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石油精炼中尿素深度脱蜡技术
石油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与能源,其高附加值开发与利用是人们不断探索的课题。所有的石油润滑油,为达到在使用温度下保持润滑油的流动性这一要求,润滑油中就不能含有大量的固体石蜡烃,因此在生产润滑油的工艺中必须采用脱蜡过程。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酮苯脱蜡法和加氢法来进行降凝。然而这两种方法需要“大装备,大投入”,以及复杂工艺过程、苛刻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对尿素深度脱蜡提出了全新的尿素深度脱蜡技术理念,制定了新型工艺路线,完成万吨级的生产装置。油品脱蜡效果显著,在润滑油基础油的低温性能和低凝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具有先进性,并在石化行业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我国变压器油基础油、低凝润滑油、以及高粘度白油低凝化的生产提供了新的工艺和思路;为润滑油低凝油多品种的开发,包括生产以矿物油为基础的0W高级低温润滑油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将成果转化为产品,具有投入小、周期短、较高经济效益的特点和优势。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
(null)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 2021-02-01
糖代谢标记中的副反应
在利用叠氮非天然糖 Ac4ManNAz 对细胞进行唾液酸化标记时,质谱数据中出现了胞质蛋白。而正常情况下,胞质蛋白是不具有唾液酸修饰的。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利用基于位点的化学蛋白质学技术手段鉴定到这些蛋白中的半胱氨酸残基被非天然糖所修饰,并且产生了带有不同乙酰基数目的修饰情况。为了进一步排除这些修饰是通过代谢途径产生的可能性,将全乙酰化的非天然糖直接与细胞裂解液或纯蛋白孵育,也都能发现蛋白质上的半胱氨酸可以被修饰。
北京大学 2021-04-11
流体传动中“绿色制造”主要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实现“绿色制造”,防止环境污染。目前的流体传动系统效率低,浪费能源,噪声大,工作介质矿物油不可生物分解,污染环境。流体传动中液压传动常用于大功率传动,总效率在75%~85%,每年大量浪费能源。气压传动的冲床也是如此,全国拥有50万台冲床,若使用我们开发的智能控制器,仅从节能角度考虑,每年最低就可节约5000万元。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家庭中水自动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领域,涉及一种家庭中水自动处理装置。本装置主要由进水水质识别器2、过滤器5和高级氧化反应器7组成;进水水质识别器2前端与污水进水口1相连,后端分别与电磁阀11和水泵4连接,电磁阀11与下水道3连接;水泵4的出口端与过滤器5相联,过滤器5的另一端与高级氧化反应器7的一端相联;高级氧化反应器7内部设有紫外灯8,内壁有二氧化钛膜9,高级氧化反应器7的另一端与再生水出口10 相联。联用过滤与光催化氧化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污水,出水水质好且不用投加任何药剂,再生水处理成本低。
南开大学 2021-04-14
石油精炼中尿素深度脱蜡技术
石油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与能源,其高附加值开发与利用是人们不断探索的课题。所有的石油润滑油,为达到在使用温度下保持润滑油的流动性这一要求,润滑油中就不能含有大量的固体石蜡烃,因此在生产润滑油的工艺中必须采用脱蜡过程。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酮苯脱蜡法和加氢法来进行降凝。然而这两种方法需要“大装备,大投入”,以及复杂工艺过程、苛刻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对尿素深度脱蜡提出了全新的尿素深度脱蜡技术理念,制定了新型工艺路线,完成万吨级的生产装置。油品脱蜡效果显著,在润滑油基础油的低温性能和低凝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新型高效中浓度纸浆输送系统
项目简介 目前常用的低浓度制浆造纸工艺过程废水耗电,采用中浓输送技术是造纸行业的发 展趋势。本项目结合国外先进泵类产品,基于泵内纸浆悬浮液两相流模拟计算,开发出 新一代中浓度纸浆输送系统产品。结构简单可靠、维修方便。 性能指标 流量:15~2500m3 /h 扬程:6~90m 纸浆浓度:6%~18% 工作温度:≤120°C 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适用范围、市场前景 适用于抽送具有较高粘度和杂质,空气含量小于 40%的介质,可应用于纸浆造纸,制 糖淀粉,化工原料、市政污水等领域。
江苏大学 2021-04-14
淄博鲁中水泥有限公司
山东重山集团下属公司——淄博鲁中水泥有限公司始建于1976年,拥有一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12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拥有四条水泥生产线,工艺布局合理,技术装备先进,生产过程采用在线中央控制,各项质量技术指标均居同行业领先水平,设计能力年产360万吨。公司注册商标为“重山牌”,主导产品为PO52.5、PO52.5R、PO42.5、PO42.5R、PC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企业所生产的重山牌系列产品先后多次被授予“山东省著名商标”和“山东省名牌”。 公司先后承接潍莱高铁项目、胶州国际机场项目、国家级项目寒亭农业园、济青高速高密至即墨段、中铁三局邹平铁路货运专线、济莱城际高铁、环渤海铁路潍坊段、潍日高速潍坊段等重大工程水泥供应商。荣获“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 “中国建材企业500强” 、“山东省最具影响力企业”、“山东省建材工业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佳典范企业”、“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山东省管理创新先进单位”、“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跻身中国水泥五十强行列。 企业通过了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AAA”认证和企业标准化“AA”级认证,2012年公司率先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并顺利通过,成为山东省认定的清洁生产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淄博市百强工业企业”、“淄博市十佳和谐企业”、“淄博市纳税百强企业”、“淄博市节能先进企业”、“淄博市优秀民营企业”、“淄博市劳动保障诚信单位”、“淄博市环境保护贡献奖”等荣誉称号,为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淄博鲁中水泥有限公司 2021-08-30
山东中飞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中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医学教育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在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虚拟仿真及物联网实验室、院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等方面一直坚持自主研发,研发成果充分与临床应用相融合,以PC、移动、VR、AR、MR、全息等多种载体及形式呈现。 公司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人才队伍,优良的工作环境及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了一批年轻、有学识、具有实干精神的人才。公司有常年行业技术指导的专家顾问,还汇聚了信息化管理领域的技术精英,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现产品涵盖护理、临床、影像、检验、中医药、口腔、眼视光及基础医学等各专业。此外,公司提供实验类、技能类、课程类、资源类、管理类、整体实验室建设方案的权威性体系化产品。技能类及实验类产品多次获得市、省乃至国家级虚拟仿真奖项。 公司根据医学院校各专业设置特点及日常教学所需,与多所高校建立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合作,将院校教学资源及虚拟仿真资源有效整合。具备强大的信息管理能力、独立的课程建设体系、完整的线上教学模式、功能丰富的考试系统、新颖的课程直播互动形式及多维度的统计分析数据支持,是提高在线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是打破课程行业壁垒跨时空的教研模式,是主动探索通用云端教学的新尝试,为推动医学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视角。 公司紧紧把握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文件的精髓要义,明确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公司创始人刘建国提出的“三个整合”理念为发展方向,努力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战斗力,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产教融合,通过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助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
山东中飞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7
东莞中逸电子有限公司
东莞中逸电子有限公司是由台湾益和股份有限公司(MICROTEST CORP.)与英商德瑞马公司(DELUXMA CO. LTD)合资成立,专门从事生产销售高精密度与自动化量测仪器。其主要系列有:线材测试机、变压器测试机、LCR电表、零组件测试机与泛用型多功能测试机。本公司同时全权代理英国WAYNE KERR公司精密组件分析仪,通讯元分析仪与精密磁性组件分析仪。    MICROTEST与WAYNE KERR品牌的测试仪器,在相关产业中已有几十年的声誉,对其技术,研究和应用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应中国于21世纪成为全世界制造中心的大趋势,本公司同时于东莞成立研发部门与维修中心,提供客户在软硬件上实时的服务。   顾客至上的信条是我们对使用者最有力的保证。在兢兢业业将全球最优秀产品推介给国内企业、用户的同时,达成“生产最优良仪器,提供最便捷服务,公司与客户双赢”的愿景。    面对广阔而严峻的市场,公司全体员工深感重担在肩,我们不懈的努力,与您携手共同为电子工业量测自动化,开创一个美好的新纪元!  主要业务:专门从事生产销售高精密度与自动化量测仪器。其主要系列有:线材测试机、变压器测试机、LCR电表、零组件测试机与泛用型多功能测试机。
东莞中逸电子有限公司 2021-12-0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97 9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