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建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学校加挂“安阳广播电视大学”和“安阳市高级技工学校”牌子,下辖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安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是一所集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等多种办学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院校。2016年,学校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特色院校”。2013年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改革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学院获“省级级园林单位”称号。2017年11月,市委、市政府将市高级技工学校并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将市农业干部学校、市农机技术学校、市财政局干部教育中心、市旅游教育培训中心并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部,成人教育部更名为成人教育学院,挂“安阳市公共实训中心”牌子。 学校坐落在安阳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00余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藏书43.8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专业期刊8000种;4所可鉴定15种工种证书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300余人。拥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安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目前,学院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全日制高、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20000余人,继续教育在校生7000余人。 学校高职设置15个系(院)部,医药卫生学院(下设护理系、中药与医学技术系)、电大工作部、中专部(安阳市高级技工学校)、五年制专科(中专)部、航空学院、汽车学院、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建筑工程系、思政教学部、公共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开设护理、中药、医学影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航空机电设备维修、飞行技术、航空服务、音乐表演、装潢艺术设计等37个专业。中专开设护理、中医、中药、中医康复保健、中餐烹饪、数控技术应用、戏曲表演等54个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机电一体化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专业综合试点项目,护理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高职教育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为河南省高职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近年来,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实施“引企进校”工程,先后引进云时代、华莱坞、烁乾科技、中锐教育集团建设实训基地;与中华会计网校建设真账实训室和会计实训室;与安阳兴华职业学校合作建设消防人员培训实训室。推进校企联合共建特色专业,与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蓝时集团合作联办“订单班”;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北京航盾通用航空公司、中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联办高铁服务、会计电算化、空乘服务、机电一体化等专业;与内黄县人民政府合作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实现学校人才、智力、研发能力与内黄县的产业需求对接。学校现有12个校内实践基地,15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秉承“正道、厚德、强技、尚新”的校训,弘扬“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校风,贯彻“敬业、垂范、博学、善教”的教风,夯实“勤学、多思、务实、敏行”的学风,不断强化人才培养、持续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高职院校,为实现安阳市“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的奋斗目标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原陕西省铜川师范学校、铜川市职工卫校、铜川教育学院、铜川电大四校合并组建,是铜川市人民政府直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2005年9月正式挂牌运行,办学规模1万余人。 建院以来,学院坚持内涵发展,强化特色发展,不断提升办学育人水平,培育发展核心竞争力,累计为社会培养5万多名各类实用型技能人才。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陕西省人民政府高职院校办学情况督导及省教育厅教学诊改复核。先后被评为老挝职业标准开发优秀建设单位、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智能制造)领域第二批试点院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单位、省级师德建设示范团队、省级党建工作“双创”样板支部、省级“五四”红旗团委、省级“双百工程”工作先进单位、省级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省首批优质兵员储备基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省级“人人技能工程”实施院校。 学院坐落在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药王孙思邈故里——陕西省铜川市,占地面积628亩。现有馆藏纸质图书41.32万册、电子图书26.5万册。建有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92个,校外实习基地80个;建成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建成校内机械制造、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材料工程、护理、人文科学和计算机等实训中心7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136.77万元。目前,总投资7.9亿元的学院二期工程建设作为铜川市重点建设工程即将全面建成交付使用。 学院现设师范教育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孙思邈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教学单位,形成人文、机电、建工、医学四个专业群。专业设置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设有三年制高职专业28个,五年制高职专业7个,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积极承办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项,建成央财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1个、央财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7门;建成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省级职业技能认定中心、培训中心4个、省市级人才培养基地11个,建成产业学院2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367人,其中专任教师285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研究生学位13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0人,双师型教师116人。有全国轻工技术能手1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1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1人、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陕西省第七届道德模范1人、陕西省诚实守信模范1人、陕西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1人、陕西省思政课教学能手3人、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3人、陕西省志愿服务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学雷锋标兵1人、陕西省高校优秀辅导员7人,铜川市首席技师1人、铜川市技术能手1人、铜川市技术状元1人、铜川市劳动模范2人、铜川市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铜川市拔尖人才3人,省市技能大赛裁判10余人。近年来,教师在国省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20余项,其中,教师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教师公开发表各类教科研论文859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9件;承担国家、省(部)、市级及各类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等206项,参编教材87部。 学院秉持“厚德尚能、奋发有为”的校训,不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紧抓学生专业技能,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学生参加国省级各类竞赛获奖300余项,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5人、国家奖学金25人、国家励志奖学金780人,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600余人,光荣入伍150人。 学院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为导向,以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为生命线,深化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人才订单培养及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全力保障学生高质量的就业。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3年毕业生薪酬位列全国高职院校榜单第94位,陕西省第3位,连续多年稳居教育部职业院校满意度排行陕西地区前10位。 (数据截止至2025年2月)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安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安康市国家级高新区。学院于2004年由安康师范学校、安康卫生学校、安康第二师范学校合并组建,组建初期实行分校区办学。2010年,学院在高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新校区,规划投资7.5亿元,累计投资8亿元,于2016年8月基本建成并整体迁入。2016年9月,一次性实质性整合安康技师学院、安康市技工学校、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安康分校、安康工业学校、安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安康市军转培训中心、安康市供销培训学校等市直7所职业教育院校,实行集中统一办学,2017年整合安康市农广校,真正成为一所融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全日制学历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兼顾的具有综合办学功能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占地面积550亩,校舍面积21.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有校内、外专业实验实训室、实践基地各100多个,教学用计算机1500余台,馆藏图书4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604人,专任教师432人,其中正高(教授)职称7人,副高职称134人,硕士学位80人,“双师型”教师285人,有国家级技能大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技能大师各1名,省、市专业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委、副主委或教育学会理事、会员80余人,聘请兼职教师164人。 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学院内设党政办公室等15个管理机构,设技师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师范学院、工程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有三甲、三乙附属医院各1所。 学院全日制五年制、三年制高职教育共开设医药卫生、教育、工程技术等九大类30多个专业。护理、临床医学、学前教育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培育专业,形成了以医药卫生类专业为主导,以教育、工程、经贸、管理、文化艺术等多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1.4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开放教育)开设30多个本、专科专业,在册学生8000余人。学院常年面向社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项目30多个,年培训近万人次。学院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可进行30多个工种的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考核鉴定,年鉴定1万余人次。学院是省教育厅批准的省级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培训基地,是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项目培训机构,是省人社厅批准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开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近万人次。经安康市政府批准,在学院设安康市职业教育中心,学院牵头组建安康职业教育集团,是安康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在整合技能培训、深化全市职业教育院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十三五”时期,是我院加快追赶超越,争创一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院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追赶超越加快发展的意见》,牢固树立“学生第一、教师优先”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练一技之长、修一身厚德”的培养目标,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苦干实干,加快推进附属小学、安康市综合培训中心,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打造职教品牌,奋力实现“一年调整完善、三年争先创优、五年达到省级优秀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为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做出新的贡献。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高等职业学校。其前身是原陕西省中医学校、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陕西省蒲城师范学校、陕西省渭南农业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创建的“同州实业中学堂”。百余年来,培养出了大量各类专业人才,广泛分布在教育、卫生、农林、畜牧各个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如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陕西省原副省长王双锡、陕西省教育厅原厅长张克俭、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陈吾愚等知名校友。学校中药文献研究员刘寿山编撰的400余万字专著《中药研究文献摘要》开启了近代中药研究的先河,是继《本草纲目》之后我国又一部综合性中药文献巨著,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学校地处陕西东大门—渭南市,东临华山,北抱渭水,西望长安,南依秦岭,风景秀美,交通便利,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学校有高新、朝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80亩,建筑面积33.1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49人,其中专职教师534人,在职副高以上职称195人,硕士以上学位316人、双师型教师313人。聘请兼职教师53人、客座教授65人,陕西省科技新星、省级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优秀人才8人。馆藏图书89.03万本。教学用计算机1125台。校内实验实训室128个,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18个。校外实训基地259个。在校学生11115人。下设护理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农学院、3D打印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基础课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开设三年制高职专业38个,五年制高职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涵盖了医学、教育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六个学科。 学校秉承“顶天立地、内外兼修”的办学理念,坚持“遵循规律、文化引领、改革创新、开放融合”的办学思想和“面向职业办学、贴近产业办学、瞄准就业办学、政校行企联动办学”的办学思路,建立了“六业贯通”(专业、学业、职业、就业、创业、事业贯通)与“六大融合”(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人才与时代、理念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技术与文化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的“三对接”和“校内实验实训资源教学过程生产经营化、校外合作企业生产过程教学化”的“双折叠”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五化(现场化教学、情境化教学、案例化教学、项目化教学、工程化教学)一制(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不断践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服务行业、企业、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服务”办学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创新,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科技应用与开发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普通全日制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并重,培养与培训并举,搭建在校生、社会考生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立体互通平台,开展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多证书”教育。除独立举办高等继续教育外,还与陕西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为广大考生提供丰富的多元选择。 学校围绕经济发展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走产学业一体化的办学之路。先后与江苏雨润集团公司、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渭南经开区“中国酵素城”、高新区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德诺浩、陕西天佑医疗管理集团、大唐移动、世纪鼎利集团、新道科技等知名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意向。不断创新探索校地校企校产合作办学新模式。与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多国签署合作办学协议。通过校内外招聘会、就业实习基地、政府公益岗位、创业项目引导,提供就业一条龙服务,构建了学生就业“绿色通道”,就业率持续5年超过97%。 2015年,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用大胸怀、大视野、大思维系统谋划学校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对外交流,提升办学水平,促进转型发展。同时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搭建起符合国际潮流的高等职业人才培养基本构架,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高职院校。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也是目前陕北唯一一所工科职业院校。 学院占地总面积625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有馆藏书21万册,电子图书2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127台,语音实验室座位219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946个,共有各类学生9282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4774人,成人及远程教育学生4508人。 学院秉持“立足地方、服务社会、崇尚能力、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着力为陕北能源化工业、绿色农业、红色旅游业和全国制造业等培养紧缺的高技能型人才,建立了校企合作+“双证书”(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及金融、旅游、教育、建筑、电力、运输、林牧等系统为主渠道,辐射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等发达地区的机械、电子、制造业企业的广阔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学院坐落在延安市内、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郁,交通方便。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首批独立学院,是以全新机制和模式办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统招计划。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西北师大知行学院,春风化雨英姿勃发。学院坐落于兰州市安宁区,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隔街相望。校园环境整洁,交通便利。 学院专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现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传媒系、法律系、数学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教育管理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及公共课程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等12个系(部),8个职能处室和2个教辅单位。开设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学、英语、西班牙语、翻译、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动画、广告学、教育学、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前教育、税收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30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2018年学院面向河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海南、四川、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甘肃等12个省(自治区),招收国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30名。学院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8398人。 汇聚高教人才资源,实现师资互惠共有。学院现有170多名专职专任教师、450余名专任教师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有外籍教师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40.7%。同时,与西北师范大学的资源共享、师资共有的渊源关系,进一步保证了学院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择优执教的教师资源。西北师范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272人,教授280人,副教授519人。博士生导师123人,硕士生导师898人。现有双聘院士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导人才2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职人员1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二层次人选52人,甘肃省 “飞天学者特聘计划”人选23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 紧密依托西北师大,全面实行资源共享。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有各类教室300余间,可同时容纳万余名学生学习使用。学院有微机室和各类实验室90余间,能够满足学生实验、实训需要。学院图书馆藏书58万余册,馆内布局科学合理,阅读环境优雅舒适。学院建有校园宽带网络、外语教学广播系统、大学生活动中心、体操训练室、美术展览室等设施,各类运动场地面积约27000平方米,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课余社团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学院紧密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充分共享其优质教育资源,共同使用高水平现代化图书馆、博物馆、阅览室、实验室等教育教学设施和宽带网络、通讯网络等。 百年名校独立学院,风范精神薪火承传。西北师范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知行学院传承百年名校严谨的治学传统、丰富的人文积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创建现代化气息浓厚、人文精神饱满的育人环境,全力实现严格治校、严肃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宗旨。 学院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跃广泛。“体育之春”、“夏季创新创业活动”、“艺术之秋”、“冬季读书学术活动”等一系列文化艺术、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朝着人格有魅力、专业有实力、学习有活力、发展有动力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学院活动“精品化、届次化”,系(部)活动“特色化、深入化”,社团活动“经常化、小型化”的全程育人、广泛参与、品味独特的大学生工作理念;“原上草”文学社、演讲辩论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等社团活动丰富广泛。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甘肃省金城大专辩论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甘肃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手工会计分岗位技能大赛、大学生文学艺术作品竞赛、大学生ERP应用能力大赛等各类竞赛中,多次取得骄人成绩,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精神文明单位”等多项奖励。2017年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3项、西北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1项;在第七届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个人一等奖2项、团体二等奖1项、团体三等奖1项;在第九届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在甘肃省第五届大学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团体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个人一等奖34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39项;在第三届甘肃省大学生ERP应用能力竞赛中荣获个人三等奖1项;在第十一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9项等。 学院实行奖助学金制度,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贫困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国家奖助学金以及甘肃省三好学生奖和优秀学生干部奖等。学院设有院长奖学金、三好学生奖、优秀品德奖、学习优秀奖、实践技能奖、学术科研奖、学科竞赛奖、创新创业奖、文学创作奖、文体优胜奖、模范学生干部奖、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奖、优秀毕业生奖等多项个人及团体奖项。奖助面宽,机会广泛;争先创优,鼓励上进。 学院2012年被甘肃省民政厅评为“中国社会组织5A级单位”;2015年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受到民政部表彰。学院在西北师范大学宏观指导下,正以全新的办学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教育资源重组优势,秉承“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校训,努力向“专业特色鲜明、应用优势突出、教育质量优秀”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目标迈进。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2021-02-01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西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综合类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声誉。学院被省高教工委授予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称号,被市教育局授予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学院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项目单位、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系院。 学院地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紧邻西北首家新型都市工业示范园,占地面积382亩,设有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财政金融系、生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动漫软件与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部9个教学系(院、部),教职工521人,在校生9000余人。学院现开设三年制高职专业43个,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动漫制作技术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有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5个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等5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两翼,新能源技术、建工技术、文化创意和生物制药为驱动的一体两翼的多轮驱动的专业构架。 学院紧密围绕区域产业,注重实践教学,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合作单位依托3大国家级开发区、遍布省内外。先后与三星电子、西安地铁、中国航天集团等百余家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学院现有实验实训室 10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6个,其中动漫设计与制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机电类实训基地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学院与阿里云、慧科集团三方联合共建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致力于培养更多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支撑西安以及整个西部区域大数据产业发展。学院积极与国外高等院校、教育机构陆续实施多项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奇切斯特学院、英国沃灵顿大学、韩国又松大学加强合作与交流,拓展人才储备基地,形成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动态运行、有序发展”的合作模式。 学院坚持“人文素养润德,职业标准砺能”的办学理念,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旅游文化节、女生节、神农文化节、动漫节、鲁班文化节、电子科技节等品牌活动培育成型。近两年,我院师生在职业技能大赛、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大赛等众多领域获得集体和个人荣誉共计208项,其中国家级28项,省级126项,市级54项。 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引导、服务学生成功就业,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推动学生就业工作扎实向前迈进。学院与国内百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人才输出立足陕西,面向全国,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62%,毕业生以其优良的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娴熟的职业岗位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学院目前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陕西省动漫人才培养基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西安市机电类公共实训基地”、“西安市退役士兵培训基地”和西安市创(就)业培训定点机构,承担多个工种的高级技能鉴定工作。 学院在建设过程中,省市领导先后来校指导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学院改革发展。如今,学院已建成为西安市规模大、专业门类多的特色高职院校。薪火相传,桃李芬芳,站在新的起点上,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践行中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用智慧和汗水描绘教育发展的新画卷,谱写西安职业教育的新辉煌,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做出新的贡献。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5年,它是一所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陕西省教育厅和商洛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平安校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学校、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试点项目学校、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 校园占地577亩,建筑面积190155平方米;有固定资产5.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8395万元,馆藏图书56.4万册;校内实验实训馆室11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5个。现有教职工631人,院本部374人,附属医院257人;专任教师304人,“双肩挑”教师79人,外聘教师15人。其中院内正高级职称者15人(三级教授7人)、副高级职称者77人、研究生学历者70人、“双师型”教师136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职教名师3人、商洛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5人。 我院现招生三年制高职专业18个、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7个,现有在校生8200余人。业已形成了医学、护理、教育、财经、机电、建筑、汽车等7大专业类群,建成了7个省级重点专业(护理、临床医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医学影像技术),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临床医学、学前教育),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临床医学、护理、学前教育);列入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新型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校企合作试点项目1个。学院设有“四系三部一馆”(人文管理系、机电工程系、医学系、护理系、公共课教学部、思政部、体育部、图书馆);并有1所二级甲等综合性附属医院,1所驾驶员培训学校。 市政府还在我院设立了商洛市职教培训中心,下设12个市级培训基地(教育、财政、安监、扶贫、农业、公安、民政、卫生、城建、国土、环保、旅游扶贫)和3个省级培训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成人和社区教育、退役士兵培训基地)。商洛职院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 2011年加挂“商洛市第二人民医院”,承担着职院医护类专业教学和商洛市6县1区及毗邻省市部分地区的医疗保健任务。现开设病床500张,16个临床科室和11个医技科室,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47人,中级职称53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硕士研究生12人,年业务收入9000余万元。现正在合作共建预设病床1500张的商洛医疗康养中心——商洛国际医学中心。 建院10余年来,已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0000余名,累计各类培训50000余人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5%以上,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满意率达95%。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经形成“坚持一个中心,实现两翼齐飞”的办学格局,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学校通用技术实验室
  通用技术实验室是一个主要涵盖"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制作、技术探究"等功能的技术专用教室,是一个能让学生亲历技术试验和制作过程,掌握技术试验能力和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生的探究精神的实验室。
广东广视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通用技术实验室设备
  通用技术实验室是一个主要涵盖"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制作、技术探究"等功能的技术专用教室,是一个能让学生亲历技术试验和制作过程,掌握技术试验能力和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生的探究精神的实验室。
广东广视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8 109 110
  • ...
  • 676 67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