校外实训基地99个。学院设有通用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电子商务职业资格鉴定站、调酒师技能鉴定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公共英语考试考点、全国统计专业职务秦皇岛考区、河北省创新能力定级考试考点、河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秦皇岛考区等。学院还与韩国全州大学、韩国群山大学、韩国济州岛观光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办“专本连读”、“专本硕连读”国际合作班。 学院现有教职工49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5人,副高级职称154人,中级职称18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共25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人。近三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370篇、著作教材95部,承担省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57项,承办了全国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理事会议暨第二届研究生论坛、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改革与国家级精品课案例解析研讨会、首届河北省建材行业“冀东发展杯”职业技能大赛等。 学院设有材料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财经管理系、现代服务管理系、艺术设计系、现代玻璃学院、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中心等教学机构。开设材料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云计算、会计与审计、旅游管理、建筑装饰艺术、体育服务与管理等 55个专业,面向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立足河北,面向全国,立足建材,服务社会,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及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大学生运动会、“冀东发展杯”职业技能大赛、“鲁班杯”造价技能竞赛、“用友杯”ERP应用技能大赛、“博飞杯”测量大赛、单片机程序设计大赛、“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导游大赛、大学生艺术展、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书画摄影比赛、中欧领导人峰会服务等活动中名列前茅。 学院突出建材特色,围绕市场设置专业,积极探索和实践“建材本色、建材集团、建材品牌”办学模式,形成工学结合“4+x+1”人才培养模式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工作在内涵上、质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获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有3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骨干专业,7门省级精品课,3门行业精品课。学院建有面向全国的就业信息网络,广开就业渠道,就业率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30多年来,为全国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5万多名各类人才,高质量的毕业生赢得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学院秉承“以规模效益固基,以改革创新图强,以质量特色争优”的办学理念,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风,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为教风,以“刻苦学习、尊师守纪、勤勉博取、文明向上”为学风,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于2000年6月,2004年9月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移交广州市政府管理,是广东省唯一一所以培养轨道交通、铁路等特有专业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6年2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2016年11月,立项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坐落在广州原羊城八景之一的“石门返照”风景区,现有石门、羊城、执信南校区和朝阳实训中心、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等多个校区。学院各类用地面积314.86亩,校舍面积16万多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高职学生7687人,设有电气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运输物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语商贸学院、机车车辆学院、基础课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9个教学院(部)。学院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和做优轨道交通类专业、做强先进制造类专业、做精电子信息类专业、做实现代服务类专业的建设思路,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铁道供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等34个专业,并相应成立了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学院办学条件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030亿元,纸质藏书55.89万册,电子藏书98万册;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31.76%,“双师”素质教师占91.39%,另从企业聘请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6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9个,品牌专业6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国家、省、市级教学成果奖32项。 学院面向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广西、四川、宁夏、内蒙古、甘肃、山西、河南、安徽、云南、贵州、青海、海南、河北、浙江等19省(区)招生。毕业生99%以上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26.9%获得高级证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和薪酬水平位列同类专科院校前茅。学院因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果突出、特色鲜明而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东田、2014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吴华创、2014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全国铁路劳动模范”获得者赖泽团、广州地铁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志标、党十九大福建省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陈承仪均为我院毕业生。 2010-2017年我院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以上奖项31项。其中2017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二等奖,2017年全国铁路职业院校供电专业学生接触网技能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2017年南方高铁杯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高速铁路精测精调技能大赛国家级二等奖3项,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荣获大赛团体优胜三等奖。2017年学院被中国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研究会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明教育基地”。 学院充分发挥行业办学背景和政府办学的双重优势,成立了广州工业交通职教集团,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走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优势兴校之路,培养品德高尚、技能精湛、创新奋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探索践行“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与广铁集团、广州地铁、深圳地铁、东莞地铁、佛山地铁、港铁(深圳)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率先成规模地开展“2+1订单”培养,形成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学生与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机制,2013年订单培养学生1159人、2014年订单培养学生1356人、2015年订单培养学生1501人、2016年订单培养学生1680人、2017年订单培养学生2050人。平均订单式培养人数已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60%以上。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德国凯勒公司共建实训基地,与美国万豪酒店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培养;与加拿大、芬兰、马来西亚、新西兰、日本、老挝、乌克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近10所院校(机构)和教育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实习、交换生、留学生、科研合作等项目不断拓展;与北京交通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高职院校签订对口交流协议,共谋发展。 学院建有广州市“双转移”定点培训机构,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铁路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可提供89个工种/证书的初、中、高级及特种作业的鉴定,其中有43个工种可开展技师与高级技师鉴定服务。每年为地铁、国铁及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岗位培训、技能鉴定、考证和面向社会的培训等达上万人次,现已成为轨道交通企业南方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 目前,学院正以“创新强校”、“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和“十三五规划”为契机,以“创新每一天”的工作干劲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提高办学质量,推进内涵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努力建设成为轨道交通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高水平的国家骨干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而不懈努力。 (相关数据截止到2018年5月)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云浮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28年的广东罗定师范学校。学校位于广东省云浮市辖罗定市城区,设立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立了云浮市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云浮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和云浮市南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有《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季刊),是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和云浮市文明单位。 学校下设教育系、外语系、艺术体育系、经济管理系、电子信息系、机电工程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部等8个教学系部,开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文化艺术、旅游、教育与体育、公共管理与服务等八大职业门类共42个专业,建设有中央财政支持服务产业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4个、省级以上实训基地1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与开放课程4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700多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同时兼修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开设的专升本自考(函授)沟通班数十个专业中任何一个专业,按要求修满所需学分可获所选修院校的本科毕业证书。 办学以来,按“为山区基础教育和中小企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秉承“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诚朴勤学、砺能求索”的校训文化,积极传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校风,全面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着力倡导“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学风,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立德树人,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力实施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与云浮、佛山、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协同育人友好合作关系,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状况好,总体就业率超过98%。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48年,隶属于河北省妇联,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全国独立建制的五所公办女性教育高等院校之一。学院是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国家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女性教育示范校、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学院多次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教育考试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有彭佩云、车俊、鲁昕、井顿泉、许宁、谭琳等29位国家和省部级领导到校视察,对学院的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院坐落于石家庄市西南高教区,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生8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6300余人。学院紧密贴合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现代服务业,开设学前教育、护理、财会、乘务、电子信息、服装、设计七大专业群30余个专业;拥有学前教育专业、服装专业国家级实训基地,省财政支持的经管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室近200个;建有校外实习基地300余个;与北京富友嘉华会计咨询有限公司(中石油会计代理公司)、河北省国防科工局、河北省省直幼儿园、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际华3502职业装有限公司、首都新机场集团公司(固安)、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天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顺捷河北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200多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达成密切的就业合作关系。目前,学院是河北省学前教育职教集团牵头单位、河北省会计信息技能大赛竞赛基地、教育部、卫生部护理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河北省纺织服装教育集团核心成员单位、河北省服装设计与模特大奖赛竞赛基地、河北省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发起单位、河北省女性创业培训基地等。 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学院还承担全省妇女干部、女企业家、社会职业女性、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了社会性别角色、女性身心调适、女性礼仪修养、女性维权、女性生活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年培训10000人次以上。学院与英国巴内特•索斯盖特学院、韩国又松大学等高校开展多类合作项目,搭建了国际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立足于职业教育,学院逐渐成长为集普通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妇联干部岗位培训、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办学、职业技能培训五位一体的多层次、多类别协调发展的国内一流女性高等教育院校。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其前身始建于1957年,现隶属国家电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是一所伴随着电力工业发展应运而生,有着五十多年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有着电力行业背景的公办高职院校。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标兵学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华北电网公司双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学院始终把竭诚为电力企业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办学宗旨,五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电力和其它行业,为我国的电力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办学功能完善:具有高职、中职教育办学资格;建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电力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站和全国计算机制图员考试点。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拥有专兼任教师3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90余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80余人,“双师型”骨干教师104人,学院还常年聘请行业工程师、技术专家、知名教授、教育专家为顾问。 专业特色鲜明:学院现设有面向电力系统服务及满足社会企业需求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8个专业。 办学条件优良: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折合图书55万余册;拥有300MW火电仿真实训室、220KV 和500KV变电仿真实训室、300MW和600MW发电厂仿真实训室、网络设备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室102个;拥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培训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拥有宽带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英语发射台;有现代化的游泳馆、篮排球馆和健身房;有标准田径运动场、塑胶篮排球场和多功能大礼堂及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 办学理念先进: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坚持“耕耘希望、传播光明,为电力企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铸就了“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了“严谨勤奋,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 学院环境一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楼群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喷泉广场、亭台楼阁、清新雅致,是读书、求学、成才的理想殿堂。 教学科研相长:学院注重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近五年来,学院取得各类教科研成果288项,主参编教材85种,在正式刊物发表论文585篇,并呈现着逐年递增趋势。 就业前景广阔:学院坚持“双证”制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掌握多种技能,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深得企业的欢迎,打造了“保定电院”品牌。‍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国家公办的东北三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电力类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隶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学院1958年建校,办学底蕴丰厚,功能完善,环境优良,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理念先进,专业特色鲜明,就业前景广阔。建校六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电力和其它行业,为我国的电力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大力倡导“严、实、精、勤”的校风和“乐教、重德、求专、善导”的教风,把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且能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专业人才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确立了创办精品职业技术学院的奋斗目标。 雄厚的教学资源 学院教学生活设施配套完善,学院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拥有183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17435平方米的实验、实训基地,18862平方米的学生宿舍,4000平方米的俱乐部,17909平方米的体育场和4118平方米的体育馆;设有6个校内实训基地,10个校外实训基地,60个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649万元,拥有125MW、200MW、300MW、600MW火力发电机组仿真系统,12MW、300MW循环流化床火电机组仿真系统及电压等级为66KV、110KV、220KV、500KV变电站仿真系统,强化了学生实践教学,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精干的师资力量 学院有一个懂业务、善管理、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48人,其中专职教师147人,高级职称人员73人,“双师型”教师7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42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学院在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得到社会及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鲜明的专业特色 我院是东北三省唯一一所电力类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致力于为电力系统和社会各界培养懂专业、善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向市场需求,突出行业特色,开设火电厂集控运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等七个特色专业。 先进的鉴定条件 2000年5月学院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黑龙江省第一火力发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可以对电气、汽轮机、锅炉、集控等72个工种进行初、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级别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站设有七个仿真运行培训场地,拥有微机237台,每一台微机上都装有多套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仿真系统。在其中的50台微机上还分别装有500kV、220kV和66kV三套三维立体场景的变电站仿真系统。实际工作中可根据需要采用单机或多机运行方式进行培训。2003年开始投入使用这种单、多机运行培训模式,尚属国内首创。学院被确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电力人才培训中心”。 广阔的就业前景 学院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全面提升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注重加强学生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自己的办学功能和优越的办学条件,培养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可获得多种技术等级证书,努力培育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深得社会的普遍赞誉。学院拥有稳定的就业网络和健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教学管理一丝不苟,就业率一直位于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多年来先后有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华润电力有限公司等几大集团公司下属的火力发电厂及风力发电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省、福建省、广东省等多家电力公司下属的供电公司;中国核电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首钢集团、中粮集团、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哈药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等几百家用人单位来我院录用毕业生,就业单位分布多个省、市、自治区。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年的第一个学期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就业率连续多年都在94%以上。我院是东北三省唯一一所允许参加电网公司公开招聘考试的专科院校。黑龙江省教育厅2016年公布的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在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第一。毕业生对我院的就业工作、签约的单位普遍满意,连续多年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满意度”调查,满意率都在96%以上。随着我国电力建设规模的扩大,电力事业发展仍需要大批专业生产建设人员,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会更加广阔。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是河北省首家独立建制的以信息技术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是河北最大的培养信息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国家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校园占地面积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10000余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0500余名,其中信息技术类专业在校生7338人,规模位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全国著名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先生为学院名誉院长。 在45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秉承“笃学、恒志、尚行”的校训,遵循“学院与社会零距离,学生与岗位零距离”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高职、服务IT”的办学定位,弘扬“以人为本、民主和谐、创业创新、自强不息”的学院精神。围绕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瞄准高端高新产业,加快新专业的布局和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着力打造“一核”即信息技术,“四产”即电子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五群”即软件技术专业群、影视动漫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互联网商务专业群、计算机应用专业群的特色专业集群。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历史沿革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溯源于1956年9月交通部创办的“交通部石家庄公路工程学校”,是交通部在全国最早创办的六所公路工程学校之一。1958年9月移交河北省交通厅管理并升格为河北石家庄交通学院,之后历经河北交通专科学校、河北交通学院、河北石家庄工业学校和河北交通学校等时期。2002年5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改制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定位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确立了“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突出交通特色、办高水平学校、育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定位,秉承“厚德、明志、砺能、笃行”的校训,遵循“一切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团结、文明、勤奋、进取”的校风,坚定“励精图治、团结拼搏、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一流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基础设施 学院占地面积684.2亩,总建筑面积21.5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1512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333.875万元。有先进的校园网,各种类型的教学用计算机1938台。建有63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6800个,满足学院各教学系部80%以上课程实现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图书馆藏书57.36万册,国内外学术期刊675余种,购买了“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527人,专任教师44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24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97人(其中38人来自企业),高级职称比例为50%。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80%具有生产一线工作经历。专任教师中,硕士博士184人。拥有1支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2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优秀教师和3名全国交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学院现有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三层次人选4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 专业建设 根据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建设沿海强省战略,服务于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全国交通行业,设有土木工程、汽车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运输管理、基础教学部等8系3部,49个专业,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0438人,有全国交通系统重点专业2个,河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5个。省部级精品课程9门。年短期培训9260人。 实训条件 10个校内实训基地88个实训室(中心),288个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设有河北省大学生汽车驾驶培训中心。2个国家和省财政重点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交通部职业资格培训中心和国家物流师培训中心,是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教育厅联合认定的就业训练基地,是石家庄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定单位。 社会声誉 2007年在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评价为优秀。2010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被教育部、交通部等6部委列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还是河北省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物流专业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是中国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十佳理想院校和中国物流人才培养基地;是河北省远洋船舶高级船员教育和履约培训基地。 建校60多年来,学院为交通事业输送了近6万余名各类中、高级专门人才,学院的专家、教授参与了多项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咨询和科技攻关,先后完成百余项交通部、铁道部、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立项的科研课题,被河北省交通系统誉为“河北交通的黄埔军校”。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举办。学院现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位于合肥市长江西路888号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内,校园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西依葱郁独秀的大蜀山,北临波光粼粼的董舖水库,地铁2号线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学院设施齐全,环境幽静,是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是有60年积淀的国家一类研究院,以科研为主导,制造、工程、教育协调发展,现已成为以压力容器与化工装备、制冷空调与环境控制技术、流体机械、包装食品机械以及石油装备等组成的多专业、综合性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科研院所,聚集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等一大批科技专家,在机械装备领域科研成果突出,承担国家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防军工配套重要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连续9年获得集团公司先进单位。 学院以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的优质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中央企业和一流科研院所的科技平台、实验装备和行业优势,以“师生为本,机电为重,技能为长,就业为上”为教育教学质量方针,现已形成“院校合一、资源共享”,以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致力于为制造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及管理岗位骨干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数控与材料工程系、信息与管理工程系、基础部、实训中心共5个教学单位,围绕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下属科研部门在机械制造技术、压力容器技术、制冷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特长进行专业布局和延伸,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等32个专业,已初步建成以机为主,机、电、管相结合的专业群。学院开设的专业技术性强,行业特色鲜明,覆盖了安徽省主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了当前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学院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高职高专学生实训合肥工程实训基地、安徽省“双师素质”机械设计与数控技术师资培训基地、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师资培训基地;建立了“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数控机床操作、机械设备安装、制冷设备维修等十八个工种的初、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资质”;建有数控、焊接、电气、制冷、金工等30多个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在京东方科技集团、惠而浦中国、美的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了72个校外实习基地,满足了职业教育对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办学以来,学院紧密依托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的优质资源,秉持工程师办学的理念,大力实施“工学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成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安全技术管理”和“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专业被教育部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专业,数控技术人才培养被列入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数控编程与操作等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坛新秀7人、高职高专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优秀模范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安徽省技术能手1人、安徽省三八红旗手1人、国机集团首席技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1人。历年来,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11项,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6项,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8项,承担国家科技部院所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研究项目2项、省级教科研项目约60项。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深层次、全方位推进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校企合作冠名班等工学结合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获得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二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共100余项,彰显了学院以“技能为长”的办学宗旨。 学院十分重视就业工作,充分利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在国家机械行业中的优势和地位,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通过“行业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同时通过研究院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承接和技术转让过程中,向相关企业推荐毕业生,形成我院独具特色的“行业群就业”模式。目前我院已建立合肥市、长三角、珠三角、芜湖机械工业园、苏州经济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区的“一市两角三区域”的就业基地群。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高达96%以上,名列全省高职院校之首,学院多次荣获安徽省就业先进单位。 办学以来学院先后向社会输送了2万多名紧缺型高技能人才,解决了2万多个家庭子女的培养、就业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在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学院以“工程师办学”的独特职业教育理念取得了优异的业绩,生源好,质量高,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名列前茅。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国家、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发明专利获得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参加者,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大中型企业管理、经销和技术骨干,自主创业成功者。学院以职业技能培训有特色、学生管理有口碑、就业质量有保障,广泛受到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瞩目。 中国工程院院长(原国家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等领导多次来我院视察,肯定了我院办学成果。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央企办学优势,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学院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开创学院科学发展新局面。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 35 36
  • ...
  • 870 8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