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基于纳米复合光热膜的海水淡化 / 废水净化装置
太阳能驱动的界面蒸发是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有前途的用于海水淡化和废水净化的新方法,可以长期且有效的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本科技创新成果为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基于纳米复合光热膜的海水淡化 / 废水净化装置。通过调整纳米复合光热膜的相比例等因素,实现光热膜的选择与渗透率的平衡。纳米复合有利于形成多层微孔结构,促使光在膜内部发生多次内反射,并可以为蒸发提供足够的水输运通道。纳米复合光热膜具有协同效应,既可以实现高的水蒸发速率和蒸发率,又对有机染料、盐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等具有高的去除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5-04
表面具有纳米纤维多孔结构的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具有纳米纤维多孔结构的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生物材料,该材料由成型基体及覆盖在成型基体表面并与成型基体结合成一体的纳米纤维层组成,所述纳米纤维层中的纳米纤维之间相互交错形成多孔结构,所述成型基体和纳米纤维层均为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如下: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和氯化钙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形成纺丝液;将成型基体置于接收屏上,采用静电纺丝法将纺丝液纺丝于成型基体上即得。本发明所述复合生物材料有利于细胞及组织的黏附生长,植入体内后容易血管化,与骨组织的结合性能良好。
四川大学 2016-10-12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液晶-丙烯酸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钛-液晶-丙烯酸酯分散液的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丙烯酸酯单体与液晶均匀混合,制得液晶 -丙烯酸酯溶液;加入去离子水,调节 pH 值在 1 至 2 之间;然后加入 表面活性剂,均匀混合后形成乳浊液;(2)向其中添加二氧化钛前驱 体,通过水解缩合反应,生成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均匀分散于混合液 中;(3)向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进行硅烷偶联改性,制得含表面改 性纳米二氧化钛的液晶-丙烯酸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聚噻吩/酞菁纳米复合材料用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高效空穴传输材料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两个重大危机,也是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领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独特的物理性质、醒目的光电转化效率和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拥有巨大解决能源问题潜力的光伏器件。但其电池效率衰减(稳定性)等问题是其走向工业化应用急待解决的课题。现行钙钛矿电池比较普遍使用的空穴传输材料是一种比较昂贵的螺二芴结构化合物(spiro-OMeTAD),需要通过掺杂锂盐以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这同时加剧了钙钛矿电池的不稳定性。所以一直以来研究人员希望寻找更加廉价和稳定的空穴传输材料来替代传统材料。 酞菁铜是一种具有优异光电特性的廉价小分子半导体材料。但其有机溶解性比较差,不利于廉价液相工艺规模制备光电器件。许宗祥课题组从分子设计层面出发,开发八甲基取代的酞菁铜并制备纳米材料,通过酞菁纳米材料与廉价商业化的高分子材料聚噻吩复合,开发出了具备更高载流子迁移速率及环境稳定性的空穴传输材料,实现溶液法制备出光电转换效率为16.61%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高于传统商业化的螺二芴结构化合物(spiro-OMeTAD)。同时器件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步酶法从头孢菌素 C( CPC) 生产 7-氨基头孢烷酸( 7-ACA) 菌株及催化工艺
一步酶法从头孢菌素 c(CPC) 生产 7-氨基头孢烷酸( 7-ACA) 是继我们研发的两步酶法工艺成功应用于工1 成果简介一步酶法从头孢菌素 c(CPC) 生产 7-氨基头孢烷酸( 7-ACA) 是继我们研发的两步酶法工艺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以后,在生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技术的又一个突破。与化学法和两步酶法相比,一步酶法有工艺简单、环保和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 CPC 酰化酶(一步酶法用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获得了能够高效催化 CPC 到 7-ACA 的突变基因。通过我们自己构建的高效启动子 HP 以及优化组合的调控表达元件,构建并筛选出了能够高效、高活性表达一步酶法用酶——CPC 酰化酶的基因工程细胞株。这是国内第一个使得 CPC 酰化酶活性能够达到工业应用水平的技术。由于采用了高效的表达系统和稳定的质粒,以及组成型表达结构,使得该基因工程菌遗传特性非常稳定,在发酵制酶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抗生素和诱导剂就可以实现高效、高活性表达。在高效表达 CPC 酰化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在表达基因上同时引入的特殊基因序列,使得蛋白的纯化和固定化工艺一步进行。通过自己开发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的固定化载体,可以使得固定化酶活性达到 60U/g 以上。 采用我们研制的特异性纯化介质,可以从菌体破碎液中一步纯化和固定化 CPC 酰化酶,酶收率在 90 %以上,固定化酶活达到 60U/g 以上。固定化酶可以重复使用 20 批以上,纯化和固定化用载体可以重复使用。2 技术指标菌 种: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卡那抗性,组成型表达。 发酵温度: 37℃ 培 养 基:普通的大肠杆菌培养基,主要成分有玉米浆等廉价的营养源。 发酵周期: 20 小时 发酵酶活: 3U/ml 以上( 5 升发酵罐) 特 点:遗传特性稳定,不需要添加诱导剂和抗生素,工艺简单。3 合作方式小试技术转让或合作进行中试。4 所属行业领域医疗卫生。业生产以后,在生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技术的又一个突破。与化学法和两步酶法相比,一步酶法有工艺简单、环保和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 CPC 酰化酶(一步酶法用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获得了能够高效催化 CPC 到 7-ACA 的突变基因。通过我们自己构建的高效启动子 HP 以及优化组合的调控表达元件,构建并筛选出了能够高效、高活性表达一步酶法用酶——CPC 酰化酶的基因工程细胞株。这是国内第一个使得 CPC 酰化酶活性能够达到工业应用水平的技术。由于采用了高效的表达系统和稳定的质粒,以及组成型表达结构,使得该基因工程菌遗传特性非常稳定,在发酵制酶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抗生素和诱导剂就可以实现高效、高活性表达。在高效表达 CPC 酰化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在表达基因上同时引入的特殊基因序列,使得蛋白的纯化和固定化工艺一步进行。通过自己开发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的固定化载体,可以使得固定化酶活性达到 60U/g 以上。 采用我们研制的特异性纯化介质,可以从菌体破碎液中一步纯化和固定化 CPC 酰化酶,酶收率在 90 %以上,固定化酶活达到 60U/g 以上。固定化酶可以重复使用 20 批以上,纯化和固定化用载体可以重复使用。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步酶法从头孢菌素C(CPC)生产7-氨基头孢烷酸(7-ACA)菌株及催化工艺
一步酶法从头孢菌素c( CPC) 生产7-氨基头孢烷酸(7-ACA) 是继我们研发的两步酶法工艺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以后,在生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技术的又一个突破。与化学法和两步酶法相比,一步酶法有工艺简单、环保和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 CPC 酰化酶(一步酶法用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获得了能够高效催化 CPC 到 7-ACA 的突变基因。通过我们自己构建的高效启动子 HP 以及优化组合的调控表达元件,构建并筛选出了能够高效、高活性表达一步酶法用酶——CPC 酰化酶的基因工程细胞株。这是国内第一个使得 CPC 酰化酶活性能够达到工业应用水平的技术。由于采用了高效的表达系统和稳定的质粒,以及组成型表达结构,使得该基因工程菌遗传特性非常稳定,在发酵制酶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抗生素和诱导剂就可以实现高效、高活性表达。在高效表达 CPC 酰化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在表达基因上同时引入的特殊基因序列,使得蛋白的纯化和固定化工艺一步进行。通过自己开发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的固定化载体,可以使得固定化酶活性达到 60U/g 以上。 采用我们研制的特异性纯化介质,可以从菌体破碎液中一步纯化和固定化 CPC 酰化酶,酶收率在 90 %以上,固定化酶活达到 60U/g 以上。固定化酶可以重复使用 20 批以上,纯化和固定化用载体可以重复使用。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绿色催化合成N-(苯基亚氨基)吲唑-1-硫代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066913.3)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催化合成N-(苯基亚氨基)吲唑-1-硫代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该合成反应中芳香醛、双硫腙与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的摩尔比为1:1:1,多磺酸基布朗斯特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摩尔量是所用芳香醛的20~50%,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25~60min,反应后冰水冷却,抽滤,滤渣经硅胶色谱柱分离得到纯N-(苯基亚氨基)吲唑-1-硫代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绿色催化制备14-芳基-14H-二苯并[a,j]氧杂蒽类衍生物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351149.4)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制备14-芳基-14H-二苯并[a,j]氧杂蒽类衍生物的方法,属于化学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反应中芳香醛与2-萘酚的摩尔比为1:2,催化剂的摩尔量是所用芳香醛的3~5%,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10~30min,反应结束后加入水冷却,有大量固体析出,碾碎固体,静置,抽滤,所得滤渣水洗、干燥后用95%乙醇水溶液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到纯14-芳基-14H-二苯并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白云石生产轻质碳酸镁,轻质氧化镁, 阻燃剂 用氢氧化镁
轻质碳酸镁,轻质氧化镁,阻燃剂型氢氧化镁等镁盐系列产品是重要的无机盐产品,不仅用途广泛,而且用量很大,是当前备受重视的商业产品之一。过去生产这些产品一般是以制盐业后的苦卤水及纯碱或碳铵为原料生产,由于原材料价格较高,生产能力受到成本的限制,为满足市场的需要,一些科研人员和生产商家们开始研究以白云石为原料来生产这些产品,经过几年的努力攻关,已经开发成立了多级碳化法,由白云石来制备轻质碳酸镁等镁系列产品。产品主要用于橡胶,陶瓷,耐火材料,耐火坩埚,油漆,造纸,医药,玻璃,染料,塑料,日用化妆品,无机新型阻燃剂氢氧化镁大量用于橡胶,塑料生产中,它们还用于现代工业中作为高效排烟脱硫剂广泛使用,作为阻燃剂使用,氢氧化镁具有降低,抑烟阻燃等多种功能,而受到用户的欢迎。上述产品由于原料来源方便,价格低廉,生产中无或低“三废”排放,产品用途广泛,用量大,应用功效高等特点,因而具有十分美好的应用前景。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二次重组的杆状病毒(棉铃虫病毒)作为高效生物杀虫剂生产新工艺
棉铃虫重组病毒杀虫剂施用安全,对人畜无害, 无残毒, 保护了人类健康。重组病毒杀虫剂不会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利用它逐步地取代化学农药, 是逐渐消除化学农药残毒,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途径,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由于病毒感染的专一性, 不会危害人类,不会危及有益昆虫及其它有益的动植物, 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维护了生态平衡。 国内外专家预测到21世纪初生物农药将占市场的20-30%。棉铃虫是一种世界性的杂食害虫,也是我国农业的重要害虫,全国受害作物面积近1亿亩。当前棉铃虫对各种化学农药均产生了很高的抗性,单纯依靠化学农药,已很难控制该类害虫。化学农药超量应用引起的中毒事故,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目前棉铃虫病毒杀虫剂的防治面积仅占棉花种植面积的0.25%-1% (200万亩),缺口很大,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该项目开发生产的生物杀虫剂不是传统的野生棉铃虫病毒,而是经过二次重组,而且具有高效杀虫效果的重组的棉铃虫病毒HaSNPV-CathL。它的特点是缺失egt基因并插入蝎毒基因。重组棉铃虫病毒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双重重组棉铃虫病毒处理的小区蕾铃被害率低于野生型病毒处理的小区,最终棉花的产量也比野生型病毒处理的小区高20%。    重组棉铃虫病毒作为杀虫剂的工业化生产,国内采用“人工饲养的幼虫――多角体病毒感染”的传统工艺,此法生产时间长、耗人力,产品中含有的微生物、大量昆虫角皮及昆虫蛋白等对人体有危害。本项目以以色列的工作为基础采用离体病毒培养“重组棉铃虫细胞-重组棉铃虫病毒”体系开发了无血清昆虫细胞培养的杆状病毒杀虫剂的大规模生产过程。这不仅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 而且降低重组棉铃虫病毒杀虫剂生产成本。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3 214 215
  • ...
  • 221 2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