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成立于1999年8月,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杭州师范大学举办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学院位于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杭州是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宁杭生态经济带节点城市,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杭州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自古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校区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下沙高教园区,毗邻钱塘江。校园占地906.46亩,校舍面积18万多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藏书90余万册。校园环境优雅,基本设施先进,办学条件齐备。 学院秉承杭州师范大学“尊师爱生,崇术重教”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目前全院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会计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英语、汉言文学、护理学、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35个本科专业,分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办学19年来已经向社会输送本科毕业生2.4万余名,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9000余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60余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6%,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8%。同时,与杭州师范大学共享师资近200人。学院设有院级科研基金、学生科研基金、学术著作出版专项等资助项目,以项目促科研。建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护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浙江省重点(新兴特色)专业,护理学、化学等浙江省一流学科,物联网工程等杭州市重点学科,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等杭州市重点实验室,同时,与企业合作,先后成立了“水治理生态工程研究所”“杭州市数字医学研究所”“杭州工艺美术研究院”“慧优IT服务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在院内建立了“美亚产品研发创新基地”等产、学、研合作的研发中心。承担多项国家、省(部)、市级科研项目。 学院坚持因材施教,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培养“厚基础,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院实行学分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了1.5+1.5+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一年半学习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类基础课程,后一年半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最后一年为综合实践教学年)。学院积极开展与海外友好学校的合作办学,开展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分别与韩国又松大学、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那分校、新西兰林肯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院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进特色育人模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钟灵毓秀,得天独厚,杭州以其优美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目前,全院师生员工正坚定信心、深化改革,走服务地方、特色发展之路,为将钱江学院办成一所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携手努力。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2021-02-01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也是目前陕北唯一一所工科职业院校。 学院占地总面积625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有馆藏书21万册,电子图书2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127台,语音实验室座位219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946个,共有各类学生9282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4774人,成人及远程教育学生4508人。 学院秉持“立足地方、服务社会、崇尚能力、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着力为陕北能源化工业、绿色农业、红色旅游业和全国制造业等培养紧缺的高技能型人才,建立了校企合作+“双证书”(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及金融、旅游、教育、建筑、电力、运输、林牧等系统为主渠道,辐射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等发达地区的机械、电子、制造业企业的广阔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学院坐落在延安市内、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郁,交通方便。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前身为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是2000年由浙江林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前身)创办,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重新确认。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与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与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2013年9月整体从浙江省临安市迁址到诸暨市办学。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连义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诸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之城,是一座人才辈出的人文之城,是一座山水唯美的灵秀之城,是一座经济发达的活力之城,是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素有崇文尚德、耕读传家的千年遗风,非常适合办大学。 学院位于浙江省诸暨市城北教育园区,占地面积542.498亩。校园大气厚重、传承文脉、平中现奇、彰显特色。校舍建筑总面积26.7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其中,暨阳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集篮球馆、游泳馆、网球馆为一体,能承担国际性体育赛事;图书馆总建设面积2.8万平方米,能馆藏150万册图书资料,现有纸质藏书68.8万册;教室安装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可同时容纳16000名学生上课;实验教学大楼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971.43万元,建有完善的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训平台,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设备设施先进。学生公寓4人一间,配备独立卫生间、空气源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和网络宽带,设计新颖,设施齐全先进,明净舒适。校园与设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学院按照教育部“依托母体、相对独立、规范管理”的办学原则,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下设办公室、组织人事部、教务部、科技部、社会合作部、计划财务部、学工部(团委)、公共保障部8个职能部门,工程技术学院、园林艺术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生物环境学院、体育军训部6个教学单位,及实验教学中心、图书馆、体育中心3个教学辅助单位。 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专业素养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592人,专兼职教师411人。学院拥有共享院士1人,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浙江省“151人才”9人,浙江省优秀辅导员2人。 学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3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文、理、工、农、管、艺等八大学科门类。学院立足浙江,面向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6103人,成教学生479人。学院按照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做强机电装备,做大商贸服务,做特园林艺术,做精食品环境;农业工程学科、风景园林学学科是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工商管理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是“十二五”省级新兴特色专业,园林、会计学2个专业是“十三五”省级特色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3个学科是绍兴市重点学科;园林、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专业是院级品牌专业。建有3900平方米的产学研中心,中国香榧研究院暨国家林业局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诸暨创新发展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先后落户学院。近几年,学院获得377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49项;发表科研论文848篇,获专利、软件著作权158项,出版著作33部,7篇政策建议获得省级领导批示,位居2014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第10名。 学院按照“求真敬业、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实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学分制,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实施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习期限为3-6年。在学院规定的学习期限内达到毕业学分和学位授予条件要求,颁发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开设创业实验班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特色班,突出学生实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业人才。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化教育,现与8个国家的20余所高校开展学分互认和交换生项目,拓展学生国际化培养途径。 学院全力推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施社区化管理,注重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设有国家奖学金、暨阳英才奖学金、校外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素质奖励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近几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12项国际奖项(其中国际金奖2项)、61项国家级奖项、242项省部级奖项;学生发表科研论文103篇,申请专利14项;通过“人才立交桥”,199名学生转入浙江农林大学学习;考上研究生318人、公务员109人、事业单位96人、村官40人,自主创业137人。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100余名学生到国外高校学习深造。学院培养了近2万名毕业生,近五年初次就业率达到93%以上,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学院与地方联合制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诸暨市人民政府校地合作“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以建立一个联盟、共建一个园区、成立一个学院、推进一个平台、实施一项工程“五个一”合作工程为载体,构建校地合作长效机制,推进学院与诸暨市深度融合,与地方共建、共享、共赢;实施一辆文化直通车、一个暨阳红论坛、一支高水平篮球队、一批地域特色文化精品、一套志愿服务体系“五个一”文化工程,努力开展社会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目前,学院正沿着“特色立院、创业兴院、创新强院”的发展道路,到2020年,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创业型独立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2021-02-01
浙大城市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并与浙江省邮电管理局(现为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共同发起创办的一所新型普通本科高校。 学院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占地1000余亩,校舍面积40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基本设施先进,办学条件齐备。 学院以“依托浙大、立足杭州、服务浙江”为发展方针,以“求是创新”为院训,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院面向全国招生,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工程、医学、外国语、商学、传媒与人文、法学、创意与艺术设计等9个分院,40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文、经、管、法、工、理、医、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课程合作项目8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3100余名,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120余名。 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契机,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为策略,积极推进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培育国际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两大办学特色,入选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学院注重专业、学科、师资队伍协调发展。现有浙江省一流学科3个,重点学科4个,省重点专业1个,省新兴特色专业4个,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杭州市重中之重学科2个,市重点学科11个,市重中之重实验室3个,市重点实验室9个,市重点(特色)专业9个,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建有一支德才兼备、生师比匹配、专兼比合理、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高级技术职务者比例达50%,硕士及以上学历者超过88%。 学院充分发挥名城名校合作优势,坚持独立规范办学,实现了高起点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为浙江省、杭州市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至“十三五”末将建成为办学体制机制逐步转型、富有活力,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国际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专业学科与浙江大学校本部衔接互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人才培养质量稳定优秀,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若干办学指标稳居浙江省地方高校前茅,综合办学实力跻身浙江省地方高校前列,具有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品牌的高水平新型大学。
浙大城市学院 2021-02-01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8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广西凯宁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学院位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北部湾经济区中心的南宁市,坐落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武鸣华侨投资区),一期建设306亩,已建成4万多平方米校舍和各种配套设施,包括电教室、多功能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艾菲奖营销广告案例中心、篮排球和羽毛球场等教学实训设施;图书馆藏书数万册,校园互联网宽带光缆接入教室及宿舍,可满足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 学院立足广西经济发展和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需要,开设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设计、烹饪工艺及营养、商务英语等8个实用型专业,2009年增设国际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装饰艺术设计、工程监理等6个专业。目前在校学生1000多人,教职工100多人;未来3-5年内专业设置将达到30个,办学规模达到10000-12000人。 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找准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以“育人为本,能效优先,素质教育,人人成才”为办学宗旨,以“以德为魂学会做人,以勤为径学会求知,以能为本学会做事,以创为先自主创业,以变应变适应发展”为教育理念,实行“工学结合,学研一体,定单培养,校企合作”的学校、企业、社会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专业技术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建设提供人才服务与智力支持。 学院坚持成功创业企业家办学,知名高职教育家治校,凝练以实训教学、校企联盟、工学结合、贴近市场的办学特色,先后与区内外数十个商会社团组织、知名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实行社会、学校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为学生就业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平台和广泛的选择空间。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享受奖学金、助学金。学生毕业时发给国家承认学历并由国家教育部监制和电子注册的普通高职专科毕业文凭和职业等级证书。 2009年校区二期项目已于2月开工建设,将完成5万多平方米的校舍建设;2011—2013年学院再启动三期工程项目,加大专业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加快校园建设的步伐,力争在科研、实训和学生成才率方面进入广西民办高校的前列。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2021-02-01
兰州工商学院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于2000年3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成立,是国家教育部第一批确认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独立学院。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及就业与国办高校学生享有同等资格和待遇。 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538人,教职工895人。设有经济贸易、财政金融、法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设计、土木工程、信息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 9 个系4个教学部。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培育)实验室1个;设有6个学科门类,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艺术学等,现有本科专业42个(含专业方向),形成了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体,法学、文学、艺术学、工学等学科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结构。 学院位于兰州市和平经济开发区,校园面积41.7万平方米(625.64亩),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藏书104.4万册(含电子图书1331.2GB)。 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计划,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近年来,学院每年有几十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湖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广告艺术大赛及甘肃省”创新杯”等竞赛中取得多项成果。 学院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独具特色。“陇桥杯”校园大观辩论赛、读书文化节、“一二•九”大合唱等已成为学院的品牌文化活动。学院严格管理,实施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制度、辅导员谈话诫勉制度等,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现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学生管理体系。 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陇桥奖学金、院长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等,使学生困有所助,优有所奖。 发展至今,学院取得了一些标志性的发展成果。2012年5月,学院获批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被甘肃省民政厅评为5A级省属社会组织;先后被兰州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我院学生食堂和教职工食堂被兰州市食药监局评为2013年度餐饮服务及食品安全综合A级单位,2014年度“甘肃省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堂”,是全省在兰高校中仅有的2家院校之一,也是榆中地区唯一一家A级单位;在“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院名列全省第14名;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我院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在甘肃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院获“精神风貌奖”,其中艺术表演类节目共获奖11项,艺术作品类共获奖24项。2014年初,我院《区域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被省教育厅评审为2013年度甘肃省高校重点(培育)实验室。我院获得四项2014年甘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015年3月,我院五名老师分别获得2014年甘肃省高校思政理论课“精彩一课”荣誉称号、甘肃省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荣誉称号、甘肃省高校“优秀辅导员”提名奖以及甘肃省高校“优秀辅导员”入围奖。学院连续7年入选全国独立学院100强,2013、2014年排名第78位。 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的综合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充分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有利契机,坚持“基础扎实、理论够用、实践能力强”的培养目标,立足甘肃,面向西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和平开发区薇乐大道68号 电话:(0931)5271764 传真:(0931)5271764 邮编:730101
兰州工商学院 2021-02-01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出资举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地处大连软件园核心区域,占地面积8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7万平方米。学校下设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健康医疗科技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部、思想政治教学部共13个教学机构。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特色高职为辅,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目前,各级各类在校生15000余人。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2021-02-01
辽宁何氏医学院
学校简介:始建于1999年的辽宁何氏医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由归国医学博士创办的高校,位于沈阳市棋盘山风景区。学校以“梦想、感恩、学问、坚毅、结果”为校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发挥“医、教、研、产一体化”平台优势,培养具备理性思维、独立人格、拼搏精神、知行合一的民族复兴人。 学校致力于培养以视觉科学为特色,跨界、融合、协作的大健康领域应用型人才。目前开设26个本科专业、14个高职专业和5个留学生专业,并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合作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目前在校学生有10000余人,来自国内24个省市以及国外14个国家。 学校聘请近百位国际知名学者和两院院士为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名誉院长,曾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聘任著名科学家为学科带头人,建立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实验室、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卫健委防盲治盲培训基地、眼基因库等。目前学校已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意大利比萨大学(University of Pisa)、匈牙利森梅威斯大学(Semmelweis University)、法国里昂第一大学(Université Claude Bernard Lyon 1)、日本国立九州大学(Kyushu University)、匈牙利罗兰大学(Eotvos Lorand University)、南非开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Cape Town)等国外大学长期深度合作。此外,与匈牙利NutriPharma International公司的全面战略合作被正式纳入一带一路“16+1合作”项目中。 我校位于国家教育部、工信部等九部委提出建设的眼产业特色小镇中心。这里的10余家研究院所和30余家创业公司,与学校多家临床教学实习医院一起,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 招生电话:024-88053145,024-31351886
辽宁何氏医学院 2021-02-01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西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综合类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声誉。学院被省高教工委授予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称号,被市教育局授予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学院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项目单位、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系院。 学院地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紧邻西北首家新型都市工业示范园,占地面积382亩,设有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财政金融系、生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动漫软件与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部9个教学系(院、部),教职工521人,在校生9000余人。学院现开设三年制高职专业43个,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动漫制作技术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有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5个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等5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两翼,新能源技术、建工技术、文化创意和生物制药为驱动的一体两翼的多轮驱动的专业构架。 学院紧密围绕区域产业,注重实践教学,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合作单位依托3大国家级开发区、遍布省内外。先后与三星电子、西安地铁、中国航天集团等百余家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学院现有实验实训室 10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6个,其中动漫设计与制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机电类实训基地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学院与阿里云、慧科集团三方联合共建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致力于培养更多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支撑西安以及整个西部区域大数据产业发展。学院积极与国外高等院校、教育机构陆续实施多项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奇切斯特学院、英国沃灵顿大学、韩国又松大学加强合作与交流,拓展人才储备基地,形成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动态运行、有序发展”的合作模式。 学院坚持“人文素养润德,职业标准砺能”的办学理念,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旅游文化节、女生节、神农文化节、动漫节、鲁班文化节、电子科技节等品牌活动培育成型。近两年,我院师生在职业技能大赛、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大赛等众多领域获得集体和个人荣誉共计208项,其中国家级28项,省级126项,市级54项。 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引导、服务学生成功就业,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推动学生就业工作扎实向前迈进。学院与国内百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人才输出立足陕西,面向全国,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62%,毕业生以其优良的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娴熟的职业岗位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学院目前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陕西省动漫人才培养基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西安市机电类公共实训基地”、“西安市退役士兵培训基地”和西安市创(就)业培训定点机构,承担多个工种的高级技能鉴定工作。 学院在建设过程中,省市领导先后来校指导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学院改革发展。如今,学院已建成为西安市规模大、专业门类多的特色高职院校。薪火相传,桃李芬芳,站在新的起点上,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践行中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用智慧和汗水描绘教育发展的新画卷,谱写西安职业教育的新辉煌,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做出新的贡献。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5年,它是一所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陕西省教育厅和商洛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平安校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学校、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试点项目学校、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 校园占地577亩,建筑面积190155平方米;有固定资产5.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8395万元,馆藏图书56.4万册;校内实验实训馆室11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5个。现有教职工631人,院本部374人,附属医院257人;专任教师304人,“双肩挑”教师79人,外聘教师15人。其中院内正高级职称者15人(三级教授7人)、副高级职称者77人、研究生学历者70人、“双师型”教师136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职教名师3人、商洛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5人。 我院现招生三年制高职专业18个、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7个,现有在校生8200余人。业已形成了医学、护理、教育、财经、机电、建筑、汽车等7大专业类群,建成了7个省级重点专业(护理、临床医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医学影像技术),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临床医学、学前教育),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临床医学、护理、学前教育);列入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新型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校企合作试点项目1个。学院设有“四系三部一馆”(人文管理系、机电工程系、医学系、护理系、公共课教学部、思政部、体育部、图书馆);并有1所二级甲等综合性附属医院,1所驾驶员培训学校。 市政府还在我院设立了商洛市职教培训中心,下设12个市级培训基地(教育、财政、安监、扶贫、农业、公安、民政、卫生、城建、国土、环保、旅游扶贫)和3个省级培训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成人和社区教育、退役士兵培训基地)。商洛职院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 2011年加挂“商洛市第二人民医院”,承担着职院医护类专业教学和商洛市6县1区及毗邻省市部分地区的医疗保健任务。现开设病床500张,16个临床科室和11个医技科室,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47人,中级职称53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硕士研究生12人,年业务收入9000余万元。现正在合作共建预设病床1500张的商洛医疗康养中心——商洛国际医学中心。 建院10余年来,已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0000余名,累计各类培训50000余人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5%以上,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满意率达95%。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经形成“坚持一个中心,实现两翼齐飞”的办学格局,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7 158 159
  • ...
  • 277 2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