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成立于2001年6月,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由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贵州大学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本科独立学院,2013年9月贵州大学与泰豪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办学协议,合作举办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并实现产教融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目前学院现有教职工511人,其中教授(其他正高级职称)21人(占比4.1%),副教授(其他副高级职称)146人(占比28.57%),讲师(其他中级职称)183人(占比35.81%),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数量较去年有了大幅增加;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22人,硕士学位25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79%。另学院拥有众多企业工作经验,具有相关专业行业领域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人才120人,占教师总数的23.48%。 学院始终“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价值提升为目标”的办学思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强化质量与特色、优化管理与服务,形成了以工科专业为主,经济、管理、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国家培养道德高尚、诚信负责、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依托贵州大学学科基础,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现设有信息工程系、数字传媒系、健康管理系、电气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经济系管理系6个教学单位,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工程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英语等39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工学类专业及专业方向18个。 2014年5月,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在花溪大学城开始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占地955亩,总建筑面积56万m2(其中校区35万m2,研发区21万m2),目前建设投入经费逾13亿元。 学院新校区现已建设完成综合教学楼A 、B、C、D、E、F栋:建筑面积57525平米,可使用教室126间(其中多媒体58间,计算机/语音教室10间,普通教室47间,画室4间,实验室7间);学术报告厅3间(均可容纳300以上);学生宿舍:1#男生宿舍、1#2#女生宿舍、北组团1#~6#宿舍,东组团2-5#宿舍,建筑面积130131平米,可使用宿舍2824间,能满足11296人入住;第一食堂建筑面积7176平米,第二食堂建筑面积9630平米;实验楼A栋,建筑面积18486平米;体育场及足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所完善;图书馆(一期),建筑面积:15618平米;阳明湖及周边景观工程已经完工使用。 已启动:阳明书院;计划启动:两栋高层公寓(人才公寓和留学生公寓);学术交流中心;艺术馆;演播馆、科学馆、明德中心(A座都市型酒店、B座行政办公楼、音乐厅兼剧场);体育中心。 目前新校区建设一期工程(A、B段)基本竣工,我院2015、2016、2017、2018级9835名学生已入住新校区,明德学院已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新机制本科独立学院。 学院2017-至今取得的科研及教学成果:学院在国家、教育部、省级、计划单列市科技和社科奖励等方面取得了成绩,获得全国及省级以上科技奖项共计8项。2017年-至今,我院教职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7项,获得科研经费980万,发表论文27篇,编著教材6本,学术交流活动17项。为鼓励青年教师树立和增强教育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董事会划拨专项科研经费,且逐步完善学院科研管理办法,大力推进科研工作。 学院采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重心,以理论教学为支撑”的教学思想,实践“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学院获得;获得省级优秀奖1项、三等奖1项、二等奖4项和一等奖1项;国家级优秀奖3项、三等奖8项、二等奖1项和一等奖1项。 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与探索,学院秉承“明理厚德、笃学诚行”八字校训,以“招好生、教好学、育好人、就好业”为办学主基调,明确“设置一个专业、服务一批企业、形成一个产业”的办学理念,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围绕贵州实施大数据、大文化、大健康和先进制造的“三大一先”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满足国家独立学院办学条件要求,努力将学院办成贵州省乃至全国围绕“三大一先”为人才培养导向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性独立学院。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2021-02-01
天津天狮学院
一、 学校概况 创建于1999年的天津天狮学院(Tianshi College)是一所创新型大学,是市属全日制综合类普通高等学校,由天狮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办。学校致力于探索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天狮集团董事长李金元先生任学校董事长。 学校坐落在“京津走廊”的天津市武清区,位于龙凤河南岸,占地3.2平方公里,整体建筑规划210万平方米,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学校以工学、管理学科为主,兼具文学、经济学、医学和艺术等学科,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700余万元,藏书61万册,实现了文献信息管理及服务的计算机网络化。2015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二、 办学理念 学校将以现有学科为基础,筹建天元大学(Tianyuan University),借鉴国际知名大学的办学理念,秉承“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强校为支撑,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国际化为特色,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创新水平和办学质量,培养天津市和中国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 学科建设 学校以国家和天津市“千人计划”专家或其他高层次人才领衔组建相关院系,以本科教育为核心,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努力拓宽中外合作办学渠道。 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金融学、市场营销、汉语国际教育、护理学、产品设计等3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文、经、医、艺六大学科门类。并设有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5个高职专业。设有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设有思政部、数理部、体育部等3个教学部。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200余人。 四、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3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1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66人,具有行业任职资格、工程背景的“双师型”教师65人。近三年,获天津市师德先进集体1个,获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民办教育先进个人、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12名。另外,学校聘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校正积极面向全球广揽贤才,招聘各类高层次专业教师,以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 五、教学特色 为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的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确立实施“四大战略”,即学科立校战略、特色兴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和国际优校战略,及突出“六大重点”,即学科布局合理化、人才培养精细化、科学研究精品化、管理工作服务化、信息平台集成化、校园观景生态化。 学校正在筹建旨在培养未来拔尖应用人才的特区—“天元学堂”,将根据相关学科和专业设立“菁英班”、“拔尖人才实验班”、“国际实验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校还将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建立本科生全程化、全覆盖、个性化的学业指导机制,以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方协同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的思想、专业、学业、职业规划等方面特有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为充分满足同学们凭兴趣和特长进行专业选择、专业学习的意愿,学校实施更为灵活的转专业政策方案。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大学生教育管理分类指导机制,不断提升对在校生的帮扶、服务意识,构建了“经济上资助、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就业上指导、生活上关爱”的六位一体“大助学”体系。学校设立完善的校内奖助学金制度,严格执行、全面落实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奖助学金覆盖面达36%以上。 六、 国际交流 学校推进国际化战略,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人才为目标,将国际化理念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学校积极借鉴和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助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重点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校、海外高校强势学科的学校交流与合作,已经或正在与美国天普大学、迈阿密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特拉华大学、波特兰州立大学,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开展“2+2”、“3+1”、“2+2+1”联合培养项目,并为同学提供众多出国读研、读博的机会。学校计划选拔优秀学生参加上述国际交流的项目,并提供奖助学金。另外,学校积极吸引留学生来校学习,近年来已培养了400余名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韩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留学生。 我们真诚邀请有理想、有志向、有抱负的青年才俊来天元,尝试和体验新天元,追逐青春梦想,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自身价值,成就精彩人生!
天津天狮学院 2021-02-01
泊头职业学院
泊头职业学院是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实施专科层次教育。她是一所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校,其前身为1925年9月建校的“直隶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河北泊头师范学校”。2000年7月,更名为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泊头分校,开始招收全日制专科生,举办大学专科教育。2009年4月,经教育部备案批准,升格改建为泊头职业学院。建校九十三年来,学院文化薪火相传,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新中国诞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被誉为“津南革命的策源地”、“沧州黄埔”。 学院座落于素有“中国铸造名城”、“汽车模具之乡”、“中国鸭梨第一乡”之称的泊头市,东临渤海,北依京津,交通便利。 学院占地571亩,建筑面积17.6万平米,固定资产总值2.6亿元。主校区位于泊头市中心解放西路150号,建有4栋教学楼、4栋实训楼、9栋学生公寓、4座学生餐厅、办公楼、图书馆、高标准体育场等。学院教学科研环境优越,拥有设备齐全、条件完备的各类实习实训室及专业教室,建有校园宽带网,图书馆藏书43.8万册,电子图书500GB。校园环境优美,绿化率达40%以上,绿树葱茏,芳草含碧,百花飘香,亭台楼阁掩映其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学校、省级绿色学校,是兴学育人的理想场所。 学院的办学目标是以教育类专业为主导,以经济管理类、装备制造类、艺术社会服务类专业为辅翼,立足沧州及渤海新区,面向全省,辐射环渤海区域,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高水平的办学定位,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 学院现设学前教育系一部、学前教育系二部、机械设计系、经济管理系等教学机构。开设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艺术设计、会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24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被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确立为省级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艺术设计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发展专业;学前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艺术设计为学院骨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为学院特色专业。 2013年,在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的高教园区内,与中捷产业园区合作建立了泊头职业学院渤海分校。2015年,将工科专业整体迁至渤海分校。 泊头职业学院与秦皇岛市德润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项目、与武汉慧众聚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项目,是我院“引企入校”的两个校企合作项目,采用企业和学院共同管理,共同培养,企业负责学生就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教师,现有专任教师222人,来自各行业一线的兼职教师38人。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8人,硕士以上学位61人。学院大力开展“职教大讲堂”、“职业教育论坛”、“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培养,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技能娴熟、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双师素质教师达到33%,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特级教师3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优秀教师5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曾宪梓基金奖获得者3人,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 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和学生实习就业工作。目前校外实训基地有90个。学院坚持就业导向,高度重视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形成了由院领导挂帅,就业处牵头,系部书记、辅导员参加的联席工作机制。通过顶岗实习、就业招聘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近两年学生就业率94%,用人单位满意度93%,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文明单位、示范学校、教学实绩突出单位、精神文明学校、先进领导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7月,学院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教育先进集体”。 今后,学院将按照“依法治校、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夯实办学基础,打造一流品牌专业,创建区域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努力创建区域内高水平职业院校。
泊头职业学院 2021-02-01
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2022-12-14
浙江音乐学院
浙江音乐学院是教育部于2016年3月1日批准正式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归口省文化和旅游厅管理,浙江省政府与文化和旅游部实施共建。 学院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区之江板块,校园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校园占地面积602亩,校舍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拥有大剧院1座、音乐厅3座、剧场3个、排练厅102个、琴房906间、录音棚7间以及图书馆、音乐与现代科技实验中心、音乐制作中心等教学辅助和艺术实践场馆。 学院设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等4个一级学科,除设计学外,均列为省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其中音乐与舞蹈学为A类计划。拥有音乐与舞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表演、艺术与科技等8个专业。设立作曲与指挥系、音乐学系、音乐教育系、钢琴系、声乐歌剧系、国乐系、管弦系、流行音乐系、舞蹈系、戏剧系、音乐工程系、公共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2个教学系(部)和附属音乐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筹)、李叔同学院(筹)。组建了交响乐团、国乐团、八秒合唱团、歌舞团等高水平艺术团。创办有《音乐文化研究》期刊。与奥地利莫扎特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音乐院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并与15所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获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单独招生资格,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2841人,其中:本科生2604人(含港澳台学生5人、国际生3人),研究生237人。现有教职工463人,其中:专任教师324人(其中:正高职称43人)。 浙江音乐学院秉承李叔同先生倡导的“学堂乐歌”精神,以“事必尽善”为校训,以“高水平音乐学院”为目标,以“专业基础厚实,实践适应能力较强,个性特色鲜明的高素质音乐艺术专门人才”为定位,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办学,努力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浙江音乐学院 2021-02-01
哈尔滨音乐学院
哈尔滨音乐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类高等院校,是全国独立设置的十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之一,是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学院坐落在黑龙江省省会、被联合国誉为“音乐之城”的冰城哈尔滨,位于美丽的松花江北岸,哈尔滨市松北区学子街3179号,与哈尔滨大剧院遥相呼应。学院占地面2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校园内文化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良,主楼、音乐厅、图书馆、实训楼等主体建筑具有鲜明的俄罗斯建筑艺术风格,兼具美感与实用功能,与音乐学院的文化特质相得益彰。 在哈尔滨组建一所独立设置的音乐高等院校,是哈尔滨乃至黑龙江人民几十年的梦想。2013年11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基于落实国家对俄战略、弘扬区域音乐历史文化传统、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全局考虑,提出引进俄罗斯优质音乐教育资源,组建哈尔滨音乐学院,就此拉开了哈尔滨音乐学院的筹建序幕。经过近两年的全面推进,学院在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基础设施、办学经费等方面符合《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于2015年9月接受并通过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估,经教育部审核后,于2016年3月正式获批成立。2016年10月,哈尔滨音乐学院党委正式成立。 学院办学理念明晰。为确保高水平办学优势,哈尔滨音乐学院依托哈尔滨对俄地缘优势及音乐文化传统,按照国际化和高水平的基本办学定位,明确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确立“高位起步、精英培养、尖端打造、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国际化高水平音乐人才、探求音乐艺术新知、传承中外优秀文化为办学宗旨,强化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深化顶层设计,完善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突出国际化办学尤其是对俄合作办学特色,建设中俄音乐教育合作交流的“桥头堡”,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音乐学府,培养“品质优良、专业优秀、气质优雅”的高水平音乐人才,使其成为黑龙江省乃至中国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新摇篮,以及中俄两国高等教育和文化艺术交流新载体。 学院学科专业齐备。依据《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函》(教发函【2016】40号),哈尔滨音乐学院是本科层次普通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开展研究生教育。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哈尔滨音乐学院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其中,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入选我省一流学科建设专业,其学科梯队获批省级领军人才新建梯队。依据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学院设置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3个本科专业,涵盖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西洋管弦、民族管弦、钢琴、手风琴、音乐学理论、作曲、合唱指挥9个专业方向,依托声乐歌剧系、民族声乐系、管弦系、民乐系、钢琴系、音乐学系、作曲系7个本科教学单位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为实现精英式人才培养目标,哈尔滨音乐学院按照结构优化、素质一流、中俄合璧的要求,本着“优选、引进、共享”的原则,组建一支德艺双馨、结构优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师95人,其中,俄籍教师15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41人,教授26人(二级教授3人)、副教授27人,博士19人、硕士54人。学院从精英培养、国际化办学需求出发,大力支持各专业以柔性人才引进方式,集聚国内外顶级人才,聘任元杰、姜克美等担任系主任、特聘教授,王安潮、李岩任特聘教授。教师中有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名,省级优秀中青年专家2名,黑龙江省“六个一批”人才3名,省级优秀教师1名;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8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教师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金奖、业余组二等奖,意大利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决赛大奖、意大利卡萨格兰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美国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决赛奖、维尔维耶国际声乐比赛特别奖,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金奖和钢琴比赛金奖等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奖项百余项。随着后续教师选聘,配满教师编制,生师比将控制在6:1以内。 学院办学条件精良。学院用于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后勤设施、网络建设等硬件建设的投入,达到全国音乐院校生均先进水平,尤其在乐器购置上,哈尔滨音乐学院己成为国内首个全施坦威钢琴音乐学院,钢琴总数达300架。学院有可容纳近800人的音乐厅1间、使用面积达300平方米的录音棚1间、琴房294间,以及交响乐演奏厅、学术报告厅、歌剧排演厅、专家演奏厅、学生演奏厅、交响乐排练室、民乐团排练室、音乐剧排练室、舞蹈排练室共10间,可以全面满足师生各项教学、排练、演出需求。学院图书资料总值508万元,藏书总量达到10.8万册。学院建有黑龙江音乐博物馆。学院已实现校园免费网络全覆盖。 学院办学特色突出。为凸显国际化办学尤其是全方位对俄合作办学特色,哈尔滨音乐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等高水平院校签订合作备忘录,与喀山音乐学院、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文化艺术学院建立友好关系,并确定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为合作主体,推进建立中俄联合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实施教学计划等教学合作机制,力求在联合开展教学、科研、创作、演出等方面,逐步实施有深度、宽领域的中俄合作。学院共选聘20人次俄方专家来学院任教,以俄罗斯为主聘请16名外籍演奏员成立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室内乐团,每年选派15名左右师生赴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进行短期留学。未来,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快系统引进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步伐,加强高质量招贤引智,推进教师赴俄培训进修,开展学生海外游学和实习,建立本科毕业生赴俄攻读研究生合作机制,建立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中俄联合培养机制,以构建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中俄合作与交流体系。此外,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际著名音乐院校的联系,逐步举办国际音乐大师班、国际音乐艺术节等活动,不断搭建学院音乐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提高国际化高水平音乐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学院社会服务多元。学院自觉承担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事业的职责,为哈尔滨音乐之城建设、服务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学院平均每年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部队等公益性慰问演出30余场;平均每年在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举办“哈音时间”专场室内音乐会20余场,在哈尔滨大剧院小剧场举办“音乐下午茶”室内音乐会20余场,在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哈音周末”专场音乐会40余场,不断培育高雅音乐市场。学院与哈尔滨市政府共同主办“哈尔滨音乐比赛”“勋菲尔德弦乐比赛”等大型赛事,建立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大剧院、牡丹江大剧院等实习实践基地8个,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加入黑龙江省演艺联盟,承担2017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黑龙江省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为弘扬哈尔滨音乐文化传统,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音乐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始终被赋予特殊的时代意义,《礼记·乐记》曰:“致乐治心”,《易经·象传》曰:“作乐崇德”,意为教化人深刻地感知音乐以陶冶内心,积极地传播音乐以弘扬道德。这亦可以看作是向当下怀揣音乐梦想的莘莘学子提出的艰巨责任,更是向今天传习音乐文化的为人师者赋予的崇高使命。作为一所肩负文化责任与使命的新兴院校,未来,哈尔滨音乐学院将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培养国际化高水平音乐人才、探求音乐艺术新知、传承中外优秀文化为宗旨,坚持特色发展,研习技艺、积淀内涵、砥砺德行,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等音乐学府,成为“音乐之城”哈尔滨的代表符号,成为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合作的纽带和国家高水平音乐表演人才、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
哈尔滨音乐学院 2021-02-01
扎兰屯职业学院
扎兰屯职业学院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核准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整合了原扎兰屯林业学校、扎兰屯农牧学校、扎兰屯幼儿师范学校、呼伦贝尔市卫生学校四所拥有六七十年历史的名校资源,具有雄厚的历史积淀。整合后的扎兰屯职业学院,包括秀水、明月、吊桥、雅鲁四个校区,规划占地1000亩。 学院现有农业工程系、畜牧兽医系、林业工程系、教育科学系、医学护理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公共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处、附属中专部等11个教学机构。现有在编教职工448人,其中专任教师324人,高级职称203人,博士2人,硕士126人。开设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食品加工技术、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蒙语授课、汉语授课)、动物医学(蒙语授课、汉语授课)、宠物临床诊疗技术(蒙语授课、汉语授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护理、药学、财务管理、会计、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学前教育、语文教育、社会体育等20个高职专业,同时开设22个中职专业。学院有各级各类在校生7043人。 学院拥有8726亩农林牧实训基地和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食用菌加工基地、申宽生物技术研究所、校内苗圃、现代化日光温室、宠物及兽医院、汽车专业实训基地、自治区二类驾校、计算机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国家级医学护理实训基地、现代化标准会计实训中心、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训基地、标准化幼儿园、幼儿教师培训中心、社会体育实训基地,可满足学生技能培养需求。 学院秉持“苦学、勤思、善行、友爱”校训和“让学生更幸福,让社会更美好”办学理念,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近两年来,在全国、全区各类赛事中获得多项荣誉;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思想教育工作,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院每年召开毕业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招聘会,吸引区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到校招聘,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推动呼伦贝尔乃至全区经济文化协同发展;坚持就业升学并重,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可获取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学院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书。 多年积累得厚势,无限风光看未来。借助职业教育盛世的春风,学院正昂首阔步迈入新的征程,学院全体师生上下同心,为实现“建设极具特色的生态、绿色、美丽的职业学院”的目标努力奋进。
扎兰屯职业学院 2021-02-01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是按照党中央跨军地改革部署,整合消防、森林院校力量和资源,以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种学院为基础组建的,是应急管理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主要承担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才培养、专业培训和科研等任务。学院在40余年的接续发展中,累计为军地输送5万余名应急救援人才。改革转制后,学院积极适应国家应急管理战略需要,紧紧围绕服务大局、贴近实战,着眼建设具有鲜明特色、高质量的、与大国应急管理体系地位相匹配的消防救援高等院校目标,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2021-02-01
荆门职业学院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紧邻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极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试点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及旅游名城。这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是国家规划的高铁区域枢纽城市。 荆门职业学院位于荆门市国家级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湖北省、荆门市两级人民政府重点支持、重点建设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占地603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条件优越。拥有汽车装配、数控机电技术等两个省部级重点教学科研中心和新能源、通用航空、循环经济等15个校外实习实训合作企事业单位,建有先进骨干数字校园网络,学习、生活设施完备,是区域性汽车装配、机械加工、计算机应用、财经商贸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要培养和输送基地,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的高职院校。 学校设有汽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循环经济、化工、艺术、商贸等七个教学系部,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通用航空航务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会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烹调工艺与营养、应用化工技术、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技术、工程造价、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100余人;90%以上专业教师为“双师型”教师;聘请16名知名教授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学校秉承“厚德精技 致知力行”的办学理念,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对接”的办学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华工科技、华为集团等500强企业联合,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长丰猎豹、金泉新材料等上市公司合作,试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致力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与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名校合作,开展专本连读升学模式,致力于提升学生学历层次,促进学生发展。 就读荆门职业学院,就业有保障!创业有平台!升学有通道!
荆门职业学院 2021-02-01
阿坝职业学院
阿坝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学院位于中国最大的羌族核心聚居地、古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茂县,与中国古羌城隔河相望。学院交通便利,距省会成都157km,G213、成兰铁路、茂北路等交通干线贯穿全境,已融入成德绵“2小时”经济圈。学院校园环境优美,是广大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场所。学院现规划建设用地400余亩,已建成校园200余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的教学大楼和实训大楼,舒适温馨的学生公寓,开阔标准的运动场,图书馆藏书12余万册。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建设,专业覆盖面不断扩大,现招生专业涵盖农牧、护理、财经、旅游、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类等。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实行系(部)二级管理,采用警校共育和校园电子网络全监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学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深化产教融合,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点、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族高职院校。地址:四川省茂县凤仪镇凤仪大道南段248号电话:0837-8873733、0837-7427650(招生电话)
阿坝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 ...
  • 240 2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