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能节约型二次加压供水系统与设备
该项目属于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目前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供水二次加压泵站已经是工矿企业、学校、小区和城市高层建筑等给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目前,二次加压泵站的常规工作方式都是采用市政管网中的水直接进到低位蓄水池储存和调节水量,然后用加压水泵从低位蓄水池吸水加压后送到高层用户。这样城市给水管网的余压(随着加压泵站在市政管网中的位置不同而不同,一般在0.18Mpa-0.40Mpa)就被完全无功消耗了,浪费了能量。 如何将管网余压利用,节省管网余压,又不影响周围市政管网的供水能力,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成为当代给排水领域一个崭新的课题。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近5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我校土建学院市环系姚宏老师节能课题组开发出来一种新型、高效的节能设备及相应的优化控制系统:管网余压利用节能器。该系统在工程实践中的使用证明可以有效提高泵进口压力,变频泵将随着进水压力的升高而转速下降,泵的工作扬程减少,能耗降低,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克服了现有直抽供水产品对供水管网和特殊用户的不利影响。本技术已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 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保证管网最低压力且无负压 该设备采用中国最新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独特的优化控制系统,可以保证自来水管网的最小压力要求,防止自来水管网压力的下降问题,不影响周围用户用水安全,如用户条件符合相关部门要求,可实现在自来水管网上直接加压供水。 (2)无二次污染 由于该设备为全密封结构,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可有效减小清水池容积或可以不用修建水池,降低了传统水池供水方式中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 (3)节能效果显著 可充分利用自来水管网的余压,当自来水管网流量及压力满足需要时提升设备就停机,压力全部由自来水管网直接供给;如流量不满足时提升设备从水池和管网可同步供水;流量大时则可及时补充清水池;因此在常规二次加压基础上节能效果根据用户进出水压力情况可达30%-90%。 (4)节约一次性投资 采用该设备可降低水池容积或不用建水池、水箱,节约了修建水池或水箱的一次性投资。另外,因采用该设备降低了二次污染,不需要上二次处理设备,进一步节约了一次性投资。 (5)不浪费水资源 由于使用该设备的供水方式及特点,减少了二次加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跑、冒、滴、渗、漏问题,不浪费水资源,节水非常显著。 (6)使用寿命长 该设备主要元器件全部采用进口件,控制功能强大,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员值守,既可自动运行,又可手动运行,对管网、电网无冲击,设备使用寿命长。 (7)占地小、安装快捷方便 设备对泵房基础无特殊要求,成套出厂,施工周期短,安装快捷方便。 应用范围: (1)适合任何新建和改扩建二次加压供水泵站(包括直接加压和间接加压泵站); (2)城镇供水系统中居民、企事业单位、学校、公共建筑的楼房或小区的生活供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或生活与消防共用供水系统; (3)高层建筑分级加压联动控制节能供水系统; (4)各类厂矿生产供水系统或生产与生活共用供水系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过水系统的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过水系统的建模方法,利用电路等效法建立抽水蓄能机组的有压管道模型、调压室模型和水泵水轮机模型;根据上述模型形成抽水蓄能机组过水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并根据多维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理,建立过水系统的等效电路网络的常微分矩阵方程;本发明提出的建模方法,通过基于电路等效法的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数学模型仿真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抽水蓄能机组过水系统模型可更大程度地满足水电能源系统仿真和电力系统分析的精细化建模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城市排水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管控集成技术
针对城市排水管网有害气体如硫化氢(H2S)和甲烷(CH4)等风险管控难题,通过机制研究、模型建立、技术研发等形成了城市排水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管控集成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针对城市排水管网有害气体如硫化氢(H2S)和甲烷(CH4)等风险管控难题,通过机制研究、模型建立、技术研发等形成了城市排水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管控集成技术,近五年共发表11篇SCI论文,包括5篇Water Research.和1篇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并有1篇发表在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上,另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和计算机软著1项。简短介绍如下: 1)机制研究。针对排水管网内H2S和CH4产生机制不明的问题,揭示了生物膜在下水道H2S和CH4产生过程中所起关键作用,阐释生物膜内部空间结构动态演化对硫化氢浓度波动的影响机制,指明了下水道有害气体控制方向的“靶心”。 2)模型建立。针对排水管道中H2S和CH4产排规律不明及缺乏准确的预测手段问题,建立首个基于生物膜模型的城市排水管网水质数学模型BISM,首次定量揭示了复杂多变条件下排水系统中有害气体形成释放规律,为精准、高效管理控制排水系统有害气体污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开发了H2S产排预测软件,牵头制定国内第一个排水管网H2S风险管理技术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城市排水管网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风险分级管理技术标准》”,并于大湾区各地试行。进一步,应用数学模型和实验证实,揭示厨余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会带来H2S和CH4浓度剧增的风险,为我国的垃圾分类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技术研发。分别从①抑制生物膜内的SRB活动。②限制生物膜中的硫化物跨相迁移。③氧化污水中硫化物和④限制气态H2S在管内聚集,四个维度研发多种适用于排水系统的H2S控制技术和实施策略,提出H2S污染治理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本集成技术属于国际领先技术,相应成果已发表在相关SCI论文上,并且其中5篇发表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上,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独占性。
中山大学 2022-08-15
大型建筑屋面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
1 成果简介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对于大型工业厂房、体育馆、展览馆、候机楼等跨度大、结构复杂的屋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设施系统。其功能是依靠水流自身的重力或水流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负压抽吸力将降雨产生的屋面积水安全、快速的排放到市政雨水管道内,避免发生雨水通过天窗翻入建筑物内以及地面冒水等现象。 与现有的屋面排水系统相比,“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采用了更先进的设计原理、理论和方法, 因此具有优异的排水能力、 自清洁能力、经济性和可靠性。 建国初期,我国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主要参考前苏联的设计方法,工程建设中完全采用重力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导致 20 世纪 50 年代屋面雨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很多问题,造成重大损失。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开始,由清华大学和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总院等单位合作,清华大学王继明教授主持开始研究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及计算,研究组采用了掺气水流等更合理的理论,经过两个阶段的研究,研究成果于 1988 年编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 15-88,经过 20 年的实践验证, 取得了非常满意的应用效果。 近年来,研究组在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完善了原有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更具应用价值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方法及“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本成果获得 1996 年教育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这是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工业、运输、娱乐、体育、民用等事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大型建筑的建设,安全可靠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价值。2 应用说明“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 由清华大学等单位结合国内具体情况经过长年试验研究、验证获得,属于自主开发产品。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程序、雨水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斗、连接管、悬吊梁、立管、固定件、排气装置)、施工要求和规定等。 应用时主要通过设计程序确定出专门雨水斗的位置、个数、悬吊梁的高度等关键参数,然后由建筑单位进行施工。施工过程要满足相应的要求和规定。3 效益分析针对屋面雨水排水量 72 L/s,屋面雨水天沟长度 60m,且排水管材为焊接钢管的初始条件,分别采用现有屋面排水系统和“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 进行排除,结果显“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建设材料消耗最少,建设成本比现有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节省 30%以上。
清华大学 2021-04-13
混凝土透水系数测定仪
执行标准:T/CSTM 00040-2019 混凝土透水系数测定仪为我公司专门为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对透水混凝土的检测要求,特别是对透水混凝土的优选而开发的一种全自动智能测试仪。本品作为2016年12月06日中国混凝土与制品协会举办的“透水混凝土”大赛专用产品。作为2017年7月21-23日于福建泉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大赛专用产品。产品分为透水混凝土、透水砖、多功能透水一体机。用户可根据业务及研究需要选择。
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17
中央空调控制/监控实训考核装
https://www.shjcedu.com  上海计呈教学设备13636618907                                                GC-6600D型 中央空调控制/监控实训考核装置 一,产品概述:   GC-6600D型 中央空调控制/监控实训考核装置适合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本科院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气技术应用、电机与电器、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的《制冷空调机器设备》、《制冷空调装置的安装操作与维修》、《制冷空调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空气调节技术与运用》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二,特 点 1,中央空调系统实训平台 是根据目前国内建筑电气,楼宇智能化精心设计的综合实验装置,本装置结合当前安防领域的先进技术,从教学实验的要求的角度出发,以工程化的设计理念完整的实现了中央空调全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过程。       综合性;采用国内先进的二次回风系统,在同一台实验台上完整的完成                                                          不同制冷系统工况 工程化;整套控制系统大部分采用工业现场实际应用部件 开放性;装置采用透明化,开放性设计,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整个系统工    作原理 安全保护;装置设有强电漏电系统装置 2,实用性强 控制器采用一台三菱PLCFX3U-48M及相关继电器、控制开关、指示灯、标准通信接口可编程控制器,上位机软件实时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及数据。 3,直观性强 实训装置直观展示了中央空调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可清楚的看到制冷循环系统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实物,系统还配置有系统完整流程图、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真空压力表、信号指示灯使整个系统的实时工作状态一目了然;便于教学演示讲解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此外,管路中设有视液镜可观察制冷剂状态;高压管路为红色部分,低压管路为蓝色部分。 4,综合性强 整套实训装置集制冷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故障模拟系统于一体,满足对实训的要求。 5,中央空调制冷、制热循环输送管路:用最新型色铝塑管以及铜件连接,并标有明显的走向标志。输送管路经电磁阀、风机盘管输送给模拟房间或模拟风管、根据所需调节风速开关或风量。 6,带电脑串行接口,组成智能化测试装置:系统的控制软件采用全汉化菜单式操作。测温器是高精度的热电锅,自A/D摸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经Rs232电脑接口输出,在电脑安置相关程序之后,屏上清楚记录、采样、通过打印机输出进行理论分析。 7.在原来的系统中加装了教师端动画/控制/监控主机系统, 远程程独立监控:在系统能独立监控中央空调机触摸屏对系统的工作状态,方便老师远程监控学生在实训时的情况。操作方法是否正常,正确。 8、实验台控制智能模块 本模块可控制整机工作环境,确定 系统的工作稳定,可保护学生的实训时的稳定和安全,关键时可切断总电源。: 1)、智能模块模块可检测、监控装置系统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在测量过压时,设备过载保护、能够采集被监控设备交流电源的电流值,在测量过流值时,设备过载保护、能够采集被监控设备交流用功功率温度、在测量过温时,设备过载保护 2)、软件平台: 电流、电压温度、并通过CAN /GSM通讯上传到监控主机或监控云平台,监控主机或云平台可以判断被监控电源的运行状态,如电压,电流,电流和温度。 3)、工作电源 额定电压AC220V、功耗  正常监视状态≤2W 报警状态≤2.5W、 4)监控报警过压(115%)、欠压(80%)过流、电流(50~1000mA)。 5)、温度:50-120度、漏电报警:50-1000MA连续可调、漏电报警通道:1路、温度报警:4路。 6)电流检测通道:1路、电压检测通道:3路。 7)报警方式:APP远程报警触点容量AC 220V/3A ,DC 30V/3A、 8)通讯接口   通讯/GPRS通讯(选配)有效通讯距离≤1km. 9)、通过手机可下载APP软件控制系统,或者电脑通过软件监控, 10)、传感器:电流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使用2000:1。如果实际使用互感器和产品配,置不同,多咯温度传感器使用的是100K特性的热敏电阻. 11)功能显示:可显示电压、电流、功率 12)、界软件面   13)、无线传感器:电压:3.6V。待机电流:20MA.报警电流产250MA、低压报警:30天、通信方式:GSM、接收灵敏度:-129dBm、无线标准    14)、内置无线网络信号发射,可连接4G网络,不再需要另外增加通信成本 现场需对功能逐一演示,提供有效、权威的证明文件,证实该产品的可靠、安全、先进性。 *10、投标至少要提安监部门供检测报告文件以下几条内容 1)提供可供现场查询检测报告编号: 2)提供防触电保护,检测报告页面图 3)提供接地保护措施测试电流 (A):1.5倍额定电流,但不小于25A,检测报告页面图 4)提供电气强度和绝缘电阻,检测报告页面图 5)提供机械强度,检测报告页面图 6、提供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检测报告页面图     三,技术参数 电源:三相五线 AC 380 V±10%  50Hz; 满量程供冷量:7.5kW; 满量程输入总功率:6.5kW; 制冷额定功率:7.5.kW; 满量程堵转电流:50A; 制热额定功率:2.0kW; 额定输入电流:7A; 循环风量:700m3/h; 制冷剂:R22; 漏电动作电流:≤30mA; 噪声:35-40dB(A); 安全保护措施:具有过压、过流、过载、漏电、接地四种保护措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四 装置的配置 1、控制器系统配置: 控制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数据采集、力控组态软件等组成。控制器采用三菱PLC FX3U-48M可编程控制器,并加有1个压力扩展模块和两个模拟量采集模块。系统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法控制,并且可通过上位机力控软件监测系统运行工况,即系统中制冷状态、制热状态、温度大小、设备运行状态等情况。通过PLC模拟量模块采集温度等相关系统参数对整个系统进行自控。通过对PLC程序编辑,可改变系统的控制过程。组态软件借助于Windows 2000/XP多任务环境,是本系统的管理与调度的中心,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集中管理、以及对整个楼宇的被控设备进行监测、调度、管理,实现设备的联动控制。在不接对象时,还能完成中央空调电气系统排故实训。 2,控制柜: 铁质双层亚光密纹喷塑结构,结构坚固。前门采用透明设计,可观察到中央控制器、接触器、热保护器等控制元件。面板上面有控制开关旋钮、工作状态指示灯、系统流程图及PLC主机单元及测试点。 3,交流电源控制单元: 三相四线制AC 380V电源供电,并设有漏电保护器控制控制屏总电源。 4, 模拟故障: 模拟故障设置与软件结合完成,学生根据工艺分析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确定故障发生的范围,并进行排故。 5,测量仪表 1)电源电压指示单元:提供1只交流电压表和1只交流电流表,用于测量系统电网电压与测量压缩机、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工作电流。制冷系统压力检测单元: 2)提供2只真空压力表和1只双组压力控制器,测量范围分别为-0.1~1.5MPa、-0.1~3.5MPa,可显示系统压缩机低压侧和高压侧的压力变化,对压缩机起到保护作用。 6,该装置可实现手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A手动控制按钮在控制柜的门上,这些控制按钮接入到PLC各个相应的输入变量上,可直接对整个中央空调进行控制; B计算机控制则采用组态技术建立计算机与PLC之间的稳定通讯,从而控制整个中央空调,并实现对空调运行数据的显示、分析等各种功能,同时也可通过网络升级建立远程计算机与现场计算机的通讯,实现对中央空调的远程控制 7、系统原理图: 为了能更 好的掌握中央空调的控制和系统原理,控制面板上画有制冷系统流程图,并配有对对应的相关器件工作指示灯,开启或关闭对应的部件时,相应的状态指示灯亮或关闭 8.控制面板上在对应的元器件上喷绘有标识,字体,流程图 *9、老师端:动画/控制/监控主机系统”,以FLASH动画的形式来仿真中央空调各个工作流程(包括正常工作流程和故障工作流程)、故障产生过程现象、故障排除过程现象。中央空调动画/控制/监控主机系统中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1)、系统主要部件说明组成:如压缩机、却水泵、冷却风机、风机盘管、分水器、集水器、表冷器等。 (2)、是系统动画演示:如压缩机系统、制冷系统、制热系统、风系统、集中送风系统、半集中送风系统的原理过程。 (3),系统故障运行演示:在配置有实物中央空调实训考核装置时,在软件演示故障时系统动画与实物实时故障同步,让学生更好地撑握空调原理、操作方法,如压缩机系统、制冷系统、制热系统、风系统、集中送风系统、半集中送风系统的原理过程。 (4),远程独立监控:系统能独立监控中央空调机触摸屏对系统的工作状态,方便老师远程监控学生在实训时的情况。操作方法是否正常,正确。 控制柜配置表 编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配电控制柜,网络式机柜 套 1 1800*700*700MM,采用蓝色框架结构,白色为搭配色,前后开门,方便实训操作,前门采用玻璃装饰,美观大方(面板:铁质面板,激光雕刻,彩色喷绘) 2 三相4P带漏电开关 只   32A 3 三相保险 台 1 32A 4 450V电流表,30A电流表 个 1 6L2 5 按钮 套 8   6 开关电源:为控制系统提供电源 套 1 Q60.:提供+24V.+5V 7 中间继电器 套 8 24V 8 交流接触器 套 13 220V 9 12位接线端子 套 4   10 3位接线端子 只 14   11 7寸彩色触摸屏 只   昆仑动态 12 通信线 只 1   13 制热水泵 个 1   14 中央空调控制实训软件 套 1   15 实验操作指导书 套 1   16 PT100传感器 只 6   17 PLC,FX3U-48M 台 1   18 数据采集系统 温度采集模块,FX2N-4AD-PT 套 2   19 压力采集模块,FX2N-2AD 块 1   20 压力变送器,0-10V 只 2   22 可移动式学生终端计算机台架 套 1 (钢木结构≥ 材500×550×900 mm) 23 系统 流程图 套 1   24 电脑上位机软件 套 1 控制/监控   通信模块 套 1   8,中央空调实训考核装置采用3匹水冷机组: 为整机系统提供冷源,采用一套分水器对冷量进行分配调节,整个中央空调采用PLC作为主控机,由计算机通过通信线与PLC进行通信,从而控制整个空调的运行,也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控制。空调的运行参数由传感器及变送器进行采集,并通过A/D模块转换后送入PLC中,再由PLC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实时显示监控。 冷水机配置表 编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压缩机(3P) 台 1 涡旋压缩机,在同等功率下涡旋压缩机能提供更大的制冷压缩比 2 蒸发器,干式3P 只 1 304不锈钢,内部采用19MM不锈钢管作为蒸发器,克服了个别地区水的酸碱比重较高,容易损坏蒸发器(铜一般3年就损坏) 3 模拟锅炉 台 1 40L 4 储液器2P 个 1   5 水冷凝器 套 1 304不锈钢,内部采用19MM不锈钢管作为蒸发器,克服了个别地区水的酸碱比重较高,容易损坏蒸发器(铜一般3年就损坏) 6 3T冷却水塔 套 1   7 冷却风机 个 1 轴流FN吸风式-220/300MM 8 热力膨胀阀 只 1 丹佛斯进口 9         10 手阀 只 4 包含:,1只加液阀,1个截止阀,2只高低压传感器截止阀 11 角阀   2 2只制冷剂回收阀 12 高低压表 只 2   13 冷却阀门 个 4 采用黄铜升降闸阀,结构:多圈手轮式 14 冷却水泵 只 2 一个作为主泵,一个当成备用制冷水泵使用,当主泵损坏时,可启动备用水泵 9、冷冻水系统 和制冷系统 : 水系统是中央空调的神经末端系统 ,为终端用户提供冷媒水和热媒水,系统配置2台冷却水泵(其中1台备用)、2台冷冻水泵,1台制热水泵,,采用一套分水器对冷量进行分配调节,整个中央空调采用PLC作为主控机,由计算机通过通信线与PLC进行通信,从而控制整个空调的运行,也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控制。空调的运行参数由传感器及变送器进行采集,并通过A/D模块转换后送入PLC中,再由PLC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实时显示监控。 冷水和制热机配置表 编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分水器 套 1 一进4出:采用304不锈钢制作,设计有排水口,设备停止使用时可排出设备内的水 2 分水器配套阀门 个 5 采用黄铜升降闸阀,结构:多圈手轮式 2 集水器 套 1 一进4出:采用304不锈钢制作,设计有排水口,设备停止使用时可排出设备内的水 3 集水器配套阀门 个 5 采用黄铜升降闸阀,结构:多圈手轮式 2 不锈钢补水水箱400*300*350 套 1 不锈钢补水水箱400*300*350 5 制冷水泵 只 2 一个作为主泵,一个当成备用制冷水泵使用,当主泵损坏时,可启动备用水泵 6 制冷阀门 个 5 采用黄铜升降闸阀,结构:多圈手轮式 7 制冷水泵 只 2 一个作为主泵,一个当成备用制冷水泵使用,当主泵损坏时,可启动备用水泵 8 制热阀门 个 2 采用黄铜升降闸阀,结构:多圈手轮式 9 制热水泵 只 1   10 管路     采用新型铝塑管结构,:管子为双层塑料中间采用0.1MM形铝方式,耐用耐压,可重复折装 11 黄铜接头 只 80 接头使用6分黄铜接头,可重复拆装不损坏。 10、中央空调末端系统: 由一个模拟房间,和一个组合式风柜组成。模拟房间采用30*30工业标准铝型材和双面烤漆木板结构,内部装有和真实空调末端同样的风机盘管,三级调速,由调整开关用户自由调。组合式风柜系统由回风口,新空气混合风口,送风机,中央空调蒸发器,管道,电磁阀组成。 中央空调末端系统置表 编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模拟客房 套 1 2000*900*800,铝木结构装有四个轮子,方便移动,门使用有机玻璃,提高实用性 2 房间风机盘管 套 1 F34   功能:三档风速度调节 3 风速调整开关     86型 4 回风口 套 1   5 空气混合风口 套 1 带有调节功能 6 送风管道 套 1 PVC 7 组合式风柜 套   采用PV板材制作,保温效果好,不会结露, 8 送风机 个 1 300MM,风量2800/S 9 中央空调专业冷排 个 1 20平方 五,实训内容 1认识中央空调的结构及设备的实训; 2中央空调启动和停止的实训; 3中央空调的运行、调节操作实训; 4对中央空调的运行工况及各运行参数进行检测实训; 5对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高级编程及PLC的安装接线调试进行实训; 6配套压力、温度传感器和相应的A/D转换功能模块,可对整个中央空调的运行进行采集、实时监控等实训; 7组态技术应用实训:采用组态技术实现对中央空调运行进行动画显示,运行数据显示、实时监控、组态等功能; 8远程控制实训; 9网络的安装及设置实训;
上海计呈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2025-05-08
中央美术学院
学院概况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现设有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 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八个专业分院, 并设有造型艺术研究所、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院每年招收中专生(附中)、专科生(成人教育)、 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各类进修生。现有在职教职工662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4700余名和来自十几个 国家的留学生百余名。学院教学科研面积共占地495亩,总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 学院致力于建设造型、设计、建筑、人文等学科群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现代形态美术教育学科结构, 在构建新世纪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以鲜明的中国特色、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成果, 赢得国际美术教育界的高度赞誉,成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美术院校, 并在国际一流的美术院校中享有重要地位。 历史沿革 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可以追溯至1918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 著名美术教育家郑锦担任第一任校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 1949年11月,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38年的延安鲁 迅艺术学院美术系。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立美术学院,毛泽东主席题写院名。徐悲鸿担任第一任院长。 1950年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4月1日,在王府井校尉胡同5号校址举行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典礼。 历代名师 在95年的办学中,中央美术学院汇集了中国美术界一批以大师为代表的高端艺术人才,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美术教育精英队伍。 新中国建立前,中央美术学院在曲折的办学历程中,吸引了许多艺术名家担任教职,其中既有中国画-大师, 如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吕凤子、陈之佛、蒋兆和、叶浅予、傅鑫畲、吴镜汀、李苦禅、李可染、 王雪涛等,又有从海外留学归来的艺术大师和史论家,如林风眠、徐悲鸿、吴法鼎、闻一多、滕固、吴作人、常书鸿、 艾青、庞薰琹、王临乙、滑田友、朱光潜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艺界人士也曾在我校任教或兼课, 如郁达夫、周作人、谢冰心、熊佛西、萧友梅、刘天华等,培养出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人才,如王子云、 刘开渠、谭祖尧、冼星海、雷圭元、李剑晨、王曼硕、傅天仇等。 建国后,中央美术学院人才济济,一支数量众多、思想进步、具有深厚人文素质的艺术人才队伍在我院形成, 这支创作与教学上的杰出队伍在当时的中国美术界以及中国美术教育界蔚为大观, 我院成为全国美术院校中师资力量最雄厚的美术学院。除建国前提到的上述教师外, 各专业聚集并陆续培养了一批在全国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和美术理论家。如国画-专业的田世光、 刘凌沧、宗其香、李斛、郭味蕖、高冠华、张仃、萧淑芳、李琦、刘勃舒、卢沉、周思聪、黄润华、 姚有多、贾又福、郭怡孮、张立辰等;油画-专业的胡一川、艾中信、罗工柳、董-希文、王式廓、许幸之、 冯法祀、倪贻德、吴冠中、戴泽、孙宗慰、韦启美、李宗津、赵域、林岗、侯一民、詹建俊、靳尚谊、孙滋溪、杜键、 李天祥、钟涵-、闻立鹏、潘世勋、朱乃正、袁运生等;版画专业的江-丰、李桦、古元、彦涵-、 王琦、黄永玉、夏同光、陈晓南、洪波、伍必端等;雕塑专业的刘开渠、曾竹韶、王丙召、傅天仇、刘小岑、司徒杰、 钱绍武等;美术史专业的王逊、王朝闻、蔡仪、常任侠、张安治、金维诺、邵大箴、李春、薄松年、汤池、 李松涛、孙美兰、李树声等。这些专家构成了建国后中国美术界最杰出的美术创作队伍和史论研究队伍。 历任领导 历任书记:胡一川、罗工柳、江丰、王曼硕、陈沛、陈播、仲秋元、朱丹、洪波、杨澧、盛扬、丁士中、杨力、高洪 历任校长:郑锦、林风眠、杨仲子、严智开、赵太侔、滕固、吕凤子、陈之佛、潘天寿、王石之、徐悲鸿、江丰、吴作人、古元、靳尚谊、潘公凯、范迪安 学科介绍 我院现有20个本科专业,包括中国画、书法学、绘画、雕塑、实验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摄影、美术学、艺术史论、文化产业管理、建筑学、风景园林设计、影视摄影与制作、 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动画。 学院从2004年开始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和新的教学院历,每年设38个教学周,分三个学期。第一学期20周, 主要安排学校及各个专业学院规定的必修课程;第二学期10周,主要安排各专业课程及外出教学课程;第三学期8周, 主要由学校安排专业选修课程及公共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专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跨专业课程学习。 教学条件 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科研面积共占地495亩,总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其中望京校区占地205亩, 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燕郊校区占地205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后沙峪校区占地67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小营校区占地18亩,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 中央美术学院设有条件完好的教室、专业实验工作间(实验室)、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 专业实验工作间(实验室)设备齐全,技术含量高,有力地支撑了我院的专业教学和学科建设。 图书馆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美术专业图书馆之一,共有图书近40万册。美术馆藏有珍贵藏品, 其中包括明清以来的卷轴画两千多件。美术馆还定期举办本院师生作品展,承办国内外学术水平较高的美术展览。 此外,体育馆、多媒体教室均能很好地满足各项教学要求。 此外,中央美术学院出版发行《美术研究》、《世界美术》两本国家一类学术刊物。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2-01
中央实验台
产品详细介绍 现代钢具厂生产的文件柜系列产品,采用优质冷轧钢板,经过一系列的生产工艺流程精制而成,利用先进的静电喷涂技术,使得产品美观耐用,广泛适用于政府,银行,酒店,学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欢迎来图来样订做!
广州佳镁铧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央台框架
供应实验室装备—中央台框架,规格可定制,价格优惠,质量保证。  另定制各类物理实验室设备、实验室操作台、实验室工作台、实验室仪器设备,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咨询。 备注:以上是实验室装备—中央台框架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实验室装备—中央台框架的价格、型号、图片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获取实验室装备—中央台框架的最新信息。 咨询电话:0577-67473999
温州市育人教仪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央实验台
中央实验台材质说明 A.垂直框架:  采用40*60*1.5上海宝钢高质量金属型材焊接成型,表面经EPOXY粉体喷涂处理,结构牢固可靠,防腐性能良好,外表美观。 B.前梁: 采用40*60*1.5上海宝钢的钢板冲压成型,以螺丝或拉钉固定于垂直框架。 C.后梁: 采用40*60*1.5上海宝钢的钢板冲压成型,以螺丝或拉钉固定于垂直框架。 D.下梁: 采用40*60*1.5上海宝钢的钢板冲压成型,以螺丝或拉钉固定于垂直框架。 E.调整脚: 采用10分螺杆下衬防水防锈橡胶护座,中间衬减震片。 F.台面:采用实验室专用12.7mm美国威盛亚实芯理化板,四周加厚至25.4mm,沿边双层外修园,耐酸碱,耐水,抗静电,易清洗. H.箱体: 优质三聚氰胺板,厚度为18mm,周边采用优质PVC封边条封边。 I.门抽屉板: 抽屉板、门板包括了所有台柜,全部采用三聚氰胺板制作,板材厚度为18mm,周边采用优质PVC封边条封边。 J.隔板: 材料选用三聚氰胺板,板材厚度为18mm,周边采用优质PVC封边条封边。 J.线槽: 采用18mm防潮板制作。 L.插座: 电源插座采用松洋120多功能插座。 M.拉手: 采用SUS304不锈钢,结实牢固,美观大方。 N.滑轨: 采用德国海福乐钢制三级滚珠滑轨装置,抽送轻滑无噪音,强度高长期负重不变形。。 O.铰链: 采用实验室专用全开式德国海福乐钢质铰链,开启角度90度,无噪音,不回弹,强度高,不折断。 P.化验水槽: 采用6mm厚PP材料制作,耐酸碱一体成型水槽。 Q.化验水咀: 采用钢制三口白色水龙头,水嘴为尖嘴型,高头、单口360度旋转,便于多用途使用,可拆卸清洗阻塞。具有缓压作用;表面环氧树脂喷涂,陶瓷阀芯;出水可拆卸,内有成型螺纹,可方便连接循环等特殊用水水管。 R.落水装置: 采用PP防虹吸瓶式存水器,具有堵臭及防止水管阻塞的功能,并易拆卸保养。 S.双面试剂支架:立柱采用上海宝钢A3方钢型材焊接成型,规格为:40*100*1.5mm,表面经EPOXY粉体喷涂处理,结构牢固可靠,防腐性能良好,外表美观。 T.试剂架层板:试剂架层板采用10mm厚单面磨沙优质钢化玻璃,四周车边处理,光滑,不伤手,配玻璃托板及钢板折弯挂钩,可根据舒适要求自由调整高度;边缘配Ø12mm不锈钢管,以防止试剂瓶跌落。外型设计美观大方、实用。     中央实验台台面选用美国威盛亚实芯理化板,柜体采用1.2mm的冷轧钢板,经酸洗磷化环氧树脂烤漆处理。其结构合理,承重性好,组合灵活,利于维修,便于安装运输,是中、高档实验室的最佳选择。钢架表面均经酸洗、磷化、环氧树脂粉末静电喷涂。美观、现代、抗酸碱。 标准尺寸 长 宽 台面高 总高 2400 1500 800 1550 3000 1500 800 1550 3600 1500 800 1550 4200 1500 800 1550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46 54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