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消纳冗余电能的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及装备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东南大学 2021-04-11
含碳耐火材料用系列粘结剂生产技术
含碳耐火材料按显微结构分,有陶瓷结合型和炭结合型两大类,而炭结合型属于不少耐火材料,一般所谓的含碳耐火材料均指此类。其生产工艺是先将粘结剂和粗颗粒骨料混匀,使粘结剂在粗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然后加入耐火材料细粉和石墨粉混匀后成型,经200℃热处理后的粘结剂固化形成固体框架把耐火材料和石墨粉结合起来得到不烧含碳耐火材料制品。显然,所形成的碳框架的连续性及强度对制品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对耐火材料浸润性好且高温残碳高的粘结剂,才能形成完整性好且强度高的碳框架。因此对含碳耐火材料用粘结剂必须具有浸润性好,残碳率高的特性,同时对工业生产而言还要求其常温流动性好,无刺激性气味等。 伴随着含碳耐火材料的研制与生产,曾先后试用过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酚醛清漆等作为粘结剂,但均因存在各种各样问题,工艺过程有严重污染或者制品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等。因此,研制满足含碳耐火材料要求的粘结剂是含碳耐火材料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之一。 本技术是用焦化副产酚类产品和甲醛为主要原料,以1.2~1.5mol比按照一定的方式投入反应釜,在A、B两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在25~90℃范围内,以0.6~0.8℃/分钟的升温速度先后经过升温反应→维温反应→减压脱水→粘度调整→质量检验→冷却放料等工艺过程,最终获得满足要求的粘结剂制品。整个工艺过程的时间为6~7小时。 产品质量: 1.外  观            淡黄色至棕红色 2.密  度(30℃)      1.220~1.240 3.粘  度(30℃)      3.0~8.0Pa.s 4.固含量(205℃)       >76.0% 5.残碳率(900℃)       >46.0% 6.水  分                <6.0% 与国内外同类型产品比较,本产品及生产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产品适用范围广:适用于镁碳砖、铝碳砖、镁铝碳砖、铝锆碳砖等含碳耐火材料的生产;2.保质期长:室内保存产品的保质期可达三个月;3.粘度可调:可以按照使用对象的制品性能要求和生产工艺要求,季节要求,气温要求灵活调整产品的粘度;4.浸润性好:混料均匀,成型性好;5.生产工艺全封闭:6.基本无污染;7.工艺条件温和,易于控制;8.使用量少:用量仅为耐火材料的3.8%~4.0%,明显降低含碳耐火材料的成本;9.耐火材料制品的性能提高:使高温抗折强度明显提高,转炉炉龄提高。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气化水煤浆提浓及低变质煤制备高浓度水煤浆技术
西安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05 年开始就对我国低变质煤制备高浓度水煤浆以及气化水煤浆提浓技术进行研究,研究成果经企业的初步验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粒度优化级配工艺装置已成功实施。并将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化工二元醇成套技术
乙二醇和丙二醇等化工二元醇主要用于聚酯树脂、防冻液以及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 滑剂和表面活性剂等的生产。目前绝大多数的化工二元醇是通过氢化裂解石油基底物或粮食基 葡萄糖得到的,面临着化石原料的日益枯竭和粮食安全等重大战略问题。利用丰富的、开再生 的农作物秸秆生产乙二醇和丙二醇等化工二元醇,是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的重要方向。本技术 的产业化实施将对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更新换代具有重大的提升作用,并大幅减少因 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等大气污染因素。然而,高额生产成本严重阻碍了本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秸秆化工醇的生产成本具体表现在过程的高能耗和高废水排放上。 本项目的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乙二醇和丙二醇等化工二元醇成套技术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研 发的干法生物炼制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干法稀酸预处理、高固体含量酶促糖化和秸秆糖连续 加氢裂解等主要工序。其中,干法稀酸预处理技术使用新型的螺带搅拌式预处理反应器,实现 了过程零废水排放,新鲜水和蒸汽用量比典型的预处理技术降低80%以上;高固体含量酶促糖 化技术则通过自主研发的螺带型反应器处理固含量达20%以上的秸秆底物酶解,可得到糖浓度 高于10%的秸秆糖化液;秸秆糖连续加氢裂解技术则实现了化工二元醇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催 化剂的循环利用。通过该成套技术可以得到不低于20%(w/w)浓度化工二元醇的裂解液,纤 维素转化率达75%以上。本技术的实施将会大大降低纤维素化工醇的生产成本,为纤维素化工 醇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嵌段共聚物节能、环保的聚合反应挤出技术
苯乙烯与二烯烃嵌段共聚物包括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S, SIS,)、溶聚丁苯橡胶,星型SSBR, 星型SIBR等的橡胶材料,以及透明高抗冲聚苯乙烯K树脂。目前,前者在全世界已形成了数百万吨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量,广泛的应用于轮胎橡胶,改型沥青,热溶胶,压敏胶,制鞋,聚合物改性等领域;后者K树脂由于将橡胶嵌段的球粒直径控制在纳米数量级,因而同时具有优良的透明性、抗冲击性、抗弯折疲劳和加工性能,因此在医用包装材料,医用器械材料,办公用品、家用电器、汽车、化工、仪表等领域都具有极广的应用,这是通用高分子材料所无法替代的,但是目前我国K树脂尚未成功工业化。本项目采用聚合反应挤出技术,该技术以挤出机为反应器,充分利用螺杆挤出机对高粘度介质也具备有效传热、传质的特点,将单体聚合与高聚物加工两个过程合二为一,实现无溶剂本体聚合,直接在挤出机中几十秒钟内由单体聚合成超高分子量聚苯乙烯、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K树脂等。本项目通过混合单体进料方法,得到的聚合物经NMR,IR,DMA,GPC,TEM,SEM,AFM测定及理论分析发现其为(SB)n多嵌段的共聚物。B橡胶嵌段的分散相尺度在自然状态下呈纳米级球状分布。有高达220%以上的超高断裂延伸率。在液氮中冲断面呈现出典型的韧性断裂形貌。该技术成熟度已达到可中试阶段。如采用分段加料的方式,由单体一步本体聚合得到当今世界上必须用耗能、污染的溶液聚合法方可得到的SBS、SIS等嵌段聚合物,其技术成熟度同样已达到可中试的阶段。该技术已申请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具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高毒性有机污染物的便携式荧光监测技术
环境中高毒性有机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水体,对环境、生物体系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目前,对环境水体中苯、苯酚、苯胺、硝基苯、多环芳烃等高毒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主要是离线测定方式,处理步骤复杂、检测时间长,易造成采样误差。现有军用便携式快速检测高毒性有机污染物的设备只是半定量分析,且未在环保部门普及。本项目拟开发环境水体中苯、苯酚、苯胺、硝基苯、苯并芘等高毒性有机污染物的便携式监测仪器,以特异性荧光试剂标记不同污染物,用高灵敏荧光检测技术,现场、快速检测痕量高毒性有机污染物。具体来说,采用新型深紫外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充分利用 LED 光源小体积、低功耗、长寿命的优点;基于光电二极管,自主研制低噪音、低漂移的光电放大电路探测;将光机电集成一体化,研制出小型、高灵敏、长寿命原位水中高毒性有机污染物荧光检测仪,并将其在山东省内重点流域示范应用。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4-22
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监测岩石变形与破坏
煤层采动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技术参数对巷道 支护、保护煤柱合理留设及水害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基于光 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与钻孔结合进行煤层开采围岩破坏特征观测。通 过在井下巷道或地面施工并形成不同方位单孔、多孔等观测系统,并 在孔中布置分布式传感光缆和电阻率传感单元等形成一套综合测试 监测系统,利用相关测试仪器采集与传输应变场、温度场及直流电场 等数据,通过分析实时得到的工作面顶、底板监测区域中岩体的应变 场、温度场及地电场综合地球物理场参数变化情况,评价探测目标区 域采动过程中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破坏高(深)度值。同传统的 钻探方法及单一地球物理场勘探相比,综合测试可查明探测剖面内岩 层的结构形态,通过多次对比时空演化规律,可获取岩层在采动过程 中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30
深部煤巷锚杆(索)支护顶板安全评价及预警技术
针对深部煤巷顶板变形大、下沉严重,锚杆(索)易失效导致巷道坍塌冒顶问题,建立不同预应力下“锚杆+围岩”复合加固模型,提出了深部受采动影响巷道锚杆(索)支护顶板“安全潜力”理论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发明了顶板离层遥测系统和基于离层速度比率预报顶板冒落的方法,实现了锚杆(索)支护顶板安全评价及预警,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4-22
南美白对虾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新技术
为解决当前对虾养殖病害难以防控及降低对虾池塘养殖面源污染问题,促对虾养殖业增产增效,很有必要应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对虾低碳健康养殖新技术。 本项目通过直接在对虾养殖池塘中悬挂研制的专利产品—生物膜净水栅,应用配套的快速形成稳定成熟生物膜及其生物絮团技术,促进有益微生物种群生长与良好藻相形成,降解转化池塘水中有害污染物(如氨氮等),确保水质良好,遏制病原微生物爆发,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养殖成活率,促进对虾良好生长。实现显著节水减排60%、节约饲料20%、产量提高30%以上,且具有投入与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及易应用推广的特点。
集美大学 2021-04-29
高性能低成本无钴金属陶瓷材料制备技术
传统的硬质合金工模具材料耐磨性和强韧性难以兼得,而其中的钨、钴元素属于稀有贵重元素。本项目所采用的Ti(C,N)基金属陶瓷不但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红硬性、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高温抗氧化性、与金属间极低的摩擦系数、无磁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强韧性,不含稀有贵重元素,其制造成本仅为硬质合金的35~40%,已在市场上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该成果发明了系列无钴金属陶瓷强韧化、无磁化制备技术,开发了系列高性能低成本无钴金属陶瓷材料,是硬质合金理想的升级替代材料,也具有陶瓷材料、聚晶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难以相比的强韧性。技术特征该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可达:硬度≥92.2HRA,抗弯强度≥3250MPa,断裂韧性≥9.4 MPa·m1/2。获得相关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相关技术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范围:主要用途:①适用于制作各种可转位刀片,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干式切削;②适合用于制作加工磁性材料的刀具和成型模具;③用于碳纤维预浸料的切割时,使用的稳定性和寿命大大高于目前进口产品;④适合于制作电子元器件生产及激光加工生产线中的专用模具,综合性能优良;⑤适合制作苛刻环境下使用的密封环和耐磨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11 812 813
  • ...
  • 950 9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