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揭示丙酮酸循环为细菌提供能量
提出了细菌代谢状态决定细菌耐药性,建立了通过关键代谢物逆转细菌耐药性以控制耐药菌的新策略(Peng et al., Cell Metabolism, 2015)。在寻找新的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代谢物质中,发现谷氨酸(glutamate)可以逆转细菌耐药性。其在进入细菌后,不是遵循已知的TCA循环进行代谢(柠檬酸-异柠檬酸-酮戊二酸-琥珀酸辅酶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柠檬酸),而是在草酰乙酸的基础上逐步生成磷酸烯醇丙酮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再从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即柠檬酸-异柠檬酸-酮戊二酸-琥珀酸辅酶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丙酮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柠檬酸,形成一个全新的循环,故命名为丙酮酸循环(P循环)。进一步的试验证明,P循环是一条正常的生物有氧氧化的最终代谢途径。P循环消耗草酰乙酸, 而TCA循环消耗乙酰辅酶A。糖类、脂类和氨基酸可以直接进入P循环,而糖类和脂类进入TCA循环需要先转变为乙酰辅酶A,说明P循环才利于糖的利用。更重要的是,将P循环多于TCA循环的基因或酶进行相应的缺失或抑制,其对TCA循环的影响与缺失或抑制TCA循环中的基因或酶的影响一致,说明TCA循环耦合在P循环中。综上所述,该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P循环对于调控生物体内能量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TCA循环为P循环提供草酰乙酸,是P循环的一条重要旁路;3)P循环调控TCA循环;4)P循环在代谢物逆转细菌耐药性起到关键作用。
中山大学 2021-04-13
甲氧苄啶与敌菌净合成新工艺技术
甲氧苄啶作为经典的抗菌剂在细菌增殖过程的二氢叶酸环节起到阻断作用,广泛应用于 医药、畜牧业作为抗菌剂和抗菌增效剂。上市50年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广泛地与磺胺 药、抗生素、抗疟药物、止泻药等配伍使用,用途不断增多,有可能成为像阿司匹林一样的百 年老药。国际上几十年来一直未能开发出较甲氧苄啶更好的细菌增殖二氢叶酸酶抑制剂。甲氧 苄啶在畜牧业上,由于较小产生抗原,是一个安全、广谱的兽用药。敌菌净作为甲氧苄啶的同 类药物,是畜牧业经典的抗菌剂,国内外有广泛的市场。目前,甲氧苄啶在中国的产量约为 4500吨左右,售价高达15万元/吨以上。 传统上国内生产甲氧苄啶与敌菌净的工艺路线是“单甲醚-二甲醚”路线,这条路线主要 的缺点是对关键中间体3,4,5-三甲氧基苯甲醛、藜芦醛的单耗较高。新工艺路线采用经“苯胺 缩合物”的高效环合工艺,使得对关键中间体3,4,5-三甲氧基苯甲醛、藜芦醛的单耗降低20%, 综合成本较老工艺每吨降低2.4万元以上。这条路线的优点在于: 1. 各步反应高效,转化率几近定量,分离收率达到90%以上。 2. 主要辅料二甲亚砜、苯胺均可回收套用,最大限度降低了成本。 3. 产品质量好,符合世界各国药典、兽药典。 4. 该路线生产成本较老工艺有较大幅度下降,为产业更新升级所急需。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去甲表鬼臼毒素的生物转化及分离提纯方法
研发阶段/n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鬼臼毒素生物转化为4-(2,3,5,6-四甲基吡嗪-1-基)-4′-去甲表鬼臼毒素的方法,包括:(1)、将鬼臼毒素加入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然后接种腐殖性土壤菌二级液体种子进行生物转化;(2)、将步骤(1)产物经分离纯化后加入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鬼臼类植物内生菌二级液体种子进行生物转化;随后添加川芎嗪继续生物转化,收集转化产物,即得。本发明还公开了从上述产物中分离纯化4-(2,3,5,6-四甲基吡嗪-1-基)-4′-去甲表鬼臼毒素及其含量检测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生物转化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丝光佛石二甲胺催化剂的改性方法
技术特点 :本发明采用化学修饰(化学修饰剂:铵的磷酸盐、磷酸三 甲脂、亚磷酸三甲脂等)改性丝光佛石用作胺反映催化剂的改性方法未见 报导。二甲胺催化剂指标中其催化活性达到 95%以上,二甲胺的选择性达 到 85%以上的研究未见报道。这是本项目的特点和创新要点。 技术原理 :该项目由甲醇与氨在高温加压下可由气相催化合成制得甲 胺,即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的混合物。它们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 中一甲胺主要用于
南昌大学 2021-04-14
玉米突发型新害虫黄尾球跳甲应急防治研究
可以量产/n该项目属于植物保护学科,农业昆虫学技术领域。本项目以玉米黄尾球跳甲为对象,系统观察和研究了该虫各虫态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明确了该虫在湖北山区玉米生产区的发生危害规律;组建了该虫自然种群生命表,分析了全生活史周期死亡原因及主要致死因子;首次对区域性大发生的害虫进行了入侵生态学效应的分析和风险性评估,提出了风险管理措施和调查检验方法,制定了相应的检疫防治措施;在该虫防治技术研究方面,系统开展了检疫防治、农业防治、抗虫品种应用、保护利用天敌及化学防治等多方面的研究,组建了"以农业防治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解酯耶氏酵母脂肪酶Lip2
可以量产/n针对当前工业发展对脂肪酶的大量需求与脂肪酶实际表达水平较低的技术瓶颈,突破了脂肪酶超高效表达技术关键,建立了真菌脂肪酶高效表达技术平台,构建的解酯耶氏酵母脂肪酶Lip2基因工程菌10L发酵,酶活力可达6,5000 U/ml以上,比国际报道的最高值提高4倍以上,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产品可用于油脂水解、转酯、食品加工、烘焙、生物柴油制备、饲料添加剂、再生纸脱墨等广泛用途。建设其发酵生产线预计需要800-100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解酯耶氏酵母脂肪酶Lip2可用于油脂水解、转酯、食品加工、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苯酚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苯酯
一、项目简介碳酸二苯酯(DPC)是一种毒性小、无污染的重要工程塑料中间体,可用于合成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及高分子材料,如聚碳酸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单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等;还可作为聚酰胺和聚酯的增塑剂、溶剂和热载体等。近年来,随着对环境友好的以DPC和双酚A为原料合成高品质聚碳酸酯(PC)新工艺的开发,使DPC成为引人注目的化合物,世界范围内对DPC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采用苯酚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苯酯的主要原料为苯酚、CO和O2,较之目前工业上采用的光气法,不仅可降低成本,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原料及中间体无剧毒,不腐蚀设备,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苯酚氧化羰基化法合成DPC过程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高效负载型催化剂PdCl2-Cu(OAc)2/HZSM-5,DPC收率达到40%。二、市场前景  随着PC清洁生产技术在国际上推广应用,以及我国引进技术自行开发的大型PC装置的建成投产,DPC的市场需求量将迅速增加,使得清洁生产DPC的技术成为国内外化学化工界关注和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目前生产DPC的工业方法是以光气和苯酚为原料,但是光气的剧毒和强腐蚀性以及相当数量的无机盐的生成,使该法对生产安全、环境保护都十分不利,而且此法的生产规模小,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满足电子信息等朝阳行业的要求,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苯酚氧化羰化法合成DPC为简单的一步反应,此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无污染、无有毒盐生成的优点。它不仅克服了光气法存在的缺点,而且与酯交换法相比,原料为初级化工产品,可降低消耗成本。该方法工艺简单、流程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三、合作方式寻求中试合作。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磷酸多元醇酯多价金属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多元醇酯多价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将原料多元醇和磷酸按醇∶酸=1∶1.1~1.5摩尔比投料,带水剂用量为原料投入重量的1/4,加入带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于温度100~150℃反应3~6h,获得磷酸多元醇酯;再将磷酸多元醇酯与多价金属的碳酸盐按重量比1:0.20~0.60投入搅拌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此混合物转移至烘箱中,于温度120~160℃反应2~4h,获得磷酸多元醇酯多价金属盐产物;或者将磷酸多元醇酯与多价金属的水溶性盐酸盐,硫酸盐或硝酸盐按重量比1∶0.20~0.60投入占反应物总重量1.5~3.5倍的水中,于温度20~60℃搅拌反应1~4h,获得磷酸多元醇酯多价金属盐产物。
四川大学 2016-10-25
临床药物高三尖杉酯碱的合成工艺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高三尖杉酯碱是从我国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出的抗肿瘤生物碱之一,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G1和G2期细胞杀伤作用最强,而对S期细胞作用较小。用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等疾病的临床治疗,完全缓解率较HRT高。2012年10月26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通过加速审批程序批准了高三尖杉酯碱(omacetaxine mepesuccinate)用于治疗成人慢性髓性白血病(CML)。 项目特色和创新之处:以天然植物中大量存在的三尖杉碱自身为手性源,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高效高选择性地完成了高三尖杉酯碱的合成。研发小试工艺成熟,合成线路短、步骤少、立体选择性好、收率高、重现性好、可进行放大试验,并建立了成熟的分析方法和结晶方法。产品用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成人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临床治疗。
南开大学 2022-07-29
蔗糖多酯合成制备与精制工艺及装备技术
蔗糖多酯是世界新一代的酯类化合物,是优良的乳化剂和食品添加剂。蔗糖酯产品,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确定为环保、安全、绿色、优质的食品添加剂产品。我国目前只有蔗糖单酯工业化产品,没有蔗糖多酯产品。经过300多次工艺研究与工业实验,研究开发出---蔗糖多酯制备、精制、环保的工艺与装备技术。为我国生产急需的优质、环保、安全的蔗糖多酯工业化提供了一条先进的技术途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49 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