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低成本功能性多孔有机聚合物
       成熟度:技术突破         多孔有机聚合物是一类新兴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相比传统高分子交联树脂,其具有类似无机分子筛的微孔,具有更高的官能团密度,已被广泛用于储存、分离或催化等领域。然而当前许多性能优良的多孔有机聚合物成本过高,严重制约着其实际应用。我们合成的价格低廉且性能优秀的多孔有机聚合物,其性能与当前典型多孔有机聚合物相当,而价格为它们的几十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目前在储存氨气、分离二氧化碳及分离水中污染物(如硼酸,Hg2+等)等方面已完成实验室测试,这些成果将为多孔有机聚合物的真正应用打开通道。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一种中药多功能提取、精制、浓缩设备
【发 明 人】陈建伟; 李祥; 李进; 吴浩; 吴昊;王勇;王盛;石磊;闰倩【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物制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多功能提取、精制、浓缩设备,属于药物制备领域。【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多功能提取、精制、浓缩设备: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微波提取设备(1)、膜分离设备(2)、色谱柱精制设备(3)和连续真空浓缩设备(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多功能提取、精制、浓缩设备,集提取、分离、精制、浓缩、干燥功能于一体,设备配套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工作效率高,可广泛用于有机酸类、生物碱类、木脂素类、黄酮类、蒽醌类、皂昔类、香豆素类、多糖类和核昔类等化学成分的分离精制,适用范围广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名贵中药铁皮石斛工厂化生产技术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又称黑节草,它 是一种附生、多年生草本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广 西、浙江、安徽、湖北、台湾等地。年平均气温 12-18 度,相对湿度 60-75%,林间透光度 60%左右,年降雨量 1100-1500mm。生长在常 绿阔叶林中,附生于树干上或石灰岩上。近代药理药化研究表明,铁 皮石斛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多糖类、生物碱和抗肿瘤活性物质。多糖 含量达 18.2%-22.27%,这些多糖类是免疫增强剂,具有增强 T 细胞 及巨噬细胞免疫活性作用。铁皮石斛含有两种抗癌菲类化合物,具有 对肝癌和艾氏腹水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铁皮石斛具有滋阴、清热、生 津作用,主要与-ATP 酶活性有关。现代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证实,铁 皮石斛除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等功效外,还对慢性疲劳综合征、 糖尿病、肾病有确切疗效和调理康复作用。 铁皮石斛自然生长十分缓慢,生境奇特,产量低。目前市场上铁 皮石斛鲜品的价格 400~600 元/kg, 按平均亩产 300 kg 计算, 亩产值 可达近 12 万元以上。据最新统计,目前全国铁皮石斛鲜条年产量还 未达到 200 吨,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铁皮石斛种植产业处于起步 阶段,利润可观,市场前景广阔,有望发展成为新兴的生物产业。 项目特色: 铁皮石斛与其它兰科植物一样,种子非常小,只有几十个尚未分 化的细胞组成,没有胚乳,种子在自然界基本上是不能萌发的,因而 使铁皮石斛资源濒临灭绝,加之铁皮石斛的药用价值是众所周知的, 因此目前在自然界很难找到它的野生资源。我们课题组经过几年的研 究,建立了铁皮石斛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目前可达到年产铁皮石斛 种苗在百万级以上的生产规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皮石斛多倍体种苗生产方法和一套完整 的铁皮石斛简易化种苗生产方法,目前已获得 3 项发明专利。 市场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健康、长寿是社会的共同认识, 人们对铁皮石斛产品的需求也日渐成熟, 而且铁皮石斛在市场上具 有较高的知名度,无论是鲜条还是枫斗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利用 现有优势和技术平台,开发铁皮石斛系列产品,将来的社会效益与经 济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
南开大学 2021-04-13
种治疗哮喘的中药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穴贴定喘膏是全国著名方剂学家许济群教授的临床经验方。具有透达经络、逐饮豁痰,利气平喘之功,治疗支气管哮喘。本药在剂型上充分发挥中医药外治的特色与优势,采用内病外治、循经取穴、以穴位贴敷用药。临床应用具有有效性,多中心临床应用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10000例以上,总有效率90.1%,临床显效率76%。药效学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抗炎、平喘、镇咳作用,用于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给药途径与剂型具有新颖性,穴位给药兼有穴位刺激与药物透皮吸收双重作用。项目进展已完成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试验、主要药效学研究、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已获得临床批件,2012年申报临床研究。应用前景 哮端是临床常见病近年发病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寻找有效、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是国内外医学界努力的工作。穴贴定喘膏以其很好的临床疗效和独特的用药途径填补了外贴法治疗哮喘的空白,在临床应用以来受到临床病人及海内外医学家和患者的普遍欢迎。本药制剂及质量控制均已稳定,可以迅速开发制成新药,且本药疗效高副作用小,治疗哮喘比较理想。转让或合作方式建议合作方式临床批件转让或合作开发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我国水生、耐盐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
【项目来源】科技部公益性行业专项资助项目。 【项目简介】通过对我国沿海地区重点品种,水生、耐盐药用等代表性区域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查清了代表性区域中药资源本底情况。对传统知识调查的范围、对象和内容进行研究,通过对代表性区域传统知识的调查,研究确立传统知识保护利用方式。建立特殊类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站,并入全国监测网络系统。建立代表性区域中药资源数据库和普查成果共享服务平台。研究总结各代表性区域中药资源普查的组织管理经验,特殊生态区和中药资源的调查技术经验,修订和完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方案、实施方案、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编制了“我国水生、耐盐中药资源普查培训教材”。编制沿海六省区域的水生、耐盐中药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发展规划。 【技术指标】 1. 开展我国沿海区域6省109个县重点调查品种的资源普查,水生,耐盐中药品种的资源调查和传统知识调查与标(样)本等信息采集。 2. 开展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站建设,建立监测机制和监测网络系统。 3. 制定资源区化与生产布局规划。 4. 建立资源中只保存与种质资源库。 5. 研究编制我国水生,耐盐中药资源普查培训教材;研究制定我国沿海六省区域水生,耐盐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规划。 【推广应用前景】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药产业链中基础关键环节。当前,由于中药资源普查长期中断,药用生物物种资源家底不清,尤其是水生、耐盐药用生物资源家底不清,中药资源无序利用现象严重,成为制约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瓶颈。水生、耐盐药用植物是一类特殊环境下的中药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蕴藏量大,区系种类多且复杂,药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生态价值高,环境效益显著,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沿海六省的水生、耐盐类中药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水生植物类药材,野生品种丰富,栽培品种和规模逐渐扩大;耐盐类植物资源分布较广泛,资源蕴藏量丰富,具有独特的开发利用方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干眼症患者的中药保健眼罩
【发 明 人】祁兴华;黄恩铭;司马川秀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干眼症患者的中药保健眼罩,包括眼罩体,所述眼罩体上在与人眼睛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眼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干眼症患者的中药保健眼罩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眼罩体表面的雾化模块、按摩模块、传感器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和电路控制模块,其中,雾化模块的雾化量、按摩模块的按摩模式和按摩力度由所述电路控制模块控制。本实用新型采用微孔雾化片产生药液凉雾,体积小,功耗低,产生药液凉雾颗粒细,解决了现有技术体积大、重量大、不便携带与佩戴、加热装置温控不好可能伤害眼球等问题。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的中药制剂
痛风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但是目前尚无根治痛风的方法,常用西 药秋水仙碱等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常常伴随者严重的毒副作用。目前 急需开发高效、低毒的新药。本痛风方在借鉴前人验方和临床实践的 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探索出了高效、低毒的中药方剂。该 痛风方治疗痛风疗效肯定,且副作用轻微,具有西药不可替代的优势。药物治疗仍然是目前治疗痛风的主要手段。西药如秋水仙碱、非 甾体类抗炎药及苯溴马隆等常用西药,其在迅速缓解症状的同时,常 常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这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运用。本痛风方能显 著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生产执行系统及智能化中药炮制设备-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生产执行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组合型震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
项目成果/简介: 装置采用组合式陀螺体型振荡浮子与双路液压系统。相对于振荡浮子式和摆式装置,振荡浮子式装置能量转换效率较高,且各个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装置安全可靠。振荡浮子式装置又分为单自由度、多自由度及组合型。组合型振荡浮子装置整体效率高,运行稳定。该成果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 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潮位自适应装置为海洋能的科学利用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资源相对贫乏的低能流密度海区依靠阵列化布置与多能互补实现海洋能的高效利用与集成开发。进行波浪能向电能的转换,使用潜浮体配合张力锚链进行海上安装定位;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双浮体自升沉结构形式突破了近海潮差(3-4m)变化大导致装置工作时长短的难题,可在大潮差海域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主控制运行发电;开发了全自动在线控制与检测系统,可在百公里外的海大校园内对装置的实时工作状况、运行性能等实现远程监控,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与远程遥控;基于产品化设计,检修维护方便,所有活动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项目阶段: 小试、中试阶段效益分析: 将供电用户瞄准为离岸海岛,与常规能源相比,海岛越偏远,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优势越明显,这也为近期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路径。 目前在青岛市与青岛中广核新能源山东分公司进行了初步尝试合作,为其提供科技服,“海洋能源综合利用”课题采购技术服务,项目编号20180193。知识产权类型:其他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组合型震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
装置采用组合式陀螺体型振荡浮子与双路液压系统。相对于振荡浮子式和摆式装置,振荡浮子式装置能量转换效率较高,且各个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装置安全可靠。振荡浮子式装置又分为单自由度、多自由度及组合型。组合型振荡浮子装置整体效率高,运行稳定。该成果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 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潮位自适应装置为海洋能的科学利用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资源相对贫乏的低能流密度海区依靠阵列化布置与多能互补实现海洋能的高效利用与集成开发。进行波浪能向电能的转换,使用潜浮体配合张力锚链进行海上安装定位;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双浮体自升沉结构形式突破了近海潮差(3-4m)变化大导致装置工作时长短的难题,可在大潮差海域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主控制运行发电;开发了全自动在线控制与检测系统,可在百公里外的海大校园内对装置的实时工作状况、运行性能等实现远程监控,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与远程遥控;基于产品化设计,检修维护方便,所有活动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145 1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