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于2016年3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是隶属于贵州贵安新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贵安新区是我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是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中国南方数据中心、全国大数据应用与创新示范区、大数据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示范区、大数据双创示范基地、大数据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作为贵安新区唯一直属高等职业院校,为服务全省、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学院开设了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为主体的24个专业。以培养“综合素质好、专业技能强、文化品位高、就业(升学) 创业能力优,且具有一定特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方向,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知名、全省一流、服务贵安、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现有教职工44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61人、具有硕士学位145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在校生11000余人,其中:高职学生9000余人、中职学生2000余人。学院分高职和中职两个校区,中职校区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田园南路(原贵州省电子工业学校) ;高职校区位于贵安新区马场科技新城天玑路,占地面积87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教学实习实训设备齐全,学院相邻“腾讯数据中心”、“华为全球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数据中心”、“中国(贵州)移动大数据中心”“联通贵安云数据中心”、“富士康数据中心”,地处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贵安新区高端制造产业园、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大学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富贵安康小镇等产业企业集聚中心地带,是职业院校学习、实习及就业的典型优化模式。 二、招生就业 为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贵安产业园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将继续坚持质量立校、品质建校的办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定期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鼓励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1.拓展办学渠道,走多元化办学路子,有效的扩大生源,立足市场需求,大力采用“订单招生”、“定向培养”模式,确保学生毕业就业稳定性。 2.通过推优,采取“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素质教育,创业教育”等模式,确保高职升入本科段升学渠道畅通。 三、校企合作: 为了更好的适应职业教育及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需求,学校将依托新区落户各产业园的高新企业,强化校企技术合作、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师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开拓毕业生高端就业渠道。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华为大数据学院;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合作共建软件技术专业;与北京华普亿方集团公司合作共建贵安双创学院;与美国思科公司合作共建思科网络学院;与德国FESTO集团共建中德工业4.0校内实训基地;与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数据中心,中国(贵州)移动数据中心,联通贵州数据中心合作共建教学实训基地;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贵州贵安新区东江科技有限公司、贵安新区睿峰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中德西格姆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等几十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四、五年发展规划 (一) 发展目标 1.学校坚持以培养初中后5年一贯制高职学生为主、三年制中专学生为辅的办学层次;努力培养“综合素质优、专业技能强、文化品位高、就业(升学)创业能力优,且具有一定特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各类继续教育稳定在5000人左右;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争取在现有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办学。 (二)专业建设 坚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强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等平台建设。计划2016年至2020年五年内完成电子通信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大健康学院、商务学院、VR产业学院等8个学院的建设。完成机械类、计算机类、汽车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商贸及其他类共51个专业的开设。 (三)优化教师结构,引进高技能人才 确立 “人才强院”发展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努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出台了一系列高端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重点引进拔尖创新人才和有企业背景并善于解决技术难题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力提倡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大量既熟悉新经济又掌握传统产业技能的人才。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贵安新区唯一的一所直属高职院校,学校将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与特色,为贵州经济的发展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是2017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同年5月经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专科职业院校,由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学院的成立依托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60年的办学基础,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新使命、新职责和新任务。 学院紧密围绕贵州省经济社会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健康贵州”的需要,打造“有特色、高水平、高质量医学高等职业院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健康管理机构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技术型的医药卫生人才,是一所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学校。学院现有金海和花溪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10多亩,总建筑面积15.68万㎡,其中金海校区占地面积439亩,建筑面积14.22万㎡;花溪校区占地面积171亩,建筑面积1.46万㎡。学院建有功能完善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有全国先进、省内一流的护理实训中心和基础医学实验实训中心。学院现开设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健康管理、生殖健康服务与管理、医学美容技术、眼视光技术、药学共9个专业,现有在校生12400余人、教职工500余人。 学院下设中专部——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是教育部骨干及地方特色专业学校,国家级、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省级重点中专,是贵州省职教学会副会长单位、贵州省护理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贵州省职教学会医护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贵州省康复医学会护理专业主任委员单位。先后荣获“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简称“天汽职院”)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天津市第一所全日制民办高职院校,也是天津市首所聚焦汽车职业教育的专业学院。学院坐落于津南区滨海国际盛世汽车园内,占地总面积43万平方米。学院紧邻津海直通的天津大道和美丽的滨海湖公园,环境优美宜人。走入校园,渤海清新的海风守住了蓝天白云,湖水映衬着千年贝壳保护堤岸,现代化的校园建筑与专业配套场地,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增添了新的力量。25分钟车程即可进入优美繁华的城市中心,既可汇通全国,又可融入四大直辖市之一的文化名城天津。 学院现已建成教学楼、学训中心、学生宿舍、食堂和图书馆等完备的教学、生活配套设施,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学院大楼学院2017年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4个专业,组建了百余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高级职称占专职教师总数的42.8%; “双师型”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80%。专职教师队伍主要来自高校、科研单位、汽车生产、销售和维修一线,具有扎实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 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与汽车行业、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工作,开发符合职业岗位标准的定制化课程,使学生一入学,就启动职业生涯规划,定向培养,确保具备岗位胜任力,毕业后顺利进入工作岗位。 依国家有关规定,学院设有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并设有绿色通道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学院强化对学生专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双重培养,让中国热爱汽车行业的莘莘学子,先人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掌握专业技能、对接人才需求,成为行业精英。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
(null)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 2021-02-01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内唯一一所重点培养具有安防科技应用与推广能力,能够从事公共安全管理、安防工程建设、民航安全管理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现设有公共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与管理、安全防范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工程安全评价与监理、工程造价、消防工程技术、工业设计(信息交互设计方向)、室内艺术设计、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12个专业。其中安全防范技术、消防工程技术、工业设计等为浙江省特色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为温州市重点专业。 学院位于温州市瓯海区郭溪街道,背靠华亭山脉,毗邻温州南动车站,邻近温州轻轨S1线(2018年投入使用)。学院规划占地总面积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26.5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建有电工电子、视频监控、虚拟仿真、数字媒体、程序设计和智能家居等实训室以及物联网、消防工程等综合实训室。同时拥有室内实弹射击靶场、汽车驾驶训练场、室内恒温游泳池。住宿环境优越,均为四人间,配有独立的盥洗室和卫生间,并配备电梯和空调。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创新“准警务化”教育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优秀的人格品质;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举办2+1校企合作“订单班”,坚持校、政、会、企协同育人;设有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温州工作站、市物联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市“安全生产学院”和“交互设计研究所”、“安防工程技术研究所”、“防诈骗研究所”、“智能消防研究所”、“智能家居研发中心”等多个机构。 全面加快“平安中国”建设和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产业之一的安防产业以及迅猛发展的民航、通用航空业,为学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也为安防学子展示才华和优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于2017年成立,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专科层次特殊教育职业院校,隶属于云南省教育厅管理。学院开展全日制中、高等职业教育,兼顾继续教育和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学院根据产教融合和发展需要,定期组织开展校企联合培养订单专业,以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学院以立足云南,服务西部,面向全国为办学目标定位,运用“残健结合、共同发展、融合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发挥高职院校资源优势;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残疾人就读、就业需求和残疾人事业、公共服务事业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重视职业能力培养,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着力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自食其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院秉承“残璋为玉、诵弦成华”的校训,鼓励和帮助残疾学生自强自立,通过职业技能的学习,回归主流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高技能人才;学院以“残健融合、互助共进”为理念,着力打造助残共享和谐校园,以助残扶弱、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生活过程中,培养有爱心、有耐心、有事业心的残疾人事业、社会公共服务事业专门人才;学院更有一支师风师德高尚、践行“育人先育己、助人终自助”理念的,专业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本科以上学历78人,其中硕士学位16人;高级职称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8.2%。学院由2个校区组成,呈贡吴家营校区院址为: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吴家营街道万峰街1606号;西山棕树营校区院址为: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近华浦路和顺巷。两个校区合计净用地面积151.05亩,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学院建有语音室4间共120余个座位,教学用计算机338台,多媒体教室28间;校内实训室12个,校外实习基地33个。学院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现有思想政治教学部、公共基础教学部2个教学部,以及特殊教育与公共服务、经济信息和艺术设计3个系,共开设有:特殊教育、社区康复、家政服务、会计、电子商务、移动应用开发、网络舆情监控、艺术设计、美容美体、工艺美术品设计、民族传统技艺等11个专业,大专部在校生520余人,中专部在校学生480余人。
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2021-02-01
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建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统招全日制高职(大专)院校,院校代码:14633。同时也是一所以“航空”命名以航空产业为主的专业院校,被媒体誉为国内“航空七校”之一。学校现有在校生共七千余人,计划在校生总容量1.5万人,目前面向全国十四个省市招生。学院下设四所附属学校,其中附属哈尔滨市航空服务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和国家级示范学校,附属龙海航空培训中心是民航总局在黑龙江省设立的CCAR-147飞机维修执照培训和考试中心。学院占地面积共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规划合理,全网络覆盖。教室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教学实训场所和活动场所一应俱全;学生食堂干净卫生;学生公寓宽敞舒适,购物、洗浴、快递等生活配套服务齐全国际教师--精良的教师团队自2009年提出国际化办学的战略定位开始,多次选派教师到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和培训,并且与韩国韩亚航空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目前已有六十多位教师经过国际培训并拥有韩亚航空国际乘务员资格证。此外,还聘请了20余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地的外籍教师任教。真机实训--专业的实训设备为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购进了空客A320、A330客舱服务训练舱、A320单通道动态模拟训练舱、双通道动态模拟舱、波音737-800舱门训练器、空客A320舱门训练器、航空灭火舱、机场安检设备、飞行模拟器、CRH380B动车乘务训练车以及安-24运输机、米-8直升机、运输5型飞机、初教6型飞机等多架飞机和二十余台飞机发动机等实训设备,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定向培养--优质的就业指导和推荐目前学院建立了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外多家优质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结合学生情况、就业市场特点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推荐,每年有近百家企业到校进行校园招聘,另有近二十家企业在我院设有“定向班”,为毕业生搭建更广阔的就业平台。多年来,学校为中国航空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优质人才,在未来我们仍将不负使命、继续砥砺前行,助力龙江腾飞,助力中国民航事业迈上新高度。
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
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中国核工业集团全额出资举办的全国唯一一所核工业高职院校。学校是中国核工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具有40多年的高校办学经验,秉承“两弹一艇”“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为中国核工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设者。办学实力:学校位于女皇故里、国家三线建设最重要的军工基地四川省广元市,建筑面积77451M⟡,建有与专业配套的教学与实训用房48930.71 M⟡,校外实训基地100余家。现有教职工100余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41人,硕士以上教师19人。另有中国核工业集团特聘专家32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核集团首席技术专家8人。专业门类:学校开设有全国独有的核电站动力设备运行与维护、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核工程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核工程方向)、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核工程方向)、工程测量技术(核工程方向)、安全技术与管理(核工程方向)专业,满足了核工业事业发展和适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需要,填补了中国高等教育在核工业行业的空缺。行业背景: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由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覆盖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与美国、法国、英国、巴基斯坦、阿根廷、沙特等多个国家有合作项目,是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学校作为核工业技能人才定点培养单位,与中核集团“协同育人、订单培养、定向就业”,学生毕业后定向就业到中核集团。就业前景:按照习近平在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学校坚持立足四川、面向核工业,积极为国家核工业及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40多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10多万名高技能人才,其中获“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30余人,自主创业资产过亿5人,国家核电建设的60%骨干力量均为我校毕业生。随着我国核工业的快速发展,仅在四川规划投资就达千亿规模,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直线上升趋势,每年国内项目需求25000人以上,国外项目需求4000人以上。我校作为中国唯一一所核工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将持续供不应求。
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吉利集团和铭泰集团投巨资建设的,以培养汽车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指定的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座落在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湖南长株潭一体化核心区域九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学院地处汽车新世界中央,周边有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的华研汽车研发中心,有长株潭F2国际赛车文化产业园,有吉利高端品牌凌克项目等。学院所处区域集汽车教育、汽车研发、赛车竞技、汽车文化、豪车体验于一体,是真正的汽车王国。 学院创建于2012年,首期规划占地700亩,教学、日常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多年来,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根据汽车企业和行业的需要选拔人、培养人。学院坚持开门办学的方针,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标准、实践教学等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商定,专业课程由企业派出一线工程师任教,初步形成了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模式,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实现无缝对接,保证了教学效果。 学院以笃行至善,盛德日新为校训,把德育放在首位,创新了感恩教育、劳动教育、励志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试行了公民道德教育、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技能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好心态、好习惯、好技能作为办学目标,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自创建以来,每年新生人数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接受入学新生473人,2015年迎来入学新生777人,2016年入学新生人数突破1000人,2017年入学新生人数持续增加。现学院在校学生人数为3000多人。在学生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就业保障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吉利就业、行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等三重就业平台。在校综合评价合格的学生,学院将帮助他们在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汽车及国内外其他汽车品牌企业完成就业;对拥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学院将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指导和创业支撑平台。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坐落于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开元东路1319号,东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北邻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学院占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19亿元,是湖南省公共实训及人事考试基地,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制冷与空调项目湖南省赛训基地。 学院前身为1987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以湖南省劳动技工学校为建校基础)。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1998年原湖南省计划委员会和湖南省劳动厅联合发文同意恢复湖南省劳动技工学校,2010年晋升更名为湖南省劳动高级技工学校,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湖南技师学院,与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办学。2013年4月,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置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撤销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建制。2014年4月,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在教育部备案,为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纳入普通高等学校序列。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近5000人,教职工25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80名,副教授及以上专任教师近50余名。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近100名,双师型教师90名。近年来,学院教师不忘从教初心,牢记教师使命,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7年9月,基础课部方婷婷老师荣获湖南省高职院校公共课说课竞赛第一名;2017年,科研处黄升平、机电工程系彭荣贤老师指导的学生陈胜、龙光甲荣获2017年全国"三向杯”制冷设备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第一名;梁利人老师参加2017年湖南省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系列比赛和微课比赛暨全国选拔赛省赛获得三等奖;2018年5月,机电工程系王正根、张志明、张军老师指导学生取得了"睿创宇航”杯全国第八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南选拔赛三等奖;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李天骥、姚屹浓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三届"踏瑞杯”人力资源技能大赛南部赛区比赛,获得二等奖;2018年7月,商贸旅游系杨兰老师、基础课部张彩宁老师分别获得了2018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教师职业能力比赛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2018年10月,商贸旅游系张红霞、朱思瑶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财税技能大赛华中赛区决赛荣获二等奖。 学院现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机电工程系、质量与信息技术系、商贸旅游系4个系,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财务管理等14个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办学历史长,专业发展成熟,为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学院是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第一届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单位。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被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和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评为"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学院以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专业为基础,与亚欣环境科技(湖南)有限公司共建湖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中央空调技术实训基地。2018年5月,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我院为全省现代学徒制试点立项单位。2018年11月,根据国家对外援助工作的要求,我院应省商务厅委托,安排接受了多名布基纳法索青年来华培训实习。 面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学院积极探索校企融合、工学结合新模式,推进产教协同育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综合实力。学院借助地处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国家和湖南省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的政策优势、省人社厅在我院设立两个世界技能大赛湖南赛训基地的项目优势及校园周边山河智能、大众汽车、住友轮胎、广汽三菱、康宝莱等世界知名企业云集的产业集聚优势,着力打造产教融合平台、世赛基地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和技能研修平台,充分发挥四个平台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学院打造品牌,提炼特色,提升实力,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和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近年来,学院以严谨科学的办学风格、求真务实的办学精神,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被上级政府部门认定为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长沙市招生就业先进单位、省直文明单位、省平安高校立项单位、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省现代学徒制试点立项单位等。学院在建设发展中,坚持"以德施教、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理念,深入推进学院各项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学院内涵建设、特色建设和质量建设,努力将学院建设成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较高、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高职院校。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2 213 214
  • ...
  • 279 2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