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利用藻、 菌综合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关键技术
可以量产/n本技术体系中的藻、菌联合处理养殖废水和养殖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可与现行集约化养殖工艺对接。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收获的藻菌物质可作为功能性饲料使用,能大大降低处理成本,起到变废为宝的效果。该技术体系实现畜禽废水处理成本较现行处理成本降低15%以上。将养殖废水的COD日均排放降低到150mg/L以下,总氮(TN)降低到20mg/L以下,总磷(TP)降低到5mg/L以下。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同时能生产微藻功能性动物和水产饲料。该技术体系适用于全国集约化畜禽养殖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TLL)
可以量产/n针对当前工业发展对脂肪酶的大量需求与脂肪酶实际表达水平较低 的技术瓶颈,突破了脂肪酶超高效表达技术关键,建立了真菌脂肪酶高 效表达技术平台,构建的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Thermomyces lanuginosus lipase,TLL)基因工程菌 10L 发酵,酶活力可达 64,000 U/ml 以上,达到世界报道的最高水平。产品可用于生物能源,制革,油脂水 解、转酯、酯化,再生纸脱墨等广泛用途。建设其发酵生产线预计需要 800-1000 万元,经济效益可观。针对当前工业发展对脂肪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重要血液病原菌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成果创新点1)解决临床细菌学检验周期长的问题,将 5-6 天的检 验周期缩短到 3-6 小时; 2)检测所需血液量少,可减轻患者痛苦; 3)鉴定结果准确,能特异性检测病原体; 4)提高检测过程安全性,不需要进行细菌的扩大培养, 阻止病原菌的扩散,降低院内传播风险; 5)检测成本低; 6)操作流程简单,可进行批量操作; 技术成熟度 本试剂盒通过 PCR 技术扩增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重要血液病原菌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1)解决临床细菌学检验周期长的问题,将 5-6 天的检 验周期缩短到 3-6 小时; 2)检测所需血液量少,可减轻患者痛苦; 3)鉴定结果准确,能特异性检测病原体; 4)提高检测过程安全性,不需要进行细菌的扩大培养, 阻止病原菌的扩散,降低院内传播风险; 5)检测成本低; 6)操作流程简单,可进行批量操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22
高分子量长链支化结晶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量长链支化结晶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在乳酸水溶液中或乳酸水溶液和含有乳酸重量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10%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硅溶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百分比含量为0.1~1%质子酸催化剂,脱水,得到产物I;2)在产物I中加入摩尔百分比含量为0.4~2%的二元酸或酸酐,反应得到产物II;3)在产物II中加入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1%的路易斯酸催化剂,熔融缩聚;然后加入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5%的结晶促进剂,得到端羧基结晶性聚乳酸预聚物;4)将摩尔比为0.8∶1~1.2∶1的二缩水甘油酯和端羧基结晶性聚乳酸预聚物反应制得高分子量长链支化结晶性聚乳酸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有利于实现商品化。
浙江大学 2021-04-11
大视场低畸变高分辨率全景视觉系统
复旦大学 2021-04-10
昼夜温差对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影响的研究
2020年3月18日,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罗斌团队在预印版平台medRxiv 在线发表未经同行评审的题为“Effect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and humidity on the mortality of COVID-19 in Wuha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收集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29日在中国武汉市的COVID-19每日死亡人数,气象和空气污染物数据。然后,采用数学模型研究温度,湿度和昼夜温差对COVID-19日死亡率的影响。 在研究期间,武汉市共有2299例COVID-19死亡计数。COVID-19死亡率与昼夜温差呈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此外,昼夜温差每增加1个单位,COVID-19死亡率增加2.92%。总而言之,这项研究表明温度变化和湿度可能是影响COVID-19死亡率的重要因素。2019年12月,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确认了一群原因不明的肺炎患者感染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这是以前在人类或动物中未发现的。流行病学证据提示大多数这些患者去过武汉当地的海鲜市场,并且从这些患者中获得的病毒的基因序列与蝙蝠中鉴定的高度相似。由于相似,该病毒随后被重命名为SARS-Cov-2,它是Sarbecovirus亚种(Beta-CoV谱系B)的成员。一些研究人员发现SARS-Cov-2对人类呼吸道受体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这暗示了对全球公共健康的潜在威胁。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被认为是从动物传播的,到2020年1月,怀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感染了该病毒。自2020年1月以来,covid- 19种病毒已经升级,该病毒已迅速传播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其他国家。截至2020年3月15日,中国报告了80844例确诊的COVID-19和3199例死亡人数。这些数字每天都会更新,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中国武汉市COVID-19每日死亡率和气象因子水平的时空格局回顾研究发现,随着天气转暖,2003年广东省爆发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逐渐消失,直到7月才基本结束。有文献记载,温度及其变化可能影响了SARS的爆发。韩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日温度低和相对湿度低/高时,流感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并且昼夜温差(DTR)呈显著正相关。几项研究报告说,COVID-19与气象因素有关,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尚未报道它们对死亡率的影响。因此,该研究假设天气状况也可能导致COVID-19的死亡。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中国武汉市气象因子和COVID-19每日死亡率计数的暴露-响应曲线这项研究旨在探讨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死亡与天气参数之间的关联。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29日在中国武汉市的COVID-19每日死亡人数,气象和空气污染物数据。然后,采用数学模型研究温度,湿度和昼夜温差对COVID-19日死亡率的影响。在研究期间,武汉市共有2299例COVID-19死亡计数。COVID-19死亡率与昼夜温差呈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则呈负相关。此外,昼夜温差每增加1个单位,COVID-19死亡率增加2.92%。总而言之,这项研究表明温度变化和湿度可能是影响COVID-19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兰州大学 2021-04-10
一种开缝双孔隙率吸声装置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缝双孔隙率吸声装置及其应用,通过在多孔材料基底上开设曲折缝来实现,曲折通道大大提高了声波进入多孔材料的曲折度,声波在低频段首先进入曲折缝,再经由曲折缝进入多孔材料的微孔,利用声波在多孔材料上所开设的曲折缝和多孔材料微孔之间强烈耦合所带来的声能耗散,增强本发明的吸声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又结合多孔材料一贯良好的高频吸声性能,使得本发明在厚度较小的情况下,即可在超低频率处出现吸声峰值,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中高频吸声能力。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飞米级超高分辨率光谱测量系统
已有样品/n该项目基于光学非线性效应开发了一种新颖的超高分辨率光谱分析技术。利用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效应增益谱(BGS)带宽非常窄(10MHz 量级)这一特点,来实现被测信号光谱成分的超高分辨率提取与分析。具体围绕超高分辨率光学滤波机理与核心器件制备、低偏振相关性结构设计与实现、光谱重构算法与用户软件开发等内容展开了研究,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研制成光谱分辨率优于100fm 的新型光谱测量系统,比常规体光栅光谱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高分辨率城市用地动态变化数据制图
在过去30年间全球城市扩张的平均速率为每年9,687 km2,该增速是以往估算结果的4倍,且城市用地的扩张远快于全球人口的增长。该研究还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城市扩张趋势规律,发现过去30年间全球约69%的新增城市用地出现在亚洲和北美地区。各大洲的城市化呈现不同趋势: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大体呈现加速扩张,而北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地区城市则呈减速扩张。该研究还发现,美国、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城市存在返绿现象(green recovery),且中国是全球城市返绿面积最大的国家,约为欧美发达国家的2倍左右。这一现象可能归功于近些年的国家大力推行的城市更新项目。城市化进程往往伴随着对自然土地资源的侵占,该研究通过GAUD数据集和欧空局ESA-CCI土地覆盖数据集分析发现,自1992年以来,全球新增城市用地中约有70%来源于对农用地的侵占,其次是草地和林地。从不同地区来看,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美国中部以及大部分欧洲国家的城市化主要以侵占农用地为主;欧洲北部、美国东部和非洲南部地区城市化的侵占来源主要是林地。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未来如果仍以侵占大量农田为主的方式扩张城市,将可能加剧潜在的粮食危机。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43 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