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机器视觉智能检测与定位技术
机器视觉智能检测与定位技术用机器视觉取代人类视觉,为传统装备增加视觉判断与智能定位功能,可实现“无人车间”的智能检测与机械手的准确定位,实现装备智能化,解放劳动力。 该技术由太原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通信研究所独立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硬件成本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该技术从准确性、精度、速度、硬件成本等指标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可实现生产线装备的实时在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检测准确度97%以上,精度0.3mm以下,定位精度可达0.01mm以下。 该技术拥有中国发明专利18项,软件知识产权5项。 2015年以来,先后应用在上海地铁隧道灾害监测、沈阳公路隧道检测、西安铁路高铁桥墩裂缝检测、爱旭太阳能义乌生产线的硅片崩边缺角及隐裂检测、通威太阳能成都、合肥生产线的硅片碎检及隐裂检测,河北电力的绝缘子检测。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基于机器学习的报刊推荐系统
本平台基于用户报刊订阅历史数据及用户个人信息,结合矩阵分解,K-Means等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用户报刊个性化推荐系统,在提升推荐准确性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冷启动问题。
中山大学 2021-04-10
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定位
一、项目简介 由于众多工业企业存在工作环境噪音大、粉尘多、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均不同程度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生产规模很难扩大。同时,由于长时间重复机械工作,容易出现漏检和误检,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对于已上线成套设备的企业,其集成度仍较低,自动化程度及性能都亟待提高,很难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因此,机器换人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机器视觉是模拟人工操作的关键,综合利用视觉检测、模式识别、优化调度和综合信息管理等技术和方法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极为重要。 二、前期研究基础 项目组已与惠州高视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机器视觉定位平台开发与技术服务,2018.3-2019.3,50万元”,并联合厦门大学自动化系与高视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视觉定位联合实验室”,与厦门市自动化学会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建立“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联合实验室”。研究了视觉对位平台如何实现两个目标物之间的精确对准。视觉系统需要对两个目标物分别进行拍摄,选择Mark点或者目标物的边或角的特征信息。利用视觉对位技术,实现两个目标物物理坐标之间的在X、Y轴和角度坐标的偏差,通过驱动相关运动平台,引导平台运动到贴合位置,实现视觉引导精确对位。 三、应用技术成果 开发了鞋模喷胶系统,采用传送带传送鞋模,利用工业相机采集图像,经图像处理算法检测鞋模边缘,再将处理过的边缘坐标数据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喷胶器对鞋模进行喷胶。 开发了自动贴盖机系统,基于传送带传送产品,利用工业相机采集传送带上的产品图像,再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定位到模板图像在采集图像中的准确位置,从而通过坐标转换将图像中的坐标转换到世界坐标,然后将数据通过串口通信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会控制机械手在定位到的位置坐标贴上产品标签或者封盖。 四、合作企业 惠州高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机器视觉应用领域设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解决方案研发的高科技现代化企业。公司的机器视觉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电子、新能源、金属加工等行业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的管理理念,以技术开发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成为在机器视觉检测、测量、图像识别领域杰出的系统解决方案及设备供应商。拥有11项软件著作权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
厦门大学 2021-04-11
胸鳍推进式仿生机器鱼
相对尾鳍推进方式,胸鳍推进模式仿生机器鱼在效率、机动性、噪声及稳定性等方面表现更加突出。课题组目前共研制出四代胸鳍推进式仿生机器鱼。性能指标如下:样机名称 样机参数 最大游动速度第一代身长0.6m,翼展0.7m0.5m/s第二代身长0.7m,翼展1.0m0.65m/s第三代身长0.4m,翼展0.62m0.44m/s第四代身长0.44m,翼展0.71m0.32m/s第五代身长0.46m,翼展0.83m0.45m/s 胸鳍推进式仿生机器鱼续航时间达2.5小时,可根据需要搭载摄像头等传感器件,在水环境监测、鱼类观察、科教、观赏等民用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在军用领域,相对螺旋浆推进,1Hz以下的拍动频率使仿生鱼具有更小的推进噪声,面对雷达监测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因而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机器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的机械电子及机器人产品开发平台工具研究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一直致力于灵巧机械电子产品的研究,曾参与多项国家重点863项目及横向课题的开发工作。并将所掌握的技术融入到创新开发平台类产品中,为国内外有产品开发需求或创新教育需求的用户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和高效率的开发工具。
机器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6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第一轮通知
为进一步激发我国大学生对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竞争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素质,竞赛搭台,教学唱戏,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着力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经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物理实验专项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研究决定,拟于2022年9月-12月联合举办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 2022-01-26
研究揭示赤道印度洋西向潜流异常增强的驱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王卫强团队、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Weiqing Han、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教授McPhaden、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研究员Ming Feng,以及日本国立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博士Nagura等,利用潜标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式,揭示了赤道印度洋西向潜流在1998年和2016年异常增强的驱动机制。
南海海洋研究所 2022-11-07
航空发动机叶片、叶盘阵列加工装备及应用
该成果主要涉及叶片、叶盘阵列加工装备设计方法,同时利用精密数控磨削工艺,在阵列机床上实现双端带冠叶片的高效率加工技术。该成果可以构成完整的航空发动机加工技术体系。其中:1)建立多主轴阵列机床的设计方法,可实现一个工序同步加工叶片零件,提高叶片、叶盘加工效率;2)形成利用圆柱坐标机床三个运动轴实现叶片榫头和型面的全面加工方法,可用于进一步降低阵列机床成本;3)利用环面砂轮实现双端带冠叶片的精密磨削方法,可在阵列机床上一次装夹完成全型面的加工,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制造过程中,重点解决复杂型面及结构零件加工效率不足的生产难题,同时降低叶片、叶盘的加工成本;建立环面砂轮加工双端带冠叶片全型面的加工方式,避免二次装夹带来的重复定位误差,显著提高加工节拍。该成果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效率和成本,改善了传统铣削加工成本高、效率低、工序繁琐等生产难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高振强振动机械的智能变频超前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高振强振动机械的智能变频超前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高振强振动机械的基 于智能变频的超前控制系统,属于振动利用工程技术领域。由上位机、PLC、变频器、振动机、传感器构成 闭环控制系统,上位机主要作编程设计及与PLC的通讯,实现程序下载和上存,同时可对PLC程序运行实时 监控;PLC作为核心控制器,一方面与上位机交互,可实现编程调整;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变频超前控制软件, 实施对变频器的变频输出控制;变频器一端与PLC相连接,另一端与振动机的驱动电机相连接;通过智能变 频控制使振动机的频率按照控制值变化,达到对振动机高振强、瞬态超高振强及其作用时间的有效控制,以确保振动机的正常运行。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利用斥力机构具有短时闭合功能的永磁操动机构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斥力机构具有短时闭合功能的永磁操动机构及方法。包括设置在该非导磁外壳(2)内部的斥力驱动机构(17)、非导磁材料垫块一(7)、非导磁材料垫块二(11)、磁路分离永磁操动机构(18),以及贯穿于非导磁外壳(2)并与其滑动连接的导杆(1)。本发明增加斥力驱动机构(17),并提供合闸、分闸、短时闭合三种命令模式。合闸、分闸操作采用传统方式,短时闭合操作采用新型方式,并设有斥力驱动机构(17)辅助此操作,大大缩短了合闸保持时间,提高了短时闭合操作中分闸阶段初速度,缩短了机构分闸动作时间,最终实现短时闭合的效果。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9 120 121
  • ...
  • 166 16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