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二丙二醇生产技术
二丙二醇也称一缩二丙二醇。本技术以丙二醇、环氧丙烷为主要原料,采用低压液相法催化合成二丙二醇。同现有工艺相比,本技术具有设备投资小,催化剂活性高,操作能耗低,产品收率高等优点,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对于年产3000吨二丙二醇,设备投资约400万元。主要设备包括:反应釜、贮罐、产品精馏塔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二丙二醇生产技术
二丙二醇也称一缩二丙二醇,本技术以丙二醇、环氧丙烷为主要原料,采用低压液相法催化合成二丙二醇。同现有工艺相比,本技术具有设备投资小,催化剂活性高,操作能耗低,产品收率高等优点,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对于年产3000吨二丙二醇,设备投资约240万。主要设备包括:反应釜、贮罐、产品精馏塔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农药噻虫胺原料药清洁生产技术
项目简介: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继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 虫剂之后的第四代杀虫剂。 由于其具有低毒、靶标独特、应用方法 多样等特点使得它们成为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的一类杀虫剂,引 起了农药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噻虫胺是新烟碱类杀虫剂中的重要品种,其具有广谱杀虫活性, 活性与吡虫啉相似,使用方法灵活,既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用于土 壤种子处理,可有效防治半翅目、鞘翅目和某些鳞翅目害虫,适用于 水稻、果树、棉花、茶叶、草皮和观赏植物等。此外,噻虫胺比噻虫 嗪具有更高的杀虫活性以及较低的耐药性。具有取代噻虫嗪的趋势。 项目特色: 本项目以氯甲基噻唑和三嗪为起始原料,经过两步转化,以 75% 的总收率得到噻虫胺,产品纯度大于 99%,各项指标符合噻虫胺原料 药的企业标准,产品外观呈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目前已经过数次公斤 级放大,生产投料以及后处理简单,不涉及柱层析等复杂后处理,目 前已经过数次公斤级放大,产率稳定,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市场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只有 3 家生产,市场处于不饱和状态,2015 年一度出 现供不应求局面,年产百吨可获得 800-1000 万税前利润
南开大学 2021-04-11
葡萄糖胺硫酸盐(复合盐)的生产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化学结构式: 用途:可治疗急性或慢性风湿、关节炎和关节病等源于骨关节组织代谢混乱 的疾病。也是降低胆固醇、消除运动疲劳的保健药品。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以天然产物甲壳素为原料,在盐酸介质中溶解并 水解为单分子葡萄糖胺、然后经活性炭吸附、真空浓缩、降温析出而制得葡萄糖 胺盐酸盐。葡萄糖胺盐酸盐经碱溶解、硫酸转化、再析出即生成葡萄糖胺硫酸盐。 28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已完成实验室规模研究,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 类产品水平,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外观: 白色结晶粉末,无味。 硫酸根含量: 97.5~102.5% 干燥失重: ( 0.5% 灼烧残渣: 23.8~25.7% pH 值: 5.8~6.2(X=K) 4.0~4.4(X=Na) 重金属: ( 10 ppm 铁盐: ( 10ppm 氯化物: ( 14%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目前,该产品国内外市场紧俏且主要出口,国内 有生产厂家,但供不应求。受原料供应影响,产品价格有时波动。本工艺设计简 便、易于操作、设备投资少、易于工业化、利润很高,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建议 有甲壳素来源的沿海企业或生产甲壳素的企业投产该产品。若为后者,则可综合 治理三废,经济效益更好。 以 3.0 万/吨的甲壳素计,则葡萄糖胺硫酸盐(复合盐)原料成本可为 13.0 万/吨,工厂价约 16.0 万/吨,售价 19~20 万/吨,以年产 50 吨产品计,利税可达 150 万元以上。若生产厂自己生产甲壳素,可明显降低原料成本,则经济效益更 为可观。 最近国内有企业正在以药品申请批号,因此国内需求量会大增。 应用领域:药物及保健品。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生产规模及产量:以年产 50 吨葡萄糖胺硫酸盐为宜。 所需厂房面积:300 m2。 主要设备:酸解釜、浓缩釜、贮罐、冷凝器、水环真空泵、真空滤槽,酸碱 转化釜、冷冻设备。 主要原材料及来源:全部为国产原料如甲壳素、盐酸、活性炭、丙酮,氢氧 29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化钾、硫酸。 设备投资:设备投资约 80 万元。 总投资:依生产厂具体情况而定。 合作方式及条件: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葡萄糖胺硫酸盐(复合盐)的生产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化学结构式:用途:可治疗急性或慢性风湿、关节炎和关节病等源于骨关节组织代谢混乱的疾病。也是降低胆固醇、消除运动疲劳的保健药品。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以天然产物甲壳素为原料,在盐酸介质中溶解并水解为单分子葡萄糖胺、然后经活性炭吸附、真空浓缩、降温析出而制得葡萄糖胺盐酸盐。葡萄糖胺盐酸盐经碱溶解、硫酸转化、再析出即生成葡萄糖胺硫酸盐。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目前,该产品国内外市场紧俏且主要出口,国内有生产厂家,但供不应求。受原料供应影响,产品价格有时波动。本工艺设计简便、易于操作、设备投资少、易于工业化、利润很高,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建议有甲壳素来源的沿海企业或生产甲壳素的企业投产该产品。若为后者,则可综合治理三废,经济效益更好。以3.0万/吨的甲壳素计,则葡萄糖胺硫酸盐(复合盐)原料成本可为13.0万/吨,工厂价约16.0万/吨,售价19~20万/吨,以年产50吨产品计,利税可达150万元以上。若生产厂自己生产甲壳素,可明显降低原料成本,则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天津大学 2023-05-10
4'-去甲基表鬼臼酸的制备和分离方法
研发阶段/n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转化为4′-去甲基表鬼臼酸的方法,包括:在微生物梭状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红串红球菌、北京棒杆菌、枯草杆菌、噬夏孢欧文氏菌、芽孢杆菌或弯曲假单胞菌的发酵过程中加入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溶液,进行生物转化反应,得到含有4′-去甲基表鬼臼酸的生物转化基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将4′-去甲基表鬼臼酸从生物转化基质中分离的方法,包括:将生物转化基质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初分离,并以凝胶柱层析进行细分离,得到4′-去甲基表鬼臼酸。本发明利用生物转化对4′-去甲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羧甲基海藻糖季铵盐吸湿保湿剂产品开发
可以量产/n海藻糖季铵盐为白色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或醇,在相对湿度为81%、43%、硅胶中、空气中的吸湿保湿活性要比透明质酸高10-30%。海藻糖季铵盐具有很好的水溶性与脂溶性,可以在化妆品领域作为高端吸湿保湿剂进行应用。本项目由海藻糖与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异丙醇中反应制备海藻糖季铵盐,所使用的海藻糖与环氧丙基三甲基氮化铵都为化妆品级,所得产物经过处理后得到固体海藻糖季铵盐,经过气质联用分析,没有中间过程中参与反应的异丙醇等残留。通过检测,所制备的海藻糖季铵盐新化合物中铅、镉、汞、砷等重金属离子的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斜生纤孔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生纤孔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与用途,本发明所提供的鲨烯合酶基因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添加、取代、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的同源序列或其等位基因及其衍生的核苷酸序列。所示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添加、取代、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同源序列。本发明提供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斜生纤孔菌中桦褐孔菌醇的含量,可用于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斜生纤孔菌中桦褐孔菌醇含量的研究和产业化中。而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在临床上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对保护人民的健康生长有所帮助。因而本发明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完全生物降解环保无味洁厕灵—聚乙醇酸水解液(产品)
成果简介:PGA 的化学名称聚乙醇酸,也称聚乙交酯。高分子量的聚乙醇酸(PGA)主要用作医用可吸收缝线材料,名称特克松(Dexon)。特克松具有 好的生物活性,可被人体吸收,其力学强度好,在体内吸收时间长,可持续60-90天。无毒性,无胶原性,无抗原性,无致癌性。聚乙醇酸(PGA)水解 液是 pH 约 3.5 的无味淡黄色可生物降解的水溶液。作为洁厕灵具有以下优 点:﹙1﹚生物降解性好,77 天 PGA 降解率 77.64%;(2)清洗效果好。浓度12%的 PGA 水解液与 35%的纯盐酸清洗除垢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完全生物降解环保无味洁厕灵—聚乙醇酸(PGA)水解液
Ø PGA的化学名称聚乙醇酸,也称聚乙交酯。高分子量的聚乙醇酸(PGA)主要用作医用可吸收缝线材料,名称特克松(Dexon)。特克松具有好的生物活性,可被人体吸收,其力学强度好,在体内吸收时间长,可持续60-90天。无毒性,无胶原性,无抗原性,无致癌性。聚乙醇酸(PGA)水解液是pH约3.5的无味淡黄色可生物降解的水溶液。作为洁厕灵具有以下优点:﹙1﹚生物降解性好,77天PGA降解率77.64%;(2)清洗效果好。浓度12%的PGA水解液与35%的纯盐酸清洗除垢力度一样,作为洁厕灵使用低浓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99 1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