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二维材料固态自旋色心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二维范德瓦尔斯材料固态自旋色心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唐建顺研究组与匈牙利魏格纳物理研究中心AdamGali教授等人合作,实验研究并理论解释了六方氮化硼(hexagonalboronnitride,hBN)中带负电硼空位(VB-)色心受磁场调制的自旋相干动力学行为,揭示了hBN中VB-色心电子自旋与核自旋之间的相干耦合和弛豫机制,对发展基于二维范德瓦尔斯材料的相干自旋系统及低维量子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10-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俯冲带浅部地震波各向异性成因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Renata Wentzcovitch教授课题组及美国康奈尔大学Geoffrey Abers教授合作,在俯冲带浅部地震波速各向异性成因上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10-17
教创赛专家报告荟萃⑬ | 北京理工大学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林德福:教学赛研用“五位一体”领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该模式深度融合“教学赛研用”,打造“飞行力学”等思政示范课程,将高端赛事案例融入教学改革,提升课程内涵与育人实效。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9-28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在1948年创建的中央团校基础上于1985年12月成立的,是共青团中央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由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后,与中央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承担普通高等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历任校长均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任,冯文彬、胡耀邦、韩英、王兆国、胡锦涛、宋德福、李克强、周强、胡春华、陆昊等同志先后兼任校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以来,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为“优秀”。2012年获批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国际劳工组织命名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是民政部批准的首批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学校与中央编译局共建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研究基地,与国家图书馆共建国家图书馆团中央分馆,与北京市共建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研究院和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 目前,学校已建立起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和团干部培训等在内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格局。设有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少年工作系、社会工作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公共管理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等9个教学院系,文化基础部、外语教学研究中心、计算机教学与应用中心、体育教学中心等4个教学中心(部),中央团校教育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等3个教育培训机构。 学校现有专业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拥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和应用经济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授权点和3个类别的专业型硕士授权点。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外国哲学、思想政治教育、青年与国际政治、少年儿童与思想意识教育、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社会学、世界经济、金融学、数量经济学、新闻学、传播学、文化哲学、社会管理等1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专业,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政)、社会工作等5个专业型硕士学位专业。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和英语等13个学士学位专业,其中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日益优化。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8%。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6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3人。学校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15人。 学校的学术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学校设有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青少年研究院、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志愿服务信息资料研究中心、青少年研究信息资料中心等科研机构。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400项,在青少年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和社会工作等领域出现了一批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成果及专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部高校学报名刊。 学校经国家汉办批准承办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孔子学院,与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开展了多项长期的项目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波兰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个高校、科研机构,在研究生和本科教育、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了良好关系。自2009年开始,学校每年暑期举办Summer School,邀请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知名教授和学者授课,为中外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学校取得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是国内64所国家汉办HSK考点院校之一,留学生年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是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基地。连续多年获批国家级教育培训项目,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规模万余人次,建有校外培训基地8个,培训领域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亚非拉三大洲36个国家,培训对象以团干部为主,拓展到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港澳青年领袖、国外执政党青年官员。组建了由校内外400多位高层次专家教授组成的师资团队,建立了60多个校外教学实践点。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落户我校,党委书记倪邦文同志为协会会长,协会下设7个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全国各地青年工作院校间的联系与协作。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学校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团中央分馆,数字化、智能化程度高,馆藏文献足,已建设成为国内特色的青少年研究信息资料中心。学校设有教学实验室二十余个,其中社工实验室为国内最早的专业社会工作实验室,法律诊所、模拟法庭、非线性编辑、ERP沙盘、数学建模、IT工作室等实验室配备齐全,设备先进。校园信息化服务体系完善,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完备。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共青团事业,培养政治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青年人才。毕业生的素质和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普遍好评,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骨干,人才培养的品牌优势已经显现。 学校是北京市首批命名的“文明校园”和“北京市花园式单位”。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中央直属机关文明单位”、“中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中直机关绿化美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下,正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秉持“青年”和“政治”的办学特色,坚持走“精、特、强”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坚持创新发展战略、开放发展战略、和谐发展战略,努力朝着建成国内培养卓越青年人才的高水平大学、培训优秀青年干部的高层次基地、服务党政青年工作的高质量智库的目标不断迈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21-02-01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1981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主要为公安现役部队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承担我国维和警察、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常备维和警队、驻外警务联络官和外籍警察培训任务,担负公安机关培训工作。2000年,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在学院成立。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2008年、2016年,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审核评估。建校38年来,学校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合格人才,为公安现役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被誉为“忠诚卫士的摇篮”。2018年9月,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体部署,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转制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仍为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坚持以新时代公安工作新需求、新发展为牵引,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立德树人、服务实战的办学理念,坚持现代化教学、实战化训练、信息化主导、国际化引领的办学思路,面向全国公安机关和国家移民管理队伍,培养移民管理、特种警务行动与战术、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信息技术等领域专业人才,努力打造新型警务人才培养和新质警力生成基地、公安创新能力建设高端平台、国际执法合作交流主阵地、安全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国家级智库。同时,巩固发展学校在世界消防教育领域第一方阵的传统办学优势,面向社会培养消防领域专业人才,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服务。学校开设的学科专业涵盖法学、工学、军事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拥有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军队指挥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法学等5个河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培养同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2020年,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的专业共15个,均为四年制大学本科。其中,公安专业9个: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边防管理、警务指挥与战术、公安政治工作、公安情报学、网络安全与执法、数据警务技术、涉外警务;消防专业6个:消防工程、火灾勘查、电子信息工程、消防指挥、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核生化消防。警察大学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领域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40余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等268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建有高水平实战教官库。建校以来,6人次入选国家、省部级各类人才工程,60余人被评为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师或教学名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34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公安部部级津贴,213人次享受公安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励津贴。警察大学占地1700余亩,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建有室内射击馆、体能技能训练馆、游泳馆、综合战术训练场、云计算中心、综合实战指挥中心、直升机索降等教学训练设施,拥有装甲防暴车、主战消防车、警用无人机等训练装备器材,图书馆藏书142余万册。成功申建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边境及出入境安全研究中心、反恐怖与警卫安全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8亿元。全国消防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应急处置专业委员会、中国警察协会维和警察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和学术组织设在学校。构建了“三横三纵”的信息化总体架构,引进应用75项实战部门信息化建设成果,定制研发43个教学训练和管理系统,实现了训练与实战的等质同步,打造高水平的智慧校园。学校构建了“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广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广泛运用慕课、雨课堂等现代教学方式。开展实战化教学训练,打造了“砺剑”、“浴火”、“刀锋”、“蓝盔”实战化训练品牌。边防管理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边境管理学》等50余门次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矿业大学、360企业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大学、英国中部兰开夏大学、法国消防官高等学院、意大利圣安娜大学、国际移民组织等20余家单位,建立了务实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邀请100余名国(境)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指导演练。打造了“非常规移民与跨境犯罪”“消防科学与技术”“中国维和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品牌。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秉承“进德修业、精武博文”的校训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大力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向着“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的世界一流警察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2021-02-01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教育部 2025-04-29
关于报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项目的通知
关于报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项目的通知
云上高博会 2025-08-31
教创赛专家报告荟萃⑤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突破固有认知,聚焦天赋与努力的动态生成,从识别逻辑到环境构建,进一步探索学与习、教与育的特征。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9-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基于协同抑冰的活细胞低温保存方向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赵刚教授与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刘会兰主任合作,基于二维碳化钛(Ti3C2Tx) MXene纳米片的协同抑冰效应,实现了活细胞的高效深低温冷冻保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7-11
科技部关于印发《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引导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社会科技奖)规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科技奖整体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科技部 2023-03-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528 52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