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公安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创始于1948年7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解放区建屏县(今平山县)举办的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历经华北公安干部学校(1949—1950年)、中央公安干部学校(1950—1953年)、中央人民公安学院(1953—1959年)、中央政法干部学校(1959—1982年)和恢复中央人民公安学院(1982—1984年)等发展阶段,1984年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改建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2月,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于1978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其前身为公安部政法专科学校,1979年更名为国际政治学院,1984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2000年,交通部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学校。 学校创办以来,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多次接见学校学员,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词。2004年10月,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学校观摩全国公安民警大练兵汇报演练并发表重要讲话。1984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出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命名仪式暨1984级学生开学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近年来,孟建柱、郭声琨、赵克志等领导同志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并就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重要批示、指示。彭真、罗瑞卿同志等曾兼任学校校长。 学校是公安行业的综合性大学,是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开展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第一个开展研究生培养、唯一一个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府,也是学科专业最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完备的公安院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政法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秉持“政治建校、从严治校”办学方针,执守“忠诚、求实、勤奋、创新”校训,突出职业化、实战化、行业化办学,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智库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为全国政法公安机关等培养、输送了30万余名各级领导、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在公安事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着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重要作用,被誉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 学校坚持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协调并重,构建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特色鲜明的干部培训体系。有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公共安全工程与技术交叉学科等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有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警务、法律、安全工程、公共管理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有13个专业、22个专业方向,全部为公安类专业(方向),涵盖公安主要业务领域。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培训工作主动适应公安工作多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形成了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二学位生、本科生、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学历教育体系,构建了包括高级警官培训、公安业务培训、军队保卫干部培训、港澳警官培训、外警培训在内的干部培训体系,并开展国防生和留学生教育。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治安学院、侦查与反恐怖学院、犯罪学学院、公安管理学院、国际警务执法学院、警体战训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学院、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院、交通管理学院等11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有进修部、军队保卫学院、外警培训部等3个培训机构。在校生13000多人,年培训1万人次左右。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培养卓越公安人才,竭力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教学训练设施和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紧扣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立与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紧密对接的人才选拨、培养、就业机制。以培养“忠诚可靠、专业精通、文武兼备、作风顽强”的卓越公安人才为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和建立课堂教学与警务实践有机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现有木樨地、团河两个校区,占地1200余亩。教学行政用房、场地和学生(学员)宿舍面积6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公安类藏书为国内最齐全,馆藏图书150万余册。校园教学科研计算机网、各类实验室、警体综合训练馆、警务战术训练街区、警务战术训练馆、多功能靶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设施完备。设有北京市青少年安全教育基地、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刑科技实验教学中心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批准学校设立“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4年2月,教育部批准学校公安执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3月,公安部批准学校设立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 学校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领军人才”“优秀中青年教师”“专业教师警务实战能力培养”和“国际化人才”等培养计划,努力推出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和学术带头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充满活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00余人。聘任客座教授80余人,教官300余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1人。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教学团队是首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理论创新优势和调研咨询优势,围绕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和公安发展改革战略部署及实战需要开展科学研究,打造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高端智库平台。2015年9月,被公安部确定为“公安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所”建设依托学校,成为首批建设的两个部级公安新型智库。2017年,与相关单位共同申报的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得批准。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研究机构2个,建有2个协同创新中心、37个非在编科研机构以及司法鉴定中心和公安高分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0多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主办《公安教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现代世界警察》、《警察文摘》等刊物,其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近年来,作为全国唯一的高校承办单位,学校先后4次承办由我国政府主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分论坛,在国内外执法部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快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成为公安系统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校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警察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着广泛密切的交流,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英国警务学院、俄罗斯联邦内政部莫斯科大学、土耳其警察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内务部警察学院、韩国警察大学、越南人民警察学院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招收和培养外国警察留学生, 选派学生赴韩国、加拿大、德国的司法、警察院校学习或短期访学研修。为70多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举办各类研修班190多期。近年来,每年举办一届“国际警务论坛”,有力拓展了学校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标志着学校建设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作为办学治校总纲领和人才培养总遵循,在教育部和公安部等上级部门的指导、领导下,牢固树立“政治建校、从严治校”的“党校”标准、公安高等教育培训领跑者的“旗帜”标准、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标准,坚持“开放、包容、合作、进取”的办学理念,秉持“忠诚、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深入实施“信息化、实战化、国际化、警务化”发展战略,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公安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全力打造公安卓越警务和警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公安理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和提升高级警官核心能力的干部学院,向着“国内一流、世界前茅”警察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02-01
哈尔滨石油学院
哈尔滨石油学院是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经、文、管、艺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学校,享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最具影响力民办高校”等荣誉。 哈尔滨石油学院创建于2003年,始称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哈尔滨石油学院,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哈尔滨新区。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有梦想才有未来”的理念和“博学求实、励志创新”的校训,以大庆精神创业、铁人榜样树人。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明誉校,管理强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校现有占地8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4585万元,纸质图书69.6万册。 学校立足地方,面向国家石油石化行业,主动适应现代产业及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以石油、石化产业为服务主体构建学科专业群。学校设有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学校开设29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脚踏实地品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一线工程师。现有在校本科生及留学生9000余人,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000余人。 经过数年的努力,师资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既聘有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知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国外学习培训归来的青年才俊,更有一批博士硕士为主体的中青年教师队伍;既有省级教学名师、二级教授、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也有国际国内各类科技大赛的冠军得主及指导教师。 学校坚持校研企合作。学校为学生配置了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并与大庆油田采油九厂、山东亚通石化、齐齐哈尔二机床、大连恒力石化、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等众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鼓励与资助学生自主地进行科学实验探索,开展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 为了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境内外18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设立学生海外课堂,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活动。 学校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明和文化建设。“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读书节”“寝室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为学生们提供了兴趣激发与才华展示的舞台。世界纪录“最大人体‘红绿灯’”“奔跑吧青春”“学生素质拓展大赛”“学雷锋活动月”和千人规模的“吟诵弟子规”“平板支撑大赛”“舞蹈展演”“荧光夜跑”“广播操展示”等大型活动吸引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校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的品牌,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随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哈石油的学子们不断创造着优异的成绩:女排蝉联2015年、2016年、2017年黑龙江省大学生排球锦标赛冠军,刷新了本项赛事设立以来的最好成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40份,近三年获课外科技活动奖165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48篇;与北京大学共享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特等奖;2012年至2017年连续6年参加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多次取得全国一二等奖,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等多家媒体对我校代表队进行了专访;先后已有600余人考取了清华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考研率位列民办高校前三名;就业率位列黑龙江省本科高校第12名。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黑龙江省“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重要战略的实施,今天的哈尔滨石油学院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抓住机遇、埋头苦干,为把我校建成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哈尔滨石油学院 2021-02-01
【就业桥】就业桥运用AI技术助力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春招“抢人”获天津日报等媒体报导
2025年3月21日,中国教育在线就业服务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就业桥服务中心”以《就业桥运用AI技术助力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春招“抢人”获天津日报等媒体报导》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沈农T120’实现成果转化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沈农T120’实现成果转化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比亚迪迪空间】共筑产教融合新平台丨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与天津迪空间共建社会实践基地
2025年3月27日,比亚迪迪空间微信号以《共筑产教融合新平台丨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与天津迪空间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1981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主要为公安现役部队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承担我国维和警察、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常备维和警队、驻外警务联络官和外籍警察培训任务,担负公安机关培训工作。2000年,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在学院成立。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2008年、2016年,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审核评估。建校38年来,学校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合格人才,为公安现役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被誉为“忠诚卫士的摇篮”。2018年9月,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体部署,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转制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仍为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坚持以新时代公安工作新需求、新发展为牵引,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立德树人、服务实战的办学理念,坚持现代化教学、实战化训练、信息化主导、国际化引领的办学思路,面向全国公安机关和国家移民管理队伍,培养移民管理、特种警务行动与战术、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信息技术等领域专业人才,努力打造新型警务人才培养和新质警力生成基地、公安创新能力建设高端平台、国际执法合作交流主阵地、安全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国家级智库。同时,巩固发展学校在世界消防教育领域第一方阵的传统办学优势,面向社会培养消防领域专业人才,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服务。学校开设的学科专业涵盖法学、工学、军事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拥有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军队指挥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法学等5个河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培养同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2020年,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的专业共15个,均为四年制大学本科。其中,公安专业9个: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边防管理、警务指挥与战术、公安政治工作、公安情报学、网络安全与执法、数据警务技术、涉外警务;消防专业6个:消防工程、火灾勘查、电子信息工程、消防指挥、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核生化消防。警察大学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领域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40余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等268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建有高水平实战教官库。建校以来,6人次入选国家、省部级各类人才工程,60余人被评为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师或教学名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34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公安部部级津贴,213人次享受公安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励津贴。警察大学占地1700余亩,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建有室内射击馆、体能技能训练馆、游泳馆、综合战术训练场、云计算中心、综合实战指挥中心、直升机索降等教学训练设施,拥有装甲防暴车、主战消防车、警用无人机等训练装备器材,图书馆藏书142余万册。成功申建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边境及出入境安全研究中心、反恐怖与警卫安全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8亿元。全国消防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应急处置专业委员会、中国警察协会维和警察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和学术组织设在学校。构建了“三横三纵”的信息化总体架构,引进应用75项实战部门信息化建设成果,定制研发43个教学训练和管理系统,实现了训练与实战的等质同步,打造高水平的智慧校园。学校构建了“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广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广泛运用慕课、雨课堂等现代教学方式。开展实战化教学训练,打造了“砺剑”、“浴火”、“刀锋”、“蓝盔”实战化训练品牌。边防管理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边境管理学》等50余门次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矿业大学、360企业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大学、英国中部兰开夏大学、法国消防官高等学院、意大利圣安娜大学、国际移民组织等20余家单位,建立了务实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邀请100余名国(境)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指导演练。打造了“非常规移民与跨境犯罪”“消防科学与技术”“中国维和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品牌。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秉承“进德修业、精武博文”的校训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大力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向着“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的世界一流警察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2021-02-01
降解石油、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态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在石油开采、运输和使用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污染日趋严重。对于石油污染土壤生态的修复,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但是,还未见高密度、高活性,能原位大面积使用的降解石油、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态的菌制剂的报道。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石油、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态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降解石油、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态的菌制剂是由巨大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粪链球菌和热带假丝酵母经优化组合组成的复合菌群,其中各组分的配比是1~2∶1∶1∶0.5~1。
南开大学 2021-04-10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河北省共建、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建于1976年华北石油会战初期,2004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渤海石油职业学院。2006年8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学院成立了“中国石油华北技师学院”,承担集团公司技师、高级技师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任务。 学院位于北京南特大型国有企业华北油田所在地——河北省任丘市,处于环渤海经济开放带,毗邻驰名中外的“华北明珠”白洋淀。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和京开公路(国道106线)从本市通过,交通极为便利。 学院占地面积1129亩,校舍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原值1.28亿元,图书馆藏书总量49万册。学院拥有校园网、远程教育网络系统、电视教学系统,建有多媒体网络教室、语音教室、微格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有石油工程等六大实训中心以及水力学等33个实验室,其中石油工程和护理实训中心被河北省确定为重点实习实训基地,由我院与西南石油大学联合研制的石油实训中心的钻井、井下作业技能实训设备可模拟生产现场的各种操作,进行综合训练及考核,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金工实训中心(实习工厂)具有ISO9001认证资质和一、二类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产品远销苏丹等七个国家及国内二十余个省市。同时分别在华北油田公司、渤海钻探工程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建有48个固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还拥有十口原油生产井作为采油、储运等专业生产实习基地。学院还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井控培训中心、驾驶学校。其中,井控培训中心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钻井、井下作业人员的培训基地,被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IADC)确认具有井控培训资质和HSE国际认证权。我院护理专业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9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08名,讲师248名,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华北油田副总工程师刘钺等在内的客座教授和有丰富实践经验及高级技能的兼职教师46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名。 学院坚持 “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按照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总体要求,依托油田企业市场、继承国有特大型企业的基础和实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培养专科层次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坚持突出特色,促进“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特色,与用人单位建立密切的育人和用人结合的关系,形成了“教学与生产”相配合的“零距离”模式。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油田、面向行业、服务企业,利用学院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学院在中海油、中海油服、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冀东油田、江汉油田、新疆石油管理局等石油企业以及北京、天津、东南沿海、西部地区建有近百家就业基地,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部分专业就业率达95%以上。在河北省组织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评估检查中,我院被评为“优秀院校”。 三十多年来,学院一直坚持“自强、勤奋、求实、创新”的办学精神,已为石油系统和社会各界培养各类人才数万人,毕业生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毕业生以文化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思想作风过硬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2021-02-01
石油钻井模拟教学平台
石油钻井模拟教学平台以顶部驱动钻机为制作蓝本,钻井井场模型按1:24比例微缩制作,平台由钻井井场教学平台、压力调节站柜、ZSC-Ⅱ钻井司钻操作台、钻井模拟教学平台控制软件、虚拟仿真系统等组成;适用于大中专院校、职工培训等多层次教学,培养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它集演示和操作于一体,实现了泥浆大循环、司钻操作、远程监控、动力驱动等模拟功能。 石油钻井模拟教学平台通过虚实结合,搭建实物平台,运用三维软件虚拟仿真表现培训内容,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相互补充。在使学员对石油钻井的井场布局、钻机主要部件、井控装备、固控设备及管汇安装进行初步了解的同时,还可通过演示操作来加深学员对钻井六大系统的认识。将高危险高能耗的现场作业通过动画模拟的方式在实验室中实现,使教学安全绿色无污染,节省了现场培训的成本。而且通过动画模拟操作训练,使岗前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加生动牢固。 演示钻井作业六大系统: ①动力驱动系统:演示为钻机各大系统提供动力的各种设备的布局设置和传输路径等。 ②起升系统:演示钻机钻进、起下钻及钻头钻进的过程。 ③旋转系统:演示由顶部驱动装置驱动电机的旋转运动带动钻杆旋转钻进的过程。 ④循环系统:演示固控设备布局、井控及泥浆循环过程等。 ⑤井控系统:演示井控设备的布局及结构组成讲解; ⑥控制系统和监测显示仪表:演示通过司钻操作台的仪表对钻进参数如大钩负载、转速、泵压、地压、钻速等进行测量和记录,并对钻井过程进行控制 虚拟仿真主要训练科目有: 1 司钻台仪表操作 2 顶驱开机操作 3 顶驱钻进操作 4 顶驱起钻操作 5 顶驱下钻操作 6 电动钻机转盘下钻操作 7 电动钻机转盘钻进操作 8 电动钻机起钻操作 9 顶驱钻机倒划眼操作 10 活动解卡操作 11 正常起下钻关井认知训练 12 钻进关井认知训练 13 空井关井认知训练 14 司钻法压井认知训练 15 工程师法压井认知训练 16 边循环边加重法压井认知训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1-05-28
钻井石油振动筛
钻井液振动筛可 24 小时持续工作, 且单位小时内处理钻井液流量: ≥140m3。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248 2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