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碳酸二甲酯联产乙二醇、丙二醇绿色生产技术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能与多种醇、酚、胺及氨基醇等反应,从DMC出发可合成聚碳酸酯,异氰酸酯、氨基甲酸酯、丙二酸酯、丙二尿烷等许多化工产品。因此,它在制取高性能树脂、溶剂、染料中间体、药物、增香剂,食品防腐剂、润滑油填加剂,汽油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DMC已被称为当今有机合成的“新基石”。 该项目采用了产品耦合、过程耦合的多重耦合过程强化技术、能量系统集成和塔设备单元强化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极其稳定的CO2活性难题,利用工业废气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生产绿色化学品碳酸二甲酯、联产乙(丙)二醇,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真正实现了低碳、环保、绿色、经济。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设备投资小、见效快、成本低、过程基本无三废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最具竞争力的生产工艺。与国外技术相比投资减少75%、节能90%、生产成本减少50%以上。 经鉴定,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国内正在正常生产的非光气法碳酸二甲酯生产技术均为华东理工大学提供。该项目组近年来完成新产品开发60余项、已全部实现产业化。该技术已经掌握了放大规律,已有4000吨、1.5万吨/年、4万吨、6万吨的工业化装置,进行了10万吨、30万吨/年的放大设计。 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国家经贸委产学研工程计划。先后荣获:上海第三届科技博览会金奖;1998年香港世界华人发明博览会银奖;199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年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中国石化行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储能系统与火电机组联合参与二次调频的控制策略与系统
1. 痛点问题 储能系统与发电机组联合参与电网二次调频是目前已商业化应用的储能运营模式。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储能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双向功率调节精度高的优点,投资较小规模的储能系统就可以使得火电机组的调频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在按性能指标计算补偿费用的调频辅助服务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为节约投资成本,通常配置储能系统的功率仅为火电机组额定容量的3~5%,储能按额定功率持续放电的时间不到1小时。 目前储能系统基本采用“外挂”的形式与火电机组联合调频,储能系统需根据火电机组运行情况优化自身的充放电功率。由于储能系统能量受限,剩余电量可能处于过高或过低的状态而影响其可用性和使用寿命。在储能进行能量恢复的时段,无法有效跟踪电网的调频指令。由于电网调度发送给发电机组的调频信号是随机的,因此储能系统需要有智能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2. 解决方案 本项目技术成果针对电网调度AGC指令的特点和火电机组的运行特性,通过设计储能系统与火电机组联合运行方案,综合考虑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约束,实现储能系统与火电机组联合的优化控制。
清华大学 2021-10-26
小城镇填料氧化沟成套设备工艺系统及成套化装备
小城镇填料氧化沟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采用“调节沉砂池+组合式超细格栅+ 高效初沉池+填料氧化沟环沟型A2/0+组合式MBR”工艺,并强化了污水处理厂 预处理单元功能效果和生物系统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理念,实现了装备一体化、设 备成套化、系统智能化和管理程序化,确保在不增加工程总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前 提下,实现了中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处理后的出水可直接 达到一级A或一级B的排放标准。
重庆大学 2021-04-11
组合型震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
项目成果/简介: 装置采用组合式陀螺体型振荡浮子与双路液压系统。相对于振荡浮子式和摆式装置,振荡浮子式装置能量转换效率较高,且各个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装置安全可靠。振荡浮子式装置又分为单自由度、多自由度及组合型。组合型振荡浮子装置整体效率高,运行稳定。该成果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 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潮位自适应装置为海洋能的科学利用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资源相对贫乏的低能流密度海区依靠阵列化布置与多能互补实现海洋能的高效利用与集成开发。进行波浪能向电能的转换,使用潜浮体配合张力锚链进行海上安装定位;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双浮体自升沉结构形式突破了近海潮差(3-4m)变化大导致装置工作时长短的难题,可在大潮差海域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主控制运行发电;开发了全自动在线控制与检测系统,可在百公里外的海大校园内对装置的实时工作状况、运行性能等实现远程监控,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与远程遥控;基于产品化设计,检修维护方便,所有活动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项目阶段: 小试、中试阶段效益分析: 将供电用户瞄准为离岸海岛,与常规能源相比,海岛越偏远,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优势越明显,这也为近期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路径。 目前在青岛市与青岛中广核新能源山东分公司进行了初步尝试合作,为其提供科技服,“海洋能源综合利用”课题采购技术服务,项目编号20180193。知识产权类型:其他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作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输出高品质电能起着关键作用。光伏并网逆变器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最大功率跟踪、直流变换电路、逆变控制技术和孤岛检测等。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经直流变换电路提升并稳定直流电压输出,再通过并网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利用数字锁相技术和逆变控制技术,将与电网同频同相的高品质电能馈入电网,为保证并网发电系统不危及电网输电线路安全,孤岛检测技术能实时检测系统是否处于孤岛状态并能停止并网运行。本项目主要利用先进数字控制技术实现最大功率跟踪、逆变闭环控制、孤岛检测及系统保护等,特别在大功率三相并网发电逆变系统高品质输出的控制技术及太阳能直流电到输出电能的高转换率技术方面有技术积累。采用自主研发的控制技术,使得并网输出电流总畸变率低,输出功率因素高且可调,系统发电效率高。光伏并网发电监控软件可实时远程监控多台并网逆变器工作状态,具有记录、存储、图形化显示系统各项输出如电压、电流、馈入电网电能数量等功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作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输出 高品质电能起着关键作用。光伏并网逆变器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最大功率跟踪、直流变换电路、 逆变控制技术和孤岛检测等。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经直流变换电路提升并稳定直 流电压输出,再通过并网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利用数字锁相技术和逆变控制技 术,将与电网同频同相的高品质电能馈入电网,保证并网发电系统不危及电网输电线路安全, 孤岛检测技术能实时检测系统是否处于孤岛状态并能停止并网运行。 本项目主要利用先进数字控制技术实现最大功率跟踪、逆变闭环控制、孤岛检测及系统保 护等,特别在大功率三相并网发电逆变系统高品质输出的控制技术及太阳能直流电到输出电能 的高转换率技术方面有技术积累。采用自主研发的控制技术,使得并网输出电流总畸变率低, 输出功率因素高且可调,系统发电效率高。光伏并网发电监控软件可实时远程监控多台并网逆 变器工作状态,具有记录、存储、图形化显示系统各项输出如电压、电流、馈入电网电能数量 等功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对称轮风力发电机组
一种对称轮风力发电机组,其特点是包括:一发电机舱内垂直安装的发电机,发电机的轴端与中心动力轴固连,在发电机舱顶部固连有钢塔;设有若干个风力机,风力机由转向相反的前,后叶片风轮,和在前,后叶片风轮的各自轴端分别安装有锥齿轮a,b组成;在钢塔上至少设置一个与钢塔中心对称的水平桁架及其风向调整机构;风力机对称设置于水平桁架两端,风力机前,后叶片风轮轴端的锥齿轮a,b分别与固定于风轮动力轴上的锥齿轮c,d相啮合,在风轮动力轴上安装的齿轮与中心动力轴传动机构的双面齿盘相啮合;风力机置于钢塔顶部设置的调向转盘上;在钢塔上设有调向转盘风向调整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充分利用风能,发电成本低,发电量大等优点.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4-30
组合型震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
装置采用组合式陀螺体型振荡浮子与双路液压系统。相对于振荡浮子式和摆式装置,振荡浮子式装置能量转换效率较高,且各个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装置安全可靠。振荡浮子式装置又分为单自由度、多自由度及组合型。组合型振荡浮子装置整体效率高,运行稳定。该成果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 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潮位自适应装置为海洋能的科学利用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资源相对贫乏的低能流密度海区依靠阵列化布置与多能互补实现海洋能的高效利用与集成开发。进行波浪能向电能的转换,使用潜浮体配合张力锚链进行海上安装定位;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双浮体自升沉结构形式突破了近海潮差(3-4m)变化大导致装置工作时长短的难题,可在大潮差海域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主控制运行发电;开发了全自动在线控制与检测系统,可在百公里外的海大校园内对装置的实时工作状况、运行性能等实现远程监控,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与远程遥控;基于产品化设计,检修维护方便,所有活动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一种汽车悬架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发电装置,包括底座、行星齿轮机构、增速齿轮机构、两根长连杆、 两根中连杆、两根短连杆、主轴以及发电装置,所述两根长连杆顶部分别与汽车悬架两端铰接,每根长 连杆下端均通过同一根销轴与一根中连杆和一根短连杆的一端铰接相连,两根短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底 座两端铰接相连,行星齿轮机构通过主轴安装在底座上支架顶部,两根中连杆的一根与行星齿轮机构的 三角架铰接,另一中连杆和第三连杆一起铰接在内齿圈上,行星齿轮机构通过增速齿轮机构与
武汉大学 2021-04-14
风力发电有功功率控制关键技术
本项目针对风电并网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应用风电场有功功率分配算法、基于变时间尺度和缓冲算子的风电场超短期功率预测算法、风电机组全局控制策略和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风电机组反演控制算法、故障诊断与远程维护技术和自恢复通信网络技术,研制了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系统和风电机组控制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共申请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3项。基于该项目关键技术的相关产品已在国内多个风电场稳定运行,实现了我国风力发电控制技术的跨越式升级,促进了我国大规模风能开发与并网应用,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669 6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