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关于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2023年度申报项目视频答辩评审会的通知
根据工作安排,定于2023年8月28日至9月2日召开视频答辩评审会,对 “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2023年度申报项目进行视频答辩评审。现将会议工作安排和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科学技术部 2023-08-22
关于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重点专项2023年项目视频答辩评审会的通知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重点专项2023年度申报指南项目评审工作安排,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农村中心”)定于2023年9月4 - 8日组织召开专项指南项目视频答辩评审会,现将视频评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科学技术部 2023-08-18
关于“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2023年度指南通过首轮评审的项目填报正式申报书的通知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相关工作要求,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已完成了“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预申报项目首轮评审工作,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反馈了评审结果,依规确定了进入正式申报环节的项目清单,请符合条件的项目及时按要求填报项目正式申报书(含预算申报)。
科学技术部 2023-08-07
安徽大学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龙明生教授、单磊教授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新成果
日盲紫外(SBUV)探测器是地球上工作在SBUV光谱范围(200-280nm)的光电探测器在没有背景辐射的情况下具有高信噪比,在导弹羽流跟踪、火焰探测、导弹预警和安全光通信方面具有重要运用价值。
安徽大学 2022-08-26
官智、何延红课题组在酶的非天然活性与有机电合成相结合的不对称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官智教授、何延红教授与南宁师范大学黄初升教授开展合作,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ergingtheNon-NaturalCatalyticActivityofLipaseandElectrosynthesis:AsymmetricOxidativeCross-CouplingofSecondaryAmineswithKetones”(脂肪酶的非天然催化活性与电合成相结合:二级胺与酮的不对称氧化交叉偶联)的研究成果。
西南大学 2022-07-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作物病虫害监测与治理团队在小麦白粉病抗性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通过蛋白组测序揭示了小麦响应条锈菌和白粉菌侵染的异同,进一步解析了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aGSTU6通过与含胱硫醚β合酶(CBS)结构域的蛋白TaCBSX3互作正向调控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但对条锈病没有作用的分子机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10-13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金属镍掺杂碳点实现高效稳定的尿素电氧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基于上述挑战,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红教授课题组首次采用金属镍掺杂碳点(Ni-CDs)作为尿素电氧化的催化剂。
安徽大学 2022-11-07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李朝晖、张斌团队在大带宽可调谐片上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李朝晖教授、张斌副教授团队自主开发了GeSbS硫系玻璃的片上集成光子平台,该平台具有低损耗、高光学非线性和高拉曼增益、可实现灵活的色散调控、硅基片上集成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实现可调谐的片上拉曼激光器。
中山大学 2022-05-3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碳捕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碳捕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采购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招标通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http://www.hebztb.com/)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15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22-05-27
基于知识发现创新技术的专家系统新构造及 在铝电解等领域中的应用
本项目是新兴的自动化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前沿重大问题的研究,属人工智能、知识工程技术领域。早期专家系统中知识的自动获取与知识匮乏成为其瓶颈问题,一直制约着专家系统的发展。本项目找到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即用知识发现创新技术来实现知识的自动获取与解决知识匮乏这一难题;有望将专家系统的发展推向新阶段。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发现创新技术的专家系统,简记作ESKD,它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知识发现创新技术,实现了ESKD的全新总体架构:第一,把知识发现系统视为认知系统,研究其自身的内在认知机理(涵盖4个机制),由机理的研究导致7个新模型与11种新技法;第二,以知识发现创新技术作成专家系统新的知识自动获取构件,并形成了全新的动态知识库系统;第三,其推理机中集成了多种不确定性推理形式与方法;第四,它以多个知识源、多种知识融合、多抽象级与多知识层次结构为特征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专家系统总体构架,提高了实用化功能,推动其向新一代专家系统的发展;第五,通过在铝电解生产等领域中的应用,解决了过去凭经验与简单技法难于解决的控制过程与参数等优化问题。 ESKD突显其技术先进与学科领域促进作用的根源,就是作为其理论基础的KDTICM(我们独立提出的基于内在认知机理的知识发现理论)及其载体(软件系统ICCKDSS)是原创性的与自主的。这一点由2项国际获奖及其评价书、国际著名科学家与国内5院士评价、8项国家发明专利(详见附件)、教育部鉴定、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的论著等证实。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38 839 840
  • ...
  • 852 8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