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2022-11-11
齐鲁医药学院
齐鲁医药学院 2022-12-12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天津财经大学与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独立学院模式和机制合作建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的举办方实力雄厚,举办方之一的天津财经大学系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五所财经大学之一,拥有50多年的办学史,积淀深厚,在财经教育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另一举办方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则系一家集住宅、商业、酒店、教育、医养、产业六大业务为一体的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坐落于风景优雅,环境清新的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紧邻津蓟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校区占地面积900亩,基础设施完备,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专业实验室等一应俱全;图书馆纸质藏书87万册,电子图书310万册,电子期刊10924种;另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体育馆、乒乓球室、健身房及足、篮、排、网球场等体育设施,学习及生活条件优越。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管理严格规范,奉行“以学生为本、以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与追求卓越精神、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学院牢牢把握教学质量生命线,通过建设一流教师队伍、深化教学改革以及建立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措施确保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400余名,同时常年聘有外籍教师在校任教。学院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金融学、保险学、税收学、经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英语、日语、俄语、汉语国际教育、广告学、传播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学等42个专业及专业方向,覆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领域,学科体系完备。目前在校生9200余人,生源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至此,学院共送走八届毕业生,每年约有3%-5%左右的毕业生考入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知名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招生质量逐年提高,实现了入口与出口、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珠江学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以重锤打造天财珠江特色育人品牌、创建国内一流新型本科大学为目标,经过十一年的探索与发展,学院已经成长为一所学科体系完备、学生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新型本科大学。全院师生将继续干事创业,拼搏进取,为创办一流新型本科大学的目标不懈努力。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2021-02-01
南宁理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创办于2002年4月,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新机制创办、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现有桂林、南宁两个校区。桂林校区位于雁山区教育园区,占地700余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功能先进的实验室、实训室;设施完备的宿舍楼、食堂、体育场馆,环境优雅、生活便利。南宁校区位于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用地面积1000余亩,规划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预计2019年初步建成。 学校秉承“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依托桂林理工大学优质办学资源,以土建、地质、经贸等学科专业为重点,形成以工为主,管、经、文、艺、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现开设34个本科专业。拥有广西高校特色专业1个,广西转型试点专业1个,广西民办高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设有土木与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文理学院等教学单位,在校学生近13000人,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2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共457人。近年来,我校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省部级科研教改立项项目38项,市厅级科研教改立项项目90余项;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其中获得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教材4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60余篇。 学校是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并与加拿大、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台湾等地区多所高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拥有校外实习基地100多个,为学生的成才与发展搭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平台。学生以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倍受社会称赞企业欢迎。历年来,学校毕业生考研上线率达30%,一次就业率超过92%。 2014、2015、2016、2017年新生报到率达94%以上,在广西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360余项,省部级奖920余项。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优秀卫生学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3、2014、2015连续三年被评为“十大品牌独立学院”、“最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中国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2016年被评为“就业典型高校”,2017年被评为“创新创业典型高校”。 漓水悠悠,书声琅琅。学校“十三五”规划确立了“转型发展、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的发展战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加速教学转型,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努力建设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高校。
南宁理工学院 2021-02-01
新疆政法学院
学校名称:石河子大学科技学院 学校国标代码:13628 学生就读地址:新疆五家渠市前进东街109号(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校区内),邮政编码:831300。五家渠市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郊,距离石河子市约150公里。 石河子大学科技学院是石河子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成立于2002年8月,2004年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核。2017年面向新疆招生,在本科第二批次录取。 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后,毕业时颁发石河子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石河子大学科技学院学位证书。 学费、住宿费收取标准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严格执行。学费标准为:国际经济与贸易10000元/年,工商管理10000元/年,汉语言文学9000元/年。住宿费800元/年(6人间),如果国家调整本年度收费标准,我校将按照新规定收取。 根据兵团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石河子大学科技学院即将转设为民办高校,学校名称也将发生变更,毕业证和学位证授予高校名称也将随之进行变更。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0993-2058175 0993-2058898 传真:0993-2058175 网址:http://kjxy.shzu.edu.cn/ 电子信箱:sdkjxy2058175@163.com。
新疆政法学院 2021-02-01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是2010年3月19日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也是黄山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4月、2013年11月、2016年8月,黄山卫生学校、黄山茶业学校、黄山市中华职业学校陆续整建制并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占地面积691亩,总建筑面积13.8万平米。实训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餐厅等教学生活设施一流、功能齐全。学院现设有医学系(国际护理学院)、旅游系、生物工程系、工贸系、基础部、图文信息中心、实验实训中心。 现有在编教职员工273人,其中专任教师196人(正高2位,副高74位,中级职称95人),行政后勤管理人员72人。学院招收全日制普通三年制高职、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及初中起点的三年制中专学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约7000人。开设有护理、助产、医学影像技术、药学、旅游管理、导游、酒店管理、餐饮管理、雕刻艺术与工艺、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会计、财务管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等8大类23个专业,并与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联办本、专科函授班。 学院科研成果项目申报数量、质量屡创新高,在研项目有安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5项;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3项;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5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1项;市级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6项。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2017年我院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高校名单,该名单由文化部商教育部确定公布,清华、北大等全国78所高校入选,省内仅我院与中科大两所高校。 学院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均取得良好成绩,生物工程系学生刘书洋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中国赛中获得第一名。学院先后与黄山市旅游委员会、黄山旅游股份公司、香茗酒店、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黄山润一公司、黄山昌仁医院等6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广泛开展教研、科研等方面的务实合作,这些企业和单位现已成为我院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将继续承担改革探路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使命,在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增进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活力、提高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继续努力。学院将始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定位,着力深化内涵建设,努力形成一批以医疗、旅游、电商、园林为核心的现代化服务业专业群,打造一批传承徽派园林、徽派建筑、徽雕、徽菜、徽剧、新安画派、新安医学、黄山茶文化等带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化专业群。作为黄山市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学院坚持走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强化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设置力求对接市场需求,竭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院教职员工将不忘初心、勇于开拓,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一所“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特色高职院校。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
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原北京圆明园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的一批关心社会力量办学的科学家和著名教授支持下创办的一所具有文、经、管、理工多学科相结合并协调发展,以专科教育为基础的全日制综合性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原副主席杨汝岱担任学院总顾问。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担任学院的名誉院长。近百位院士和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顾问。 学院办学理念是:以德治教、育人为本。学院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和敬业精神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目的,努力办成一所在北京地区的民办高校中具有“窗口”和示范作用的人民满意的大学。 由于学院办学业绩较为突出,因此,学院党组织被中共海淀区委教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是海淀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办高等学校。学院又被北京市人事局、民政局和市社团办公室评为“先进民间组织”。在北京市上百所民办高校中只有十所院校获此荣誉。学院还得到了共青团北京市委授予的“以德治教、育人为本”的荣誉称号。这一切都是上级领导对举办者和全校师生员工的鼓励,当然也是学院办学业绩的有力佐证。 学院现设理工类、财经类、文法类共8个专科专业。 学院现占地近17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学院位于北大、清华等著名高等学府聚集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南临千年古刹、清代著名皇家寺院大觉寺,北依京华著名旅游风景区、山青水秀的凤凰岭。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历代文人墨客神往的地方。校园内博观亭、敏学亭、院士长廊、艺术家长廊、花园草坪构成了和谐优美的环境。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赠送我院的几百幅珍贵书画,悬挂于学校的教室和走廊里,营造了校园内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院坚持为民办学的平民化办学思想,办学十四年,成绩斐然。学院已坚持十四年并将继续坚持下去的“扶贫助教、济困助学”的义举,得到了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领导的肯定,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校办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北京义务讲师团"。从1992年开始,讲师团曾多次赴革命老区义务讲学,培养师资,资助失学儿童,组织老区中学与北京市重点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同时为学院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准备了师资骨干。1995年,在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学院组织帮助15个老区的60名初中毕业生到北京市15所重点中学免费就读,学院负责全部生活费。1998年,学院在江西九江、湖南岳阳、湖北荆州及黑龙江大庆等受灾地区挑选资助了53名特困高一学生;2002年、2003年春节前夕、2003年9月、2004年9月和12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和学院一道连续两年资助了遵义、延安等12个革命老区的540名学生,由学院承担他们高中三年的学杂费。到目前为止,学院与团中央、全国学联和北京市教委一起,共资助了703名老区学生,并以减免学费等形式对本院的贫困地区贫困学生实行了资助,资助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体现我们对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关心与帮助,2004年,我院又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发起“扶贫助教、济困助学”活动,立志在近几年实现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资助十万学生完成学业的目标。同时在本年度,我们将完成资助一千名贫困学生的计划。学院济困助学的义举,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教育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教委等各级领导及各界知名人士、著名科学家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主要领导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同时,学校还有一批立志办学的教学骨干和管理干部。 学院拥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共有专兼职教师400余名,他们大多来自北京地区重点大学。这支以专任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为我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校内各班配有专职班主任,班主任全部住校,与学生接触时间长,和学生感情融洽,并随堂听课,他们是我院良好学风建设和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保证。学院还聘请校外专家、教授组建了教学专家咨询组,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学院组建了党的组织,党支部在大力抓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监督保障作用。学院开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列讲座,开设"国学精神"系列课,坚持开展素质教育,使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教育,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同时,学院坚持开展"大学生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一百余位两院院士与我院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多次来我校举办科学讲座;学院还邀请数十位著名艺术家来校演出或举办讲座,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在2002年北京市大学生科普演讲比赛中,我院学生在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众多参赛选手中,表现出色,包揽一、二等奖,在首都高校引起强烈反响。 学院实行“奖学金”制度,考试成绩优秀者经评定发给奖学金。学院每学年还评选学习“三个代表”积极分子、优秀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003年和2004年,我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开学典礼上,共有二千多位同学荣获“学习奖”等各种奖励。 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学生毕业以后,由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长推荐到有关单位就业。目前,我校同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北京市人事局、中国人才网、北京市各大国有、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艺术团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学生毕业前夕,合作单位给我院发来人才需求信息,我们将这些信息及时转发给毕业生,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择岗就业。我们还组织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双向选择。我校每年的毕业生,大多数都在北京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2002年,学院在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兴建了新校区,全校学生已全部在新校区学习与生活。学院投入巨额资金,在新校区新建校舍近8万平方米,包括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以及宿舍、食堂、商场、浴室等设施比较齐全的教学、生活用房,满足了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校内有宽敞的运动场地,有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有书亭、报廊、广播站等。学院现有计算机近千台;建有3个语音室(其中一个为数字语音室);新建多功能教室三个,同时能容纳上千人上课;学院图书馆拥有图书8万余册;除此之外,学院还拥有大学物理实验室、电路电子实验室、数字图书馆、模拟法庭、电算化会计实验室及国际贸易实训室。新校区教学设施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确保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学院投入巨资,建设了校园网,该网络具有学籍、人事、师资队伍、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等自动查询功能,并在教师和学生宿舍内设有网络接口,大大提高了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的程度。学院还在全校安装闭路了电视。为了保证学生的实验、实习和实训等教学环节的落实,在大力加强校内实验、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学院与有关的企事业单位达成了学生实习、实训的协议。 2007年6月13日,北京圆明园学院正式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列入国家计划内招生范围,更名为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委的领导下,学院团结全校师生员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计划用5至10年的时间,把学院建成文法、财经、理工等多学科交叉、协调发展,全国知名的民办综合性职业大学。 2008年5月30日,我院申永磊、严中利两名学生党员通过新华网向全国大学生倡议:“自信、自立、自强,做敢于承担的一代”。短短三天时间,新华网发展论坛有关公开信的留言达5000多条,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众多网友留言和评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被称为新时期年轻一代的《自强宣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申永磊、严中利两位同学进行了采访报道,公开信及其采访报道还被新浪、搜狐、网易等100多家网站和山西青年报等30多家报刊刊登。众多院士撰文支持,引发巨大的社会反响。 2009年5月21日,学院隆重召开首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题,讨论并初步形成《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6月,《中国教育报》发表本报记者钟伟关于我院办学成果的文章,标题为《以德治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文章发表以后,立即引起全国有关媒体强烈反响。中国教育新闻网、学生科技网(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合办)、现代教育科学网、龙源期刊网、广西八桂职教网等多家网站转发了这条新闻。 2010年1月14日,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完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让我院办学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我院召开首届教学工作会议。主要围绕“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总结积累高职办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学质量”这一会议主题,高屋建瓴的对我院教学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部署。目前,学院正朝着新型的高职院校迈进。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 2021-02-01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始创于1958年的首批国家级重点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安徽省六安卫生学校。学院座落在山川秀丽、人文荟萃的六安市。这里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学院占地568亩,一期304亩,投入使用的校舍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二期264亩,规划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服务设施完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0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近50万余册,电子图书2000GB;学院现有一所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有103个临床教学实习医院、医药企业等实习单位;学院现有92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实训室,建立了“护理实训中心”、“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药学实训中心”、“医学检验实训中心”、“医学美容技术实训中心”、“中药园实训基地”六个实训中心(基地)。学院设有“四系三部二中心一附院”,即护理系、药学系、医技系、临床医学系、思政部、公共部、基础部、实验实训中心、图文信息中心和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开设有护理(含中韩护理)、助产、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医学美容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统计与会计核算、食品营养与检测和化妆品经营与管理共16个专业,覆盖医药卫生、食品药品与粮食、财经商贸、公共管理与服务四大学科门类,护理、药学、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均为省级特色专业;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和省级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韩国顺天乡大学、台湾敏慧医护管理专科学校达成合作办学协议,不定期开展师资交流,学生选派等,经省教育厅批准,2015年秋中韩合作护理班已开始招生。 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形成了以专科教育为主、五年高职为辅的办学格局。现有教职工310人,专任教师23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及副高级职称100人,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42.02%,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09人,占专任教师的45.79%。近年来,学院完成了省级以上教育教学项目31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承担各类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8项;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3人;教师承担国家和省级“十二五”高职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及编者工作达50余人次,发表学术论文近300余篇,其中一类文章六篇。 学院办学成效突出,历史上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六个教改联系学校之一,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确定为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被教育部、财政部认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护理实训基地,被卫生部、香港华夏基金会确定为社区护理骨干培养项目资助学校。同时,安徽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六安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六安市社区护士培训基地、六安市卫生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执业医师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等均设在我院。 学院师生多次在全国、全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在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2014至2017连续四年,我院护理专业学生在安徽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均获得一等奖,并代表安徽省参加国赛获得二等奖、三等奖。近年来,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药学等专业学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更是多次获奖,特别是2018年,我院老年服务与管理学生在全省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2013至2016连续四年我院学生在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中获得金奖。我院老师在参加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市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十三五规划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学院已经启动了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万人高校。 几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六十载风雨兼程春华秋实。学院秉承“格物至德,仁术济世”的校训,坚持“规范办学,错位发展,强化内涵,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和 “德育为先、人文为魂、能力为本、发展为上”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高水平”为目标,以内涵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人文塑校”战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社区,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事业进步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知识、熟练技能、仁爱情怀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成为高质量、高水平、有活力、有特色的地方技能型大学。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2021-02-01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建于1978年,原为承德卫生学校。2010年升格为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根本、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方针,坚持“立足承德、服务河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较强,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国家执业医师临床实践考试基地”。 学院占地286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现有在校生7000多人,专任教师258名,其中教授26名,正高级讲师1名,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132名,硕士学位教师85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00万元,建有临床护理、口腔、药检、医学基础四个实训中心,其中护理专业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建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教学医院4所,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83家。学院开设有护理、涉外护理(英语方向、日语方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中医保健康复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药学、助产、公共卫生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等专业,其中医学检验技术和口腔医学技术为国家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培养老年健康管理和护理等方面的技能型人才,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确定为全国“曜阳养老”培训基地。 学院办学特色鲜明,涉外护理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与澳大利亚南岸政府理工学院、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日本京进集团株式会社、德国养老机构,以及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等开展合作办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培训,雅思培训5.0以上通过率保持在70%以上,现已有近2000名学生毕业后到国外工作或学习。学校现为“全国涉外护理教育研究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单位、“国家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医护英语教学示范基地”、河北省“涉外护士培训基地”、新西兰GHG医院集团“快捷OET培训基地”。 目前,学院正在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品牌强校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国内职业教育联合和与医院、企业的联合,扩大国际开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等护理职业院校。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2021-02-01
宁夏理工学院
宁夏理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位于石嘴山市星海湖畔。 学校始建于1985年,历经石嘴山联合职业大学、宁夏石嘴山职工大学、宁夏石嘴山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2年被列入区市两级政府共建单位,2016年被自治区确定为应用型整体转型试点高校,2018年被自治区确定为“互联网+教育”试点学校,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13个二级院(系),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电子信息、会计、机械、材料与化工。55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经、管、文、法、艺、教8个学科门类,机械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化学、汽车服务工程、安全工程、工程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和英语等12个专业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5个。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理事长赵惠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经济管理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分别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和全国巾帼文明岗。已成为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首批全区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已建成全区高校首家退役军人服务站。 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构建物联网中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视频中台、AI中台支撑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服务。打造“宁理毓智云”智慧教学平台,通过空间融合构建智慧教育新图景,数智赋能重塑教学场景新样态,多元智能评价支撑教育新决策,数据驱动全过程教学新管理,全力构建智能教育生态体系。 为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宁夏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N”重点产业发展、石嘴山市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学校紧抓教育部“四新”建设发展契机,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着力点,积极对接宁夏和西部地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化工、智慧金融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创新型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获批宁夏新工科院士工作站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1个、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自治区一流基层教学组织10个、自治区现代产业学院4个。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自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后,东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相继携手对口支援,与厦门理工学院开展闽宁对口合作。在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硕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对口支援定向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挂职锻炼项目培养、慕课西行项目共建等诸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合作;在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人才小高地、科技创新团队、重点研发项目等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个个关键性突破。学校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日本城西国际大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德国特罗辛根音乐学院等国外高校开展本科联合培养,“3+1”本硕连读、国际课程及优秀学生国外访学计划等项目。 面向未来,宁夏理工学院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及历次全会部署,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心向,进一步聚焦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发展,建“硕”创“大”,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数据截至2025年4月)
宁夏理工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6 117 118
  • ...
  • 239 2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