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低温煤焦油超临界加氢轻质化及多联产技术
煤焦油是炼焦行业副产的大宗化工产品,含有上万种有机化合物,其轻质组分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而重质组分难以分离,一般作为重油替代物或加工成沥青,污染和浪费非常严重。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紧迫,发展煤焦油的深度开发和高效综合利用技术意义重大。本项目『低温煤焦油超临界加氢轻质化及多联产技术』为自有专利技术,专利号CN200710017449.9,在传统煤焦油分馏提纯生产工艺基础上,结合煤焦油轻质化工艺发展而成的。该新工艺针对低温煤焦油的物理化学特性,首先提取煤焦油中的贵重轻组分,其他组分经超临界加氢轻质化工艺生产柴油和汽油,同时副产高质量的中温沥青,并回收炼焦产氢和余热,达到了经济、节能、环保三重效益。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高浓度印染废水及污泥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简称SCWO)是利用水在超临界状态下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使氧化剂和有机物完全溶解在超临界水中并发生均相氧化反应,迅速、彻底地将有机物转化成无害化的CO2、N2、H2O等小分子化合物。与其它传统处理技术相比,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9.9%以上;有机物质量浓度达到2%以上时,系统能够实现自热;反应空间密闭,不带来二次污染;反应时间短,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 2011年,我国印染废水的年排放量达到19.26亿吨,待处理的印染污染物量巨大,处理量500t/d的SCWO设备将需要100万套,富余热量可用来加热饱和蒸汽,年蒸汽收益可达到720亿元/a;反应后的出水可100%回用,年回用水收益约16亿元/a;节省污泥处置补贴6.9亿元/a。  SCWO处理印染污染物,可在几分钟内达到99.9%以上的去除率,无二次污染,有效地解决印染行业污染物处理难题,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杜仲叶总黄酮的 萃取工艺研究
项目研究背景 :我国杜仲叶资源非常丰富,在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 域都广泛分布,并被大量栽培年,杜仲叶总产量 300 万吨,但在大多数杜 仲产区尚未利用,以原料杜仲叶的形式和价格低廉大量出口到日韩等国, 用于生产各种药品和保健品。 技术原理 :本项目采用国际最新的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 萃取杜仲叶 中的总黄酮,解决了杜仲叶总黄酮成分在提取分离过程中,受热易氧化、 分解的难题,杜仲叶干叶超
南昌大学 2021-04-14
在拓扑材料ZrTe5中观察到的spin zero现象
通过研究三维狄拉克半金属材料ZrTe5中量子振荡随磁场倾角的演化,发现在特定角度电阻的量子振荡会突然消失,并伴随出现振荡相位的反转。分析表明这是所谓的spin zero现象,这也是第一次在拓扑材料中观察到该现象。更重要的是,这一现象带来的振荡相位反转,表明广泛使用的确定贝里相的实验方法,在某些条件下会得出错误结论。 拓扑材料在强磁场下由于轨道作用和自旋塞曼劈裂,可能演化出不同的拓扑态,从而为研究这些态之间的转化,即拓扑相变,提供了理想的平台。Spin zero现象是由于朗道能级发生塞曼劈裂,两套劈裂的朗道能级的量子振荡相互叠加干涉引起的,因此可以提取出自旋相关的信息。ZrTe5中spin zero现象的出现,暗示当磁场沿a轴或c轴附近时,ZrTe5的狄拉克能带磁场作用下变成线节点拓扑半金属,而非外尔半金属。所以,spin zero的出现,也可以用于帮助判定拓扑态的类别。图表1:ZrTe5中量子振荡的振幅和相位随磁场角度的变化。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抑制激光器脉冲过冲现象的激励电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激光器脉冲过冲现象的激励电源。 该激励电源包括控制模块,开关电源模块及谐振模块。控制模块输出 频率变化的驱动脉冲信号,经过开关电源模块处理后输出交流方波信 号,交流方波信号经谐振模块调幅后变为在每个周期内先为低电平后 为高电平的周期性的激励信号。该激励电源输出的激励信号能够在抑 制过冲现象的同时使激光脉冲的上升沿更加陡峭,满足激光加工对激 光脉冲输出波形的要求,对于提高激光脉冲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成型技术及装备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具有安全性高、环保、成本低等突出优点,是氟氯烃类发泡剂最有潜力的替代物。但由于二氧化碳在聚苯乙烯中的溶解度较低,且扩散系数较大,因此难于制备低密度的聚苯乙烯发泡材料。针对二氧化碳发泡剂的特点,在自行研制的超临界CO2挤出发泡试验装置上,通过改变成核剂种类及含量,添加过氧化物控制发泡材料降解,与PMMA共混等改性手段,研究影响发泡材料表观密度的因素,制备出低密度发泡材料。 北京化工大学自行研制的XPS生产线,可针对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乳酸,聚酯等进行连续挤出和注塑发泡成型,其中环保型聚苯乙烯保温板生产线已经在国内推广了10余条生产线。该项目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德合作国际项目以及国家环保部重点支持项目。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超(超)临界机组关键高温设备完整性与寿命评估技术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的 11 个重点领域之首的能源领域,发展高效 洁净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而蒸汽温度和压力的 提高使得高温管道等设备的服役环境更加恶劣,特别在最薄弱的焊接接头部位, 频繁的早期失效事故引起的机组非计划停运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 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对设备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与预测,避免突发性的早期 失效,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天津市科委及电力行业的大力支持下,针对 超(超)临界机组关键高温设备,探明了耐热钢焊接细晶区 IV 型开裂、焊缝内部 埋藏裂纹、插套焊接头振动疲劳开裂等典型早期失效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耐热 钢焊接工艺、现场局部热处理规范、插套焊焊接工艺与焊趾熔修用焊接材料等相 应的延寿技术;开发了在役高温设备实时老化性能的微创测试技术与设备,建立 了基于蠕变损伤累积的剩余寿命评估技术;揭示了残余应力和拘束水平对蠕变裂 纹扩展行为的影响机制,建立了定量考虑这两者影响的高温缺陷寿命预测模型, 丰富了高温寿命评估方法。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该项目提出的寿命预测模型 的精度大大提高,延寿技术更科学、全面、有效。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经专家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1 项(已 授权 4 项)、获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31 篇,其中 SCI 论文 12 篇,EI 论 文 9 篇,并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该项目推动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高温部件寿命评估与延寿技术的发展,解 决了超(超)临界机组目前面临的早期失效难题,不仅可保证机组的安装质量,而 83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且减少了不必要的返修,减少机组因非计划停运和检修周期超期带来的巨大发电 损失,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领域:新技术 技术转化条件: 近三年来,该项目开发的寿命评估软件与延寿技术在全国 10 个省市的 16 个电厂得到应用,经济效益达 2.3 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合作方式及条件:根据具体情况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发现海洋异养古菌在富营养河口持续勃发现象及机制
在对珠江口的古菌类群进行连续一年的逐月观测后,发现无论是在丰水期,还是在枯水期,均检测到MG-II在珠江口咸淡水混合区的高丰度,比已报道的其他海域的最高值还要高10倍,提示该类群对珠江口环境的适应性。利用宏基因组分离方法成功分离到首个河口环境的MG-II基因组,命名为MGIIa_P。MGIIa_P是第一个含有过氧化氢酶基因的MG-II宏基因组,同时也含有较高比例的糖苷水解酶,提示MG-II既能抵抗光和藻类释放的氧自由基,又可以利用光合藻类产生的多糖,这可能是其对珠江口富营养环境适应性的基因基础。MG-II在珠江口的高丰度及异养代谢特征,提示该类群在河口有机质的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些都是在之前的微生物海洋学研究中忽视的部分。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近年来,材料的高性能化、多功能化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而采用蒙托土(MMT)改性聚合物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这其中,两相熔融插层复合法因为其环境友好以及与现行聚合物加工技术相容已成为最主要的聚合物基/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之一,但加工过程中的高温熔融易诱发基体大分子降解是该法存在的主要缺陷; 另外,已有大量研究工作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基/MMT纳米复合材料,但MMT含量高于3%时,常导致MMT的插层效果不均匀,体系中同时出现未插层、插层与剥离的情况,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制备这类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作为介质,原位分散聚合制备聚合物基/MMT纳米复合材料。该全新聚合工艺有如下特点:反应温度较低(60℃左右),可避免加工过程中因高温熔融使大分子链降解的弊病;另外,由于SCCO2的粘度低、传质快,易于制得MMT含量高、且插层效果均匀的聚合物基/MMT纳米复合材料;SCCO2不燃、无毒、价廉,能替代众多有机溶剂,避免环境污染;SCCO2对单体和聚合物的溶解能力可以通过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故通过减压即可实现反应-分离一体化,省却了高能耗的脱溶剂过程,因此使用SCCO2作为聚合反应的介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世界首套煤炭超临界水煤气化制氢示示范系统
本项目突破超临界水流化床中煤气化制氢反应器的排渣和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等关键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难题,构建了世界首套煤炭超临界水煤气化制氢示示范系统,实现了以超临界水相还原气化煤为核心的新型高效气化制氢完整流程工艺技术的集成与长时间连续稳定生产实验,装置连续稳定运行达 4000 小时以上。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