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土地供给冲击、公共资源配置与中国经济波动
目前鲜有文献基于政府配置的财政资源和政府控制的自然资源供给变化讨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问题.并且目前涉及到的宏观DSGE模型较少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进行脉冲响应研究.据此,本文构建了含土地供给冲击,财政支出冲击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研究了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问题.研究发现:中央公共资源配置与地方公共资源配置的经济效应是类似的;土地供给量与土地房产税负的经济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别;政府土地资源配置对实际产出会形成即期的扩张效应,但随后即形成"挤出"效应,并且其对实际产出的波动影响程度大于土地房产税负的影响;土地资源供给冲击对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方差的贡献是逐渐增加的.
南京财经大学 2021-05-08
中国经济量增质升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日前表示,这一年,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新华网 2022-02-07
波动演示器
产品详细介绍
吉林大学朝阳教学仪器厂 2021-08-23
波动弹簧5
产品详细介绍
芜湖震洋教仪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波动演示器(投影式)
产品详细介绍
东北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对策研究
课题组对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定位,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战略模式选择,参与国际景致里的主体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对策建议,对财政部相关四局的实际工作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和应用价值。
中央财经大学 2021-02-01
无功与谐波动态补偿装置
无功与谐波动态补偿装置是为解决电力系统日益严重的无功、谐波和各相负荷不对称问题而研制的,可以满足谐波严重超标或三相严重不平衡且动态变化的负载(如电弧炉)场合。 该装置由无功和谐波补偿网络、由滤波器、检控与保护系统等部分组成。采用该装置的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无功和谐波补偿网络由电抗器、电容器及功率电子开关组成,按容量等级分组投切,用以补偿大部分的无功和低次谐波电流,同时保证电源电流三相大体平衡。 有源滤波器一方面用以补偿剩余的无功及高次谐波电流,另一方面用以完成无源网络的级间过渡区域的补偿,实现装置在大容量范围内的无级动态补偿。 这种有源与无源配合的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性价比,提高补偿容量;补偿容量具有较大的扩展范围。 主要技术指标: 1、适用于单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供电系统,电源电压等级:220 VAC,380VAC。 2、有源滤波器补偿容量:50kVA(基波无功);150A(最大瞬时补偿电流)。 3、无源补偿网络的容量:500kVA。 4、补偿后的电源电流:功率因数高于0.9,总谐波畸变系数(THD)<5%,三相负载电流的不对称系数<3%。 应用范围: 1、负载功率因数校正; 2、谐波补偿; 3、三相负载不平衡的补偿; 4、以上三项的任意组合。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1/f”波动设备破解舒适度技术
“1/f波动”与人在安静时的α脑波及心拍周期等生物体信号的变化节奏相吻合,并与人的感觉有着密切联系,使人能感到舒适。本研究应用“1/f波动”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开发出使人感到舒适的各种装置,包括:具有“1/f波动”信号的医疗除痛装置、能够产生自然风效果的“1/f波动”风扇或空调、符合“1/f波动”的舒适外形设计以及舒适图案自动生成等。另外利用“1/f波动”理论将和谐图像信息转换为悦耳的音乐信息,将视听结合起来,让听觉感受美术作品的视觉效果。本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图案设计、家电、印刷、纺织、服装、广告、出版以及宣传教育等诸多行业,能极大地提高这些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日本物理学家武者利光首先提出了著名的“1/f波动”理论,对“1/f波动”令人感觉舒适的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此后,各国科学家对“1/f波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瑞典、荷兰、德国以及意大利等国家都在热心进行着相关研究。我们在图形、图像、纺织印染、电机以及音乐等领域进行了具体的探索,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在国内属于首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水流量波动发生器及使用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641942.8)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流量波动发生器及使用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发生器由恒位配水系统、矩形波变流量系统和类正弦波变流量系统组成。恒位配水箱下部分别接基流出水管、矩形波出水管、类正弦波出水软管,基流出水管分别为矩形、类正弦波出水提供稳定基准水流;由多孔圆盘面板上等距间隔安装组合式铁片,在旋转时实现矩形波周期性变流量出水;类正弦波出水软管由挂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于2002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是湖北省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7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占地面积2183亩,校舍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校园绿水环绕,林木葱茏,四季花开,百鸟竞唱,疏朗别致,生机盎然。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精神,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协同、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发展思路,聚焦聚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聚焦聚力发展学术生产力、聚焦聚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聚焦聚力“三全育人”“五个思政”、 聚焦聚力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让学生获得更高质量学习经历,培养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实践、实用、实干人才(以下简称“三有三实”人才)。学科专业体系渐趋完善、优势初显。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日益完善。目前,建有现代服务业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设有“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6个。学校开办会计硕士专业学位项目,开设本科专业5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金融、会计、财税、法律、物流、旅游等学科专业比较优势明显。 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特色鲜明。学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办学声誉。现有在校本科生15699人、研究生503人。在湖北本科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2012年招生以来有五年“,报录比”居全省高校第一。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成效显著。学校坚持引育并重、聚才兴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充满活力、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03人,其中教授128人、副教授39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50.15%,拥有国家“千人计划”学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学者5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学者5人、楚天学者24人、湖北产业教授4人。近年来,学校加强对台引才引智工作,已有全职台湾教师40名,得到国家和省对台工作机构和台湾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我校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是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科研和社会服务协同推进、成果丰硕。学校坚持以理论研究为先导,应用研究为重点,聚焦现代服务业,重点在区域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碳排放权交易、现代物流、水资源保护及立法等领域构建平台、培育成果,建成了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分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研平台2个、省委省政府改革智库2个。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科研机构12个。现正在与荆州市、黄冈市等7个地市开展战略合作。近5年,承担国家自科、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10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6项,36份研究报告得到中央、省部级领导批示,一批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国家和地方政策法律、进入政府的规划和决策。合作办学模式多元、开放共融。学校秉持开放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格局,先后与美、英、法、德等1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40多所著名大学或教育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师生互访、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和保荐硕士等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政府、行业和企业开展“六个共同”多元化深度合作,分别与多家知名企业联合创办了农银长江学院、中百藏龙学院、冷链物流研究院等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基地149个,建成国家级实践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5个,创新了校政行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今天,学校正以崭新的姿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能力核心点,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
湖北经济学院 2021-02-01
1 2 3 4 5 6
  • ...
  • 106 10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