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教育部 2025-04-29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1981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主要为公安现役部队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承担我国维和警察、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常备维和警队、驻外警务联络官和外籍警察培训任务,担负公安机关培训工作。2000年,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在学院成立。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2008年、2016年,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审核评估。建校38年来,学校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合格人才,为公安现役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被誉为“忠诚卫士的摇篮”。2018年9月,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体部署,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转制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仍为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坚持以新时代公安工作新需求、新发展为牵引,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立德树人、服务实战的办学理念,坚持现代化教学、实战化训练、信息化主导、国际化引领的办学思路,面向全国公安机关和国家移民管理队伍,培养移民管理、特种警务行动与战术、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信息技术等领域专业人才,努力打造新型警务人才培养和新质警力生成基地、公安创新能力建设高端平台、国际执法合作交流主阵地、安全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国家级智库。同时,巩固发展学校在世界消防教育领域第一方阵的传统办学优势,面向社会培养消防领域专业人才,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服务。学校开设的学科专业涵盖法学、工学、军事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拥有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军队指挥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法学等5个河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培养同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2020年,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的专业共15个,均为四年制大学本科。其中,公安专业9个: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边防管理、警务指挥与战术、公安政治工作、公安情报学、网络安全与执法、数据警务技术、涉外警务;消防专业6个:消防工程、火灾勘查、电子信息工程、消防指挥、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核生化消防。警察大学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领域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40余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等268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建有高水平实战教官库。建校以来,6人次入选国家、省部级各类人才工程,60余人被评为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师或教学名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34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公安部部级津贴,213人次享受公安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励津贴。警察大学占地1700余亩,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建有室内射击馆、体能技能训练馆、游泳馆、综合战术训练场、云计算中心、综合实战指挥中心、直升机索降等教学训练设施,拥有装甲防暴车、主战消防车、警用无人机等训练装备器材,图书馆藏书142余万册。成功申建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边境及出入境安全研究中心、反恐怖与警卫安全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8亿元。全国消防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应急处置专业委员会、中国警察协会维和警察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和学术组织设在学校。构建了“三横三纵”的信息化总体架构,引进应用75项实战部门信息化建设成果,定制研发43个教学训练和管理系统,实现了训练与实战的等质同步,打造高水平的智慧校园。学校构建了“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广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广泛运用慕课、雨课堂等现代教学方式。开展实战化教学训练,打造了“砺剑”、“浴火”、“刀锋”、“蓝盔”实战化训练品牌。边防管理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边境管理学》等50余门次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矿业大学、360企业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大学、英国中部兰开夏大学、法国消防官高等学院、意大利圣安娜大学、国际移民组织等20余家单位,建立了务实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邀请100余名国(境)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指导演练。打造了“非常规移民与跨境犯罪”“消防科学与技术”“中国维和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品牌。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秉承“进德修业、精武博文”的校训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大力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向着“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的世界一流警察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2021-02-01
抽油井功图计量与远程监控系统
该项目从理论上把定向井有杆泵抽油系统视为一个复杂的三维振动系统,研究建立了该系统的力学、数学模型及算法,计算在不同井口示功图激励下的泵功图响应,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泵功图进行识别和故障分析。通过单片机采集位移、载荷以及电机工作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供电数据,以GPRS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一套中心控制系统可以同时控制约200口油井工作并监控其工作状态。本系统已经在5个油田应用,监控油井700多口。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4-14
时频系统实时在线计量校准方法研究
项目背景 授时、定位、导航是以北斗卫星为核心建立的 PNT 服务的三大要素,在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学研究诸多领域发挥广泛的支撑作用,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目前,时间比其他物理量要高出至少四个数量级,是当今测量准确度最高、应用最广泛、唯一实现全球高精度传递的基本物理量。 西方国家在高精尖技术领域对我们实行封锁和禁运,2019 年 8 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其公开版《国防部定位、导航与授时体系战略》报告。报告明确了以授时为核心的定位、导航与授时体系建设。近年来国内外花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所建立的不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础工作,其中最关键的设备---精密时频设备(原子钟)远程实时在线计量、测试和校准工作的必要性也日渐展现出来。 目前国内外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时频系统之间的高精度时间同步特别是纳秒量级、亚纳秒量级时间同步一直无法解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时频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也会给用户造成很大的困惑。原子频率标准的频率校准与计量,特别是在线校准与计量一直无法解决。 我国有若干个时频实验室和若干个时间统一系统,按照规定,每间隔一定的周期,需要对这些系统的时间同步能力和守时能力进行计量、校准和评估,因此,急需建立一种远程计量校准平台对时频系统时间同步、守时能力进行计量、校准和评估。 本项目基于 NTSC 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开展基于卫星共视/卫星双向的时频设备远程在线计量、测试和校准方法研究,解决各卫星测控基地、雷达站、各武器试验靶场及海军长河二号系统守时实验室等全军武器装备建设中的精密时频设备(原子钟)的远程实时在线计量、测试和校准困难的问题,为军用时频体系建设中高精度时频系统计量校准研究做铺垫。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要对时间频率进行测量,根据时间频率量值传递基本方法,可采用直接与已知的标准信号进行比较和通过接收机接收参考标准信号然后比较两种方法。要实现时间频率的计量校准,根据相关国军标规定,在对频率稳定度进行测量时,标准频率源的频率稳定度应优于待测频率源频率稳定度的 3 倍,对频率准确度、频率漂移率等其它指标进行测量时,标准频率源的相应指标应优于待测频率源一个数量级。 据此要求,我们拟研制基于卫星共视的远程时频计量校准平台,共视主站外接国家授时中心钟房主钟信号,共视副站外接一台铷原子钟,根据时间频率量值传递要求,通过共视接收系统接收 BDS/GPS 卫星信号,一方面通过 BDS/GPS 共视比对实现对时频设备的校准。另一方面可利用共视比对数据对副站的铷原子钟进行驯服,使其通过 BDS/GPS 共视比对同步到UTC(NTSC),作为待测时频系统远程在线计量校准可靠的参考频率源。 时频系统实时在线计量和校准示意图如图 1 所示,时间频率基准采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标准时间和标准频率,在国家授时中心放置卫星共视设备和卫星双向设备,在主要节点的时频系统放置卫星双向设备,在次要节点的时频系统放置卫星共视设备,使各个时频系统与国家授时中心之间建立远程的高精度时间比对,然后根据钟差比对结果完成时频系统的远程实时在线计量和校准功能。 图 1 时频系统实时在线计量和校准示意图 时频系统实时在线计量和校准装置包括 GNSS 接收机模块、卫星双向传递终端设备、卫星共视比对数据处理软件、卫星双向远程比对数据处理软件及远程在线计量和校准软件,接收机天线等模块组成。 时间频率源远程校准采用共视比对法,原理如图 2 所示。主要指标包括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频率漂移率。 图 2 共视比对法原理框图 本项目中远程用户时频系统本地时间向 UTC(NTSC)(或 UTC(CMTC))的溯源采用 BDS/GPS 共视时间比对与传递方法实现。卫星共视比对数据处理软件最后将 GNSS 卫星的星历数据、电文信息、相位测量值、GNSS 共视数据及共视比对结果以文字、图形显示。 我们利用已有条件搭建了如图 3 所示的卫星双向高精度时间比对与传递平台的调制解调器部分,并进行了 100 米电缆自环试验,得到了初步结果。 图 3 卫星双向高精度时间比对与传递平台的调制解调器 (三)关键技术 本项目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时频系统的溯源方法 2.单点对多点的远程实时在线计量技术 3.单点对多点实时在线计量和校准的 C/S 结构设计 4.自适应同步校准驯服算法 5.多线程技术研究 6.时频系统实时在线计量和校准系统 7.基于 UTC(NTSC)远程时频校准方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5-2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领导赴大连理工大学调研交流
2024年12月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家俊赴大连理工大学调研。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会见李家俊副会长一行并座谈交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吴英策,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弛参加座谈会。
大连理工大学新闻网 2024-12-13
关于公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拟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拟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
云上高博会 2025-01-02
教育部关于公布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获奖名单的通知
经专家评审、项目公示、大赛监委会核查,共产生获奖项目4640个。
教育部 2025-04-10
油井三相自动计量与远程监控系统
油井多相自动计量技术解决了传统分离器计量和人工含水计量存在的计量误差大以及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出现的低液量、低含气、间歇出油井无法计量的问题,填补了国内外油井计量的空白。(1)高效分离:柱式旋流分离、重力分离、气液平衡自调节等一体化新技术;(2)三相的准确计量:先进的计量仪表与科 学的含水计算方法;(3)适用不同油气比条件下的计量,工况范围广;(4)特殊工况:高含水、低液量、  大气量、稠油、稀油、间歇出油等;(5)单井与分队油井实时连续计量;(6)多井控制的定时单井计量;(7)适用范围广,满足油田采用队、计量站、联合站、集输站、海上平台等油井计量的需要。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油井三相自动计量与远程监控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油井三相自动计量与远程监控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45 2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