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复杂
地质
条件下灰岩水害防治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在探明地下空间断层分布的基础上,鉴定断层的活动程度,判定 它们是否为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能力的活动断层,对于地震预测预报 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基于光纤光栅及分布式光纤与钻孔结合进行 自然或人为状态下断层活动性实时动态监测研究。通过在已查明断层 上部地面位置施工并形成钻孔,钻孔垂直穿过断层上下两盘,并在孔 中布置光纤光栅埋入式应变计及分布式应变传感光缆等形成一套综 合监测系统,利用太阳能蓄电池对 FBG、BOTDA 等测试仪器持续性供 电,实时采集与传输应变场、位移场等数据,通过分析实时得到的监 测区域中岩体的应变场、位移场等参数变化情况,评价探测目标区域 断层活动性程度。同传统的断层活动性判别方法(如地质地貌调查、地球化学探查及地球物理勘探)相比,光纤动态监测成本较低、所用 传感单元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精度较高且实施方便,通过实时监测数 据对比分析监测参数时空演化规律,可获取断层活动性发育程度。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30
关于2023年江西省“科技+
地质
”联合计划拟立项项目的公示
根据《江西省“科技+地质”联合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省科技厅会同省地质局联合开展了2023年“科技+地质”联合计划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3-08-30
复杂
地质
条件下灰岩水害防治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以地下水系统方法为指导,采用信息技术、水文地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室内测试与现场试验,系统开展灰岩底板水在不同方案下开采疏放与开采底板破坏模拟,以及突水水源判别与灰岩地下水管理模型研究,从而为承压水的疏水降压、水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实现深部煤层(如淮南 A 组煤层)安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1)通过放水试验查明矿区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断层导、隔水性及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结合探测成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疏放含水层参数,为模拟多种方案下承压水防治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2)采用岩石物理力学实验、岩石质量指标统计、岩石试件和原位波速测试等多种方法,研究了底板岩体结构的差异性,为底板岩层阻隔水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3)建立了水岩耦合数值模型,模拟承压含水层煤层回采过程中底板及灰岩含水层应力场与渗流场变化特征,获得了底板采动效应特征,揭示了工作面底板岩体结构在采动过程中的水压效应对岩体结构破坏作用; (4)建立了承压水下开采的地下水管理模型,以放水量最小为目标,以满足区块安全水压值为约束条件,达到既疏放排水与安全开采,同时又保护地下水资源; (5)建立矿山多水源突水的水质判别模型,实现快速辨别突水的水源问题。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北京
大学
现代农业研究院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是北京大学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北京大学在京外设立的首个高端农业类研究院。先后获批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参与共建山东省农业生物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作物精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聚力攻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不断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加速成果转化。已组建42个独立课题组,人员规模约760人,形成院士领衔,杰青、长江为两翼,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雁阵人才团队。目前已在多个主粮、油料及经济作物开展精准设计育种,取得了原创性理论及技术突破,也在智慧农业、农业经济政策、数字乡村建设等领域进行开创性研究,争取国家、省级科研项目72项,累计发表论文333篇,已授权国际专利6项、国内专利31项,申请24个植物新品种权,完成6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8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2024-12-13
中国
实物货币通论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论述探讨历史货币形式所应遵循的理论原则,实物货币定义和推动实物货币产生的原始交换历史发展过程等三个基本问题,为研究实物货币提供理论依据,理顺货币形式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二章概述中国历代实物货币,时间跨度五千年,从纵向的时空发展上具体落实和勾画出中华五千年货币文化的历史轨迹,为我国历史上实物货币的存在,发展和货币流通的运动提供史实依据.
南京审计大学
2021-05-07
中国
消防救援学院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是按照党中央跨军地改革部署,整合消防、森林院校力量和资源,以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种学院为基础组建的,是应急管理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主要承担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才培养、专业培训和科研等任务。学院在40余年的接续发展中,累计为军地输送5万余名应急救援人才。改革转制后,学院积极适应国家应急管理战略需要,紧紧围绕服务大局、贴近实战,着眼建设具有鲜明特色、高质量的、与大国应急管理体系地位相匹配的消防救援高等院校目标,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2021-02-01
中国
戏曲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成立于1950年1月28日,原隶属文化部,最初称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1955年1月正式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1973年11月并入文化部“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后更名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戏曲学校”。1977年2月正式恢复中国戏曲学校建制。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从此揭开了中国戏曲艺术教育的新篇章。2000年划转北京市,国家对学院实行文化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体制。 学院首任校长是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的田汉先生,王瑶卿、晏甬、萧长华、史若虚、王荣增、俞琳、朱文相、周育德、杜长胜等先后任校(院)长。学院的校训是“德艺双馨,继往开来”。学院目前设有京剧系、表演系、导演系、音乐系、戏曲文学系、舞台美术系、新媒体艺术系、国际文化交流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继续教育部、附中等12个教学单位,有“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14个本科专业和27个专业方向。戏剧戏曲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并列入北京市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京剧表演专业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也是国家和北京市两级特色专业。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注重教师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近年来,学院坚持“引进、培养、提高”的原则,先后引进了傅谨、谢柏梁、张火丁等特聘教授及学科带头人和其他高层次人才,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来院任教,形成了一支以特聘教授和著名艺术家为学术和创作带头人,新老结合、院内外结合、在职与客座结合的师资队伍。截至2018年4月,在272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74%,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日趋优化。 以艺术实践、创作、科研推动教学建设,是学院办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学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8项,北京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有4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经历,有10名北京市“长城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等特殊人才,北京市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级教学名师8位,北京市级人才培养工程建设项目30余项。2006年以来,学院共取得各类科研立项1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5项,国家级课题六项,国家重大课题一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87余部。其中《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戏曲卷》填补了戏曲教育长期无系统教材的空白。2013年学院获批“北京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2016年获批“北京市哲社管理二级单位”。学院创作改编的《白蛇传》、《对花枪》、《岳云》、《杜十娘》、《张协状元》、《悲惨世界》、《红色娘子军》、《还魂三叠》、《长征组歌》、《梅兰霓裳》等大量优秀作品,获得过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全国优秀剧目奖、国际戏剧协会(ITI)音乐戏剧奖等奖项。 学院形成了“教学、实践、科研、创作”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60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万余名戏曲专门人才,涌现出刘秀荣、谢锐青、杨秋玲、钱浩梁、张春孝、侯正仁、李光、孙岳、朱秉谦、刘长瑜、叶少兰、李长春、冯志孝、关雅浓、王梦云、李朝贵、李维康、耿其昌、刘琪、沈健瑾、张曼玲、黄孝慈、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袁慧琴、王蓉蓉、周龙、张火丁、郭跃进、杜镇杰、李宏图、李军等一大批艺术家。1996年至今,学院先后承办了六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为21世纪京剧表演艺术人才培养作出了特殊贡献。中国戏曲学院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人才的摇篮”。 学院一直承担着向海外传播中华戏曲文化的重要使命,与世界几十所大学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2009年11月,学院与美国宾汉顿大学共同建立了全球第一家戏曲孔子学院,培养了各国留学生千余名,多次参加各类国际艺术节演出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截至2018年4月,学院在校学生2572人,其中包括,全日制本科生2064人,研究生288人,继续教育学生220人。最近三年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5.26%。 学院总占地面积5.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剧场、影视制作中心、录音棚、体育馆等教学实践实习场所。截至2017年底,学院图书馆总建筑面积5723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8.6553万册,电子图书190.64GB,同时,学院建成了稳定、安全、高效的校园网络,为教学手段的更新和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向未来,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贯彻学院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的“两步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全国戏曲高级人才培养中心、戏曲理论研究中心、戏曲文化信息交流与传播中心”建设,为建设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戏曲艺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中国戏曲学院
2021-02-01
中国
仪器网
中国仪器网
2022-05-26
中国
电信
中国电信
2022-05-26
中国
地域文化丛书
产品详细介绍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25
26
27
...
251
2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