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仿生催化氧化技术
以酶类结构的金属卟啉为催化剂,模仿生物氧化历程,突破温和条件下高效、专一活化氧气的技术难 题,实现高附加值含氧有机化物的合成,并致力于实现该技术的工业应用,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从本质 上解决化工领域氧化过程的安全隐患。
中山大学 2021-04-10
甲酸电氧化技术
近日,清华大学化学系王定胜教授、李亚栋院士领导的课题组在甲酸电氧化领域取得突破,相关工作以“负载在氮掺杂碳上的单原子Rh:一种甲酸氧化的电催化剂”(Single-atom Rh/N-doped carbon electrocatalyst for formic acid oxidation)为题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发表。 燃料电池是一种理想的能量来源,它可以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氢氧燃料电池作为航空飞船的主要燃料,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得到了发展,近年来氢氧燃料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然而氢氧燃料电池需要用体积大且危险的高压氢气作为其燃料,这限制了氢氧燃料电池的发展。而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s)由于其体积小,毒性小,nafion@膜的穿透率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便携式电子设备最有前途的电源之一。在之前的研究中,负载型纳米级钯和铂通常被认为是DFAFCs的阳极反应甲酸电氧化(FOR)中最有效的催化剂,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然而,由于FOR催化剂质量活性较低和一氧化碳抗毒性较差, DFAFCs阳极材料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瓶颈,极大地阻碍了其应用。 SA-Rh/CN的合成路径示意图及其表征 在本工作中,研究人员使用主-客体合成策略成功地合成负载原子分散Rh的氮掺杂碳催化剂(SA-Rh/CN),发现尽管Rh纳米颗粒对甲酸氧化活性很低,但是SA-Rh/CN却具有极好的电催化性能。与最先进的催化剂Pd/C和Pt/C相比,SA-Rh/CN的质量活性分别提高了28倍和67倍。有趣的是,在CO剥离实验中,我们发现虽然纳米级Rh催化剂对CO毒性十分敏感,但是SA-Rh/CN很难吸附CO并且可以在很低的电压下氧化CO,这说明SA-Rh/CN对CO毒化几乎免疫。经过长期反应的测试后,SA-Rh/CN中的Rh原子具有抗烧结的能力,并因此在30000s的CA测试或者20000圈ADT测试后活性几乎没有改变。在组装电池的实验中,SA-Rh/CN的质量比能量密度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是商业钯碳催化剂的8.8倍(30oC),14.8倍(60oC)和14.1倍(80oC),这也说明了SA-Rh/CN在DFAFCs的应用中具有很高的潜力。最后,研究者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Rh单原子甲酸氧化的机理。研究者发现在SA-Rh/CN上,甲酸根路线更为有利。和Rh纳米颗粒具有较低的CO吸附能垒不一样,SA-Rh/CN上的Rh单原子吸附CO能垒较高,以及与CO的相对不利的结合,使SA-Rh/CN具有极高的CO抗毒性。 这一发现将传统的甲酸电氧化催化剂的质量比活性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并且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纳米催化剂的CO毒化问题。该发现有助于在燃料电池领域取得突破,并有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上。 本论文的通讯作者是王定胜教授、李亚栋院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熊禹是本文的第一作者。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的经费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0-0665-x
清华大学 2021-04-11
厌氧氨氧化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2
氧化镓衬底晶片
氧化镓衬底晶片● 大功率高能半导体器件:电磁轨道炮、舰载电磁弹射系统等● 日盲探测类:大火监测、雷达预警、近地空间通讯器件等● 高功率LED器件:高亮度、超大功率、科研考察探测设备等● 特高压输电、城市轨道及交通功率器件
青岛嘉星晶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0
氧化物抑制层辅助二维MoX2 (X=S, Se, Te)单层的可控生长
高质量钼系硫族化合物单层材料的CVD生长一直受限于难以控制的化学动力学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于Mo蒸汽释放的合理调控。近日,课题组在传统的MoO 3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用于微纳操作的微运动平台设计与控制
主要技术要点(创新点) : 设计一种基于柔顺机构仿生物尺蠖运动规律设计的微动机器人。 设计了一种能夹持不同大小和形状不规则物体的新型空间微夹持器。 针对微夹持器在夹持微小物体过程中的粘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振动控制的释放操作方法。项目背景:该成果来源于胡俊峰副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柔顺机构的智能微操作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微操作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微机电系统、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成果主要研究微操作机器人的力学建模、设计和控制。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5-04
北创微信图书馆 微信小程序
产品详细介绍 北创微信图书馆 查询、借阅、丰富的互动功能 多元化的查询功能 可根据关键字、时间段来查询图书、期刊的馆藏信息,一键登录查询读者的个人借阅图书情况、图书馆公告信息。 一键绑定 输入读者账号和密码,可与微信号一键绑定读者证,生成独有二维码。 丰富的互动功能 1.读者可畅所欲言 2.读者可按自身喜好给图书评分 3.拥有图书推荐功能
南昌北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球形微丸造粒机
医药工业的片剂将更新换代为具有缓释、控释功能的制剂。为了能够包衣,需要开发以工业方法制备的大小均一、圆球度好的球形芯丸。化工行业的催化剂、分子筛等产品也都需要制备成球形颗粒。球形颗粒的表面积最大,其充填密度最高。颗粒产品取代粉体产品,将改善后续操作中粉体流动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利用率。在所有的造粒方法中,球形颗粒的质量最好,球形颗粒的商品外观质量也最好。由华东理工大学发明的球形微丸造粒机创造性地应用了五种科学原理:塑性造粒原理、最小势能原理、三维随机原理、多种力相互作用原理和流化床与机械法相结合的原理,采用该设备制造的产品成品率高,以医药辅料微晶纤维素作为原料造粒为例,成品率可达90%以上,球粒大小均匀,不需筛选。同时球形造粒能够十分快速地进行,效率高,一批料只需?分钟。设备操作简单,无易损件,设备使用寿命长。该设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9239875.4。2003年3月获“第十二届全国星火杯创造发明竞赛一等奖,2002年10月获上海市优秀发明一等奖。2003年3月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鼻腔微创支架
鼻腔微创支架是刘俊秀教授的科研成果,包括鼻腔支架、鼻前庭支架及后鼻孔支架,是放置于鼻腔,用于鼻术后鼻腔填塞,用于替代手术治疗鼻堵的保守微创方法。在改善鼻阻塞、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北京大学 2021-02-01
微涡流絮凝器
此专利产品用于给水或污水处理的混凝(絮凝)工艺,用于在絮凝反应区形成微小 涡流和悬浮泥渣层。微涡流絮凝器为空心球形结构、表面开有小孔(孔径和开孔率)、 采用塑料并添加少量调节比重和增强吸附性的材料制作、容重略大于水,具有以下特性: 1.无方向性,直接投入水中使用,不需要固定安装; 2.工厂化批量生产,改造工程施工期短,便于推广应用; 3.水流过孔速度变化,加之壁面磨擦阻力,使水流产生微涡旋; 4.材料强度好,无毒性,耐腐蚀,抗老化,使用寿命长; 在水流中可浮动和旋转,不易被漂浮物堵塞。
同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 35 36
  • ...
  • 195 19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