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强度高韧性
氧化
锆基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常压烧结技术中制备氧化锆基陶瓷韧性较低以及湿法成型时高浓度、低粘度浆料制备困难的问题。将氢氧化铝包覆在纳米氧化锆(含4.37~6.04%氧化钇)粉体表面,热处理组合成氧化锆-氧化铝复合微粉(微粉中四方相氧化锆含量占氧化锆总量的70-90%)。以该复合微粉、丙烯酰胺、交联剂和分散剂为原料,通过注凝成型制备生坯,在常压烧结条件下制备本发明的陶瓷,强度为700~1000MPa,韧性达15~17MPa·m1/2。本发明以氧化铝对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包覆和有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彩色喷墨打印介质纳米
氧化
铝粉体涂料的制备
采用特殊工艺制备的高纯、高分散的纳米氧化铝粉体,不经过任何特殊的物理及化学处理便可分散于分散相中,形成稳定、均一的分散体系。该粉体主要用于彩色喷墨打印介质用的无机颜料,能够赋予彩色喷墨打印介质高光高吸墨的优良特质。用于水晶级高光、高吸墨喷墨打印介质,可替代进口。 性能指标: 化学组成:AlOOH·xH2O 颜色:白色 晶体结构:勃姆石,又名-水软铝石(英文名称Boehmite)
南开大学
2021-04-14
一种高性能乙烷
氧化
脱氢制乙烯催化剂
用于乙烯生产。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 一,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目前石油化工产品中约有 75%都是乙烯生产的,乙烯产品占有机化学品的 40%以上; 传统乙烯制备工艺为石脑油、乙烷蒸汽裂解技术,存在高能耗以及副产物排放的问题。 传统乙烷蒸汽裂解生产乙烯方法反应温度在 1000 摄氏度左右,能耗高;本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乙烯收率达到工 业生产要求,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提供了与苛刻反应条件下乙烷无氧脱氢制乙烯工业路线相当乙烯收率的温和反应条件下(低于 450 摄氏度)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反应催化剂,目前稳定性优于 200 小时。高性能高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高乙烯收率,以及高稳定性的优势,能大大降低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生产成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7
中国科大在
氧化
镓功率电子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课题组基于NiO生长工艺和异质PN的前期研究基础(Weibing Hao, et.al.,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18, 043501, 2021),设计了结终端扩展结构(Junction Termination Extension, JTE),并优化退火工艺,成功制备出耐高压且耐高温的氧化镓异质结二极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6-02
一种铽钴
氧化
物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513320.7)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铽钴氧化物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铽钴氧化物纳米棒由TbCoO3单相构成,长度约1μm,直径约50nm。其制备方法的要点是:将钴盐、铽盐、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摩尔比溶入水和聚二醇混合溶剂,其中水与聚二醇体积比为100:10~20,然后加热到80~100℃,搅拌时间至少1h;然后将水合肼和氢氧化物依次加入,其中水合肼和钴盐摩尔比为1~3:10,氢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镨钴
氧化
物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515495.1)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镨钴氧化物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镨钴氧化物纳米棒由PrCoO3单相构成,长度约1μm,直径约50nm。其制备方法的要点是:将钴盐、镨盐、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摩尔比溶入水和聚二醇混合溶剂,其中水与聚二醇的体积比为100:10~20,然后加热到80~100℃,搅拌时间至少1h;然后将水合肼和氢氧化物依次加入,其中水合肼和钴盐的摩尔比为1~3:10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钕钴
氧化
物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514824.0)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钕钴氧化物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钕钴氧化物纳米棒由NdCoO3单相构成,长度约1μm,直径约50nm。其制备方法的要点是:将钴盐、钕盐、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摩尔比溶入水和聚二醇混合溶剂,其中水与聚二醇体积比为100:10~20,然后加热到80~100℃,搅拌时间至少1h;然后将水合肼和氢氧化物依次加入,其中水合肼和钴盐摩尔比为1~3:10,氢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卷闸式循环比可调
氧化
沟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闸式循环比可调氧化沟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该装置包括厌氧池(2)、氧化沟池(3)和沉淀池(4),在厌氧池(2)内部设置有搅拌器(9);氧化沟池(3)划分为好氧区和缺氧区,在好氧区起始端和缺氧区起始端分别设置有卷闸式循环比调控设备(12),在好氧区内设置有高速转刷(11),在缺氧区内设置有低速转刷(10),本发明的优点是:不改变其它运行参数,不使用化学药剂,仅通过调节循环比可以显著提高氧化沟的除污效果,并且可以使脱氮除磷同时达到较高去除率。与实现相同处理效果的其它活性污泥工艺相比,可节省耗氧量和耗电量。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氧化
还原酶的发现及其在生物催化中的应用
(1)针对氧化还原酶在对映选择性和催化活性等方面的适用局限性问题,建立分子改造与基因组挖掘技术平台。通过理性设计改造野生型酶,改善和强化酶的催化特性与功能,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高立体选择性制备芳基手性醇的重组氧化还原酶及新基因,拓展了酶的适用性,并为进一步认识酶分子催化机制奠定基础; (2)建立了高效稳定全细胞催化的(S)-苯基乙二醇公斤级制备体系,在 100L 罐中,将底物浓度从 15 g/L 提高到 25 g/L,获得了生产规模放大和产物的高效提取与精制等重要研究成果。产物光学纯度和产率分别达到 99%和 93%。最终产物收率为 85%; (3)以数种手性醇酸化合物(R)-苯基乙二醇、(S)-间氯苯基乙二醇、(R)- 扁桃酸、(R)-2-辛醇为模型产物,通过生物催化剂筛选、理性设计催化过程、合理修饰底物和采用原位分离策略等,大大提高微生物不对称还原潜手性化合物的效率,为手性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高效、安全的生物途径。
江南大学
2021-04-11
高铱单原子负载
氧化
镍用于高效电催化析氧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谷猛课题组、物理系副教授徐虎课题组联合俄勒冈大学教授冯振兴团队在单原子催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在线发表,并被选为封面论文。论文题目为“高铱单原子负载氧化镍用于高效电催化析氧(Ultrahigh-loading of Ir single atoms on NiO matrix to dramatically enhanc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谷猛介绍,负载量难以提高是目前单原子催化剂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而这项研究不仅将单原子负载质量分数提高至18%,获得了目前同类材料报道中的最高负载量,还能使催化剂维持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另外,谷猛课题组博士后王琦通过这种方法,进一步获得了高负载量的Mn、Fe、Co、Ru、Ir、Pt等单原子掺杂NiO,验证了该制备方法的普适性,为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更实用且可靠的研究思路。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53
54
55
...
124
12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